繁体版

现代*武侠 33、漫谈武侠名家笔下的经典情节

金庸

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犹以金庸为最。在武侠世界里,金庸是一个全才,写故事天衣无缝,造人物栩栩如生,讲武功五彩缤纷,发议论高屋建瓴,举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像、天文地理,无一不包,无一不精。金庸写作中正平和、作品大气磅礴,一派大家风范,深厚的文字功底让人如沐春风。他的小说借佛家隐喻善有善报,因果相生的道理,符合我们大多人的审美观,风靡万千读者如饮醇酒心醉不已。昔日曾经拜读一位网友筋斗云写的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金庸作品,从儒道佛三种不同的精神文化解构《射雕》、《笑傲》、《天龙》,分析入理,有根有据,让我很是佩服。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说描绘的是一个理想中的世界,现实中是不存在。他的作品展现了理想境界,他塑造道德的典范,表现人性的美德。李敖说金庸的信佛是伪善的,即对自己有利的就相信,对自己不利的则予以抛弃,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慨然宴请刚刚结识的小叫化黄蓉并且将价值万金的汗血宝马赠予她,却在叔父杨铁心义女穆念慈困厄之时不倾资相助反要王道长掏腰包接济,这是很不合情理的。若说郭靖仁侠胸怀怎地如此前后不一?唯有一个道理解释得通,那就是郭靖是个真正大智若愚之人。书中曾说:“那少年高谈阔论,说的都是南方的风物人情,郭靖听他谈吐隽雅,见识渊博,不禁大为倾倒。他二师父是个饱学书生,但郭靖倾力学武,只是闲时才跟朱聪学些粗浅文字,这时听来,这少年的学识似不在二师父之下,不禁暗暗称奇,心想:‘我只道他是个落魄贫儿,哪知学识竟这么高。中土人物,果然与塞外大不相同。’”郭靖既见黄蓉学识高妙自然有攀结之心,因此毫不吝惜金钱曲意奉承,而穆念慈穷困潦落,自然不值得投资。由上可见说金庸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的。

金庸大多数书中的爱情都令人羡慕不已,其爱情是近乎完美柏拉图似的纯精神恋爱。唯一的例外是《鹿鼎记》,韦小宝的爱情是完全物质的纯粹zhan有。虽然金庸小说很虚幻,但却是惟美的,惟美的爱情和惟美的江湖,连武学都艺术化,所以他仍然是武侠迷的最爱。虽然金庸小说很理想化,但他的小说满足了我们的心理,使得我们心底的yu望在书中实现,往往我们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忽略过去,所以仍然觉得金庸小说是无出其右。

经典情节:杨过断肠崖弃药轻生《神雕侠侣》

杨过抢上前去拉住了她。众人围拢过来慰问。小龙女拔开瓷瓶的瓶塞,倒出半枚丹药,笑吟吟的道:“过儿,这药不假罢?”杨过漫不经意的瞧一眼,道:“不假。龙儿,你觉得怎样?为甚么脸色这样白?你运一口气试试。”小龙女淡淡一笑,她自石梁上奔回之时,已觉丹田气血逆转,烦恶欲呕,试运真气强行压住,竟然气息不调,自知受毒已深,天幸将半枚绝情丹夺来,此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杨过握住她右手,但觉她手掌冰冷,惊问:“你觉得怎样?”小龙女道:“没甚么,你快把丹药服了。”杨过接过瓷瓶,颤声说道:“半枚丹药难救两人之命,要它何用?难道你死之后,我竟能独生么?”说到此处,伤痛欲绝,左手一扬,竟将这世上仅此半枚能解他体内毒质的丹药,掷入了崖下万丈深谷之中。

这一下变故人人都大感意料之外,一呆之下,齐声惊呼。

小龙女知他决意与自己同生共死,心中又是伤痛,又是感激,恶斗之后剧毒发作,再也支持不住,身子微微一晃,晕倒在杨过怀中

举世滔滔,试问深情之人几许?生命于人来说是至为重要,当今之世不因对方家世钱财容貌而心异已可称为深情,但如杨过般放弃生命与对方同生共死,超越生死的爱情却绝无仅有,因而实在感人肺腑。当然金庸小说中的感人情节比比皆是,如萧峰断箭自戗,程灵素舍身救胡斐等等等,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段情节,因为它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虽不能同生,却可以共死。

古龙的小说带给我的是洞看世事的无奈、久经忧患的沧桑。他既有愤世嫉俗的偏执情结,又有及时行乐的浪子情怀,因此,在书中的旁白总流露出对人生的几许失望、几许不满,又夹杂着几许狂妄,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总有爱恨交织,痛苦是人生的催化剂,所以,古龙笔下的人物心底总是隐藏着无限的苦楚,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总透出些许悲壮感慨——一声轻叹,背后有着多少无奈,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都酷爱杯中之物,虽然颓废但不消沉。古龙常通过变态扭曲的人格,写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时读完竟有些心酸的感觉,不少人读着,竟有些知我者古龙的感觉,仿佛古龙写的正是自己,或者说是自己在某一个时候的情绪抑或是心态。

古龙幼年身世漂泊凄凌,在他前期小说表现较为明显,如《苍穹神剑》、《孤星传》等作品中主人公多身世凄惨,虽忠厚侠义却连遭命运打击,以至结局多为悲剧。中期,古龙小说风格发生转变,主人公不再是傻呼呼的严格恪守着道德侠义,也不会被种种意外命运打击缠身,而是聪明睿智灵活多变的面对险境,如《绝代双骄》、《铁血大旗》、《武林外史》。此后的创作完全走上精神化的道路,这些小说多在阐释人格精神力量的伟大,最明显的例子是《七种武器》,每一种武器都寓意着一种人性。古龙在叙述故事时,将自己的情感观念投射于其中,所以他的故事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读来使人沉浸在他所营造的气氛中,但有时也给人夸张矫饰的感觉。出乎意料之外,就是古龙故事的最大特点,层层推理之中又时有意外的发现,总是让人感叹世事无常与人生百态。

古龙

经典情节:小鱼儿的成长《绝代双骄》

小鱼儿自以为是天下第一聪明人,瞧不起任何人,尤其是女人。他聪明绝顶,他的聪明帮他击败了许多比他强的人,但等他遇到了花无缺,他的聪明却再不能帮他的忙,他的生命要靠他最看不起的女人——铁心兰以处子之躯救他逃出生天!于是小鱼儿大受刺激深深的反省,本性大改,他再也不认为自己聪明、不自恃聪明而目中无人,而是流浪混迹于江湖之中,耍杂技、厨师、管帐、苦练武功,书中此处如是写道:

他已再没有眼泪可流,他的心乱得就像是他的头发,他一生中从没有这样痛苦这么心乱过。

水田里的稻穗已长出,在晚风中像是大海的波浪,小鱼儿奔入一块稻草中央,在星光下躺了下来。

积水的污泥,浸着他的身子,星光自稻穗间望出去,显得更遥远,更不可捉模。

他暗问自己:“我能算是个人么?”

“我自以为谁都比不上我,我瞧不起任何人,但别人要杀我时,我却连一点法子也没有。”

“我瞧不起女人,尤其是铁心兰,只因我知道她爱我,所以就拚命令她伤心,但到头来都要她牺牲自己来救我!”

“我自以为是天下第一个聪明的人,但此刻却像条狗似的被人追逐,像条狗似的夹着尾巴逃。”

“我这次虽然逃月兑了,但我这一生中难道都要这样逃么?我这一生中难道都要等别人来救我?”

“不错,花无缺的计谋也许不如我,但像他这样的人,又何必再用什么计谋?只因他有

真实的本事。”

“而我……我都只想靠聪明、靠运气…。一个人若只有聪明,而没有本事,那又有什么用?”

………

现在,他不再是天下第一个聪明的人,现在,别人都叫他海小呆。

………

她灵活的大眼睛俏巧地转动着,抿着嘴一笑,道:“别人都叫你小呆,但我却知道你是聪明人。不但聪明,而且比别的人都要聪明得多,是么?”

小鱼儿现在最怕听的,就是别人说他聪明。

………

绝代之英雄,终于已将长成

许多人都争论古龙最好的小说是哪一部,我认为是《绝代双骄》是其中一部经典著作。因为他完整的写出了一个人的成长,虽然其他小说也有但都不太深刻(如《浣花洗剑录》中的方宝玉,前后性格基本一致),不像小鱼儿如此变化激烈。当你读到“绝代之英雄,终于已将长成”,或许你会忆起你的少年,跨过年少轻狂的时代,历尽无数的挫折与苦难,我们也如小鱼儿那般终于成长了.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那么生命的终极意义应该是死亡,因为它们是一对矛盾。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所有能做的就是尽量使这个有限的生命过程多姿多彩。黄易小说就是如此,功利性的背后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过程的不懈追逐。剧情里充满各式各样的人生哲理,每每通过角色所见所闻和反思,生动而深刻的表达出来。

黄易小说极其现实,毫不掩蔽其功利性的社会态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利益下的暂时合作,男女间的相互挑逗与征服等等等,尽管它可能与我们的侠义有悖,但这一切无疑是符合这个新时代。他的小说灌注了时代的内容,是真正新时代的武侠小说,黄易笔下的主人公并非要成为一代大侠就能人人敬仰,人一定要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愿望,重点在于是否有勇气去实现,是否能纵使千山万水也永不言败的不懈追求,圆滑时不必太固执,放弃时不必太执着,是一个有欲有求的现代人,他们不再随遇而安,而是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何的生存下去,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迈进,既灵活多变又持之以恒,与现代人精神一脉相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的确称得上新一代武侠宗师,开创了一个新的武侠时代。

黄易

经典情节:厉若海立马横枪战庞斑《覆雨翻云》

《覆雨翻云》全书中,厉若海从出场至战死只有短短的五十余页,但他却是书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无比的震撼。

厉若海喝道:“像个男人般站着,勿作我最憎厌的妇孺之态,我已拚着耗费真元,恢复了你的功力,只是你的劲气内仍留有一个神秘的中断,随时会将你打回原形,你要好自为之。”

接着微微笑道:“我本自信胜过庞斑,可惜我仍是败了,但我已将你救了出来,十日内庞斑休想与人动手,庞斑啊庞斑,你虽目空一切,但别想这一生里能有片刻忘掉我厉若海。”

风行烈全身一震,垂下了头,说不出话来。

厉若海的身子依然挺得笔直,眼中射出无尽的哀伤,看着秋林草野,柔声道:“这世界是多么美丽,行烈,你我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你将来若要收徒,收的也必须是孤儿,将我的燎原枪法传下去。”

风行烈再也忍不住悲痛,眼泪夺眶而出,却强忍住没有发出哭声。厉若海终于再次认他作徒儿。

厉若海背着他叹道:“到了这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如何寂寞,人生的道路是那样地难走,又是那样地使人黯然销魂,生离死别,悲欢哀乐,有谁明白我的苦痛?”

他缓缓探手怀里,转过身来时,手上拿着一包用白丝巾里着的柬西,递给风行烈,微笑道:“这是师傅买给你的东西。”

风行烈接过,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串黄里透红的冰糖葫芦,台起头时,厉若海已转过身去,背对着他。

风行烈道:“师傅!”

厉若海寂然不语。

风行烈全身一震,猿臂一伸,抓着厉若海的肩头。

厉若海软倒在他怀里,双目睁而不闭,口鼻呼吸全消,生机已绝。

一代枪雄,就此辞世!

厉若海英俊无匹却一生未近,他雄才大略,四十年来专注武道,期望可以击败庞斑。庞斑在书中是一个绝对的神话,甚至是一个不死的神,人类无法超越的神。厉若海挑战庞斑,本有自信可以战胜他,可惜依然落败了,这是命运的悲剧,是人对命运的抗争,他是多么的不甘心,可惜他的生命已将结束,他只能这样不甘心的逝去。尽管厉若海豪气万丈却不失儿女柔情,临死前犹不忘记交给风行烈他小时候最爱吃的冰糖葫芦。英雄末路已是令人扼腕,何况更有舌忝犊之情

梁羽生

梁羽生是个很正统的人,他笔下正邪泾渭分明,人如是,武功也如是。他笔下的江湖,诗与剑结合的江湖,冲天豪气与脉脉情怀完美交融的江湖。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表现的往往是侠骨柔肠,绝技惊天,聚散依依,剑寒诗香的江湖世界,而且每一部小说基本上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梁羽生似乎更习惯在历史的大环境下构建自己心中那个白衣水袖、长剑古筝的江湖。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情感,都与深厚的历史感有关。也让人们在心中有了对历史一个崭新的解释。他笔下主人公大多是不失豪侠气概的文士形象,用张丹枫喜欢的一句话来说:“亦狂亦侠真豪杰能哭能歌迈俗流”,看到了他心系国家、民族利益,心忧天下、深明大义,这些又体现出他是侠士的代表人物;我们还看到了凌未风武功出众,赤心肝胆,真情不渝,与诗情交相辉映……儒侠形象,由此可见一斑,真可谓亦儒亦侠矣。梁羽生的爱情观是中正平和温文尔雅,对于女性,梁羽生有着一种敬慕之情,他书中的人称心怡的女性总是作姐姐的,男女间的爱情是文雅含蓄发乎情止乎礼。梁羽生有一些小说中也描写了一些怪异的人物形象,如《云海玉弓缘》、《弹指惊雷》,前者金世遗是正派武林人士眼中的魔头,其外号居然是毒手疯丐,后者杨炎更是惊世骇俗,视礼法为无物,不仅击伤多名长辈,还坚持要娶大自己数岁的姐姐冷冰儿。然而梁羽生毕竟不是金庸,没有那般落拓不羁,因此才有了二十年后金世遗和谷之华的结合,才有了杨炎和冷冰儿的两个七年之约。

据梁羽生说,《云海玉弓缘》一书参考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厉胜男这个人物是他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创造的。厉胜男是金世遗以前毒手疯丐的影子,金世遗害怕回顾过去,所以很讨厌厉胜男,一直自欺欺人的以为自己所爱是谷之华而非厉胜男,直到厉胜男临死的那一刻,他方才明白了自己的心,只是已经太晚了,他所爱的厉胜男已永远离他而去。人总是这样,当我们拥有时总是不在意,直到失去了,才明白,那原来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厉胜男是个很勇敢的女子,她用生命证明了捍卫了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她的死留给了我们许多遗憾,但更多的是震撼——生命原来是可以只为那一刻的灿烂而活的!许多人可能对金世遗和谷之华的结合不满:为什么杨过可以为小龙女独守十六年,而金世遗却不可以?答案很简单,一个是理想的爱情,一个是现实的爱情。其实金世遗和谷之华的结合,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一个是被世人遗弃的金子,一个是埋没于幽谷中的光华,他们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至于金世遗和厉胜男的爱情给过我们曾经的感动就足够了,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