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五章︰聲東擊西?

山東兗州府定陶附近,幾個剃著金錢鼠尾的幾個男子遠遠望著乘著夜色向西行軍的清軍隊伍。

就在昨天,他們還只是看到了滿蒙八旗兵向西行軍,而今天他們則在中間看到了綠號衣,綠旗幟,綠帽子的綠營兵。

「是精銳綠營兵,韃子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

為首的男子放下手里的千里鏡,帶著疑惑地口氣說道。

清軍大張旗鼓地南下,眼下明清雙方都開戰了,這時候將精銳部隊不斷地西調,韃子莫不是要聲東擊西?

「二哥兒,韃子打的什麼算盤咱們也不知道,這也不是咱們情報司的工作,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將咱們手里的情報送出去,送到葉司長手里,再讓葉司長轉交給李將軍。李將軍是新軍中的老將了,相信李將軍會有他自己的判斷。」

一個只有十八九歲的模樣的男子插了句話,對為首的那男子說道。

「三弟說的不錯,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將這情報送出去。」

那男子點點頭,模了模那「三弟」光禿禿地腦袋說道,眼中滿是憐惜之意。

「你腦袋瓜子機靈,雖然年紀輕輕,但事情都辦的很漂亮,早知道當初將你送到講武堂了,情報司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在新軍能在戰場上光明正大的當韃子,而在清佔區,他們只能夾著尾巴做人,表面上還是要老老實實地當大清的順民。

這讓在敵佔區情報司工作的人都覺得憋屈。

一支冷箭「嗖」地一聲朝他們飛來,緊隨其後的是十幾支突如其來的暗箭。

三個情報司的番子冷不防被暗箭射中,發出一聲低哼後,永遠地躺倒在了冰冷的雪地上。

「韃子!是韃子!」

「韃子發現咱們了!」

情報司的番子們忍不住發出驚呼。

為首的男子內心亦是一沉︰「咱們的暗哨呢?怎麼讓韃子模的這麼近?」

「二哥,韃子能模這麼近,咱們的暗哨早讓韃子給模了,咱們在這里待太久了。」

那十八九歲的後生嘆道。

為首的男子轉念一想也是,方才太過著急,這麼簡單的到底居然沒有第一時間想到,也是自己愚笨。

為首的男子來不及多想,將手中的千里鏡以及一封書信交給那後生,鄭重地對那後生說道︰「這個信息關乎成千上萬將士的生命,甚至關乎一場戰事的成敗,你換上我的馬,速速將此消息送到葉司長手里!」

那後生正要眼里噙著淚水,正要開口,那男子早就一鞭子抽在馬上,馬兒吃了疼,邁開蹄子向前狂奔。

隨即那男子跨上一匹劣馬,從懷里掏出早已經裝填好的燧發短銃,打開保險,對剩下的寥寥五個山東情報司的番子們說道。

「你們平日里不是苦于沒有和韃子面對面廝殺的機會嗎,今日你們的機會來了!諸君隨我上馬殺敵!」

剩下的五個山東情報司的番子也不含糊,紛紛掏出手銃上馬,迎擊數十騎氣勢洶洶,身著黃衣黃甲的滿洲八旗兵。

情報司的番子畢竟不是正兒八經的騎兵,身上也沒有著甲冑。

和滿清的八旗兵廝殺無異于是飛蛾撲火,自尋死路,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選擇退縮,明知道結局是死亡,還是義無反顧地向前撲了上去。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斗,不多時這幾十騎正黃旗的八旗兵就解決了戰斗。

六名山東情報司的成員無一生還,而清軍這邊也僅僅只付出了一人陣亡,三人受傷,四匹馬被銃彈擊傷的代價。

饒是如此,帶頭的牛錄章京還是覺得傷亡有些高,在他眼里這種戰斗對于他們滿八旗的士兵而言就不該有傷亡。

當然,還有更失望的事情,那就是他們連一個活口都沒抓到。為首的情報司番子本來即將要被他們生擒,但在最後關頭引燃了腰間的手雷,他們只得閃避,避免被手雷的破片所傷亡。

「倒也都是好漢。」那清軍牛錄望著地上橫七豎八的尸體慨嘆道。

這些漢人倒是血性十足,只可惜不能為大清所用。

此時在兗州府府城內坐鎮的李定國如坐針氈,自魯橋鎮一戰都,明清雙方在山東的戰事就此拉開帷幕。

只是戰局沒有入李定國預料中的那樣發展,劉文秀和艾能奇的忠貞軍一路上竟沒有遭到清軍任何的阻攔,成功地進入兗州府府城內,和李定國順利會師。

另外兩標的神策軍援軍在半路上和清軍遭遇,清軍只是稍作抵抗,就放他們進入到了兗州府境內。

這讓都已經準備好出城迎戰清軍的李定國有些愕然。

清軍這麼順利地就讓他們合兵一處?這未免也太順利了一些,順利到讓李定國感到非常的不真實,簡直就是在做夢。

李定國清楚清軍的實力,忠貞軍全軍五標悉數出征,清軍不攔截尚可以理解,不過以清軍的實力完全有可能將兩標的神策軍援軍擋住。

為何清軍只是稍作抵抗便草草了之放神策軍的援軍進來?

這完全不像是清軍的作風。

近日明軍雖然和清軍有發生過幾次交戰,但那都是小摩擦,完全不符合李定國對戰事的預期。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是李定國的看法。這次清軍的主帥是多爾袞,李定國更是不敢掉以輕心。

「二哥,咱們忠貞軍又斬獲清軍首級六百級。」艾能奇咧著嘴巴笑呵呵地隨劉文秀一起來到李定國的府邸上,向李定國報捷。

不得不說新軍的這套戰術真的簡單又實用,清軍綠營雖然也采用同樣的戰術。

但在細節上做的遠不如大明朝的新軍好,更何況雙方在裝備和軍官素質,乃至士兵的訓練水平上遠不如大明朝的新軍。要打勝仗可不要太容易的。

「艾副軍長,要叫李軍長!新軍有新軍的規矩!」劉文秀朝艾能奇使了個眼色。

他們兄弟三現在在大明朝的新軍,不比以前在張獻忠麾下可以稱兄道弟,有些事情還是要多加注意,避免給人留下口實。

「知道了。」

听到艾能奇捷報,李定國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隨即繼續盯著沙盤一言不發。

這樣的捷報李定國已經收到很多次了,神策軍那邊也有這樣的捷報。

不消說,這次斬獲的肯定是清軍的綠營兵,而且還不是清軍的精銳綠營。

這點斬獲,對于十幾萬人的清軍而言算不上什麼多大的損失。要是斬獲的是滿蒙八旗兵,那倒是還可以高興一番,值得慶賀。

「李軍長是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艾能奇走到沙盤前,凝望著沙盤上雙方兵力的布局說道。

「不是不對勁,是太不對勁了。」李定國說道,「換做我是多爾袞,我會集中優勢兵力先阻截神策軍,也可能圍點打援,絕不可能放兩標神策軍進入兗州府內。」

「換做是我,我也會這麼干。」劉文秀深以為然。

多爾袞在明知道清軍的戰力不如大明朝新軍的情況下依舊放忠貞軍和神策軍的援軍進入兗州府,想想就覺得玄乎。清軍定是另有所圖。

「多爾袞是不是想聲東擊西?明面上在山東擺開陣仗,要和咱們決一死戰,實則是想借機攻打豫南和湖廣?」艾能奇說道。

「根據北直隸和山東兩地情報司送來的情報,這次多爾袞的目標是南直隸無疑。清軍此番南下是為財而來,豫南和湖廣哪有甚余財?」

關于多爾袞聲東擊西之策,李定國也有考慮過,只是在一番思慮後被他自己給否定了。

一來北直隸情報司和山東情報司的兩個司長都表明了情報非常可靠,到目前為止,情報司的情報還從沒出過什麼岔子。情報司的情報李定國還是信得過的。

二來,滿清在魯橋鎮可是實打實地折損了兩甲喇瓖黃旗的滿洲八旗兵,這也印證了情報司提供的情報是真實的,清軍這次南下的目的,的確是南直隸。

滿清高層對滿洲八旗的使用自來非常謹慎,多爾袞絕無可能拿出兩個甲喇的滿洲八旗兵,而且還是瓖黃旗的滿洲八旗兵來做誘餌。

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三人正商議間,山東情報司司長葉文德火急火燎地闖了進來,話都還沒來得及說,就把手中的信件遞給李定國。

在喘了幾口氣粗氣之後,葉文德說道︰「大量清軍滿蒙八旗兵和精銳綠營正在向河南地區挺進,清軍很可能是要豫南和湖廣地區下手。」

李定國拆開這封帶血的書信迅速覽閱了起來,越是讀到後面,李定國的神色則愈發凝重。

這份信件也印證了李定國覺得不可能的想法。

多爾袞這龜孫子不按常理出牌啊。

豫南和湖廣兩地現在只有馮雙禮的三標神策軍負責駐守,清軍要是攻打豫南和湖廣,搞不好兵力單薄的馮雙禮還真不一定扛得住。

以清軍的破壞力,朝廷這幾年來在湖廣豫南地區重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也將化為烏有。

李定國一時心亂如麻,有些亂了分寸。

戰時不知所措,這對于李定國來說還是頭一回。

南京城要築京觀的消息再次在南京城內傳開。

這件事情成為《大明日報》的頭條,就連附近州府的報紙上也刊登了這則消息。

更是有附近州府的民眾冒著風雪前往南京,想要來看看難得一見的京觀。

倒是南京城的百姓表現的相對比較平靜,畢竟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南京城鑄建奴的京觀了。

朱琳澤為了籌集軍費,甚至最後將這些首級按照等級進行拍賣,也賺了不少錢。

更有甚者,甚至花五十萬兩白銀想要購買阿巴泰的首級收藏。只是這顆首級據有紀念意義,朱琳澤並沒有賣,而是放在了新建博物館的琉璃櫥窗內進行展覽。

任何人只要肯花上三五銅元買大明博物館的門票,就能進入博物館一睹阿巴泰的頭骨。

只是這一次,南京城的百姓表現的倒是有些小激動,因為這一次大明朝史無前例的生擒了大建奴豪格。

豪格可是前奴酋皇太極的長子,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可是鐵棒釘釘的皇位繼承人。只是建奴那邊不興嫡長子繼承制,豪格最終還是在滿清高層的權力角逐中敗下陣來,于皇位失之交臂。

除了豪格之外,還有六百多名瓖黃旗的八旗兵俘虜被一同解送到南京。

招商局總部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感興趣,定國公徐允禎作為招商局的代表來找到朱琳澤,表示招商局願意花重金買下這些瓖黃旗的八旗兵俘虜。

「你們招商局買這些韃子作甚?」朱琳澤皺著眉頭問道。

「閩王有所不知,托閩王的福,招商局在南洋各地圈了不少地,閩王又不許買賣漢民為奴,這些地又需要不少勞力。之前還可以在倭國買倭奴當奴隸,不過現在倭國漢倭關系緊張,李國志那廝已經發布了限奴令了,就算在倭國,也很難買到奴隸了。」

徐允禎向朱琳澤大倒苦水。

「限奴令是孤授意給日本總督的,日本局勢不穩,限奴只是權宜之計。」朱琳澤說道,「你買韃子的俘虜是運到南陽的種植園去當奴工用?」

種植園這玩意最早是朱聿鍵在台灣搞的,當時朱聿鍵是花錢從當地土著那里買的奴工到唐王府的王莊內種植甘蔗、煙草等經濟作物牟取暴利。

不過很快,朱琳澤下令禁止在本土搞種植園。在驅逐紅夷之後,台灣歸屬福建管轄,自然也是本土。

朱聿鍵倒也識趣,雖然心有不滿,但還是老老實實地釋放了奴工,花錢雇工。只是掙的錢比之前要少了許多。

畢竟對于種植園來說,雇工是其中最大的成本,而直接用奴工不用發工錢,則可以省下一大筆成本。

但朱聿鍵也是明白人,清楚相較于賺錢,還是自己頭上的腦袋更重要。

有朱聿鍵帶頭,台灣各地的種植園也紛紛主動釋放了奴工,沒主動放的種植園主,則被朱琳澤直接物理消滅並直接抄家了。

台灣的種植園風波也暫時告一段落,朱琳澤也不得不佩服這些縉紳對詞藻的理解能力。

朱琳澤禁止在本土發展種植園,這些縉紳勛貴另闢蹊徑,乘著招商局的東風到南洋諸國圈地搞起了種植園,畢竟種植園實在是暴利,其中的利潤足以蒙蔽人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