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負芻越想越覺得這事不錯,于是擅作主張地和齊王田建兩人私下聊了一下午。
齊王得到滿意的答復後高高興興地屁顛屁顛回齊國去了,有了楚王負芻的承諾他還怕睡不好覺?
物資給!回國後馬上就派人給!
齊國地處東部又臨海,這很多海產品是壽春那里吃不到的。
當初為啥秦國會那麼果斷地和齊國定下附屬關系?秦與齊隔了整個中原好吧!
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齊國不弱且文人輩出。
齊國要的是啥?秦國的保護,秦國隨時能給。
秦國要的是海產品,他們內陸沒有的東西以及一些文人才子。
這些東西齊國也能給,臨淄這地方是許多人向往的都城,可以說是聚集了大多數的文人才子。
秦強大後,咸陽成了另一個香餑餑,這些文人自然也是願意去咸陽的。
兩國互利互助怎麼看都是不虧的買賣,一個敢說那另一個敢就敢同意。
負芻哪怕是個紈褲子弟但多多少少也是讀了不少書,齊國成為秦國附屬可沒少讓秦國好好地發育了一波。
如今身為王的他要的是楚國能像巔峰時期的秦國那樣,強大到令人窒息。
七國尚在時候,誰听到秦國不害怕?老人睡不著,小孩嚎嚎大哭,這就是強秦!
他們楚國呢?在趙國沒有遭受長平之戰的那次大損失前完全不把他們楚國放在眼里。
當時天下人普遍認為秦第一,趙第二,接下來才是他們楚國。
趙國哪怕是長平之戰被坑殺了四十萬降卒,趙國那戰斗力還是強的驚人,好幾次也是攆著秦軍打。
作為一國之君,誰特麼的不想開拓疆土啊!
楚王負芻自恃他一統天下後也對付不了北邊和西邊那群野蠻人。
秦國和趙國強大的時候是能把匈奴族趕走,但也得乖乖地修長城和建防御要塞。
如果他不能把楚國帶到秦國的那種高度,就算是統一了天下又如何?
這听李魁說匈奴人在那個叫子蘇的幫助下統一了整個北部建立了匈奴國,至少是有二十萬騎兵和十萬步兵。
三十萬的匈奴人沖起來可不比五十萬人差,搞不好整個北方就拱手想讓給匈奴人了。
秦國因為受創嚴重,無力接管曾經被拿下的趙國和燕國,這些地盤也是被楚國拿下。
楚國已經手握太多,再有齊國物資的加持下楚國能快速恢復實力並成為第二個「秦」。
但楚王負芻眼界還是短了,他不知道的是秦國之所以同意齊國跟在身後是因為秦國既想要齊國的物資也想要慢慢架空掉齊國。
齊國自己本身要發展,還得拿不少東西給秦國。
這波是變相削弱自己加強秦國,看似安全實則埋下隱患。
正史上秦國最後才向齊國動手,一是齊國太遠二是齊國自以為是秦國的小弟很安全便沒放在心上。
王賁率軍殺來時候齊王田建整個人是懵逼的。
啥?秦國來了?有沒有搞錯?秦國怎麼可能會來打我們呢?一定是假消息!
等秦軍兵臨城下時候,齊王田建才意識到秦國這是要撕毀條約吞了他們。
急急忙忙湊了四十萬大軍要跟秦軍交戰,但已經許久沒有征戰過的齊軍面對打了十幾年的秦軍跟綿羊沒啥區別。
一個是天天在擂台上與人格斗的拳師,一個是在家肥宅荒廢練習的拳師。
兩人交戰結局可想而知,齊王獻城投降。
拜托,不是誰都是嬴政好吧?他有這個眼見力不代表你楚王負芻有這個眼見力。
你要是有這格局,這楚國最後怎麼會被滅?你怎麼會被俘?
負芻只想到眼前的利益,所以他也沒想到自己和齊王田建的交談會進了昌平君的耳朵里。
昌平君跟在嬴政身邊那麼多年,他的小心思昌平君都懂。
所以昌平君直接找上楚王負芻直接是給了這不成器的弟弟一巴掌讓他清醒清醒。
楚王負芻捂著自己紅腫的臉,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啥會被扇一巴掌。
身為王,被臣打了一巴掌這是誅三族的罪。
但楚王負芻他不能也不敢,因為沒有昌平君他狗屁不是。
「多此一舉!」昌平君冷哼一聲,「拿了齊國的東西難道你就不用吐出一點東西給他們麼?」
楚王負芻瞪著眼,很快便是低下了頭。
是啊,他們簽訂的是盟約,齊國要給他們楚國東西,相對的他們楚國也要回饋齊國一些東西。
楚王負芻想到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滅了齊國,而不是讓他成為自己的小弟。
「嬴政同意讓齊國依附于秦是想借齊的物資壯大秦國,當時的秦國就算是拿出一些東西給齊國也是不痛不癢。」
「但現在的楚國自己都還要休養,你還有心思給別人送東西?」昌平君冷哼一聲。
「就想到了眼前的東西沒想到後果是什麼?你和嬴政差太多了,這樣怎麼讓楚國稱霸世界?」
楚王負芻不解地抬起頭,「滅了秦與齊不就是稱霸天下了麼?」
「南越百國,北部匈奴國。」昌平君回頭看了楚王負芻一眼繼續道︰「這些地域不拿下又怎麼叫稱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