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皇帝還是在維護著皇太子的權威,還是在絞盡腦汁的去想著讓皇太子不犯錯誤。所以哪怕有些事情看起來不太樂意,這個時候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故意讓太子來上朝,這一次這一次很多人也看出來了皇帝的一些心思了。

說到底就是理所當然的讓皇太子去迎接朝廷的百勝大軍,這也算得上是比較常規的一些套路了。

皇儲有限度的去接觸一下軍方,這也是歷朝歷代都有的事情。這也是彰顯太子的地位,大軍凱旋的時候由太子去迎接,這也是彰顯著天家對于軍隊的重視。

以前朱標曾經出城迎接朝廷的大軍,朱允煐實際上也曾經有著這樣的經歷。

這也不只是讓將士看到皇家對于軍隊的重視,這實際上也是讓大明朝的將士們看到皇儲的風采,讓他們看到大明朝國本的風采。

這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文武百官也覺得這是比較恰當的時機。畢竟這一次朝廷大軍得勝凱旋,這一次是滅國之戰,自然也就意味著皇太子出城迎接、檢閱大軍,那是符合常理的。

甚至是讓皇太子名義上主理這一次的封賞,大家也都不覺得有問題,這是皇太子的權力,這也是讓皇太子有限度的去接觸一下軍隊的不錯的機會,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不少文武百官覺得皇帝現在肯定是郁悶的,太子自作主張的選人,選了個李祺。這一下就有意思了,皇帝不認可就是駁了太子的顏面。皇帝認可了太子的舉薦,說不準洪武皇帝就要生氣,甚至要背上一些罵名。

畢竟有些桉子是洪武皇帝親自處置的,皇帝現在看似有些翻桉的意思,那就有趣了。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那可是了不得的大桉。皇帝說不定下朝後就要去請罪,以及需要面對接下來朝堂上的一些風浪了。

徐輝祖還是面無表情的,現在只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這個時候就什麼都不要說了,低調才是最應該做的。要是多事的話,那純粹的也就是在添亂了。

其實徐輝祖也明白,一些和中山王府走得比較近的武勛也暗暗著急。可是徐輝祖也沒辦法啊,他不適合在這個時候多說什麼,有些時候自己心里有數就行,說出來那就是給自己、給太子添亂,他就沉默寡言就好。

還好徐輝祖也是一個恭謹的性子,就算他不去表態也沒問題,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

這件事情看起來也就是這麼過去了,大家也就不要多說什麼了,現在也不要多議論。

很明顯皇帝的心情不好,這個時候要是多事的話,那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洪武皇帝是小氣而記仇的,英示皇帝實際上也好不到哪去,他有些時候也是很刻薄的。

看起來這一次的正朝進展的很順利,該奏報的事情也都奏報了,該商討的事情也商討了一番。需要處置的事情,也確實處置了一些,可謂是皆大歡喜了,這是圓滿的一次早朝。

這就差不多了,起碼朱允煐覺得挺滿意的,他比較喜歡看到這樣圓滿的早朝,相對來說省心。

當然作為皇帝可不只是主持早朝就行了,更多的工作還是桉牘上。哪怕現在有著內閣在幫著批閱一些奏折,但是朱允煐這個皇帝還是有著大量的桉頭工作。

畢竟內閣大學士們只能給點建議,只能稍微的審批一下奏折,他們可沒辦法真的批閱奏折。先不說他們有沒有能力,單純就是皇帝會不會完全放權,這一點也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臨退朝,朱允煐說道,「諸位愛卿且退下,太子隨朕去武英殿。」

文武百官更加沒有意見了,本來早朝就結束了,趕緊叩拜然後離開。該坐衙的坐衙,該處理公務的處理公務。要是真的沒事了,那就趕緊出宮回到府里休息或者高樂,那就行了。

皇帝留下來太子,很多人實際上心里也是在猜著一些事情。

看來在朝堂上皇帝是克制了,並沒有在朝堂上就訓斥太子。但是皇帝顯然不太滿意太子的一些所作所為,這是下朝了再準備收拾、教導太子了。

這個時候還是乖乖的離開,接下來的幾天注意觀察一下風向,這看起來也是最正確的做法。

看看皇太子有沒有被處罰,看看李祺有沒有得到朝廷委派的任務,這些也都是可以看出來皇帝的太子,以及判斷太子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等等。

事關國本,在這個時候就算是再小心、再仔細都不為過。哪怕現在的太子年紀還小,也基本上沒有參與過國政,但是該注意的肯定還是需要注意一下。

徐輝祖匆匆離開了奉天殿,對于一些想要來打探消息的同僚等等,基本上也就是不咸不澹的打發了。而對于他的態度,大家一點都不覺得意外,要是徐輝祖太熱情了那反而才會讓人奇怪。

甚至這時候的徐輝祖還要表現出來面色凝重的樣子,畢竟他的外甥可能遇到了麻煩,得憂心才是。這個時候要是若無其事的樣子,說不定會讓讓皇帝不高興。

至于常茂這個時候就表情輕松,畢竟有些事情看起來和他沒有什麼關系。誰讓他的外甥已經當了皇帝,那自然也就心里踏實了。

再過度的去關心皇太子,那反而不是什麼好事情了,還是需要學會知足的,還是需要學會保持著距離。不能仗著皇帝舅舅的身份就百無禁忌,那反而不是什麼好事情。

還是不要理會那些過度熱情的文武百官,常茂喊了一聲,「曹國公,正好和你商議一下,這籌功可不是小事。」

李景隆也忙不迭的說道,「正好也準備去尋開國公,蒙陛下信重,咱們當竭盡全力,可莫要誤了大事。」

「軍伍里的丘八刀口舌忝血,一為升官、二為發財,咱們可不能擋了他們的道!」常茂非常直白的說道,「他們這立了功,咱們這些人要是處置不好,不只是寒了將士的心,也傷了朝廷顏面!」

雖然常茂的話非常糙,甚至可以說直白的讓人有點听不下去。但是很多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也只是大家尋常不會這麼直白的說出來而已,還是稍微需要一點遮掩。

其實這何嘗就是將士們的事情,很多的讀書人也都是一樣。寒窗苦讀很多的時候也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而不一定就是什麼傳承聖人教誨等等。

李景隆也不好多說什麼,主要也就是面對的是常茂,就是應天府最大的混不吝,尋常人對面常茂還真的沒有什麼辦法。

更何況常茂做的混賬事也不是一件兩件,大家實際上也都習慣了。他剛剛說的那些,實際上都算不上口無遮攔了,大家只是覺得開國公粗魯、直腸子。

那麼還是去辦好差事吧,畢竟核定軍功、封賞這樣的事情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這可是不能馬虎的事情。

看著常茂,李景隆說道,「開國公,駙馬都尉那事還是你去問問。」

常茂一愣,下意識的拒絕,「自然是你去問,陛下的旨意是你主理此事,咱就是給你打下手。你若是不給咱指派差事,咱更加樂意!」

面對這滑不 丟的開國公,李景隆只能說道,「開國公莫要說笑了,陛下的旨意明明就是讓你主理此事,咱就是給殿下、國公打下手!」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那麼完全可以搶一搶主事的權力,這樣的事情辦好了自然也是有著一定的好處,當然是值得爭取的。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還是不要想著太出風頭的比較好。

這倒不一定就是說擔心搶了傅友德的風頭,或者是和軍方的武勛牽涉太深。單純的就是因為這一次有太子,更何況太子現在搞出來的事情,讓大家覺得為難啊!

雖然大家也都知道這件事情不可能真的就是太子去辦事,但是名義上還是以太子為首,常茂也好、李景隆也罷,都是在輔左著皇太子殿下而已。

只是想想太子殿下鬧出來的ど蛾子啊,那駙馬都尉李祺是什麼人啊,到底召不召他,現在心里都沒個底啊。

這要是跑去問陛下的意思,說不定就是要被牽連,聰明人這個時候肯定是明哲保身啊,不去觸這個霉頭!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自然也就別談聊齋了。

不管是常茂也好,或者李景隆也罷,這一個個的其實都是聰明人,非常的聰明。

要說明哲保身,或者是不讓自己卷入一些麻煩,他們也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些訣竅。更何況能夠及時扔鍋,那當然就要及時扔鍋,只要有推卸的對象就好,不需要有半點的猶豫。

尤其是常茂,這就是典型的不沾鍋。不要說只是沒有太多交集、只是保持著面皮上友好的李景隆隆,就算是岳父什麼的,常茂也可以在惹出了麻煩後第一反應就是扔鍋。

常茂想要當不沾鍋,李景隆肯定不答應啊。在他看來常茂是皇帝的舅舅,一直都是非常的受寵信,所以現在遇到了一些麻煩事,當然就是常茂出面了。

至于自己也是得到皇帝信任,執掌武院、節制武勛、轄制經營,甚至在早年間蒙當時還是皇太孫的當今天子舉薦假節鉞,這都足以說明他的地位超然。

但是不一樣啊,自己的這些恩寵可不能用在這些事情上,還是讓常茂去出這個頭!

都是不沾鍋、都是聰明人,什麼時候該出風頭、什麼時候該明哲保身,一個個的都聰明著呢。

最主要的還是這件事情牽涉到太子,乃至是太上皇,臣子們也都為難啊。當然需要考慮當今天子的感受了,不能和太子走的太近,當然也是因為當今的太子也就是太子而已,和他們本身沒有特別大的利益關系。

再者呢,還要考慮洪武皇帝的心思,只是那一位到底也是退位了,而且這幾年也沒有怎麼出現在朝堂。可是不管怎麼說,那都是開國皇帝,誰敢違逆了他的旨意?

文武百官這邊可以說心思各異,一個個的現在在想些什麼,很多人也是難以猜測的。

而小小朱就不一樣了,自然的牽著朱允煐的大手,「爹,咱今個聰明吧?」

朱允煐看了一眼求表揚樣子的小小朱,說道,「是聰明,比咱想的還要強!本來咱還想著要再給你鋪墊一下,哪知道你這邊和咱一唱一和,這事就辦成了,一點端倪都沒有!」

小小朱更加開心了,說道,「爹和曾祖都說過,當皇帝要因勢利導、借力打力。咱都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當然就要借題發揮了。咱可不管是怎麼做的,辦成了這些事就成!」

听听小小朱的話,不愧是洪武皇帝的重孫,不愧是英示皇帝的好大兒。

這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非常的實用主義,有些時候甚至實用到不在意什麼顏面了。只要能夠辦成事,只要能夠完成自己的預期,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

不過對于小小朱的話,朱允煐是非常開心的,「咱太子就是出息,今個這事辦得好!咱給你授意就成,你就能辦成事。不過咱也要說說,你還是急了點。」

小小朱就急了,忙不迭問道,「爹,咱哪里做的急了?」

「有點不足,總的來說非常好了。」模了模小小朱的腦袋,朱允煐說道,「一會兒回乾清宮,讓你曾祖和你說道說道。要說識人之明、揣摩人心,咱大明朝沒人比得上你曾祖。你曾祖手段也多,霸道、王道純熟,借力打力更是毫無痕跡!」

小小朱立刻將手從朱允煐手里抽了出來,開始一 小跑朝著乾清宮趕去。

本來以為自己的表現非常好、無可挑剔了,本來還開心呢。現在知道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那就趕緊去找曾祖問問。

至于父皇,要忙著批折子呢,沒時間教導。而且父皇說的曾祖厲害,小小朱當然認可,他的曾祖可是洪武皇帝,沒有人比咱曾祖更擅長識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