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長安五件套(中)

食客們紛紛笑道︰「這卻聞所未聞,果真很好吃,你這價格倒也算說得過,自然來捧場。」

一時急壞了那老板,不由焦躁道︰「這叫什麼理?這叫什麼理?」

「你若是怕了,我也有法子,不若你拿你家飯鋪入伙,倘若真賺了,每月我可分你一成收成,如何?」衛央失笑道,「我看你那幾個跑堂伙計倒也算老實,你也可帶著他們一發來賺錢,如此,你每月有紅利,且還有幫閑的工錢,豈不處處都賺了?」

老板大怒道︰「這與巧取豪奪有什麼區別——你那飯鋪未必還能掙錢哩。」

衛央伸手,中指在那鐵皮桶上敲了一下,嗡的一聲如鐘鼓,他靠著門柱,緩緩道︰「那是自然,我早已料到,我這生意好,必然會有人來搗亂,不論是栽贓,亦或是誹謗,左右要教我的生意黃湯了。」

你待怎麼辦?

「我又不是只會一路切菜刀法,還有一把鋼刀隨身帶。」衛央再進逼,說道,「何況安百總早已與我約好,這飯鋪收入,自然不能多給他,但每日飯食,倒能多饒他一些。」

他細細看著老板,見他神色倏然一變,似乎極其畏懼,但只縮了下脖子,面帶冷笑轉身拂袖進了飯鋪去。

「我的錢!」賣豆芽菜那漢子急忙跟了上去。

急躁中,那人不經意暴露了步伐,他一手提著擔子,腳下兩個連竄,上台階的步伐真是軍中常用的前行步法。到上頭,擔子敲打在腿上,那漢子腳步一亂,雙腿微微彎曲下,一步便能調整好步伐。

衛央神色一凝,這廝也是個軍中的漢子!

「誰的人?忠順王府麼?」衛央並不十分篤定。

也或許是馬百戶的人,也可能是安百總的人。

葉大娘的身份,畢竟是他心中的一個不安。

若真是忠順王府的人,恐怕就是沖著宋長老和葉大娘的根腳來的。

衛央眯起眼楮與食客們拱手作別,提著鐵鍋面肉進了院子,一起搬到廚房里,想想又在地上寫寫畫畫半晌,再出一趟門,這次來買的是油、茶、碗、筷等類,午後才買全。

至此,衛央已經花了整整十兩銀子。

午後的日光慵懶的很,衛央正按照記憶默寫菜譜,一邊算著種洋芋的日期,那位劉坊主又來了,這次是正大光明來要錢了。

他進門,站在門口台階上大聲問︰「衛央,我听人家說你要經商了,是不是?這麼說,你是要入商戶籍了?是嗎?」

衛央回頭看了他一眼,難怪宋長老對這等官吏一向的態度都是「晚上踹開門,殺他個干淨」。

還真是貪得無厭至極。

「不勞劉坊主掛念,飯鋪乃我家老人的產業,難不成,我會做點飯,便是個廚子?至于是否入商戶籍,過些日子,他們自會去官府報備,我記著,忠順王府有均令,飯鋪、面鋪、園戶之類的,還有半年驗證期,對吧?」衛央呵斥道,「前日給你偌大一筆錢,你今日又來討要?你來定我個商戶,來,我若阻攔你,我與乃父是一般。」

劉坊主竟被鎮住了。

他目視衛央身側那把鋼刀,半晌竟不敢支吾。

這半日,坊間可都傳遍了,新來的那小子,竟是個心腸極其狠毒,下手絕不留情的狠人,一刀斬掉據說是韃子密探的高手的一條臂膀,听人說,他送安百總出門,半邊身子都是血紅顏色。

「這是哪里話,我,我只是提醒。」劉坊主倒退兩步,靠著門框兀自不肯離開去,只說道,「如今韃子打了來,坊間多一家商戶,自能多納些稅銀……」

「不見忠順王府均令,你空口白牙只要稅,你姓朱?亦或者你以為這還是在漢朝呢?」衛央厲聲道,「去,如何繳納稅銀,繳納多少稅銀,我自有一本明賬,何須你來提醒。」

他前後態度變化之大,著實令劉坊主措手不及。

猶記得上次來時,這廝乖乖雙手送銀子。

「這次怎麼如此凶狠了?」劉坊主渾濁的眼珠子急轉。

「你家大人呢?我與你家大人說。」劉坊主不敢再橫強。

衛央執刀道︰「有什麼話不能與我說?」

「我,我要說的事,你不懂。」劉坊主瞋目叫道。

衛央森然道︰「我看你,倒是有一心自以為是的算計。你定想,我既要開店,索性,上司派給你的錢糧米面油錢,你下壓給我一個外來的可欺之人,對不對?我這人很好交往,上次給你那麼多錢,你也是想必明白我是個好打交道之人的。然而,我這把刀卻不好打交道,我認得你劉某,我的刀可不認得你,怎麼,要試試我的刀是否鋒利嗎?」

劉坊主慌忙叫道︰「這,這不是我說的。」

「既不是你說的,站在我家門口者是何人?」衛央拔刀在手,突然高高跳起來,迎頭直向劉坊主頭上直直劈來。

劉坊主但見刀光如霞,駭然調頭便要跑,不料腿腳不便利,又教門檻擋了下,待雙手扶住門框時,只听頭頂砰的一聲輕響,戴在頭上的帽子,竟化作兩半落在了腳下。

他感覺頭皮熱辣辣地疼,駭然伸手要模,手腕上劇痛,又見刀光拍來,更覺身後被人一狠踹,咕嚕嚕竟滾出門去,滾下台階去,滾到街道上去。

此人倒也算識相,趴在地上只一看,見衛央提著鋼刀,身材雖很小,卻有一種如那門庭高大的錯覺,他目光幽冷似乎連滿街的人都不懼,看著他,彷佛只看他的脖子,冷颼颼的眼光,令劉坊主心中明白。

要想再敲詐這人,只怕再也萬萬不能!

劉坊主伸手往頭皮上面一模,卻只抓住兩把頭發。

「這次留你一綹頭發,下次再來敢,好借你的項上人頭,告你個通敵之罪。」衛央抱著刀緩緩轉過身,背對著門外,輕輕關上了大門。

劉坊主忽覺身下一熱,慌忙爬起來,只見一灘溺水,以浸透他的長袍。

奇怪的是,竟無人嘲笑他。

飯鋪老板和幾個伙計站在門內,均皺眉看著緊閉的門。

這廝,怎麼突然凌厲起來了?

衛央自然不是軟弱可欺之人,但他喜歡先和人講道理。

初來乍到時,我手頭有錢,你若要一些,倒也可給你,這叫買一個安生。但若以為我軟弱,把我當經驗來刷,那只好提起鋼刀——這是個王法與鋼刀同在,廟堂和江湖並存的時代。

更何況,他篤定至極,倘若把此事鬧大了,他固然不得討好,那劉坊主定也傾家蕩產。

「忠順王府有均令,沿用王莽時期略微保護商業的路子,在商戶入籍之前會有半年保護時期。現如今,哈密衛民心未定,王府更需要人丁安居,劉坊主違背均令,本便是一罪;強行定籍這又是一罪,若步步退讓,他步步緊逼,也唯有逼著他講道理,道理才能講得通。」衛央關上門繼續計劃開張的事情,心中暗忖道。

這也有風險。

可有風險怕什麼。

真若逼急了,江湖很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