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怎麼樣?殿下沒發現吧?!」
看到人回來, 戚安言當即湊過去,急切地小聲問道。
剛鑽進戚家馬車的翟翊——放下簾——,緩了——氣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衣服︰「急什麼!我辦事, ——還不放心?」
戚安言眼角抽搐︰就是因為是——辦事,所以他才不放心。
「到底成功沒?」戚安言催促道。
「當然成功了!」
翟翊——自信滿滿。
「陛下和戚相那是什麼演技?殿下完全沒有懷疑, 不僅沒問那套冕服的來歷, 也沒問為什麼是他上最後一炷香, 看完戚相的折——後就——了。」
至于為什麼這麼安排,當然都是有學問的啊!
但是大盛禮儀繁復,翟翊——敢說,除了他這——過目不忘的和一輩——都在研究皇室典儀的老學究,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這些。
他承認太——殿下深沉如淵,但這些差一點就能被歸為糟粕的知識,對方肯定不知道。
即使是皇室的那些老學究, 也翻書查了半——才確定。
總之,在這一點上,狀元郎還是極其自信的——
到翟翊——那麼肯定, 戚安言也喜笑顏開, 道︰「父親轉移注意力的提議——然有用啊,殿下現在大概還在疑惑為什麼最後一個流程要讓他上去吧?」
翟翊——拍好了衣服,回道︰「我們這個計劃是沒有破綻的。」
戚安言又問︰「對了, 殷——樞和顏將軍那邊聯系好了嗎?」
翟翊——比了個手勢。
「他們已經提——到了。」
「這動作可真快啊!看起來比我們都積極。」戚安言感慨道,「那接下來……」
「嘿嘿嘿嘿……」
兩人相視一笑, 笑容——是‘邪惡’。
他們準備給太——殿下一個驚喜。
……
另一邊。
陳墨帶著黑色漆盒回了自己的馬車。
正值車隊停下修整, 在馬車里待悶了的九皇——就下車活動,順便等候。
等得有些無聊的九皇——一抬——就看到在他眼里氣質格外醒目,和別人不一樣的陳墨, 露出可愛的笑容迎上去。
「皇兄~」
看到陳墨臉上淡淡的笑容,他剛想問問「父皇找皇兄什麼事」,旁邊就一道陰影遮來。
不僅擋了他的視線,還搶了他的台詞。
「皇兄,父皇剛剛召見,是交代封禪大典的事情嗎?」
陳墨站在馬車旁對著齊王微微頷首,駕車的純白駿馬親昵地湊過來輕嗅了幾下,陳墨抬手模了模他︰「只是些許禮儀罷了。」
「——來這——干什麼?」
九皇——是不滿地瞪了齊王一眼。
他和齊王可沒什麼兄弟情誼。
倒不如說,他從小就討厭齊王,即使沒有傅貴妃那——的話,他也不喜歡齊王這——人,下巴都揚到——上去了。
「臣弟——聞皇兄坐車會——暈,特地帶了些燻香,會舒服點。」
年——的齊王不和幼弟計較,平靜地將目的道出。
陳墨眸中含笑,雖然之——的那些——于齊王有多優秀的傳聞有傅貴妃的刻意引導,但朝臣的夸贊也不假,齊王行事確實是沉穩有度,比現代的象牙塔里的花朵要成熟不知道多少倍。
「辛苦二弟了,和這個一起放進去吧。」
旁邊駕車的將士極其恭敬地接過兩位殿下手里的東西,放進馬車里專門放東西的隔間。
九皇——好奇地跟隨著將士放進去的黑色漆盒︰「皇兄,那個盒——裝的是什麼啊?」
「是朝服吧?」齊王目光鎮定地看著陳墨。
九皇——暗自憋氣︰……這跟——有什麼——系?——總是插話干什麼?!
「——說是朝服就是朝服啊?」
陳墨垂眸,拍了一下正對著自己哥哥張牙舞爪的九皇——的腦袋,提醒他注意禮貌︰「確實是朝服。」
齊王眸中劃過一抹得意,不屑地斜覷了一下自己的傻弟弟。
連爭寵都不會。
「繼續行進————」
「繼續行進————」
遙遠的號令一步步傳來,逐漸清晰可聞——
後左右的將軍都陸續上馬,準備——進,駕車的將士也——過來,恭敬地看著三人︰「三位殿下請上車。」
齊王一點都不見外地上了陳墨的馬車。
「想來皇兄不介意臣弟佔個位置。」
陳墨當然不介意︰「——隨意坐,反正這馬車寬敞。」
作為太——,他的規制僅次于皇帝,別說三個人,就是再來三個也不會覺得擠。
但九皇——就——不爽,——應該只有他和皇兄兩個人的!
齊王就當沒看到,給陳墨介紹自己剛剛送的禮物︰「這香產自滄州,那——的檀香傳承悠久,因為工序復雜,所以產量稀少,即使是每年上貢的——量都經常不夠。臣弟想著,皇後娘娘是滄州人,皇兄也許會喜歡。」
至于其中的輾轉艱難,齊王一個字沒講。
身為高高在上的齊王,平時送禮都是僕從準備,——少過問,但這次他是親自準備的。
而他之所以送檀香,也是因為上次去無憂宮的時候,看到陳墨涼亭里燃的香,和著一旁的青松、荷塘、古琴,和皇兄真的太般配了,讓他在想禮物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要送檀香。
滄州的檀香?
陳墨好奇地看向隔間,不過由于是在行進途中,他就沒去拆封,對誠意十足的齊王道謝︰「二弟有心了,等下到了地方就試試。」
齊王回以一個端莊的笑容。
九皇——心里著急,自己怎麼忘了給皇兄準備禮物,暗罵齊王就會搞這些小動作,但面上依舊是冷然。
他對著齊王冷哼一聲,然後猶豫了一下,從——袋里掏出一袋他私藏了好久的零食甜點,放到陳墨手里。
「皇兄,吃!」
陳墨垂眸看著手里還帶著余溫的糖袋,里面放的都是之——他給九皇——的,他大概是偷偷裝進去的,袋——也不光鮮,就是用最普通的花紋布料做成的,甚至有點舊。
他沒有生疏客氣地推拒,因為他知道,那樣小孩反而會傷心。
他把手伸進去,拿了一顆蜜棗,放進嘴里︰「嗯,——甜。」
然後把九皇——寶貝的糖袋還了回去。
一旁的齊王眸——閃了一下,視線在那個袋——上轉了好幾圈。
九皇——察覺到,刷地就把袋——收起來了︰「看什麼看?不給——!」
「……誰要吃那麼幼稚的東西,我就是覺得那個袋——有點眼熟罷了。」齊王斜了他一眼。
九皇——側過身,極其小聲地嘟嘟囔囔︰「……」
陳墨耳力好,——到了,詫異地轉——︰「——說這是二弟給——做的?」
「我沒說!」九皇——當場炸毛,「我才不要他的東西呢!」
齊王也——嫌棄,優雅的面容上帶了幾——無奈︰「我說——能不能有點身為皇——的修養,皇室的舉止有度在——身上真的是一點都找不到。」
「要——管!」
看到這,陳墨不得不抬起手,一手哄一個︰「不要吵架。」
他總有——自己不是養了兩個弟弟,而是養了兩只寵物的錯覺。
而且,一只是貓,一只是狗。
這貓狗不和啊。
「對了,——和顏瑤……」陳墨終于想起來,要——心一下弟弟的愛情。
「咳咳咳咳咳!皇兄、這個、這個不重要。」
齊王尷尬又羞澀地低——干咳,然後收斂表情,強行轉移話題,鄭重地對陳墨說道︰「皇兄,剛剛戚郎中有沒有找——?」
表哥?
陳墨搖了搖——︰「——沒有。」
他是和狀元郎一起回來的,沒有見到戚安言。
「那皇兄要注意一下了,我之——看到他和一個外邦人在說話,他們可能在計劃什麼。」齊王提醒道。
外邦人?
殷——樞也參與了嗎?
陳墨默默用手肘撐著窗稜,單手托腮,話都不想說︰「…………」
還能是在計劃什麼?
他們的眼神都那麼——顯了,他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雖然無論是做太——還是做皇帝,他都可以,但是,就像喜歡甜點的九皇——對糕點有偏好一樣,他也有。
他的無憂宮難道不比紫宸殿更好?
而且,他莫名有——預感。
陳墨目光晦澀。
————他似乎不會在這個世界待太久。
他的第六感從來沒出錯過。
……但、為什麼?
這是第一次,他提——知道了結——,卻想不通中間的過程。
車——平穩地駛向目的地。
……
封禪大典進行的——順利。
「拜——」
按照典籍禮儀持劍的戚相侍立在一側,高聲呼喊道。
眾人緩緩拜倒。
青聿澤站在最上面,陳墨站在第二個台階上。
他們兩個自然不用拜——
頂大日普照,白雲悠悠,四面群山環繞,飛鳥絕跡,各方角落插的黑旗曳曳,旗下站著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威武之師,下方還有黑壓壓一片恭敬虔誠向他行禮的朝臣。
闊蕩的一幕突然映入眼簾,讓陳墨有些心情復雜。
直到這一刻,他才恍然發現。
這是一個時代。
一個不同于他所處、但又極為真實的時代。
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有他們有想做的,也有想做卻做不到的,悲歡喜樂,歷歷在目。
什麼是真,什麼又是假?
什麼是真人,什麼又是假人?
陳墨定定看著這一幕。
良久。
戚相的聲音傳來︰「太——殿下。」
回過神來的陳墨轉身,看向即使腰間佩戴——劍也依舊滿身儒雅書卷之氣的戚相。
「請上來敬香。」戚相提醒道。
上一個流程宣讀完了敬告——地祖宗的青聿澤從高台上——了下來。
「父皇?」
陳墨迷惑地看著對方——過了——,——到了他身旁。
「隨朕上去。」青聿澤向他伸出手。
皇帝都親自來接他了,他怎麼也不可能拒絕。
于是,陳墨將手遞了上去。
兩人的玄色衣袖交疊,有清風襲來,衣袂獵獵,上面相似的龍型刺繡仿佛是在相互交流。
陳墨站在青色的大鼎之——,接過戚相遞來的線香。
他沒看到,下面朝臣的滿目驚訝。
雖然他們沒有參加過封禪,但古書總是看過的。
這最後一炷香,應該是皇帝敬的吧?
站在——列的顏老尚書看得清楚,模著胡——道︰「讓太——敬最後一柱香啊……這寓意也太——顯了。」
傅狻斜了眼身後的某個人︰「不是戚相家的那小——慫恿的吧?」
他還是對戚家的人懷有偏見。
「呵呵,那可不一定。」
顏老尚書的瞳孔中映著青聿澤在一旁靜靜看著陳墨對著——地行禮的場景。
他們的陛下看起來格外高興呢!
看著高台上一襲黑色朝服的太——,戚安言和翟翊——兩人抬——看了眼太陽,又看了眼四周的環境。
兩人悄然對視一眼,靜靜等候。
從來不會讓自己失禮的陳墨一絲不苟地行完大禮。
行完禮後,他剛把手里的線香插進去,準備轉身的時候,就站在他身後的青聿澤突然出聲。
「所有人——令,拜——」
持劍的戚相眼神一厲,當即抽劍,號令眾軍。
「唰——」
看到那高舉的銀白——劍,四周靜止的黑旗驟然高舉。
之——在朝臣行禮時也像柱——一樣挺拔守衛在一旁的禁軍,直接推金山倒玉柱單膝跪下。
同一時間,三個方向突然龍旗飛揚。
三支之——不知道埋藏在哪里的軍隊像之——解除隱身了一樣莫名出現,如海水般涌進平坦的封禪大典現場。
「定北軍,拜見陛下!」
顏將軍率領定北軍的玄甲鐵騎下馬,鏗鏘之間,令行禁止。
「鎮南軍,拜見陛下!」
這也是支不輸定北軍的精銳之師,行進之間,列陣颯沓。
「萬國聯軍,拜見陛下!」
誰都沒想到,在這——場合居然能見到那麼多外邦人,而且看起來比大盛的士兵還狂熱。
三方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