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90、第一百九十章

「什——?」

顧硯書頗有——意外地看了秦戮一眼, 眼中滿是不可置信。

一個皇子,除了篡權奪位之外,顧硯書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其他的行為可以被稱之為「異動」。

也正是因為如此, 顧硯書才會如此驚訝。

特別是在看到自家小鹿肯定的眼神後, 顧硯書甚至沒有忍住,下意識評價了一句︰

「他憑什——?」

沒錯, 要說那個想要篡權奪位的人,是自家小鹿, 顧硯書都不會如此驚訝。

畢竟秦戮自身條件過硬,——掌控著天齊絕大多數兵權,想要篡權奪位, 就算不是易如反掌,也至少有六七分勝率。

但大皇子憑什——?

憑他暴躁易怒的脾氣?——

是已經被皇帝禁足的母妃?

亦或是現如今已經被全族流放的寧國公府?

一個在軍中毫無實權, 就連外家的勢力都已經全部土崩瓦解的皇子, 現如今竟然想著篡權奪位。

此話若不是從自家小鹿口中說出來的,顧硯書甚至以為自己听到了什——天方夜譚。

「應當是近——日子被逼急了。」

秦戮倒是過了最初最驚訝的時候, 思索了半晌,最後勉強給出了一個解釋。

若說大皇子是狗急跳牆, 倒也不難理解。

畢竟現如今皇帝寧願重新培養下面三個小的, 也不願意考慮大皇子。

近來除了朝臣們的態度變化之外,大皇子的日子也愈發艱難了起來。

雖然不至于如同秦戮小時候那般, 被宮中的宮人們穿小鞋,但也成了朝中的透明人。

除了接受現實之外,大皇子似乎也就只有篡權奪位一條路可以走了。

這個時候, 秦戮又像是想到了什——似的,補充了一句︰

「寧國公府……在軍中還是有一——殘余的舊部的。」

對上自家軟軟疑惑的目光,秦戮緩聲解釋了一番。

自從拿到李明鵬的供詞後, 秦戮回京後便格外注重軍中部分人的動向。

後來雖然因為證據不足沒有發作,但也掌握了不——以前從未注意到的信息。

譬如當初李明鵬並非寧國公府在軍中的唯一一個漏網之魚。

譬如除了李明鵬之外,寧國公府在軍中還有另外一支勢力,隱藏地極深,就連李明鵬也沒有察覺。

甚至因為其偽裝能力在李明鵬之上,現在已經坐到了副將的位置,在軍中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前——年也就罷了,近兩年的時間里,寧國公府——真借著這一支,在軍中拉攏了不——人。

若不是秦戮這次與皇帝鬧翻,後來寧國公府——被抄家流放,這一支人說不定——會繼續蟄伏下去。

現如今,大皇子想要篡權奪位,最大的依仗,便是軍中的這一支人。

顧硯書也沒有想到,大皇子竟然還留有後手。

不過現如今見自家小鹿氣定神閑的模樣,顧硯書就知道,這應該是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

「大皇子準備何時動手?」

「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在瓊林宴。」

瓊林宴是朝廷為了新科進士專門設置的慶功宴,屆時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新科進士,都會參加。

屆時人多眼雜,想要渾水模魚也會變得容易許多。

顧硯書在心中略微盤算了一下,瓊林宴,距離現在也就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了。

若是皇帝真如同自家小鹿所說的這般,準備將他打發回府休息的話,恐怕是想要將計就計,請君入甕。

想到這里,顧硯書便忍不住在心中給大皇子點了一排蠟︰

沒有金剛鑽,——何必去攬瓷器活兒?

緊接著,顧硯書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抬眸看——了自家小鹿︰

「大皇子有異心,王爺又是如何知道的?」

篡權奪位這——大的事兒,定然是計劃周全之後,才會有所行動。

在行動之前,也定然不會走漏風聲。

但顧硯書怎麼覺得,現在自家小鹿對大皇子的一舉一動,可謂是了若指掌?

不得不說,顧硯書的這個問題,的確是問到了點子之上。

只見秦戮的面色稍稍凝滯了——許,而後略帶一絲困惑地開口道︰

「是四皇弟給的消息。」

「什——?」

簡單的一句話蘊含的信息量太大,以至于顧硯書一時間竟然沒能反應過來——

皇子是大皇子一母同胞的兄弟,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此之前,——皇子也一直擔任著大皇子一脈之中智囊以及軍師的角色,一心一意輔佐著自己的大皇兄。

結果現在,——皇子卻轉身把自家一母同胞的兄弟給賣了?

「——皇弟說,雖然他與大皇兄一母同胞,但卻也知道大是大非,不願見大皇兄這樣一錯再錯,在猶豫良久之後,——是選擇了大義滅親。」

在接到四皇子的舉報之時,秦戮與顧硯書也是同樣的反應。

要知道這造反可不是什——小事,即便大皇子是皇子,事情敗露之後也難保自己的性命——

皇子作為其一母同胞的兄弟,定然也會受到牽連——

皇子不替其遮掩,並且勸說其打消念頭也就罷了,竟然還轉身將人給舉報了。

所給出的理由,也是極為牽強。

若不是後來經過模排調查,確定大皇子的所有布局,都與——皇子所舉報的內容可以對上。

秦戮甚至會懷疑這是大皇子以及四皇子聯手設置出來的連環計。

確定了大皇子有異心後,秦戮也沒有一個人扛著,直接將此時報到了皇帝面前。

不多久功夫,便與皇帝商量出了對策。

皇帝先以近——日子京中學子增多,治安問題需要重視為由,將秦戮重新召回朝堂。

實際上卻是讓秦戮在京中為了應對大皇子而布局,同時皇帝也是想給大皇子一個機會︰

秦戮在用兵方面的才能天齊人盡皆知,別說大皇子只掌握了軍中的部分勢力,即便大皇子掌握著軍中的半壁江山,也無法與之抗衡。

若是大皇子能夠讀懂皇帝此番舉動的含義,定然就會放棄心中那個不成熟的想法。

誰知道在秦戮重回朝堂之後,大皇子非但沒有放棄,甚至還變本加厲,加快了手上的計劃。

皇帝見大皇子如此執迷不悟,心中失望的同時,也不再心軟,直接啟動了第二個計劃。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的確如同秦戮所說的那般。

在第二日,秦戮去上朝之後,甚至還不等秦戮自己告假,秦戮與皇帝便又因為顧硯書的事兒大吵了一架。

起因——是太傅說六皇子近來頑皮,功課總是不能按時完成,說自己無能,希望皇上能夠嚴加管束。

皇帝先是說六皇子如此貪玩,以小看大,看著應當是難擔大任,後來又說都是因為秦戮不孝,才讓他這——大一把年齡了,——要為兒孫操心。

隨後這火不知不覺,便直接燒到了秦戮身上。

不知為何,皇帝便又開始舊事重提,與秦戮說起了娶妻納妾之事。

秦戮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堅決。

不要就是不要。

後來兩個人說急了眼,秦戮直接說了一句︰

「兒臣看現如今父皇也——年輕,太醫也說父皇的身子——算健朗,若是父皇願意,可以再多納幾位妃嬪,自己開枝散葉。」

這句話一出,可以說是直接戳到了皇帝的痛腳。

沒兩句話的功夫,皇帝便又將秦戮給打發回了府中。

與前面幾次僅僅是不準秦戮上朝不同,這一次,秦戮是直接被禁了足。

說是沒有皇帝命令,不準離開厲王府。

滿朝文武都知道,自從五皇子誕生之後,後宮子嗣稀薄,皇子十不存一,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痛。

現如今見秦戮如此不怕死,哪壺不開提哪壺,一時間也是不敢為秦戮求情。

最後秦戮就這樣,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顧硯書昨日便已經得了自家小鹿的明示,對于自家小鹿被責罰之事,自然是一點也不著急。

但這並不妨礙他滿臉幽怨地看著秦戮︰

「道理我都懂,但是為什——一定要拿我做筏子?」

前——次秦戮與皇帝爭執,尚且在御書房,外人也不過是隱隱約約听到了一——捕風捉影的風聲。

這次可好了。

這倆人竟然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吵了起來,讓別人看了好大一通熱鬧。

顧硯書現如今就算是不出門,也能知道自己頭頂「男狐狸精」的頭餃,是愈發燦爛奪目了。

「這……本王與父皇,除了王妃外,也沒有其他的分歧了,王妃大人有大量,擔待一下?」

說起這一點,秦戮也心虛,連忙——自家王妃討饒。

想讓大皇子放松警惕,自然是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

皇帝與秦戮之間關系雖然冷淡,但除了在顧硯書這件事上,從未產生過分歧。

兩人也是怕,這貿然更換理由,會引起大皇子的疑心,最後秦戮也只能老大不情願地委屈了一下自家的王妃。

顧硯書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抬眸瞥了秦戮一眼後,倒也沒有再這件事上再糾結了︰

「下不為例!」

「當然!」

秦戮忙不迭點了點頭,隨後便不住地同顧硯書說著好話,不一會兒功夫,便將顧硯書逗了個眉開眼笑。

而自從秦戮被禁足之後,大皇子的舉動也變得愈發地囂張了起來。

不過——天的時間,京中便充滿了風雨欲來的危險氣息。

就在朝臣們覺得如今京中的氣氛略微有——微妙的時候,原本對大皇子已經極為不耐的皇帝,不知為何,——對大皇子重視了起來。

先是在早朝的時候,對大皇子一陣關切。

後來又說大皇子現如今年歲不小了,卻每日游手好閑,說出去不好听,——給大皇子安排了一個差事,讓大皇子輔助溫學斐,負責今年的會試。

會試可以說是拉攏朝臣最為方便的一個途徑。

若是眼光過人,在學子尚未中舉之時將人拉攏入自己麾下,待到日後此人位極人臣,便能獲得極大的回報。

這也是為什——,會試考官會是朝臣們競相爭奪的差事的原因之一。

皇上對大皇子的這番關切,來的突然,也不由讓朝臣們心中泛起了嘀咕︰

難道皇帝這是又準備重新重用大皇子了——?

再一想到此時正在被禁足的三皇子,難免在心中感慨一句同人不同命。

這帝心難測,事情不到最後,果然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至于此時,秦•朝臣們口中無法翻身的小可憐•戮,此刻卻正在抱著自家王妃,以教導武藝為名,行揩油之實。

「父皇這是心軟了?」

在知道皇帝近來的這番舉動後,顧硯書幾乎立即便猜出了皇帝此舉的含義。

秦戮也微微點了點頭,倒也不覺得意外︰

「應當——是想再給大皇兄一個機會。」

「朕與你們,雖為君臣,但也同樣是父子。」

不期然,顧硯書腦海中突然閃過了曾經皇帝對自家小鹿曾經說過的話。

當初秦戮將此話說與顧硯書听的時候,顧硯書還很是不置可否。

天家的父子,說是父子,——有多——父子情誼在其中?

然而現如今,顧硯書卻覺得,恐怕在皇帝心中,——是留有——分父愛的。

沉默片刻後,顧硯書最終也只低聲說了一句︰

「希望大皇子能夠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把握住這個機會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