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強烈的、霸道的洪流在他腦海中攪動, 叫囂著要喚醒什麼東西。可是仿佛有一個更強橫的封印鎮壓在上面,任憑腦海中驚濤駭浪,洶涌澎湃, 裴紀安也始終沒想起什麼。
他只知道, 他是裴家的嫡長子, 今年十七, 剛剛重生。不久之前,他一劍穿透李朝歌胸膛, 自己也被李朝歌震碎心脈。他摔落在大業殿冰冷的地磚上,隔著血紅的視線,看到她站在高台上, 握著劍, 緩緩倒下。
時日曷喪,與汝偕亡。他們兩人殘殺了八年,未能同生,終于共死。
裴紀安重生後,緩了許久才從前世強烈的情緒中抽離出來。因為他異狀太明顯, 家人都以為他病了,風風火火地折騰了許久。今日, 裴紀安終于收拾好心情,決定開始自己新的人生。
一個沒有李朝歌的, 全新的人生。
新生的第一步, 自然是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阻止前世的悲劇,以及彌補他和李常樂的遺憾。裴紀安在病中已經見過了父母雙親、兄弟妹妹,他今日起來後,突然想起好像還沒見過顧明恪。對于這個才華橫溢, 卻又英年早逝的表兄,裴紀安一直非常惋惜,如今他重生到顧明恪未離世的時候,當然要來看一眼。
于是,裴紀安不顧下人勸阻,換了披風,來西院見顧家表兄。前世顧明恪死的實在太早了,裴紀安對顧明恪僅剩的印象,便是弱不禁風,不善言辭,消極避世。
然而今日,裴紀安毫無預料地抬頭看了一眼,渾身仿佛受到劇烈沖擊。這是他的表兄?裴紀安隱隱覺得不對勁,可是前世今生所有的記憶又在提醒他,沒錯,這就是他的表兄,顧明恪。
秦恪站在回廊上,平靜地看著貪狼星君在人間的化身。從五官上還能看出貪狼的影子,不過,記憶已被封印,法力也被極大壓制,是個純粹的凡人無疑。
在天庭時,秦恪是天尊,貪狼是星君,無論從身份地位還是權責勢力,他們兩人都沒有交集。但貪狼畢竟是二十八星君之一,秦恪多少知道這個人。所以秦恪實在不懂,堂堂一個星君,為什麼能如此無用?
被一個女人逼到同歸于盡,害天庭不得不違反規則,重置世界,讓他們帶著記憶重生。重生後,李朝歌只用了一晚上就調整好心態,第二天生龍活虎闖黑森林,而貪狼呢,非但要多一個人來幫他,連他自己調整心態,都比李朝歌慢了五天。
秦恪真的不想承認,這就是西奎天尊的下一任人選,日後會位列四尊,和他同起同坐。
秦恪看著裴紀安,許久沒有說話,久到兩邊的下人都覺得不安。焦尾心急如焚,壓低聲音,悄悄提醒道︰「郎君,裴大郎君大病初愈就來看你,先請大郎君到里面坐吧。」
秦恪主管刑獄多年,早已將感情和理智分開,絕不會讓私人情緒影響公務。事實上,他也沒有私人情緒。培植貪狼是天庭的決定,就算秦恪對裴紀安再不滿,也不會帶到任務中,影響裴紀安歷劫。
秦恪淡淡收回視線,轉身,說︰「請進。」
表兄移開視線後,裴紀安不知為何長松了口氣,仿佛經過了某道凶險苛刻的考驗。他生出這個念頭後,自己都把自己嚇了一跳。他怎麼會生出這種荒謬的想法?
面前之人並非皇帝、天後,甚至都不是個官員。顧明恪終其一生都只是布衣百姓,雖然著完了隋史,但依然籍籍無名。甚至說得不好听些,顧明恪的性格在裴紀安看來,有些太懦弱了。
裴紀安對這位表兄有憐惜,但更多的是一種上位者看有才之士的憐憫感,他怎麼會對顧明恪生出敬畏呢?裴紀安暗暗納罕,他以為是自己剛剛重生,心態還不穩固,所以風一陣雨一陣。裴紀安奇怪了一會,便也撂過,並沒有放在心上。
裴紀安和秦恪到屋里就坐。焦尾給兩位郎君倒了茶,輕手輕腳退到後面。裴紀安垂眸掃了一眼,沒有喝茶的意思,而是繼續和顧明恪說話︰「表兄,我听姑母說你這幾天病了,一直沒好好吃飯。你今天好些了嗎?叫郎中了沒有?若是沒有,我讓人去太醫署,請醫使過來。」
大概裴紀安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前世恨李朝歌入骨,可是不知不覺間,他也有許多習慣像李朝歌。比如,不踫任何來路不明的食物。
太醫署很少接外診,可是裴家地位不一樣,連皇帝都給裴家十足顏面,更不必說太醫。尋常人仰望不及的御醫,對裴家來說,不過是司空見慣。
秦恪搖頭,說︰「不必。」
他又沒病,請醫使來還要裝病,太麻煩了。
裴紀安仔細地看著對面的人,對方神情自若,氣度從容,雖然臉色白得有些不正常,但是除此之外,並沒有病弱之色。看起來,確實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裴紀安不知道松了口氣還是更提起心。不知道為何,今日表兄似乎格外不一樣,至少在裴紀安的記憶里,他面對顧明恪時,從沒有這種心驚膽戰的感覺。而且,顧明恪長得未免太好看了,裴紀安一個男人看著都覺得賞心悅目,驚心動魄。
裴紀安腦海里猛然想起一個人,他立刻將其壓下,無事般笑了笑,對顧明恪說︰「表兄無礙就好。如果表兄有哪里不習慣,不必顧忌,立刻和我說。表兄在裴家如同我們兄弟,只要有我在,斷不會讓表兄受委屈。」
秦恪應了一聲,兩人又陷入沉默。秦天尊可不是個會陪別人聊天的人,千年來只有他審判別人的份,斷沒有別人要求他的。饒是裴紀安有心拉攏,此刻都有些坐不住了。
前世他忙著交游東都,並沒有注意過寄住裴家的表兄,難道前世,顧明恪也是這樣冷若冰霜、難以接近的性格?
裴紀安努力回想,越想越覺得迷惑。他直覺某些地方不對,然而在他即將接近答案的時候,就會有一層薄薄的霧將他束縛住,讓他始終不得其解。
裴紀安沉思間,外面忽的傳來一道清脆的女子聲音︰「顧明恪,你醒了?」
裴紀安應聲回頭,而秦恪坐了許久,才終于意識到「顧明恪」是喊他,慢了好幾拍站起來。對啊,他下凡了,並且在執行任務。既然接了就要做好,今後這段時日,他不再是北宸天尊,而是顧明恪。
一個紅衣女子提著襦裙,快步穿過石子道,跑進屋宇。後面的丫鬟、侍從一疊聲叫「娘子小心些」,而紅衣姑娘充耳不聞,一心往顧明恪和裴紀安這里跑。
裴紀安看到年輕活潑、還好端端活在世上的妹妹,眼楮忽然濕潤。前世他听到楚月車毀人亡、一尸兩命的消息後,愣了許久都不敢相信。他極力瞞著消息,可是楚月死亡的風聲還是傳回老家,母親听到後當場暈死,醒來後精神越發不好,時常對著空氣又打又罵。
裴紀安恨李朝歌,更恨自己。他知道李朝歌為什麼殺楚月,他和李常樂的事情暴露後,徹底惹怒了李朝歌那個瘋子。李朝歌不管不顧發動政變,不光趙王被流放出京,連李常樂也被牽連,被縊死在道觀里。後來仵作說廣寧公主是自縊身亡,可是洛陽眾人哪能不知道,是李朝歌殺了小公主。
裴楚月是李常樂的伴讀,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十分深厚。听到這個消息後裴楚月也大受刺激,她不顧眾人勸阻,拿著李常樂的親筆書信要進宮,想向武皇證明李常樂不是自殺,而是被李朝歌害死的。可是她的證據根本沒有遞到武皇跟前,在裴楚月進宮路上,就遇到賊人襲擊,車毀人亡。
李朝歌是劊子手,裴紀安亦難辭其咎。若不是他,楚月和常樂根本不會死。
然而現在的裴楚月一無所知,她尚未出閣,依然是個不識人間疾苦的嬌小姐。她蹦蹦跳跳地跑到兄長面前,撒嬌道︰「阿兄,你來看顧明恪,為什麼不叫我?」
裴紀安正沉浸在回憶中,听到這里微微回神。他看了顧明恪一眼,斂了臉,輕斥道︰「不得無禮。表兄是你的兄長,你豈可直呼其名?」
「我就要叫!」裴楚月知道兄長壓根不舍得凶她,頗為有恃無恐。她依偎在裴紀安身邊,說完後,像是小女孩挑釁一般,有意無意看向顧明恪。
這樣一看,她很是吃了一驚。這是,顧明恪?裴楚月隱約覺得不對勁,可是仔細想想,又覺得確實如此。
此時已變成秦恪的顧明恪對裴楚月的目光毫不在意,和任務無關的人,他向來懶得關心。裴楚月似乎喜歡顧明恪,但是,那又如何?
她喜歡,和他有什麼關系。千年來他一絲不苟地維護天規法度,早已變成天規的一部分。他對禁止仙凡結合的法條了如指掌,他自己就親手審判過許多,如何會知法犯法,明知故犯?
再說,從功利的角度上來講,情愛也是一項完全無用的事情。凡人成婚是為了繁衍後代,仙人不死不亡,無需繁衍,既如此,為何還要浪費精力,被情愛耽誤時間?
裴楚月忍不住偷偷看顧明恪,而顧明恪卻無動于衷。顧裴氏慢慢從後面跟上來,正值隆冬,她手里依然握著一柄羽毛團扇,緩慢搖動著︰「楚月你跑得慢些,你們年輕人腿腳好,姑母一把年紀,可跟不上了。」
顧裴氏的聲音喚回了裴楚月神志,裴楚月眨了眨眼楮,用力撲到顧裴氏身邊,嘟嘴道︰「姑姑,你才不老呢。你還要看著表兄娶妻成家,怎麼能老?」
裴楚月故意用夸張的語氣掩飾自己剛才的失神,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她更加明顯。顧裴氏仿佛不知道裴楚月的小女兒心思,笑著說︰「好,我不老。等親眼送著我們楚月出嫁,生下好幾個漂亮孩子後,我再變老。」
裴楚月被說的紅了臉,她飛快瞥了顧明恪一眼,嬌嗔說︰「姑姑,你說什麼呢!你再這樣,我不理你了。」
顧裴氏用扇子掩唇大笑,笑的花枝亂顫。裴紀安看著豐腴美艷的姑母,一派小女兒情態的妹妹,心中無限感慨。
所有人都在,這樣真好。裴紀安如何舍得凶裴楚月呢,他看到完好無損的妹妹,補償她還來不及,怎麼可能責怪她?
顧裴氏和裴楚月膩歪完後,仿佛終于想起來自己兒子還在病著,隨口問道︰「恪兒,你好些了嗎?」
顧明恪听到這個稱呼,微微擰眉,但是為了任務,還是忍下了。他淡淡頷首,自覺他已經和善至極,天界有誰敢這樣稱呼他的名字?可是顧裴氏見了,卻殊為不悅。
這個兒子像極了顧家人,眉眼像,脾氣像,連病懨懨的身體也像,唯獨沒一點像顧裴氏。顧裴氏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她也想對顧明恪好,可是看著那張冷淡的臉,顧裴氏實在沒法熱絡起來。
之前顧明恪雖然疏離,但好歹知道順從她這個母親,今日可好,從她進門,顧明恪一直不冷不淡地坐著,除了最開始的問安,沒有關心過她這個母親一句。她這個兒子養的,竟還不如佷子佷女。
顧裴氏的臉不由冷下來,她搖著扇子,不咸不淡地說︰「病好了就行。你身體本來就弱,還成天悶在家,難怪總生病。依我看,你應該和紀安、楚月學學,多出去結交朋友,不要成日待在家里,沒病也要憋出病來。」
裴楚月的表情尷尬下來,她飛快地掃過顧明恪,正要圓場,卻見顧明恪淡淡點頭,應道︰「好。」
顧明恪並不關心顧家母子的隔閡,更不會為了顧裴氏的冷淡而傷心。不過,顧裴氏的提議正合顧明恪心意,他也該找時間,慢慢「病好」了。
顧明恪的反應出乎所有人預料,連顧裴氏都驚訝地睜了下眼。裴楚月停頓片刻,連忙說道︰「表兄願意出門,這再好不過。正好,這幾天廣寧公主正嚷嚷著要去狩獵呢,表兄好好養一養身體,等過幾天,我一起去打獵。」
裴楚月說這些話完全是圓場,在場所有人都清楚,顧明恪多走幾步路都咳嗽,如何能騎馬狩獵呢?裴楚月這樣說,不過是為了讓大家面子都好看罷了。
顧明恪再一次點頭,在他這里,這件事便說定了。其實顧明恪並不想狩獵,世間已少有人能讓他產生動手的沖動了,但是為了任務,他少不得勉強一二,親自出門保護裴紀安。
裴楚月和丫鬟一唱一和,哈哈笑著將這個話題揭過去,顧裴氏也跟著笑,場面上一派和樂融融。裴紀安听到狩獵,靜了一會,問︰「這次狩獵,聖人和天後會去嗎?」
「當然。」裴楚月想都不想,說,「聖人和天後那麼疼廣寧公主,怎麼放心讓她一個人出宮?這次,必然又是全體出動,一起去行宮。」
顧明恪似乎感應到什麼,回眸看向裴紀安。裴紀安袖子中的拳頭無聲攥緊,片刻後,他下定決心般,說︰「好。既然所有人都在,那我正好找機會,請聖人給我和廣寧賜婚。」
今夜無月,桌子上油燈早已干涸,房間里伸手不見五指。李朝歌躺在床上,眉毛緊緊顰著,睫毛劇烈地顫動。她忽然全身一顫,猛地睜開眼楮。
李朝歌大口大口喘氣,她睜開眼楮瞪了好久,才意識到自己還活著。她慢慢爬起來,眼楮掃過四周,暗暗警惕。
這是哪里?她被人關押了嗎?
李朝歌本能地調動真氣護體,這樣一調她嚇了一跳,李朝歌連忙運行大周天,發現自己全身無傷,可是真氣卻沒了。
也不能說沒了,只能說非常微弱。李朝歌伸出手,發現她的手指變細了,上面還有砍柴留下來的細小傷口,根本不是後世那雙養尊處優、殺人如麻的手。李朝歌趕緊去地上找鏡子,隔著粗糙模糊的銅鏡,她看到一張熟悉,卻稚女敕的臉。
李朝歌驚訝,不可置信地撫上自己的臉。這時候她環顧四周,慢慢想起來,這是黑林村,她去東都恢復公主身份之前,和周老頭住的地方。
李朝歌覺得匪夷所思。她是練武之人,死前已經突破至臻境,非常明白裴紀安那一劍刺穿了她的心髒,她絕沒有活下來的可能。可是,此刻她又真真切切站在地上,身體、臉龐都變小了,連武功也退回了年少時。
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她不知道因為什麼緣故重新活過來了,而且重生到少女時期。看她體內的真氣,估計現在只有十五六歲。
李朝歌扶著桌子,緩慢地坐到塌上。她怔怔盯著鏡子里的人,不無感慨地想著,原來只有十六歲。
前世十六歲時,她還不知道自己是公主,只以為自己是一個鄉野丫頭,父母不詳,身份不明,沒形沒狀地跑在大山里,成日和黑森林的毒蟲野獸打交道。她也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只隱約記得小時候有人在她耳邊喊「朝歌」,她便以為,自己叫朝哥。
周老頭沒說過她的來歷,李朝歌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也從來不問。小時候有孩子嘲笑她沒有爹娘,被李朝歌打了一頓,之後再也沒人敢說了。
她像一個男孩子一樣風風火火地長大,從小挑水劈柴,燒火做飯,被周老頭磋磨的特別糙。說來也奇怪,她從沒有刻意練過武功,可是她八歲起能打的全村小孩子不敢還手,十歲就能跟著大人去森林打獵,十二歲起,就能獨自進山了。
要知道,打獵十來年的行家老手,都不敢一個人進十里大山。可是李朝歌小小年紀就被周老頭扔到山里砍柴,她最開始摔得鼻青臉腫,後來,慢慢也就習慣了。
十四歲那年,李朝歌已經可以獨立放倒一頭熊。她扛著熊皮回來的時候,發現周老頭不見了。家里只留下一本沒封皮的書,和十個髒兮兮的銅板。
周老頭消失了。
李朝歌又被丟下了。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丟棄,李朝歌難受了兩天,很快看開了。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她去黑森林打獵之暇,也會順便練習周老頭留下來的心法。她不知道那本書是什麼,但日子閑著也是閑著,順便練練吧。
李朝歌就這樣粗糙地長到十七歲。十七歲那年,十里大山地動,黑林村被余震波及,房屋傾倒,土地皸裂,受災非常嚴重。村民們都是在虎口謀生的,人員倒沒有傷亡,可是隨著地震,大山中許多猛獸、毒蟲被驚動,傾巢而出,朝森林邊緣涌去。黑林村沒法住了,李朝歌只能跟著村里人,一起橫穿黑森林,前往戎州避難。
那是李朝歌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戎州城門巍峨雄偉,拔地而起,城門上旌旗獵獵,披甲執矛,李朝歌看著這一幕,徹底被震撼了。
她明明在山里長大,從沒有見過這等世面。可是李朝歌心底里,卻奇異地浮現出一副模糊的畫面。
仿佛也是這樣工整威武的門樓,也是這樣威風凜凜的士兵,但是,比戎州的城門,還要高,還要大。
那是哪里?她為什麼記得這種畫面?
都不等李朝歌想明白,入城的隊伍排到他們了。守城士兵盤問來源,村長在前面回話,李朝歌一抬頭,在城門的告示牆上,看到了一幅畫像。
畫像旁邊的皇榜說,聖上和天後從泰山封禪歸來,天後以兒媳的身份供奉文德皇後,之後忽然勾動心事,想起自己的女兒來。
天後是當今聖上的皇後,她永徽十三年被立為皇後,永徽十六年和聖上一起上朝,號稱二聖臨朝,永徽十八年自封天後,尊榮無匹,平步青雲。這樣的人生按道理沒什麼事可遺憾了,偏偏天後萬事順遂,獨有一樁心病。
永徽十二年,天後還在做昭儀的時候,朔方兵變,王孫貴族匆忙逃離長安。在南逃路上,武昭儀的長女,年僅六歲的安定公主李朝歌,走丟了。
其實也不是丟了,是被王皇後拋下了。據說當時追兵在後,安定公主跌跌撞撞跟在王皇後和武昭儀的馬車後,王皇後怕被追兵追上,就發狠心將繩子斬斷。繩子斷裂,安定公主掉落在亂兵潮中,從此生死不知。
一個六歲的孩子,掉到叛軍堆里,哪還能活得下來呢?所有人都默認安定公主已經死了,武昭儀悲痛難忍,皇帝也震怒,斥責王皇後蛇蠍心腸,沒多久就廢了王氏的皇後之位。第二年,朔方之亂平,皇帝及後妃搬回長安,同年,皇帝力排眾議,立武昭儀為後。
武昭儀稱後之後,大肆追封長女安定公主,食邑、財帛像不要錢一樣加。後來小女兒逐漸長大,武昭儀才終于從喪女之痛中走出來。
有了小公主,命運不幸的大公主似乎成了過去式,宮中許多年都沒有人再提起她。沒想到這次封禪,倒勾起了天後的思女之痛。
天後回到東都後,命人畫出安定公主畫像,派給各級州府縣衙,敕令在最顯眼的地方張貼。天後還向全天下公布了安定公主的名字和走失時的年齡、衣服、配飾,懸賞安定公主的下落,並允諾提供安定公主消息的人,只要核實無誤,一律賞金千兩,加官進爵。
懸賞令一出,揭榜者蜂擁而至。然而三年過去了,沒一個消息是真的,漸漸的,人們就淡忘了這件事。直到李朝歌十七歲逃難的時候,站在戎州城門口,看到了自己的畫像。
她看到上面「李朝歌」三個字,塵封的記憶霍然復蘇。她想起來了,她根本不是山野蠻女,不是劍南人氏,更不叫朝哥。她的名字,是李朝歌。
李朝歌被這個認知砸得回不了神,她悶不做聲想了三天,終于揭下皇榜,敲響了府衙門前的鼓。
這三年府衙見了太多類似的人,早已見怪不怪。戎州刺史口頭應下,但實際沒當回事,打發李朝歌出去了。李朝歌苦等了一年,直到第二年換刺史,新刺史怕天後清算他,試探性地給洛陽遞了消息,李朝歌才終于進入東都視線。
前世景明元年,李朝歌年已十八,被刺史護送著來到洛陽,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天後。天後一見到李朝歌就落淚了,之後李朝歌恢復公主身份,加封安定公主,食邑千戶。也就是在那一年,她在自己的回歸宴會上,見到了裴紀安。
從此她就和魔障了一樣喜歡裴紀安,她為了和李常樂搶裴紀安,不惜成為朝廷鷹爪,替天後排除異己。李朝歌先前一直覺得自己普普通通,雖然打架老贏,但也沒什麼不得了。直到去了洛陽,李朝歌慢慢發現,她好像和普通人不一樣。
原來黑林村外面的人,武力都很廢。
李朝歌輕而易舉就能干倒宮廷里的侍衛,困擾朝廷很久的精怪妖邪,在李朝歌手下不堪一擊。周老頭留下的心法越練越深,李朝歌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鎮妖司指揮使李朝歌之名,徹底打響。
李朝歌最開始只是殺作孽的妖怪,索命的惡鬼;後面變成查巫蠱邪術,查朝廷大臣有沒有和道尼之流往來;再後來,鎮妖司變成了一個萬能的罪名,天後需要誰死,李朝歌就去誰家府上,殺妖除孽。
東都臥虎藏龍,百鬼夜行,隱藏著不少妖精鬼怪。可是妖鬼再可怕,怎麼能比得上人心里的鬼。
李朝歌漸漸走到絕路上,後來,已經容不得她回頭了。她為了自保,不得不殺更多的人,後來,她連母親也殺了,自立為帝。
可惜她機關算計,卻在登基前一刻,死于裴紀安劍下。
李朝歌倏地回神,她又仔細看了鏡面中的女子一眼,鏡中的人柳眉杏目,紅唇雪膚,一雙眼楮清極澈極,沒有沾染任何風霜。李朝歌扣下鏡子,毅然決然地站起身。
見過高山,如何能安于丘壑?這一世,她自然還是要回洛陽的。
只不過,不必等戎州刺史派人送了,十六歲的李朝歌不認識去東都的路,鎮妖司指揮使卻認得。
東都,她自己去;失去的公主之位,她自己拿;前世失之交臂的皇位,她自己搶。
至于裴紀安,哪兒涼快就滾哪兒吧。李朝歌一想起前世就氣得心梗,大好江山在手,她不好好當自己的女皇,執著于一個男人做什麼?
李朝歌別的能耐沒有,唯獨說話算話。她說了不再喜歡裴紀安,就絕不會回頭看他一眼。
今生,她的視線,屬于萬里河山。
來人全身裹著黑衣,他沒料到樹上居然有人,立刻擺雙手投降︰「女俠饒命。小生並非有意冒犯,但後面有怪物,看在大家同是人的份上,容小生在這里躲一躲。」
李朝歌當然確定他是人,才會讓他竄上樹。李朝歌眼神從對方身上掃過,這個男子穿著夜行衣,臉頰白皙,紅唇齒白,眉目含情,頗有些小白臉的模樣。可是看他湛湛發光的眼楮,草地上踏風無痕的輕功,很明顯不會是個小白臉。
李朝歌沒有問黑衣人的身份,她確定對方不敢輕舉妄動後,就收回劍,冷冷道︰「安靜,要不然我就把你扔下去。」
黑衣人忙不迭點頭。他們這里剛穩定下來,樹林深處就傳來重重的腳步聲,無須交流,李朝歌和黑衣人一起屏住呼吸。
李朝歌練過心法,黑暗中依然可以如常視物。隔著幢幢樹影,她看到一個渾身漆黑、身形龐大的黑影逼近,它毛極長,都耷拉到地上,根本看不清長相。可是它的眼楮卻和銅鈴一樣,從濃濃的毛發後,散發出危險的氣息。
它走路緩慢,跌跌撞撞,看起來很沒有章法。黑毛怪物漸漸朝他們這個方向逼近,李朝歌手指握緊劍柄,黑衣人屏住呼吸,全身都緊繃起來。
黑毛怪物呼哧呼哧喘著氣,繼續往前走,似乎並沒有發現他們。黑衣人悄悄松了口氣,然而李朝歌眼神猛地變亮,毫無預兆地跳下樹,高喝道︰「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