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朝歌大口大口喘氣, 她睜開眼楮瞪了好久,才意識到自己還活著。她慢慢爬起來,眼楮掃過四周, 暗暗警惕。

這是哪里?她被人關押了嗎?

李朝歌本能地調動真氣護體, 這樣一調她嚇了一跳, 李朝歌連忙運行大周天, 發現自己全身無傷,可是真氣卻沒了。

也不能說沒了, 只能說非常微弱。李朝歌伸出手,發現她的手指變細了,上面還有砍柴留下來的細小傷口, 根本不是後世那雙養尊處優、殺人如麻的手。李朝歌趕緊去地上找鏡子, 隔著粗糙模糊的銅鏡,她看到一張熟悉,卻稚女敕的臉。

李朝歌驚訝,不可置信地撫上自己的臉。這時候她環顧四周,慢慢想起來, 這是黑林村,她去東都恢復公主身份之前, 和周老頭住的地方。

李朝歌覺得匪夷所思。她是練武之人,死前已經突破至臻境, 非常明白裴紀安那一劍刺穿了她的心髒, 她絕沒有活下來的可能。可是, 此刻她又真真切切站在地上,身體、臉龐都變小了,連武功也退回了年少時。

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她不知道因為什麼緣故重新活過來了, 而且重生到少女時期。看她體內的真氣,估計現在只有十五六歲。

李朝歌扶著桌子,緩慢地坐到塌上。她怔怔盯著鏡子里的人,不無感慨地想著,原來只有十六歲。

前世十六歲時,她還不知道自己是公主,只以為自己是一個鄉野丫頭,父母不詳,身份不明,沒形沒狀地跑在大山里,成日和黑森林的毒蟲野獸打交道。她也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只隱約記得小時候有人在她耳邊喊「朝歌」,她便以為,自己叫朝哥。

周老頭沒說過她的來歷,李朝歌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也從來不問。小時候有孩子嘲笑她沒有爹娘,被李朝歌打了一頓,之後再也沒人敢說了。

她像一個男孩子一樣風風火火地長大,從小挑水劈柴,燒火做飯,被周老頭磋磨的特別糙。說來也奇怪,她從沒有刻意練過武功,可是她八歲起能打的全村小孩子不敢還手,十歲就能跟著大人去森林打獵,十二歲起,就能獨自進山了。

要知道,打獵十來年的行家老手,都不敢一個人進十里大山。可是李朝歌小小年紀就被周老頭扔到山里砍柴,她最開始摔得鼻青臉腫,後來,慢慢也就習慣了。

十四歲那年,李朝歌已經可以獨立放倒一頭熊。她扛著熊皮回來的時候,發現周老頭不見了。家里只留下一本沒封皮的書,和十個髒兮兮的銅板。

周老頭消失了。

李朝歌又被丟下了。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丟棄,李朝歌難受了兩天,很快看開了。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她去黑森林打獵之暇,也會順便練習周老頭留下來的心法。她不知道那本書是什麼,但日子閑著也是閑著,順便練練吧。

李朝歌就這樣粗糙地長到十七歲。十七歲那年,十里大山地動,黑林村被余震波及,房屋傾倒,土地皸裂,受災非常嚴重。村民們都是在虎口謀生的,人員倒沒有傷亡,可是隨著地震,大山中許多猛獸、毒蟲被驚動,傾巢而出,朝森林邊緣涌去。黑林村沒法住了,李朝歌只能跟著村里人,一起橫穿黑森林,前往戎州避難。

那是李朝歌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戎州城門巍峨雄偉,拔地而起,城門上旌旗獵獵,披甲執矛,李朝歌看著這一幕,徹底被震撼了。

她明明在山里長大,從沒有見過這等世面。可是李朝歌心底里,卻奇異地浮現出一副模糊的畫面。

仿佛也是這樣工整威武的門樓,也是這樣威風凜凜的士兵,但是,比戎州的城門,還要高,還要大。

那是哪里?她為什麼記得這種畫面?

都不等李朝歌想明白,入城的隊伍排到他們了。守城士兵盤問來源,村長在前面回話,李朝歌一抬頭,在城門的告示牆上,看到了一幅畫像。

畫像旁邊的皇榜說,聖上和天後從泰山封禪歸來,天後以兒媳的身份供奉文德皇後,之後忽然勾動心事,想起自己的女兒來。

天後是當今聖上的皇後,她永徽十三年被立為皇後,永徽十六年和聖上一起上朝,號稱二聖臨朝,永徽十八年自封天後,尊榮無匹,平步青雲。這樣的人生按道理沒什麼事可遺憾了,偏偏天後萬事順遂,獨有一樁心病。

永徽十二年,天後還在做昭儀的時候,朔方兵變,王孫貴族匆忙逃離長安。在南逃路上,武昭儀的長女,年僅六歲的安定公主李朝歌,走丟了。

其實也不是丟了,是被王皇後拋下了。據說當時追兵在後,安定公主跌跌撞撞跟在王皇後和武昭儀的馬車後,王皇後怕被追兵追上,就發狠心將繩子斬斷。繩子斷裂,安定公主掉落在亂兵潮中,從此生死不知。

一個六歲的孩子,掉到叛軍堆里,哪還能活得下來呢?所有人都默認安定公主已經死了,武昭儀悲痛難忍,皇帝也震怒,斥責王皇後蛇蠍心腸,沒多久就廢了王氏的皇後之位。第二年,朔方之亂平,皇帝及後妃搬回長安,同年,皇帝力排眾議,立武昭儀為後。

武昭儀稱後之後,大肆追封長女安定公主,食邑、財帛像不要錢一樣加。後來小女兒逐漸長大,武昭儀才終于從喪女之痛中走出來。

有了小公主,命運不幸的大公主似乎成了過去式,宮中許多年都沒有人再提起她。沒想到這次封禪,倒勾起了天後的思女之痛。

天後回到東都後,命人畫出安定公主畫像,派給各級州府縣衙,敕令在最顯眼的地方張貼。天後還向全天下公布了安定公主的名字和走失時的年齡、衣服、配飾,懸賞安定公主的下落,並允諾提供安定公主消息的人,只要核實無誤,一律賞金千兩,加官進爵。

懸賞令一出,揭榜者蜂擁而至。然而三年過去了,沒一個消息是真的,漸漸的,人們就淡忘了這件事。直到李朝歌十七歲逃難的時候,站在戎州城門口,看到了自己的畫像。

她看到上面「李朝歌」三個字,塵封的記憶霍然復蘇。她想起來了,她根本不是山野蠻女,不是劍南人氏,更不叫朝哥。她的名字,是李朝歌。

李朝歌被這個認知砸得回不了神,她悶不做聲想了三天,終于揭下皇榜,敲響了府衙門前的鼓。

這三年府衙見了太多類似的人,早已見怪不怪。戎州刺史口頭應下,但實際沒當回事,打發李朝歌出去了。李朝歌苦等了一年,直到第二年換刺史,新刺史怕天後清算他,試探性地給洛陽遞了消息,李朝歌才終于進入東都視線。

前世景明元年,李朝歌年已十八,被刺史護送著來到洛陽,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天後。天後一見到李朝歌就落淚了,之後李朝歌恢復公主身份,加封安定公主,食邑千戶。也就是在那一年,她在自己的回歸宴會上,見到了裴紀安。

從此她就和魔障了一樣喜歡裴紀安,她為了和李常樂搶裴紀安,不惜成為朝廷鷹爪,替天後排除異己。李朝歌先前一直覺得自己普普通通,雖然打架老贏,但也沒什麼不得了。直到去了洛陽,李朝歌慢慢發現,她好像和普通人不一樣。

原來黑林村外面的人,武力都很廢。

李朝歌輕而易舉就能干倒宮廷里的侍衛,困擾朝廷很久的精怪妖邪,在李朝歌手下不堪一擊。周老頭留下的心法越練越深,李朝歌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鎮妖司指揮使李朝歌之名,徹底打響。

李朝歌最開始只是殺作孽的妖怪,索命的惡鬼;後面變成查巫蠱邪術,查朝廷大臣有沒有和道尼之流往來;再後來,鎮妖司變成了一個萬能的罪名,天後需要誰死,李朝歌就去誰家府上,殺妖除孽。

東都臥虎藏龍,百鬼夜行,隱藏著不少妖精鬼怪。可是妖鬼再可怕,怎麼能比得上人心里的鬼。

李朝歌漸漸走到絕路上,後來,已經容不得她回頭了。她為了自保,不得不殺更多的人,後來,她連母親也殺了,自立為帝。

可惜她機關算計,卻在登基前一刻,死于裴紀安劍下。

李朝歌倏地回神,她又仔細看了鏡面中的女子一眼,鏡中的人柳眉杏目,紅唇雪膚,一雙眼楮清極澈極,沒有沾染任何風霜。李朝歌扣下鏡子,毅然決然地站起身。

見過高山,如何能安于丘壑?這一世,她自然還是要回洛陽的。

只不過,不必等戎州刺史派人送了,十六歲的李朝歌不認識去東都的路,鎮妖司指揮使卻認得。

東都,她自己去;失去的公主之位,她自己拿;前世失之交臂的皇位,她自己搶。

至于裴紀安,哪兒涼快就滾哪兒吧。李朝歌一想起前世就氣得心梗,大好江山在手,她不好好當自己的女皇,執著于一個男人做什麼?

李朝歌別的能耐沒有,唯獨說話算話。她說了不再喜歡裴紀安,就絕不會回頭看他一眼。

今生,她的視線,屬于萬里河山。

她的弟弟妹妹,她的表兄表弟,甚至她的丈夫,都盼著這一天。

可惜,他們終究要失望了。穿著紅色宮裝的女官跪在李朝歌身前,為李朝歌畫眉、描目、點上口脂,最後,她們將華麗盛大的冕旒戴到李朝歌頭上,齊齊下跪︰「陛下萬歲。」

大業殿內外,所有人跟著伏跪在地,柔順地垂下脖頸,口中喊道︰「陛下萬歲。」

李朝歌一動不動盯著鏡子中的人。細而挑的眉,高而挺的鼻子,美而凌厲的眼,穿著袞冕珠旒,美的張牙舞爪,來勢洶洶。外界將她傳的再不堪,也沒有人能否認,這是一張極美的臉。

她是安定公主,一個長于民間,臭名昭著,活的像個笑話一樣的公主。可是現在,她是大唐新的女皇。

大聖皇帝武照于上個月暴斃身亡,臨死前,將皇位傳給長女李朝歌。李朝歌順應天時,繼位為帝,今日是她的登基大典。

女官們半垂著眼楮,根本不敢看李朝歌。尚儀局女官碎步上前,肅拜一禮,恭聲道︰「陛下,吉時快到了,請移位含元殿。」

李朝歌淡淡點頭,十二條珠旒輕輕踫撞,發出悅耳的聲音。李朝歌無需宮人攙扶,自己便穩穩當當從蒲墊上站起來。李朝歌剛剛站妥,另一個女官急匆匆走過來,她面色煞白,目光躲閃,根本不敢面對李朝歌。因為太過害怕,女官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無需開口,李朝歌已經懂了︰「皇夫那邊有話?大典馬上就要開始了,皇夫有什麼話,等典禮結束後再說吧。」

「不是。」女官戰戰兢兢地說道,「皇夫沒有穿吉衣。皇夫還說,要見陛下一面。」

竟然沒有穿啊。李朝歌有些可惜,夫妻六年,兩地分居,反目成仇。可是即使這樣,她登基之後,依然想封裴紀安為自己唯一的伴侶。

坊間盛傳李朝歌荒婬無度,面首無數,可是李朝歌知道,唯有他而已。

李朝歌極淡地嘆了一聲,說︰「罷了,既然皇夫心情不好,冊位典禮便往後拖一拖吧。來人,傳話出去,登基大典即刻開始。」

女官應是,斂容往外走。可是她們沒走兩步,被外面的動靜攔住。守門的太監們被人像麻袋一樣扔進殿門,為首太監爬起來,試圖和李朝歌請罪︰「陛下,奴才有罪……」

李朝歌抬手,淡淡道︰「夠了,朕知道了。你們退下吧。」

李朝歌知道自己得罪了很多人,故而培植黨羽,搜羅異人,在寢殿外設下重重把守。可是李朝歌也知道,這些人不過會些粗淺的拳腳功夫,怎麼攔得住曾經文武雙修、譽滿長安的裴郎呢?

宮人們都知道女皇和皇夫糾葛頗多,他們不敢多待,立刻腳底抹油溜走了。彩雲一樣的侍從退下後,大業殿中空空蕩蕩,恢弘壯闊,有一種無聲的寂寥和壓迫。

明亮的殿門口,一個青色的身影跨過門檻,立于大殿中央,抬頭冷冷地看向李朝歌。

李朝歌穿著盛大的帝王冕旒,遙遙和裴紀安對視。她一身盛裝,而裴紀安還穿著他最常穿的青衣,全身上下僅有一根玉簪、一把長劍。

一如當年初見。李朝歌至今記得她第一次看到裴紀安時,裴紀安就做著如此打扮。君子一襲青衣,如清風朗月,月下仙人,瞬間將李朝歌俘獲。

從那一眼起,李朝歌就不擇手段想要得到他。可是她出現的太晚了,裴紀安已經和皇妹李常樂訂婚。李常樂是母親最小的孩子,宮里最受寵的公主,從小享受著錦衣玉食、美譽榮光長大,是所有人捧在手心的明珠,亦是裴紀安守護了十年的白月光。裴紀安和李常樂成婚,可謂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所有人都樂見其成。

唯有李朝歌不服。她為了求母親給她和裴紀安賜婚,不惜放棄尊嚴和良知,由明轉暗,替母親做一些見不得光的活兒。有人反對太後臨朝,有人反對女人當政,有人反對母親稱帝,母親不方便出面,那便由李朝歌構陷罪名,將反對的人全部殺掉。

李朝歌靠這些血淋淋的功勞,換來了一紙賜婚聖旨。她從小流落民間,吃不飽,穿不暖,習慣了靠搶來維生。她喜歡一個人,可是她不知道如何告訴他,也不知道如何能讓對方喜歡自己,那就將他搶過來,然後對他很好很好。李朝歌以為,日久見人心,只要她給予真心,裴紀安一定會回心轉意。

可是,沒有。她最愛的駙馬,尊貴的皇夫,在她的登基典禮暨封皇夫典禮上,穿著清冷的素衣,一路打傷侍從,來寢殿找她對質。

李朝歌對裴紀安笑了笑,說︰「皇夫,你怎麼來了?」

「不要叫我皇夫。」裴紀安冷冰冰地看著她,薄唇輕啟,吐出來的每一個字都尖銳如刀,「這個稱謂,讓我覺得惡心。」

「好。」李朝歌好脾氣地包容了他,對他說,「既然你不喜歡,那我讓人叫你駙馬。」

裴紀安的臉色依然是冷的,他完全不想和李朝歌有任何關系,可是他和李朝歌的婚姻關系,又是明明白白寫在聖旨上的。裴紀安想到來意,冷了眸光,緩緩問︰「李朝歌,這是我最後一次主動來找你,這些話,我也不會再說第二遍。我問你,趙王是不是你殺的?」

李朝歌眼中的笑黯淡下去,神情也冷了。原來,這才是他的目的。要不是為了這些人,想來,他根本不屑于來她的寢宮。

大丈夫敢作敢當,李朝歌沒有任何猶豫,點頭應了︰「是我。」

趙王李懷,是李朝歌的弟弟,也是曾經的太子。從去年開始,朝中呼吁立趙王李懷為嗣的聲音越來越高,許多臣子暗暗替李懷說話,可怕的是,母親也露出傳位給弟弟的傾向。李朝歌已經得罪了那麼多人,她不當皇帝,下一個死的就是她。李朝歌只能誣陷李懷謀逆,將其流放,並在流放途中殺了他。

果然是她。裴紀安手指緊握成拳,手背上都迸出青筋︰「大聖皇帝暴斃,是不是你?」

大聖皇帝即是母親武照。李朝歌痛快承認了︰「是我。」

李懷的死傳到宮里後,母親吐了血,病情驟然加重。十一月時,母親叫李朝歌到塌前,質問她李懷謀逆是怎麼回事。

李朝歌能怎麼辦?走到這一步,她已經沒有退路了。她只能殺了母親,喬飾聖旨,立自己為帝。

「我裴家百年清名,外祖家累世功勛,最後卻落了個家毀人亡、剝官削爵的下場,是不是你干的?」

「是我。」

裴紀安的外族是長孫家,長安赫赫有名的望族。長孫家出過皇後,頗得文、高兩位皇帝器重,母親想要掀開那道珠簾,自立為帝,就只能滅了長孫家。裴紀安的父親不識趣,幫長孫家說話,同樣獲罪。李朝歌已經盡力保全裴家人的性命了,要不然,落到那群酷吏手中,裴家哪能全身而退?

裴紀安眼楮通紅,目眥欲裂,恨不得將眼前這個女人生吞活剝。這些年來,他每每想到外祖父、表兄以及裴家族人所經受的一切,就恨不得自我了斷,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都怪他,招惹了這個女人,給家族、外祖帶來無窮禍患。

裴紀安用力閉了閉眼,強行逼著自己,繼續問︰「楚月在進宮途中被人從夾道攻擊,車毀人亡,她死的時候,還懷著三個月身孕。這也是你做的?」

先前李朝歌說話時目光湛然,語氣堅定。她知道自己殺了人,也知道她不殺他們,李懷、母親、長孫家就會殺她。政治斗爭而已,誰輸了誰認栽,有什麼冤屈可喊?可是唯有這次,李朝歌沉默了。

裴楚月是裴紀安的妹妹,和李常樂交好,他們算是一起長大的玩伴。李朝歌下令殺裴楚月時,並不知道她懷有身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