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趕到靈武後,將李璘的不軌舉動如是上報了皇帝李享。李享知道後很害怕,他怕的不是造反,而是造反的人是李璘
如果李璘真的邁出那一步,勢必要兄弟相殘,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李享一方面派遣親信太監李靜忠去傳旨,讓李璘返回成都看望太上皇。另一方面任高適為淮南節度使、林凡兼任淮南西道節度使。命二人前往安陸與江東節度使韋徙合兵一處。務必在李璘作亂時將其一舉制服。
接到旨意,林凡他們帶人出發了。但他們還沒到地方,李璘就已經按捺不住,開始行動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王李璘以東巡的名義,率領五千甲士乘船順流東下。
沿途各郡縣全都懵逼了,不知道李璘這個時候東巡是什麼意思。
其中吳郡太守李希言發覺不對,因此致信李璘,詢問詳情。
要說李璘除了莽撞真是沒有任何才能,接到信的那一刻他以為是吳郡太守發現了什麼
直接下令大軍,攻打吳郡,然後分出一路攻打廣陵
一言不合就開打,這下,整個江淮地區都陷入驚慌之中。
好在驚慌的情緒沒有持續太久,高適和林凡就到了。
他們帶領轄區兵將來到安陸,與韋徙成功會師,並在這里盟誓起兵,討伐李璘。
隨後,針對李璘的一場鬧劇,拉開帷幕。
林凡、高適、韋徙各領兵馬、分路前進,準備對李璘形成包圍之勢。
可是
事情超乎尋常的順利,林凡的兵剛走到半路,就接到前鋒僕固玢送來的消息︰李璘的叛亂,被平定了………
李享派李靜忠出門去傳旨,讓李璘回成都看望太上皇,李璘當時就拒絕了。
李靜忠不敢久待,趕緊回了靈武。李享無奈,只好派出太監啖廷瑤、段喬福趕赴廣陵,與當地駐軍商議平叛的事情。
而在這個時候,林凡和高適都還剛剛到任,正在集結部隊。
啖廷瑤他們來到廣陵,正好遇到河北招討判官李銑在廣陵出差。于是啖廷瑤就像李銑討教對策。
李銑跟叛軍大小戰斗也打過多次,對付永王的烏合之眾更是不在話下。再者李銑也想趁機立個功勞,所以和啖廷瑤一拍即合。
不久之後,得知李璘攻打吳郡,說明李璘開始正式造反,李銑這邊便也開始行動。
李銑率領幾千人馬駐扎在揚州,李成式派遣判官韋茂率領三千步兵駐扎在瓜步洲。兩方大概一萬人。
不過
這一萬人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充當疑兵…
李銑認為,李璘的幾萬大軍都是新招募的,並沒有什麼戰斗力,之所以跟隨李璘到現在,不過是憑借一股新人的銳氣而已。
所以,對付李璘的最好辦法不是硬拼,而是恐嚇,靠恐嚇,把李璘的將兵嚇到泄氣。
事實證明,李銑的做法非常之正確!
李璘自順江東下以來連戰連捷,虎視江淮,但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一路高歌猛進,沿途的郡縣怎麼沒有害怕?也沒有要投降的痕跡?
這個問題很快有了答案…
現在,長江兩岸插滿了軍旗!李璘和他手下的叛軍明白了,因為唐軍的人數太多了,人家根本就不怕!
站在城牆上,望著江岸處獵獵作響的、一面面唐軍大旗,李璘和他的手下們,害怕了!
下得城來,大將季廣琛將手下軍將和其他將軍召集到一起,說道︰「如今太上皇在蜀地、皇上在靈武。縱觀諸皇子,沒人比得上永王!
如果王爺總領江淮精銳士兵長驅雍、洛,光復天下的大功一舉可成。可現在呢?我們追隨永王到這里,難道是為造反來的嗎?這條路一旦走下去,我們將背上叛賊逆臣的罵名而遺臭萬年。
要我說,不如趁著仗還沒打起來,我們各自早做打算,否則將白白死在戰場上。」
于是乎
季廣深帶著所部逃晚飯廣陵、渾惟明逃往江寧、馮季康逃往白沙
李璘得知眾將軍帶兵跑路,氣急之下連忙派人去追。
其中季廣深被追上,使者便按照李璘的要求,勸他回去。
但季廣深不可能回去,他對使者說道︰「我感念王爺的恩德,明知王爺叛亂而不與之交兵,只是逃往朝廷一方,如果王爺非得讓我回去,那就只好兵戎相見了!」
一句話把使者懟的啞口無言,那就別勸了,越勸越糟。
季廣深的離開,使得李璘大軍的士氣,直接將至低谷。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江北的唐軍陣營突然燃起火把,一時間火光沖天、直映江綿。
李璘嚇了一跳,還以為唐軍要攻過來了,連忙讓人舉著火把登上城頭,準備查看敵情。
結果這一下更糟,對岸燃起火把,自家城頭上也燃起火把,不明所以的士兵以為自己軍中出了內應還沒打先互相猜忌起來,各部隊彼此之間互相警惕毫無信任可言。
時間一點點流逝,江北的李銑認為時機已到,于是一聲令下,各部唐軍喊殺沖鋒,對李璘發起了總攻。
結果可想而知,李璘的兒子在亂軍中被射死,李璘自己帶著家人棄軍而逃,被地方軍隊抓到後秘密處死。
準備了半年之久的李璘,就這樣敗了……
汝南、節度使府;
「林大哥,姚勝已經派人前往臨汝,相信仙玥她們很快就能去靈武了。」洛青寧走進房中說道。
「嗯,那就好,靈武現在比臨汝要安全的多。李白呢?」林凡點點頭,又問道。
「呵,要說這位大文豪也是夠苦的,一心報國卻錯信了李璘現在正關在廣陵的大牢里。不過放心吧,我已經知會了李銑,他不會有事的。」
「唉」林凡聞言嘆了口氣。
「听說朝廷的旨意到了,這次又要去哪啊?」洛青寧突然問道。
林凡背著手嘆了口氣,道︰「河北丟了,皇上讓我集結汝南和關中的軍隊,隨郭子儀再攻河北。」
「河北丟了?!怎麼回事?」洛青寧驚訝的問道。
「皇上封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平章事,他們本是回靈武謝恩去的,結果這件事讓史思明知道了,趁機偷襲了常山各郡」
洛青寧一臉無語,嘆息一聲道︰「世事無常,平叛越來越難了」
說著看了看林凡,道︰「你現在已經是禁軍大將軍,還是關內、淮南西道兩鎮節度使,手握五萬大軍,將來怕是閑不住嘍」
林凡聞言一笑,走過去握住了洛青寧的縴縴玉手,開玩笑似的說道︰「不怕,只要有你在身邊,到哪我都不怕!」
說完,林凡拉著洛青寧來到窗前,望著院中成蔭的綠樹和縷縷的蟬鳴,道︰「接下來,就由我們,去開起大唐的新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