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三章 毀于算計

杜甫就不用說了,林凡的鐵哥們。至于讓僕固玢做守捉使,不僅僅因為他是林凡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是劍南節度副使僕固懷恩的兒子。

楊國忠從劍南道調來自己轄區內的三千新軍,然後又在長安周邊私下擴充,人數已達到萬人。

而新軍的上下將領,也都是從劍南道調任的,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對新軍的影響力和控制,誰知被林凡三兩句話截了胡。

楊國忠名義上兼任劍南節度使,實際的領軍人物是僕固懷恩。林凡讓僕固玢做捕捉使,目的跟楊國忠是一樣的。他要通過僕固玢,控制那些劍南來的將領。

當然了,林凡的計劃之所以進行的異常順利和簡單,主要取決于李隆基的內心傾向。

在安祿山造反之前,李隆基的日子基本就是三個地方︰

大明宮、甘泉宮、楊貴妃的寢宮

現在不同了,國家都要沒了,李隆基也沒心思繼續玩樂。如今是戰時,在文臣和將軍兩者之間,李隆基基于對李家王朝的負責,明顯更偏向于後者。

所以,只要是對平亂有好處的建議,他基本都會立刻答應。林凡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這麼輕松的達到目的。

戰事要緊、刻不容緩;

聖旨下達的第二天,軍使杜乾運、副軍使林凡就帶著新軍出了長安,進軍灞上……

潼關、元帥府;

哥舒翰坐在榻上,手中捧著一封信,若有所思的看著。

他的病情越發不妙,中風後遺癥讓他現在生活自理都出現問題。要不是李隆基派宮中御醫給他做每日「康復訓練」,估計哥舒翰早就癱了。

王思禮急匆匆闖了進來,也沒注意旁邊有沒有外人,張口就道︰「將軍!朝廷新軍已經駐扎于灞上!我們」

說著這里突然住了口,他這才發現有一個十分清秀的年輕軍校站在哥舒翰身邊。看其一身戎裝不像是本地守軍。

哥舒翰微微一笑,道︰「王將軍,這位是新軍副軍使林凡的親衛統領,洛青寧洛姑娘。不是外人,有什麼話就說吧。」

「啊,原來是洛啊?青寧姑娘??等等新軍副軍使是林凡?!」

哥舒翰一句話透露出太多的信息,王思禮差點沒反應過來,仔細一看,還真是洛青寧。

林凡在龍駒島築城、然後又到澆河帶兵;洛青寧身為女子能在軍中走動,還是太子李享給討來的資格。這一切他在隴右時都是知道的。

哥舒翰笑道︰「是啊,原本我還擔心楊國忠派心月復杜乾運駐兵灞上是為了針對我,現在看來,到不足為慮了。」

洛青寧知道,接下來人家該商議正事了,因此像二人抱了抱拳,道︰「大元帥、將軍,屬下先回去復命了!」

「好,洛統領慢走」

哥舒翰點點頭,王思禮一直將洛青寧送到門外,然後才返回來。

一進來就急切的問道︰「將軍,到底怎麼一回事?林凡怎麼成了楊國忠的人了?!」

哥舒翰鄙視的看了他一眼,懶得解釋,說道︰「林凡是我們自家兄弟,什麼叫成了楊國忠的人?他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保護我嗎?」

王思禮是個有些莽撞的武將,但不是傻子,很快明白了其中道理。忍不住笑道︰「將軍,林凡在新軍做軍使,如果我們這時候派精銳急襲長安、劫持楊」

「住口!」

哥舒翰有了些怒氣,道︰「這種話以後不要再說,否則定你個蠱惑軍心的大罪!」

王思禮只好住了口

哥舒翰道︰「哼,楊國忠這是要給我下馬威啊,好!那我們就看看,誰的下馬威更威風一些!」……

長安內皇城、宰相府;

楊國忠病了,不是裝的,他真的病了

「兒啊,你說為父還有沒有翻身的機會?」

臥病在床的楊國忠,忍不住向自己的兒子楊暄感慨問道。

「父親,哥舒翰是厲害,卻有個要命的缺點,那就是自持功高、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逼迫皇上替他公報私仇!待戰事結束,皇上一定會懲治他,父親完全不用擔心。

真正要擔心的,是眼下這一關,如果哥舒翰听從下屬的建議存心對付父親,那就不妙了。為此,兒倒是苦思出一個主意」

「哦?快說說!」楊國忠驚喜的追問道。

「逼迫哥舒翰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他一旦戰敗,必回重蹈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覆轍!到那時父親就安全了!」

「出潼關」

楊國忠听後猶豫起來。

他知道,甚至許多人都知道,此時對付叛軍最好的辦法就是固守。河北有李光弼、再往北有郭子儀,叛軍的後勤供應早已斷絕,只要守住潼關、耗盡叛軍輜重,叛軍將不戰自潰。

見楊國忠猶豫,楊暄道︰「父親!潼關乃險要之地,別說哥舒翰,就是讓兒子去守也能守得住!他哥舒翰死了根本影響不了大局。」

「嗯有道理!」

楊國忠認為兒子的話非常我有道理,暗暗拿定了主意。

這一幕,與前任宰相李林甫父子在花園中的對話是多麼相像……

楊國忠想讓哥舒翰死在戰場,上天還真給了他一個機會。

長安不平靜,八百里之外的洛陽同樣不平靜,安祿山的日子說實話,皇帝當的的很慘。

自從過了年,各地戰事就沒順心過,接連損失數員大將不說,還連連丟失領地。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所有的一切都朝著有利于唐軍的方向發展。

面對遲遲沒有進展的戰局,安祿山坐不住了!

他把幾個心月復召到皇宮內狠狠罵了一頓,然後就準備下令放棄洛陽,退守範陽

這下可把他的手下們嚇壞了

佔據沒有進展,至少現在還可以保證對立的局面,如果放棄洛陽、退守範陽一隅,估計撐不過三個月,就得被唐軍給圍殲。

不想退走又拿不出主意,這讓「大燕國」的文武官員們發起了愁。沒辦法,皇上的脾氣越累越怪,根本勸不住。

就在這時,一個不太有名的人物站了出來,他叫崔乾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