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二章 使說鮮卑

「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求通親親表】

回到薊縣,張遼便立即派人前往鮮卑軻比能處,一是詰問鮮于銀之事,再是放歸被其羈留的閻柔。

這時候有人開始懷疑閻柔的立場, 因為他從小就在鮮卑、烏桓等部落為奴,後來得到胡族的信賴,不僅得以放歸,而且還出力幫助閻柔殺害護烏桓校尉邢舉取而代之。軻比能的居心已昭然若揭,那麼閻柔一去軻比能軍中就是數月,這數月不但沒有任何消息,而且人都被留在了鮮卑軍中,如今的他到底是什麼情況,誰也不知道。

有人甚至開始將鮮于銀的死、軻比能與蹋頓勾結的事情,與閻柔聯系在一起,因為閻柔曾是推舉的護烏桓校尉,後來卻被朝廷封給了鮮于銀。

「如今未有實證,還不能輕易地下決斷。」張遼很冷靜的說道,但他心里已經有些疑慮了︰「牽子經去見軻比能的時候要多留心。」

「此行我也要去。」周瑜忽然請命道。

張遼笑著看他,語氣有些不置可否︰「哦?周郎也要去?」

周瑜不知張遼對自己是什麼看法,但他還是堅持道︰「去年我巡邊,由長城入幽州,與軻比能會過一次面,那時他言之鑿鑿, 效服恭順, 竟連我也被其蒙騙, 致使險些貽誤將軍用兵。如今在下正要請命出塞,與軻比能再見一次,當面喝問他為何陽奉陰違,背離朝廷。」

張遼知道周瑜這是要給自己找回顏面,也不點破,念在對方這一趟來混了些戰功,但也沒仗著兵部侍郎的身份給自己掣肘,他也樂得給個順水人情︰「既如此,那周郎做主使前去呵責是再好不過了!」

周瑜謝道︰「此次定不負使命!」

「你是從長安來的,自是比我更清楚朝廷對塞外諸胡的廟算,在幽州這些天你也熟悉我是怎樣性情。」張遼擺擺手,不以為意的說︰「你是個聰明人,既然你願意前去,我也不再多囑咐你什麼了,周郎心中自有定計就是。」

張遼將責任甩了過去,周瑜也只能接下,于是他帶著牽招一干人馬乘著風雪出塞,一路上犒賞了奮力作戰的東部鮮卑大人素利等人, 順帶還將烏延、樓班等人的頭顱拿出來展示給諸胡酋,達到威懾的目的。

他們的行程格外順利, 畢竟是張遼攜大勝之威,素利等人紛紛獻上牛羊,以示臣服,即便是有異心的軻比能也不敢造次,親自來到長城外,與周瑜他們會面。

外面已是朔風吹雪,寒冽刺骨,帳內則是溫暖如春,熱氣燻人。周瑜正襟危坐著,面對軻比能的殷勤無動于衷,他開口言道︰「大人在塞外修整的好,听說你去年與烏桓作戰,損失不小。此次征北將軍討滅烏桓,想起此事,特使我來慰問各部。」

「粗鄙小族,不識朝廷禮數,豈敢勞天使慰問。」軻比能的身材其實並不像其他鮮卑人那樣魁梧,他更多的是憑借自己的膽魄與智謀獲得部眾的擁戴,此時的他端坐在案後,穿著件利落的胡服,襯得整個人十分干練︰「對了,張將軍奮勇揚威,一戰而定烏桓,從此幽州內地無憂,可喜可賀,我已經備好牛羊等禮,預備正旦獻上,還望不嫌微薄才是。」

「牛羊倒不必了,步度根每年都有貢獻,何況此次討伐烏桓,也繳獲不少。」周瑜淡淡的回絕道︰「大人若是誠心,就在正旦前獻三千匹駿馬來吧。」

「三千匹?」軻比能的部眾瑣奴坐不住了,拍案道︰「你們此戰從烏桓人手中繳獲的馬匹就不止三萬匹,難道還在乎我們這三千匹馬?」

「烏桓人是烏桓人,你們是鮮卑人。他們那是繳獲,而你們是自願貢獻,這是表示對朝廷的效忠。」牽招冷冷的說道︰「當然,你們也可以不接受,這個冬天太冷,我們可以等到春天再一起會獵。」

「誒——」軻比能輕松的笑著,他其實經常對人笑,很多時候,親和力也是他的武器。制止了發怒的瑣奴,他對周瑜等人說︰「三千匹馬不是少數,何況還是要貢獻給朝廷的駿馬,更是要些時日征集,天使放心,今年正旦前,我定會將馬送至薊縣。」

周瑜並不滿足,得寸進尺的說︰「是大人親自送麼?征北將軍想與大人當面會晤已經很久了,不如就趁此機會,見一面吧?」

軻比能眉頭一抖,哈哈笑道︰「天使有所不知,正旦不光是你們漢人的大日子,也是我們鮮卑的重要日子,我實在月兌不開身。雖與張將軍交往已久,為經一面,到底遺憾,不過以後多得是時日,緩一緩也無妨,也無需急于一時。」

「那如果不是尋常會面呢?」周瑜追問道︰「鮮于校尉的死,征北將軍苦思不得解,還需大人親去解惑。」

軻比能自然不會去,他四處找理由推月兌,說當日鮮于銀的死是因為他輕功冒進,不慎中了烏桓的埋伏,自己的拼死才將其尸身搶了回來。

在這種情況下,周瑜也不便點破對方的謊言,畢竟張遼剛經過一次大戰,短時間內還不能與軻比能開釁。但從今日故意找軻比能勒索三千匹馬來看,軻比能答應的如此爽快說明對方也同樣不想現在就翻臉,既然雙方都有暫時維系表面和諧的意圖,接下來的事也好說話。

「我等此次奉命過來,只有兩件事,一是鮮于校尉的死因,二是閻校尉的事。」周瑜開口說道︰「前者我已知悉,將會據實上報,至于後者,不知為何大人要將閻校尉扣在鮮卑數月,可是有什麼緣故?」

「緣故是有,不過是閻柔在我這大病了一場,未免他匆忙回去,病情加重,所以留在我處休養了好一陣。」軻比能很自然的解釋道︰「我這里的人醫術比不上中原,所以遷延久了些,近日听到張將軍大勝,心里一喜悅,病就好了大半,張將軍果真了得啊。」

說完,軻比能便派人去將閻柔請了過來。

閻柔膚色微白,身材頎長,由于知曉烏桓、鮮卑等胡族內情,深受張遼重用,但在其他人眼中卻瞧不得他,因為他長于鮮卑的緣故,頗有些胡人習氣︰「見過上使,牽將軍。」

「听說閻校尉大病一場,在軻比能大人出遷延數月,可是好些了?」牽招不冷不熱的問道。

閻柔眉頭一抖,輕聲說︰「一點風寒,算不得什麼,只是大人要留我敘舊,推辭不過罷了。」

「原來如此。」周瑜點頭道︰「校尉數月未歸,張將軍心中一直記掛不已,眼下烏桓已平,幽州數郡安定,但還有不少安撫、歸化、遷民之事,急需校尉出力。再留此處,卻是有些不合適了。」

閻柔立即抱拳答應,臉上也看不出喜怒︰「末將謹遵軍令。」

周瑜認真注視了對方一會,也不多說什麼,轉頭看向軻比能︰「既然這樣,我等也不多留,風雪將至,要盡快返回。大人如若有意,正旦以前可隨時到薊縣來,正旦以後,開春地暖,大家都有的忙亂。」

軻比能心里一警,忙笑道︰「天使容稟,此次烏桓反叛,雖為朝廷天威懾服,但蹋頓其人陰險多奸計,臨敗之時必會胡亂牽扯無辜。我素日與他結怨,彼等定會牽扯到在下,或是些悚人的言論,還請天使明鑒,為我在將軍面前轉圜幾句。」

「我看不必了,若真要解釋,大人還是親自去薊縣才顯得有誠意。」周瑜站起身來,拍了拍閻柔的肩,抬步往外走去。

軻比能追了幾步︰「听說明年朝廷將要征討扶余,平高句麗內亂,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在下一定全力而為!」

牽招臉色一變,道︰「是誰告訴你的?」

軻比能訕訕的笑道︰「是我猜的。此外,記得當初與天使在長城外一晤,得聞天使胸襟氣魄,有開疆拓土、建大功業之心,料想區區烏桓都不放在眼里,高句麗就更不在話下了。」

周瑜倏然停了步,他沒料到軻比能會將原因推月兌到他自己身上,這未免有些欲蓋彌彰了。

他先讓牽招出去招呼隨行人員準備坐騎,自己則回頭意味深長的看了軻比能一眼,眼神里什麼也沒有說,又仿佛什麼都說了。

軻比能感覺自己的心思被看破,臉色不紅,仍一副真摯的樣子注視著周瑜。

「最好是如此吧。」周瑜搖了搖頭,轉身走了,竟是沒有留下等身後的閻柔。

軻比能在身後叫道︰「三千匹駿馬,在下一定送至!」

閻柔此時走了上來,看著滿臉殷勤的軻比能,冷冷的說道︰「人已經走了,再做這個樣子又有何益?」

軻比能也收斂了笑,目光逐漸變得冰冷,他看著周瑜等人的背影,對閻柔譏諷的說︰「樣子是做給人看的,事情是做給自己看的,這是你們中原士人教我的道理。你看周瑜、牽招這兩人,知道你安然無恙,似乎並沒有什麼高興的地方,他們好像更想知道你已經死了。」

「我這副境況,還不如成第二個鮮于銀。」閻柔冰冷的盯著對方︰「你這種離間,想瞞過他們並不容易,可別想得太好了,周公瑾不是尋常人物。」

軻比能撓了撓頭,開始命人牽馬,將閻柔的隨行人員和坐騎帶來︰「是你把他們想得太好了,你留在我這里數月,誰也不知道你是被迫、還是自願,倘若有人問起,烏桓是怎麼知道幽州諸軍的布置,你會怎麼答?閻子和,你我也是多年舊識,你雖是漢人,但骨子里卻是胡人,何必與這些不信任的人為伍?只要你安心照我的話去做,別說一個護烏丸校尉,哪怕是護鮮卑中郎將、征北將軍我都可以幫你!就想當年我們幫你殺掉邢舉一樣。」

「哼,你妄想。」閻柔想起直到剛才軻比能還故意在害他,不然也不會隨便將朝廷討伐高句麗的機密說出口。看到自己的部下已經放了過來,伸手牽過韁繩,翻身上馬︰「不過你是怎麼知道朝廷機密的?」

他懷疑張遼身邊有內鬼,怎料軻比能遞上一根發舊的馬鞭,笑著說︰「如果我說我真是猜的呢?」

閻柔看著馬鞭,愣住了。

在營寨門口,周瑜一行正在等他。

「你們的朝廷、或者說你們的皇帝其實並不需要我們的臣服,他只想要我們像現在的匈奴、羌人一樣,不對,現在還有匈奴人麼?我听說並州的匈奴人已經沒人會說匈奴語了,他們的孩子都覺得自己是漢人,真是可憐啊,曾經草原上的狼被馴服成了耕田拉犁的牛。」軻比能嘆了口氣,唏噓道︰「現在強大如烏桓也要步其後塵了,在其之後,還會是誰呢?扶余孱弱,高句麗內亂,皆不足道,也只有我了啊。」

他這一副感慨的樣子透著一股悲涼,像是明知前方會是懸崖峭壁也要親自過去趟出一條路來。

閻柔不禁動容,但看著那久經歲月的馬鞭,終究還是沒有伸手去拿。

不待閻柔如何回復,軻比能突然哈哈大笑,不著痕跡的把馬鞭收走,並伸手扶了他在馬上坐穩,在周瑜等人回頭的目光下,做出一副與閻柔關系匪淺的樣子︰「多想一想總沒有壞處,你可以隨時改變念頭,草原上的鷹一直在等著你。」

在閻柔走後,瑣奴忍不住對軻比能說︰「我不明白,大人如此對閻柔是為什麼?」

軻比能搖了搖頭,苦笑道︰「閻柔熟知我鮮卑、烏桓內情,我若殺他,張遼必會興兵報復,若不殺他、反而殷勤相待,他們反倒會誤以為我與閻柔有什麼勾當,這樣一來,閻柔必不受信、或會難逃一死,這等若是折其一翼。」

「那閻柔為何就不直接投靠我們?他能有現在,還不是靠我們當年的襄助?」瑣奴不解道,在他看來,閻柔當初既然和烏桓、鮮卑混跡在一起,那便是一伙人,處處利益就該想到他們,怎麼心里還是向著漢人?

軻比能倒是看得明白︰「正因為朝廷里有不少人懷疑閻柔,他便更要多殺胡人以自證,出的力越多,他現在的位置就越穩固……他現在只想要拿我們的頭做軍功,你忘記他為了鮮于銀的事,一來就把我們當做罪人來質問了麼?」

「呸,到底是養不熟的狼崽子。」瑣奴厭惡的說。

軻比能不以為意,反倒是欣賞的說︰「你不覺得他更像是我們鮮卑人麼?凡事以利為先,善于依附強者。何況他從小為奴,即便有後來的幫襯,我想感恩之余,更多的還是恨吧。」

「這樣的話,漢人之中難道就沒人懂他麼?」瑣奴問。

「哪里會有人明白他的想法,或者說,誰會在乎他的想法?」軻比能嘆了口氣,手中握著那支舊馬鞭,說︰「可惜……我與他最後還是做不成朋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