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62章 認個干爹吧!

馮世寧的身份很特別。特別到連劉葆晟這個軍方的人,對這位大宋宮廷的大總管都能做到耳熟能詳的地步。

李逵自然不知此人,只能乖乖的听劉葆晟介紹。

北宋的宦官,出名的不外乎幾個人,郭槐、陳琳,這兩位出名是因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故事,狸貓換太子;還有就是李憲和童貫了,這兩人很奇葩,成為了統兵西北軍方大帥。

尤其是李憲,他甚至一度管轄過財政大權,並且將財政靡費降低到了原先的六成,一舉扭轉了大宋的財政赤字,成績斐然。

一群文臣被這貨給逼的只能彈劾他。

你丫就是個廢人,竟然在智商上把一群兩榜進士都禍禍到沒臉見人了,讓滿朝文武怎麼活?

其實李憲的辦法很簡單,大宋的軍費佔據賦稅的七成,只要把軍費降低一半,大宋的財政就能降低到原先的六成左右。而李憲用的辦法很簡單,優先供應能打仗的軍隊。把文官得罪了,還壓榨武將的好處,這位的結局自然很不妙。

至于童貫,太出名了。他有軍功,甚至軍功比大宋大多數廢物武將都要出彩,另外他是李憲的門徒出身。得虧是在大宋,要是在明清,這位見到李憲得喊︰「爸爸!」

當然,他也是大奸臣。

其實他成為奸臣是沒辦法的事,攤上宋徽宗這個亡國昏君,在朝堂上有一個算一個,基本都是奸臣,誰也逃不掉。

而且大宋的宦官很奇葩,經歷非常豐富,有當將軍的,有管理財政的,還有治理河工的,搞小發明等等,五花八門,什麼樣的宦官都有。仿佛沒有了煩惱根,大宋的宦官們的智商都漲了一大截。要知道,大宋可沒有明朝那樣的內庭制度,皇宮里可沒有專門教太監讀書的先生。可以說,這幫野蠻生長的太監,通過自學,連打仗都能學會,還有什麼做不到?

馮世寧與他的同行們相比,就顯得正統了很多。听劉葆晟說,馮世寧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宮,在宮中五十多年勤勤懇懇,輔佐了四位皇帝,可謂勞苦功高,地位超然。就連太皇太後對他也頗為禮遇。這簡直就是老天給劉氏在宮中選的大靠山。

按理說,宮廷之中的大靠山肯定是皇帝。

可是如今的小皇帝正生活在祖母高太皇太後的雌威之下,嫡母向太後的嚴加管教之中,謹小慎微,不敢犯錯。

就連選皇後,他也做不了主。

孟氏是太皇太後高滔滔親自定下的孫媳婦,由不得小皇帝不樂意。

于是,太皇太後就不可能成為劉氏的靠山,至于……向太後,宰相府中出來的皇後,恐怕真看不上將門女兒,也不成。

反倒是馮世寧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宮中,是個太監都是他的後輩,德高望重,只要他說句話,比太後能好使。

要是馮世寧點頭願意保護劉氏,那麼劉清菁就不可能在宮中出事。

可劉葆晟有點吃不準,問李逵︰「賢佷,按你說的似乎可行,可是馮大總管在宮中這麼多年,也沒有听說過風評有差啊!萬一他不要錢怎麼辦?」

「叔啊!你也太老實了,不試一下怎麼能知道?再說了,他風評好,是因為他不攬權。你也說過,他在宮中五十多年,就沒有出過宮掖。像是李憲這樣的宦官,一出宮就前呼後擁,扎眼且不說,為了功勞,甚至不惜動了將門的利益,最後落得個淒慘下場。可要是做個不爭權奪利的宦官,誰會在意他是否收錢,收多少呢?」

李逵解釋道︰「另外,宦官大部分都貪財,就算是家里人也靠不住。」

劉葆晟低頭細想,也是這麼個道理,點頭承認道︰「賢佷說的是,宦官才是實在人。」

「光送錢還不太可靠,干脆認個親戚吧!」李逵慫恿別人認干爹,一點壓力都沒有。大宋的宦官們不熱衷認干爹,不像後來,小宦官要是在宮里沒個‘爸爸’,基本上和孩子沒了娘,人生沒有了依靠般淒慘。

劉葆晟越听越不是味,誰想和太監攀親戚了?這不是辱沒了先人嗎?

更何況,劉氏真要是這麼做了,可能有辱皇室。

馮世寧貴為宮中大總管,但他畢竟是個宦官。劉氏要是認了他當干爹,豈不是皇帝也多了個干岳丈?這讓太後,太皇太後這麼想?

可李逵覺得這路子有門︰「叔啊!你可不能光顧著面子,宮中魚龍混雜,人心叵測。您看,這大宋這麼多年,官家從來不缺少貴人服侍,誕下的龍子也不在少數。可為什麼就沒有幾個養活的呢?」

劉葆晟心頭頓時一緊,這大宋的宮掖之中,歷來最為殘酷。仁宗皇帝要不是有陳琳和寇珠,生下來就活不成。

李逵的話仿佛擁有無窮的魔力似的,讓他听著別扭,但卻忍不住想繼續听下去︰「如今妹子在宮里受寵,您老應該想到,將來誕下龍子的可能是最大的,一旦誕下龍子,就是大皇子。而皇後並非官家鐘愛之人,萬一皇後無所出,必然懷恨于妹子。當然爭寵無所謂,可要是對孩子下手了呢?」

「這可如何是好!」劉葆晟大驚失色,他被李逵引入了這個誤區之中,當然也不能算是誤區,而是某種看不到模不著,卻不能不防的可能。

大宋絕嗣的皇帝那個沒生過親兒子?但是一群兒子都沒養活的比比皆是。

由不得他不警覺。

劉葆晟為女兒想,也為他的國丈大業想,也不敢輕視。狠下心來,咬著牙道︰「認,一定要認這門親戚。就算是讓老夫……」

劉葆晟也是豁出去,沒再打算要臉了。按照年齡來說,他認馮世寧干爹,一點問題都沒有。馮世寧在宮中就干了五十多年,都六十好幾的人了。但問題是您老不要臉不要緊,可你這麼做了,讓太皇太後怎麼辦?孫子的寵妾的父親認了家里奴才做干爹,還是個太監?她是否也要捏著鼻子認這門親戚?

輩分怎麼論?

按輩分來說,太皇太後豈不是要喊馮世寧老哥哥?這不是給他老人家上眼藥嗎?

李逵適可而止道︰「叔,你先別著急,讓妹子認個叔叔就好。只要馮世寧肯點頭,她在宮中自然無憂。您老就別折騰了,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您最好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之中。這時候出現,反而是對妹子最大的威脅。」

「對對對,賢佷所言句句在理。你叔我要是早有你在身邊出謀劃策,也不至于如此被動。」說到傷心處,劉葆晟幾近落淚。

這個話听著似乎很別扭,但換一個思路,很容易就發現宦官的作用比高高在上的太後,太皇太後有用的多。尤其是宦官講信用啊!和女人做交易,還不如和宦官做交易。畢竟前者太情緒化了,相對于宦官收錢辦事的可靠信譽來說,宮中的太皇太後,太後,都是女人。她們的喜好多變,而宦官很單一,他們只愛錢。

宦官不會像曹家那樣高不可攀,也不會像向家那樣高貴無比,他們對所有送上門的錢都敢收,而且就算是文官知道了宦官收錢,他們也不在乎。

人怎麼可能和狗去吵架呢?

劉葆晟此時此刻,才發現他之所以一直毫無頭緒,是身邊缺了李逵這樣的謀士。拉著李逵的手感激道︰「賢佷,你可幫了叔的大忙了。」

「不過叔,眼下還有一樁事你需要煩惱。」李逵不合時宜的潑冷水。

劉葆晟問︰「什麼事?」

「我听韓大哥說,你們的錢好像已經送走了,是否送到孟家小子不清楚,但真要是送出去了,想要再要回來就難了。這錢要是拿不回來,你們恐怕就沒錢走通馮世寧的關系了。」李逵提醒道。

劉葆晟大驚失色,哀嚎道︰「歹命啊!程知節,還傻愣著干什麼?快,快備馬去將你大姐夫追回來!」

「我的錢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