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61章 誠實可靠老公公

(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持!)

可是不給孟家送錢,那麼給誰家送?

送了之後還能給女兒帶來莫大的臂助,這才是關鍵。

劉葆晟有點轉不過彎來,這時邱掌櫃帶著僕人上來,整治了一頭烤羊,熱氣騰騰的肥油滋滋往外冒,羊脂獨有的香味像是要勾搭人五髒廟里饞蟲似的,使出渾身的解數。

豬油為膏,羊油為脂。都是一等一的珍饈,百丈村的人可沒見過這等陣仗。

幾個沒出息的目光都直勾勾的盯著烤羊。

想動手,卻不見主人招呼,心里心急火燎的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來來來,吃羊肉。這烤全羊還不是我家里的廚子能做出來的,得虧是我岳父來了,他跟班的廚子原先在京城開過酒樓,要不是犯了事,發配到了淮陽軍,被我岳父收在門下,我等哪里有這等口福。」

說話間,韓大虎拿起小刀飛快的肢解開了整只烤羊,一塊塊分了起來。

三叔公是貴客長輩,必然是享用最肥美的一份。

岳父是長者,其次。

至于李逵等人就隨意了很多。

劉葆晟根本就沒胃口,味同嚼蠟的吃了兩口,就放下羊肉,忍不住問道︰「賢佷,如果孟氏不可靠,那麼宮中何人可靠?」

李逵放下羊肉,抹了一把嘴問︰「太後和太皇太後的外家能搭上關系嗎?」

劉葆晟無奈道︰「沒機會。」

李逵說︰「不知太皇太後出自何家?」

「太皇太後是【憲文肅武宣孝帝】之後曹皇後的佷女,【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之後……」

憲文肅武宣孝帝,廟號︰英宗。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听著挺長很難記住,說廟號就簡單了,廟號︰仁宗。

李逵要不是听過周元說過各種避諱,還用心記了下來,也會听的稀里糊涂。這麼長的神號,絕對是難為人。好在他听過,並且一個字,一個字記在了心里。這玩意不能弄錯,弄錯了,要倒血霉。

一听這兩家人,就劉葆晟的家底和身份,徹底沒戲。太皇太後的姨母是曹皇後,姨夫就是皇帝,兄弟自然是鐵桿的國戚,還背靠大宋第一大豪門曹氏。能和曹氏嫡女聯姻的家族,肯定也是一等一的家族,怎麼可能會眼窩子淺到看中劉葆晟的這點孝敬?

既然看不上,送多少錢都沒用。

李逵長嘆一口氣道︰「這家恐怕劉將軍送禮無門。」

「可不是嘛?」劉葆晟說到心酸之處,恨不得落下幾滴眼淚、嚎上兩嗓子應景,太委屈了。他不顧家人反對,賣田賣地,就差賣身妻女了,臨了對方送禮的門往哪兒開都不清楚,上哪兒說理去?

「官家不是有嫡母嗎?」李逵心說不會這麼寸,這家的來頭也大到讓劉家絕望吧?劉葆晟畢竟是五品的都虞候,算是軍隊中的高級軍官,總不至于混跡到連身家性命的財富都送不出去的地步吧?

說起官家生母向太後,劉葆晟就更無助了︰「向太後其祖向敏中,官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劉葆晟說到這里,唏噓的仰頭看著房梁,想死的心都有。良久,才開口道;「我要是讓女婿送錢給向家,會被扔出來的啊!」

三萬貫啊!

他想送錢都沒人要,還有沒有天理了!

翁婿三人都是一臉呆滯,面如考妣。遇到這等糟心事,他們也沒轍。外戚,很多時候都是出身一般的家族,突然間身份陡然轉變,貪婪起來絕對讓人驚愕。什麼錢都敢收,別人怕收錢,他們卻不怕。有外戚這身份保護,誰也奈何不了他們。

再說,外戚也不當官,多半是皇帝贈一個顯貴的身份,比如賜太尉官階,封公爵,儀同三司而已。

更多的時候,他們連在朝堂上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一群文官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就等著彈劾這幫卑賤的生靈。

可萬萬沒想到,如今的官家,攤上個身份顯赫的祖母也就算了,嫡母家族更加顯赫,以至于劉葆晟一家人只能出昏招。給還沒有封太後的孟氏送禮。

這些官職和神號,對于三叔公來說信息量太大,听地是雲里霧里。他就一介山民,就算曾經祖上有過輝煌,也是前朝。老頭偷偷用胳膊頂了頂李逵,偷偷問︰「逵娃子,那個中書啥……事……的,是個什麼官?」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咱們百姓說起來就是宰相。」李逵無奈道,他也為劉家的遭遇哀嘆,怎麼就這麼寸?听聞是宰相,連三叔公都倒吸一口冷氣,看劉葆晟的眼神多有同情。大宋重文抑武,武將地位本來就低。別說是五品的劉葆晟了,就是當年的狄青官封樞密使,小小的御史都敢指著他的鼻子罵︰「狗生角,且數有光怪。」

卑賤的武官,給宰相門庭送錢,不被丟在臉上,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

不過李逵並不認為一點辦法都沒有,反而給劉葆晟倒了一杯酒之後,問︰「劉將軍……」

喝下一杯酒,劉葆晟的眼神這才有了點生氣,長嘆道︰「什麼將軍,賢佷要是不嫌棄劉某一事無成,叫聲叔叔可好。」

李逵還能怎麼辦?只能腆著臉道︰「叔,我想听一听……妹子入宮的前後緣由。」

劉葆晟倒是不在乎,低頭自斟自飲了一杯,回憶道︰「官家登基時尚年幼,太皇太後下令國朝官宦人家選女官充斥後宮,其實是太皇太後有從這些女官中給官家選後的打算。劉某蹉跎一生,整日被同僚排擠,受氣之下,不免想到了另闢蹊徑。」

「女官名額百人,都是十歲以下的女童。不怪賢佷笑話,家中夫人最為反對。但劉某以為這是個機會,成功就一步登天,失敗……苦了女兒一個。」

劉葆晟這些日子受到的煎熬,不啻于當初決定將女兒送入宮中時候的糾結。

就連李逵都能感受到劉葆晟內心的歉意,還有失落。

站在劉葆晟的立場上,他是對的。機會太難得了,不是選秀,而是選後。一百人之中選出一個皇後,這樣的機會要是錯過了,幾輩子都輪不上,概率已經不低了,甚至說很高。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李逵提醒道︰「那麼說孟氏封後不是官家的意思?」

「是太皇太後,官家沒有決定權。小女正因為得到了消息,才惶恐不已。」劉葆晟如實道。

李逵沉默著琢磨起來,他總覺得有機會,當然不是封後的機會,而是在後宮之中獲得權勢的機會。劉氏在宮中受到皇帝的寵幸,太後,太皇太後對她的態度已經不重要了。甚至孟氏對她的態度也不重要,她只不過失去了成為皇後的機會。

但不要忘記了,在後宮中活地好,不一定要當皇後。

妃子,尤其是皇帝的寵妃,一樣能夠得到想象不到的權勢。

而後宮中除了女人,還有數量龐大的太監。

對了,太監。

他怎麼把這茬給忘了,李逵眼前一輛,似乎撥雲見日般的清醒︰「劉叔,小子最近讀史,發現了一樁有趣的事。」

讀屎?

這有什麼可讀的?

隨後劉葆晟才醒悟,李逵應該要說的是讀史。只見李逵開始了表演,故弄玄虛道︰「以史明鑒可以知興衰,以史明鑒可以悟古今。小子從史書之中看到了一個任何時候都能用的道理。」

「賢佷高才。」劉葆晟期待的抬起眼皮,他快要被女兒的事愁死了,突然發現了救命稻草就在眼前,他能不抓住嗎?

可是韓大虎听到李逵的這些話,氣地只能干瞪眼,說什麼胡話呢?

你才剛入蒙學,還敢說什麼——以史明鑒可以知興衰,以史明鑒可以悟古今。你丫欺負在座的沒有讀書人,騙鬼呢?

韓大虎有種智商被侮辱了的怒火,卻反駁不了李逵。

誰讓他有個出身進士的老師呢?

李逵也不搭理韓大虎異樣的目光,自顧自說起來︰「劉叔是想要保小妹在宮中的安危嗎?」

「沒錯,就是這個打算。」劉葆晟狠狠的拍打著大腿,他總算是遇到明白人了。孟氏封後誰也左右不了,這是太皇太後的決定。只要保住劉氏在宮中的安危,對他來說已經心滿意足了。更何況,來日方長,太皇太後……總有歸政官家的時候,到時候只要女兒還得寵,一切都有機會。

李逵覺得有門,劉葆晟不是那種一句話都听不進去的渾人,害自己覺得聰明的不得了。他是個能听勸的人,那麼事情就容易起來了︰「叔,你覺得宮中權勢最大的人是誰?」

「官家。」劉葆晟月兌口而出,隨後補充道︰「當然是親政之後。眼下自然有太皇太後,皇太後垂簾听政。之後的話,應該是皇後了。」

「她們能保存小妹的安慰嗎?」李逵問。

劉葆晟傻眼了,家里奴僕太多,當家人都不重視的奴僕,主人會在意死活嗎?

不會。

而劉氏在宮中的地位就是這樣,不是兒媳婦,僅是丫鬟滿格的狀態,她的死活只有官家在意,其他人可不在乎。甚至皇後等人恨不得劉氏失寵,最後慘死。

劉葆晟憂心忡忡道︰「或許官家能保住小女的安危。」這話他說的一點信心都沒有。宮廷是什麼地方,這是世間陰謀詭計最多的地方。官家總不能一步都不離開劉氏吧?

能一步都不離開劉氏的人,除了宮女就是太監。宮女就算了,相比來說這個階層往前一步被皇帝寵幸,一步登天。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咸魚狀態。但太監就不同了,將宮廷管理的井井有條的是宦官,而不是皇宮的主人們。

李逵高聲道︰「叔,你錯了,是宦官。」

「怎麼可能?」劉葆晟驚愕不已。

李逵道︰「叔你想一想,宦官就是皇宮的大管家。除了主人意外,宮女小黃門都歸他們管,只要將宮中權勢最大的宦官喂飽了,願意保護小妹,那麼小妹在宮中自然無憂矣。而且叔你還不知道,小子讀史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宦官是最講信用的人。收錢辦事,收小錢辦小事;收大錢辦大事。只要喂飽了宮中最大的宦官,小妹在紅牆綠瓦之中,無憂矣。」

「您老想一想,宮中幾萬人。太後跟前能有幾人,太皇太後身邊又有幾個人,而大宦官能管數萬的宮女和小黃門,是不是這麼個道理?當初沒有宦官陳琳,真宗皇帝豈不是早就被人害了?」

劉葆晟是沒有轉過彎來,他一直在貴人之間徘徊,沒有考慮過宦官。可讓李逵這麼一提醒,猛然想到了一個人︰「賢佷,你是說大內總管馮世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