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 即將崩壞的三國

事實上,自從發現自己出現在兵荒馬亂的西涼,並確認年代之後,杜克就打消了投靠劉皇叔的念頭,直接去抱董卓的大腿。

結果……不小心成了對方的女婿,順利吃上軟飯。

既然如此,杜克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利用先知先覺的優勢,幫西涼軍建立優勢——

而今,皇帝尚未駕崩,誰都不敢明目張膽地帶兵入京,以免被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

正因為如此,大將軍何進才會想到從丁原那里借幾名猛士。

當然,董卓並不知道此事,畢竟他與大將軍何進之間的關系還沒有近到這種程度——

按照歷史進程,何進先是干淨利落地解決掉對手蹇碩,等到了五月,就開始向宦官集團發動總攻,並發出征調外兵進京的命令。

但杜克知道,自己這個便宜岳父起初並不受待見,千里迢迢前來撈取政治利益,換來的卻是疏遠——

何進將其調往長安上林苑。

若非後期袁紹伸出了橄欖枝,私下允許他率軍至雒陽,屯兵于平樂觀,哪里還有以後得虎牢關之戰?

既然如此,倒不如等皇帝駕崩,直接打著太傅袁隗旗號入京,畢竟士族集團並非鐵板一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以袁隗、袁紹等人為首的豪門世族。

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

事實上,袁氏與何進的盟友關系並非牢不可破,而是由利益決定。

宦官和士人之間勢如水火,要麼宦官死絕,要麼士族倒下,對于大將軍而言,宦官同樣是他的大敵,當初設置西園八校尉時,皇帝便下詔表明,以蹇碩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換而言之,哪怕大將軍之位再尊貴,名義上也得听其號令。

由此看出,士族跟外戚選擇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宦官勢力,完全是出于這個的利益。

最關鍵的是,何進出身低賤,乃屠戶,也就是殺豬匠,士人打心眼里看不起這家伙,若非其妹當上了皇後,這大將軍之位哪里輪得到他?

因此,等打敗宦官這個共同敵人之後,袁紹、曹操這一批富有野心的年輕士人怎麼可能甘心屈居人下。

但傳統士族有一個致命劣勢,在京中兵權甚少,只能仰仗大將軍!

這絕對是太傅袁隗不願意見到的,此時,主動進京、並打著太傅故吏身份的董卓,怎麼可能不被接納?

最後,入了雒陽,只要勸住岳父大人千萬別亂來,同時維護好與汝南袁氏的關系,不就可以輕松把持漢家天下了嗎?

以上便是杜克的打算。

簡而言之。

聯和袁氏,共拒天下諸侯。

在听完杜克的分析之後,董卓大喜,又偏頭看了看另外兩個女婿牛輔、李儒,眼神中似乎有些嫌棄。

萬里之外。

潁川,潁陰縣。

四個風塵僕僕的騎士收起驗傳,進入縣城之內。

一路南下而來,陸離真正知道了什麼叫千里無雞鳴、路有凍死骨,若非親眼所見,他都不敢相信,司隸校尉部竟會是如此景象。

不過,潁陰倒是十分繁華,街上人影憧憧,放眼望去,能看到不少高冠儒服的士子,尤其是路過市集時,更是讓陸離生出一種生在盛世的錯覺,

「不只是潁陰,整個潁川郡都沒有遭到什麼兵災。」張遼收回視線,感慨道︰「汝潁多奇士,所言非虛。」

這些年來,天下動蕩、戰亂不已,潁陰卻依舊如此繁華,百姓安居樂業,著實不簡單。

「潁陰荀氏、許縣陳氏、長社鐘氏、舞陽韓氏,有這四大世家坐鎮潁川,實乃百姓之福。」

趙雲與兩位兄長並行,在看到潁陰的盛世景象之後,心中亦是生出幾多感念。

「荀氏八龍,天下名士。」

陸離低聲輕嘆。

這個名頭並非吹噓而來,這八人皆為親兄弟,在中原世族之中,極具影響力。

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既然來到潁陰,若不見這八人,陸離總感覺心有遺憾——

連身居邊城的鄉老都有卜筮吉凶、相面之能,更別提大名鼎鼎的荀氏八龍了,縱使不能學到什麼,見識一番也總會是好的。

這個時候,扮作小販的秘使隨手一揮,一道無形氣牆瞬間籠罩住了一行四人︰「三位將軍,吾等在此歇息一晚,明早再入雒陽。」

「天色尚早,為何不盡快趕路?」

趙雲率先發問,他真是一刻都不想等了,尤其是知道此行關乎天下社稷之後,恨不得立刻飛身趕到雒陽,將天子身邊的奸邪小人誅殺干淨。

「將軍有所不知,國都法律森嚴,禁止攜帶兵戈入內。」秘使拱了拱手,耐心解釋道︰「今夜稍作歇息,吾派人先將三位的武器運入京師。」

月牙戟、鐵馬戟、龍膽亮銀槍,皆不便攜帶,被他們裝進了偽裝好的貨堆之中,而潁川乃是士族的勢力範圍,出示特殊信物便可以糊弄過去,但雒陽不一樣。

蹇碩必然會在老巢廣置耳目、到處探伺,時刻關注士族動向,像城門這等地方,探子不在少數,四人如至京師,還大搖大擺地帶著一堆雜貨,恐怕要被搜查,倒不如分批入城,先把武器送進去。

至于是否會丟失,陸離並不擔心,要是大將軍連這種事情都解決不了,那還留在雒陽爭什麼權,干回老本行殺豬去吧。

「那就拜托先生了。」

身為三人中資歷最深之人,張遼的話完全可以起到拍板定案的作用,只听他沉聲說道︰「連續趕了兩天路,先找個地方歇息吧。」

「諾。」陸離與趙雲應諾。

「三位,大將軍已經安排好住處,請隨我來。」

話落,無形之牆散去,行人沒有察覺到有任何不妥之處,依舊在市集、市井之內閑逛、談笑。

不遠處,高陽里。

一名年輕儒生站在里門外,默默看著毫不起眼的四人消失在人潮之中。

「文若,為何躊躇不前?」

「無事。」荀彧擺了擺袖袍,目光卻不曾移動半分。

此處為潁川荀氏所居,海內皆知之地,別說縣尊了,就算太守親至,都不敢托大,絕對會在里外下車,步行入內,以示對這個家族的敬意。

見自家兄弟駐足不前,門內那名儒生快步走出,順著視線望了過去。

片刻之後,荀諶喃喃低語道︰「去年有望氣師說雒陽將有兵災,吾本以為是妄語,現在看來,恐怕真要成真了。」

「能為天子望氣,豈是凡俗之輩?」

「非也,莫非文若忘了濫竽充數的典故。」荀諶忍不住強辯了一句。

昔年天子耀兵平樂觀,可是一樁盛事,哪怕是在士子匯聚的潁陰,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洛陽是都城,天下之中,哪怕黃巾賊的鋒芒再甚,也斷不可能攻至城下,那術士定是東郭之流,僥幸蒙蔽了天子。

其實,荀諶當初就持懷疑態度,前朝,楚國滅亡時,曾有箴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結果真的應驗了。

是什麼緣故?

當初,荀諶認為是誤打誤撞,那段歷史已不可考,焉知其余五國滅亡之時,無有類似的話傳出?

趙雖三戶,亡秦必趙。

燕雖三戶,亡秦必燕。

……

只不過最終亡秦的項羽確實為楚人,所以這句話才被神話,在民間廣為流傳,想必「兩宮流血」之語大抵也是如此。

畢竟,荀氏最擅長望氣之術,而族長都沒能力望天下之氣,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但看到陸離一行人之後,荀諶的信念開始動搖︰怕是小覷了天下英豪。

這個時候,沉默許久的荀彧收回視線,突然開口道︰「友若,我想去雒陽。」

「去那里作甚,為誅殺十常侍之事?」荀諶心中大駭,他覺得自己這個胞弟有些異想天開了︰「小黃門勢大,你忘了六叔為躲避黨錮之禍,隱遁漢濱達十年之事?」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

這是潁川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而慈明就是指荀諶與荀彧的六叔。

聞言,荀彧笑道︰「雒陽乃天下之中,正是建功立業的好去處。」

荀諶贊成他的說法,點了點頭,但還是提醒道︰「卻非冒然可去之地。」

「吾知,但若與那幾位從北方來的義士一同前去,可保安全無虞。」

兩人交談之時,一騎牛老者從里門旁經過,並無想要下車的舉動。

見狀,看守里門的小吏趕緊沖出來,想將其攔住,直到發現對方只是經過,並不打算進來之後,才長出一口氣。

「又是一名義士,哈哈哈。」

荀彧心情大好,竟放浪大笑起來。

潘明一陣無語,皺眉回望身後。

當高陽里三個字映入眼簾時,他心道一聲不妙,怕是被人看穿身份了。

不過轉念一想,潁陰荀氏乃天下士人之表率,絕不可能告密,大將軍將落腳點放在這里,也有這一點原因在。

所以扮作老人的潘明朝兩人笑了笑,繼續趕著搖搖欲墜的牛車向前駛去。

巳時三刻,張遼在後宅正堂里與陸離、張遼議事,商量入雒陽之後該如何行動,不能只听大將軍安排,需要有自己的判斷。

另外,丁公還交代了一些其它任務,比如︰廣結人脈。

隨著皇帝昏迷不醒,兩黨之爭幾乎快到了圖窮匕首見的時刻。

士人集團為了擴充實力,不得不想辦法招納新鮮血液進來,而武人被順理成章地納入視線。

大將軍何進知道士族看不起自己,因此,在這種生死存亡關頭,他積極拉攏非世家門閥出身的武人,其中,最合適的人選莫過于並州刺史丁原,麾下猛將如雲不說,出身也與之差不多。

兩人均出生在窮苦人家︰

一個年輕時做過屠夫、一個年輕時擔任斗食小吏。

而在座的三人,除了比較年輕的趙雲,張遼與陸離都知道,主公是大將軍用來對抗士人集團的底牌,一旦翻臉,對方根本拉不出太多軍隊——

曹操、淳于瓊等人跟袁紹走得很近,北軍五營亦是如此。

正是知道這一點,主公才特別慎重,不希望將前途全部壓在何進身上,全是兩人可以嘗試暗中跟袁氏接觸一下。

打著小主意的陸離放下杯盞,不動聲色道︰「兄長,抵京之後,小弟願往曹府走一趟。」

「典軍校尉曹操?」

「沒錯。」

張遼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因為,來之前他特意了解了一番雒陽有哪些山頭,知道這典軍校尉曹操並非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其父曹嵩官至太尉,而太尉乃三公之首,養祖父更是了不得,為宦官曹騰,漢朝開國丞相曹參的後人,此人歷侍四代皇帝,雖是宦官,但卻與士人交好,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

換而言之。

此人雖然比不上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但身份也稱得上顯赫,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有一定的兵權——

兩千人左右。

若是放在並州,這確實算不得什麼,但能在雒陽、天子腳下,掌握這麼多兵馬,意味可就不一樣了。

見兄長同意自己單獨行動,陸離按下心中的狂喜,坦白來說,他還是忘不掉曹老板。

當然了,並不是要背主投靠,並州軍中任何將領都有可能叛變,唯獨他這個丁公女婿不能,但這並不妨礙他打著丁公的旗號與曹操結盟。

曹氏猛將︰曹洪、曹仁

夏侯氏猛將︰夏侯惇、夏侯淵

尤其是拔矢啖楮的夏侯惇,雖比不上呂布,但也是天下數得上的猛將,與曹老板結為盟友,穩賺不賠。

「兩位兄長……」

當趙雲準備開口說話時,短促的牛叫聲從院外傳來,接著就是一陣輕微的震蕩。

「一路辛苦。」

院子外,潘明朝倒在地上的牛尸低語了一句,而後敲響院門、對暗號。

不多時,秘使打開大門,領著他前往大廳。

張遼則率陸離與趙雲起身相迎。

緊接著,四人落座。

秘使命僕從奉上熱湯、酒食。

在此期間,無甚意外發生,反正就是寒暄。

而潘明趁張遼問話之際,不動聲色地掃了一遍屋中諸人。

一個趙雲,一個陸離。

陸離位在趙雲之上,緊挨著張遼而坐。

見好友注目過來,陸離對他一笑,笑容很客套,但眼神中卻流露出只有彼此才懂得「摯友久別重逢」的喜悅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