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二月的京城春寒料峭,北方的寒流還沒有退去。

但畢竟春天到了,街上的人衣服還是越來越薄。

商場里也熱鬧了起來,妝容精致的女士們出手大方,消費能力讓人乍舌。

陳耀東在省城待了三天後,沒有回景安,直接來了京城。

開春時節,又到了換裝的季節。

正是商家創收的時候,過來蓐一把羊毛。

京城的消費能力並不比魔都差,藏龍臥虎之地,有錢人太多了。

辛苦一下,每天蓐兩千萬問題不是太大。

抽空看了看房子,之前還想買,看了一圈卻不想買了。

京城和魔都一樣,這種地方只適合奮斗,不適合生活。

房子太多了沒多大意義,又不打算炒房。

一晃就到了三月。

學校開學了,街上的行人似乎也更多了。

這天中午吃飯時,忽然看到有人加微信。

陳耀東就點開看了一下,多少有點意外。

加他的竟是羅美,就順手通過了。

羅美很快發了一條信息︰「耀東哥你在京城嗎?」

陳耀東就奇怪了︰「你怎麼知道?」

羅美回︰「我听店員說的。」

陳耀東搓搓頭皮,看來自己的行程在公司還真不是什麼秘密,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可問題是自己也沒三天兩頭的跑去視察分店啊,店員關注自己的行程干嘛!

回了一個‘嗯’字。

羅美又發了一條︰「下午你忙嗎,我請你吃飯吧!」

陳耀東回︰「我請你吧!」

羅美回︰「我請你吧,我有錢。」

陳耀東想了想,回了一個字︰「好。」

羅美問︰「你在哪?」

陳耀東回︰「國貿這里,來了給我打電話。」

羅美回了兩字︰「好的。」

就再沒動靜了。

陳耀東也再沒回她,吃過飯就去了店里繼續蓐羊毛。

下午五點半左右,一個京城的陌生號碼打來了電話。

羅美打的。

陳耀東接完電話,就直接下班了。

從國貿出來找了半天,才找到羅美說的小餐館。

羅美佔了一張靠窗的桌子,看到陳老板進來忙起身招呼︰「耀東哥。」

陳耀東問︰「哪天過來的?」

羅美道︰「過來一星期了。」

陳耀東坐下打量,女大十八變的感覺更強烈了。

不知不覺,這姑娘也二十了。

記的去年還不怎麼會打扮,今年在穿搭上進步許多,雖然多半有可能買的衣服都是地攤產品,但搭配的挺好,本來就挺漂亮,稍微打扮一下就更耐看了。

羅美被他看的有點不好意思,把菜單遞過去道︰「耀東哥你點個菜。」

陳耀東問︰「你點了沒?」

羅美道︰「我沒點。」

陳耀東就接過菜單翻了幾下,點了三個菜加一個湯。

羅美听了他點的菜,更不好意思︰「你再點上幾個。」

陳耀東道︰「我差不多了,你看看吧,有沒有想吃的!」

羅美翻翻菜單,又點了兩個比較貴的菜。

陳耀東問︰「秋上就大三了吧?」

羅美點頭。

陳老板就感慨︰「過的可真快,眨了個眼又兩年快過去了,你都要上大三了,我們家老二畢業也快兩年了,過上一兩年估計也要結婚了。」

羅美小聲問道︰「衛東哥怎麼不回景安考事業單位?」

陳耀東道︰「他自己選擇的路,現在到哪都一個樣,有口飯吃就行。」

關著門自家人說老媽的豬白養了沒問題,外人跟前自然不會說。

羅美輕輕點頭,又問︰「嫂子快生了吧?」

陳耀東道︰「快了,預產期在五月九號。」

聊了一陣,飯菜上齊,邊吃邊聊。

吃了半個小時,天已經黑了。

陳耀東問︰「你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

羅美感覺臉有點燒,但還是說了︰「兩百。」

陳耀東很吃驚︰「兩百能夠?我表妹也在京城,听說吃飯一個月就得三百。」

羅美低著頭說︰「吃不了那麼多,食堂的飯很便宜,一天五塊錢就夠吃了。」

「……」

陳耀東張張嘴,不知道說什麼。

一天五塊錢伙食費……

學校的飯確實便宜,饅頭夾菜一塊錢一個。

可問題是,誰天天吃饅頭夾菜。

不過他畢業是外人,有些話也不好說。

吃過晚飯,羅美回學校了。

陳耀東則回酒店加班工作,給公司的一干頭頭們打電話。

除了新上項目,今年公司的重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夯實基礎。過去兩年興邦農業公司可以說一直都是比較粗放的管理,而隨著攤子越來越大,再粗放下去肯定不行的。

三五個人靠人管人,三五百人得靠制度管。

隊伍需要鍛煉,管理體系要繼續完善。

不把基礎給打牢了,再這麼擴張會把蛋扯碎的。

本來打算在京城干上一個月,三月中旬去接上媳婦一塊回景安的。

結果隔天接到電話,省領導要下去調研,不得不匆匆趕回了景安。

大領導的每一次調研都是有目的的,可不是隨便下來走走。

項目在省里能不能通過,就看這次調研。

陳耀東當然要打起精神,回到景安就去了市里。

大老板面授機宜後,又開了個會安排了下任務。

只給了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市里在緊張準備,興邦農業也在準備。

三月十號。

省里大領導輕車簡從到了景安,在市里開了個短會後,就在市領導的陪同下開始調研景安市各業發展情況,第一站就選了剛剛落成的農牧產品批發市場。

現場早就收拾干淨,該清的全部清了,整齊有序。

陳耀東做足了功夫,親自擔任講解員,給領導們介紹批發市場的各項功能,以及後續的招商計劃和未來對批發市場的定位,曹興平拎著個音響跟在後面。

看完批發市場,又去三營看了看正在開發的耕地。

這也是市里的重點項目,興邦農業斥巨資拿下了大頭。

看批發市場時,大領導只是听和看不表態。

到了三營,看到遼闊的荒原上正在開荒的施工隊,才露出了滿意神色,先表揚了市領導幾句,最後沒忘表揚了陳耀東幾句︰「現在的年輕人肯踏踏實實干點實事的沒有幾個,一心發展農業的就更少,肯大規模投資基礎農業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小陳好好干。」

看完三營,又去看了看市里選的幾家有代表性的農牧企業。

第一站去了景安的龍頭企業景通牧業。

景安沒有大營國企,景通牧業是景安的龍頭企業,經營範圍比較廣,主營女乃制品和農產品類加工,也有各類作物制種,去年營收突破了2億,員工總數六百多。

在全省建了十幾家大型的養殖場,主要飼養女乃牛。

在三營也拿了一萬多畝地。

去年還入選了河西省民營企業50強。

這樣的規模扔到南方不值一提,但放到景安,卻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陳耀東和景通的老板張華金也不陌生,老張毫無疑問是個能人,只用了六年時間就把景通牧業干到現在的規模,沒點能耐可不行,但沒人知道的是,老張天天晚上睡不著覺。

無他。

欠的債太多了。

資產負債率超過了90%。

擴張是需要成本的。

特別是重資產的農牧業,拿地建廠房買設備樣樣都得錢,回報率還不高,只能通過借貸融資來擴張,像陳耀東這種不從銀行貸款,拿自己的錢往里砸的可以說絕無僅有。

看了幾家企業,大領導在景安住下了。

次日,十幾輛車去了南山平原。

大領導看了一圈,听了听匯報就走了,沒有表態。

回景安的路上,陳耀東跟郭老頭討論︰「你覺的問題大不大?」

「問題不大。」

郭老頭道︰「農業基礎投資不是房地產,保耕地是國策,這麼大規模的投資,省里不可能不支持,不然大領導也不會親自下來調研了,等著就是了。」

陳耀東放心了,回到市里,就去找大老板哭窮。

哭窮是假,目的是要政策。

開發南山平原需要的資金量太大,即使他勒緊腰帶死命撈錢,也會累到吐血,如果能拿到銀行的無息貸款,自然更好,這個得市里甚至省里給政策。

忙活了一星期,陳爸陳媽旅游回來了。

兩人游了整整一月,被王欣帶著游了魔都、金陵、姑蘇、杭城等華東十三市,還去鹽城看了看小兒子,還花五十多萬給小兒子買了一套房子。

忙到月底,省里傳來消息,項目報上去了。

陳耀東和郭老頭跑了一趟省里,拜廟見神,隨後又跟著省領導跑了一趟京城,繼續跑部前進,最後跟著郭老頭見了一些專家人士,這些可都是人脈資源。

在京城蹉跎了四天,陳耀東去了保府,接上媳婦回家。

八個月了,姜苗苗肚子更大了。

體型徹底走樣,走路都挺費勁。

姜爸親自開車,和姜媽一起把兩人送到了機場。

還有一個月就要生了,要不是陳耀東過來,姜苗苗早就回景安了。

四月的景安春暖花開,水上人家的院子里綠意昂然。

萬物復蘇的季節總是能讓人心情舒暢。

陳爸陳媽也下來了,沒事就擺弄院子里的花草,陳爸還挖了一小塊菜地,準備種些菜自己吃,陳爸準備了一大堆生活用品,還有嬰兒的小衣服,就等孫子出生。

陳耀東也盡量不出去應酬,每天沒事就陪媳婦。

姜苗苗行動不方便,瞌睡也比以前多,還不能長時間坐著不動,每天要活動,這個時候的孕婦最需要照顧,用老話說就是,萬里長征都走完了,不能在最後關門出意外。

這天吃過晚飯,陳耀東牽著媳婦在小區里溜達。

有好幾家都在裝修,姜苗苗挺驚訝的︰「老公,這里的房子賣出去了不少啊?」

陳耀東點著頭︰「今年賣出去了三十幾套,剩下的不到一半了,不過賣出去的都是小一點的院子,兩三百萬的好賣,四五百萬的不太好賣,景安的消費能力還是不行。」

姜苗苗哦了聲,思維快速跳躍︰「寶寶的名字你想好了嗎?」

陳耀東挺頭大︰「想了好幾個都不太滿意,你想了沒?」

「想了啊!」

姜苗苗興致勃勃地說了幾個,男女都有。

因為不知兒子還是閨女,就準備了兩套方案。

陳耀東覺的不是太好听,但沒直說,只說回頭再討論。

好在還有時間。

姜苗苗一手牽著他,一手模著肚皮,一邊走一邊悠悠地道︰「老公,我看網上都說懷孕的女人神經都不太正常,我是不是也經神不正常?」

「沒有,那是瞎扯!」

陳耀東義正嚴辭的否認,笑話,就算真的不正常,也不能承認啊!

懷孕的女人敏感又脆弱,誰知道會不會因為一句話出問題。

姜苗苗松口氣︰「我也覺的我沒問題。」

陳耀東更無言,更覺自己明智。

隔天。

又去醫院檢查了下,一切正常,沒有問題。

可晚上睡覺時,姜苗苗就有點憂郁了。

「老公,大腿這麼粗了。」

「沒事,等生完孩子就好了。」

「要是生完孩子還這麼胖怎麼辦?」

「胖點也好,模著有肉。」

「瞎說,你言不由衷。」

陳耀東一個腦袋兩個大,只能盡量哄著。

一天天的盼著趕緊生趕緊生。

再這麼下去姜苗苗沒事,他得被折磨出神經病來。

一家人盼星星盼月亮,都在等生命延續。

陳爸閑的沒事,每天拾掇那些花花草樹,修剪一下景觀樹,正努力把自己轉變成一個勤勞的園丁,還在後院種下了幾棵石榴樹,寓意著多子多孫。

陳媽同樣閑的骨頭發軟,每天樓上樓下拖一遍擦一遍。

親戚們也三天兩頭的打個電話問下情況,都在等著小生命降世。

不知不覺五一到了,陳耀東徹底月兌了產,放下了所有工作,全職在家陪產。

姜苗苗越發不好受,老是犯困,肚子時不時的疼一下。

啥都顧不上了,臉也不想洗了,只想快快生完少受罪。

陳耀東也跟著揪心,深切體會到了生命傳承的不容易。

終于,五一過完後,到醫院檢查了一下,姜苗苗正式住進醫院待產。

陳耀東拜訪了一下院長和一位主刀的產科副主任,全家住到了醫院。

隔天。

姜爸姜媽也過來了,嚴陣以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