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2章 西風壓倒東風

被傷風鼻涕折騰的昏昏沉沉,實在碼不動了,親人們容我調整幾天,感冒好了加量。

————

元旦之前,官方組織召開了項目論證會。

這也從側面說明,只要官方真正重視起來,效率其實是很高的。

郭老頭代表興邦農業在會上詳細匯報了項目規劃,並就有關問題現場作了回答,陳耀東只負責听,只在現場的專家和領導問到有關資金的問題時才回答了一下。

論證會結束後,市里當即又開會通過決議。

趕在元旦之前,將相關的資料文件報到了省里。

元旦這天,經裴老頭提議,王平安組織和策劃,興邦農業搞了一個年會,在景興大酒店擺了三十多桌,全體員工吃喝K歌,感覺效果蠻不錯的。

不知不覺,興邦農業的員工已經三百多了。

其實按目前的規模,兩百多人就夠了。

多的一百算是儲備人員,為明年的全省擴張做準備。

元旦放假三天,陳耀東忙的腳不沾地。

都沒有時間陪媳婦。

老板的字典里沒有假期概念,反而越是放假的時候越忙。

節後上班,陳耀東召集管理層開會討論了下春節後的一系列安排。

陳耀東問︰「年後能來多少大學生?」

經過堅持不懈努力,興邦農業終于在景安師範招到了一批即將畢業大學生,年後就會來公司實習,也是興邦農業現在有了一定的規模,幾個大項目投資不小。

才多少有了一點吸引力,不然那些大學生根本就不考慮。

裴老頭道︰「有三十幾個吧!」

「來了全部下放到各門店去。」

陳耀東道︰「以後所有非技術研究類崗位的大學生,來了都放門店去鍛煉上半年。」

裴老頭道︰「你把人家大學生放到店里去賣菜,我估計得全跑光。」

陳耀東道︰「跑就跑吧,景安師範學院的學生不是天之驕子,半年都堅持不下來,以後能有多大潛力,沒在基層崗位干過,怎麼能真正了解公司的運轉,說句不好听的,如果單論管理,我們的幾個部門經理還不如那些店長,基層鍛煉人。」

這點王平安挺贊同︰「這個是實情,畢竟門店那些店長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我們的各部門經理則主要是業務,怎麼管人,還是各門店的店長比較擅長。」

陳耀東道︰「所以啊,管理管理,其實說穿了也就那回事,最重要的還是管人帶隊伍的能力,只要能把人管好,把隊伍帶好,其他的都不是問題,要是連人都管不住,把隊伍帶的一盤散沙,連個店長的崗位都勝任不了,還怎麼獨擋一面。」

「所以,以後來的大學生如果不是像法務會計這種專業的崗位,都放到下面鍛煉去一段時間,如果這些大學生能留下,那就重點關注,要是能在下面堅持干到店長崗位的,就重點培養,不怕要跑,那些沒啥潛力的留著也沒用,跑就讓他們跑!」

裴老頭沒啥意見,陳老板的決定是對的。

陳耀東問︰「門店里有特別出色的嗎?」

王平安道︰「有幾個,上進心比較強。」

陳耀東道︰「春節過完提上來,在公司鍛煉上一年,明年擴張就全靠這些人了。」

王平安答應了一聲,道︰「這些店長和王雪梅一樣,缺的其實就是個文聘,上進心比好多大學生要強的多,多鍛煉一下獨擋一面還是沒問題的,不過現在各門店長全是女的,連一個男的都沒有,多少有點不太正常,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陳耀東也頭疼,揉了揉眉心問︰「你什麼想法?」

王平安道︰「這個沒啥好辦法,現在的年輕小伙子寧可去酒店端盤子,也不願意到超市賣菜,所以大部分超市的從業人員都是女性,即使有願意去的也沒多大的潛力,只能等公司影響力起來了,有了一定的吸引力,再慢慢調整人員的結構。」

陳耀東琢磨了一陣,確實沒什麼好辦法,就不再問這個。

討論了一個多小時,定下了年後的重點工作方向。

中旬,陳耀東和郭老頭跟著大老板去了一趟省里。

項目報到省里,一位領導看過之後,要當面听一下匯報。

在酒店等了一天後,陳耀東見到了領導,就項目的有關問題做了詳細匯報,領導對他有印象,對興邦農業也有印象,一半時間問了問項目的一些規劃和思路,一半時間問了問陳耀東的情況,好像對陳耀東的興趣比項目本身還大。

見完領導,就沒他什麼事了。

省里肯定要研究的,還不知道要等多久。

回到酒店,就和郭老頭商量︰「省里你比較熟,你覺的多久可以過審?」

郭老頭道︰「咱們這是綠色項目,利國利民的好事省里肯定會支持的,快的話年後就可以出結果,主要是京城,到時我多跑跑省里,請省里出面協調,爭取上半月落地。」

陳耀東笑著說︰「你老人家可得抓緊點,趁我現在決心比較大,盡把把項目啟動,不然拖的時間太長,把我的斗志給磨平了,再想實現咱們描繪的藍圖就難了。」

郭老頭很無奈,只得應著。

又在省城歇了一晚,陳耀東飛去了中原。

郭老頭則回了景安。

中原有個同學結婚,陳耀東結婚的時候人家來了,他當然也得過去一趟。

吃了一頓酒席,回到景安時已經快到下旬了。

年關馬上到了,今年的春節比較早,沒拖到二月。

地不種了,牛也不養了。

陳爸陳媽閑的渾身難受,跟大伯二伯商量一番後,決定今年在水上人家過年,終于來了城里,把水上人家收拾一番,開火做飯,順便伺候兒媳婦。

六個月了,姜苗苗肚子又大了。

越發行動不便。

沒懷孕前美是第一。

現在哪還里顧的上愛美。

衣服是怎麼舒服怎麼穿,連妝也不畫了。

陳媽望眼欲穿,掰著指頭數日子,心心念念全是孫子。

熙熙攘攘到了年關,興邦農業公司全體員工每人發了兩個月的過年錢,員工們開開心心準備過年,覺的陳老板是個好人,跟那些在超市上班的比,明顯有了不少優越感。

工資給到位了,好多問題其實就不再是問題。

今年,超市的工資還是八九百一千塊。

賣衣服賣畫妝品的不但沒漲,反而收入縮水,底薪兩年沒漲,生意不好做了,拿的提成少了,收入自然就降了,相比之下月平均兩千的工資,在景安應該算是高工資了。

只有那些工作年限比較長的鐵飯碗才有這個水平,剛工作一兩年的也就一千多塊。

有了對比,自然就有優越感。

所以今年店員辭職的比較少。

莊寡婦也領了一個月過年錢,很是意外。

沒想到臨時工也給發過年錢,結果問了下其他人,才知道不是誰都有。

就她和羅美有,立馬明白這是特殊關照。

開陽三隊還有幾個人在興邦農業公司打臨工,有的在物流隊,有的在門店里,都是按天算的,干一天給一天的錢,沒有提成,也不給交社保,不算興邦農業公司的員工。

臨時工拿到過年獎的,就莊寡婦和羅美兩個。

親爹沒了,羅美無家可歸,過年只能去莊寡婦家。

莊寡婦沒在村上的小區買樓房,還住在平房。

兩個兒子都比較懂事,寒假也在興農綠色超市打臨工。

晚上回家做飯,羅美一邊幫忙,一邊給嬸嬸出著主意︰「嬸,你干脆不要種地了,十幾畝地一年辛辛苦苦,才掙一萬多塊,還把你苦的,小峰和小晉都大了,自己會做飯,你不如把地租掉,去耀東哥店長上班算了,比你種地強。」

莊寡婦愣了下,有點遲疑︰「不種地不行吧?」

羅美說道︰「現在種地劃不來,隊里好多人都不種了,你種地一年掙個一萬多,租掉租個八九千,相差不到一萬塊錢,打臨工一年還掙不到一萬塊錢……」

莊寡婦道︰「今年在陳耀東店里打了兩百多個工,有一萬塊錢啊。」

羅美道︰「那也劃不來,你打臨工一天才四十,正式員工有提成,一個月工資都在兩千以上,還給交社保,交夠十五年到了55歲就可以退休拿養老金,這個才是重要的,你種地的話老了可沒有養老金拿,而且正式員工加上提成一年下來都有三萬塊了,比你一邊種地一邊打臨工要強,也沒種地那麼辛苦,我覺的還是把地租掉好。」

莊寡婦大兒子羅峰也道︰「媽,姐說的對,你把地租掉吧!」

「可是……」

莊寡婦挺猶豫︰「陳耀東那菜店听說還在賠本,萬一倒閉了咋辦?」

羅美在京城上學一年半,漲了不少見識,道︰「不會倒閉的,店員不是在議論嗎,他們頭三年就沒想掙錢,主要是佔市場,現在好多超市已經不賣菜了,菜市場也倒閉不少,最多明年一年,景安就沒幾個賣菜的了,就剩下他們一家,肯定要賺錢的。」

莊寡婦還是挺躊躇,難以下定決心。

而與她的糾結相比,高立明卻相當郁悶。

天天往家跑太折騰,兩口子在城里租了個房子住。

隔三差五回家看看兒子。

晚上帶著袁秋和幾個干裝修的吃了頓飯,快十點了才回到出租房。

袁秋進了門問︰「你今年掙了多少錢?」

結了婚的男人,最怕的就是被老婆問這個問題。

高立明道︰「干嘛,不就掙的沒你多,你還想把我休了?」

袁秋笑眯眯道︰「你咋不知道害臊呢,一個大老爺們掙的還沒我多。」

高立明牙很疼,卻嬉皮笑臉︰「我媳婦最能干,行了吧,你這麼能干,要不干脆你養家得了,我也不用奮斗了,干脆在家里給你做飯伺候你,你覺的咋樣?」

袁秋沒好氣道︰「你就不能有點出息,我給你說啊,明年你給我拿來兩萬塊,存上兩年了交個首付買房子,拿不來兩萬你就別干裝修活了,到周志虎那送菜去。」

高立明郁悶的不行,卻不敢惹媳婦,只能含糊應付。

收入決定地位。

掙的錢還沒媳婦多,這特娘的西風壓倒東西啊!

而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不少家庭。

西風壓倒東風還算好的,至少袁秋還沒嫌棄高立明。

而比較嚴重的,則嫌男人沒本事鬧矛盾的。

年關到了。

陳耀東早早安排完工作,臘月二十八這天就給自己放了假。

陪姜苗苗上街采購一番,準備歡歡喜喜過大年。

去年過年一家四口,今年依舊是一家四口。

只不過新人換舊人,老二翅膀硬了飛走了,姜苗苗又來了。

陳媽想小兒子,但不敢在大兒媳婦跟前表現太明顯。

大西北的冬天萬物凋零,水上人家也沒了景致可言,草是黃的,樹葉子落光了,陳爸陳媽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把院子打掃干淨,第一次覺的房子太大是個大麻煩。

三十上午,陳耀東帖對聯。

往年干這個活,都是他負責打醬油,老二負責干活。

今年老二沒來,沒辦法偷懶了,總不能讓媳婦兒挺著大肚子干。

只能親自上陣,姜苗苗負責給遞對聯撕膠帶。

折騰了一上午,中午吃過午飯不久,大伯和二伯兩家就全來了。

女圭女圭們到處跑,樓上樓下的躥,歡樂的不行。

負一層有個麻將室,陳耀東陪著兩個堂哥打麻將,三缺一拉上姜苗苗,挺著大肚子都不讓她干活,奈何姜苗苗不會打麻將,輸多贏少特沒勁。

勉強打了一會,又去影音室開了OK唱歌。

一直玩到六點吃完年夜飯,給先人燒完紙,男人們唱酒,女人們繼續唱歌,從頭到尾沒有人提看春晚,玩到凌晨四點,實在困的不行,才回屋睡覺。

「老公,景安過年還真熱鬧啊!」

姜苗苗第一次在景安節年,覺的體驗感很不錯,以往過年都是和爸媽三人,吃個飯看個春晚,一家三口冷冷靜靜,過了十二點就睡覺,從來沒這麼熱鬧過。

陳耀東道︰「也不是家家都這樣過,我們陳家是外來戶,到我爸他們這一代一共就弟兄三個,也沒叔伯兄弟,過年湊到一起熱鬧一些,慢慢就養成了習慣。」

姜苗苗道︰「我覺的挺不錯的,這樣過年才有年味。」

是啊!

年味,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