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法王很生氣。
他本是西域烏孫國的國師,中原武林他之前不是沒來過,不過那時候有個叫東方天晴的怪物,只用一根手指就讓他幾十年的苦修化為泡影。
回國之後,苦情法王被震怒的國王一擼到底,倒讓他那個一直覬覦自己位子的徒弟上了位。
這些年他忍辱負重,將一身修為恢復到了原來的七成。卻不料他那個弟子,居然也修成了菩薩境界,而且掌權多年,根本不是他可以抗衡的。
好在兩年多前,佛陀降下怒火,有女菩薩降世,鎮殺了他那個徒弟不說,連那個忘恩負義的國王也一並殺了。烏孫國大亂,好在質于昭國的王子回歸,他借機輔佐王子上位,清除異己,這才搞垮了他那個徒弟。
王子……啊不,新王對于舊王讓自己去外國做質子的事情十分不滿。所以重新任命苦情法王為國師之後,請苦情法王為舊王洗清罪孽。
這倒是沒有受到任何人阻攔,畢竟在烏孫國人眼中,舊王確實是觸怒了佛陀,受天罰而死的。
好在舊王的五髒六腑早就放在陶罐中腌制起來了,並沒有腐壞。苦情法王挖了王陵,把內髒和舊王的頭蓋骨都煉制成了法器。密宗常有拿人的身體部位煉制法器的事,可是能拿一國國王煉制法器,苦情法王應該是歷史上頭一個了。
把舊王獻祭給佛陀,這是天大的功德。做完此事,苦情法王堅信自己能獲得大氣運,念頭通達之下,修為突飛猛進。不僅恢復了以前的實力,甚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無限逼近了佛陀的境界。
作為緋紅大陸宗教界的領袖之一,他也曾見過真正的宗教之王——大羅教皇,那個被譽為最接近神的男人。
現在實力大增的苦情法王覺得,自己即使對上大羅教皇,三百招之內,也不可能落敗。
大羅和昭國處于針鋒相對的階段,在昭國為質的時候,新王也將自身的恐懼都歸結于昭國對自己的羞辱。
而苦情法王,仍舊記得當年東方天晴的一指之仇。他早就知道,東方天晴已經死了。再次踏足中原武林,以他的修為,又有誰會是自己的對手?
不過,沒人知道東方天晴師承何處,所以找不到他的後人或者師門。若是東方天晴有後人,苦情法王一定殺之,讓東方天晴絕後。如若不然,苦情法王就是小狗。
但是听說東方天晴在昭國那邊被稱作劍仙,而中原武林劍道第一,則是不虛劍宗。剛好中原武林那邊,也有些人來這里,試圖聯合域外勢力剿滅不虛劍宗。
三方一拍即合,苦情法王哪還有不來的道理。
苦情法王被支來打頭陣,這活本來沒有多少人願意做。但是功力大增的苦情法王,現在覺得中原武林沒有人是自己的對手。
更何況他身為烏孫國國師,手下弟子無數,甚至可以問國王借一部分軍隊出馬,最多就是過邊境的時候比較麻煩。不虛劍宗雖然是中原武林劍道魁首,可比起一國之力,還是相去深遠。
只是不日前,派出去偵查的一支隊伍,居然折在了一個名叫芝芋的小城。
要知道,那里面可是有一個入品的高手。
本來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起初是沒有匯報到苦情法王這里的。但是折損了人手,法王手下的人一定要去查看的。這不看不要緊,不虛劍宗在芝芋城,竟然沒有絲毫人手折損。
芝芋城不過是一個小邑,人口大概1萬多戶。按照標準,1萬多戶人的小地方配備一個入品的高手,就已經很不錯了。可是無傷殺完自己這一波手下,哪是一個兩個普通入品高手能做到的。
難道現在不虛劍宗,實力已經夸張到了如此的地步?
難怪那些攛掇自己打頭陣的人,自己不想著先上。苦情法王稍微回過點神來,不過,能爬到他現在這個位置的人,自然不可能因為一點假想而退卻。該實地去看一看,還是要看一看的。
暫時放棄了直接攻打不虛劍宗山門的想法,法王讓自己的手下分散到各地,先看一看各地駐扎的不虛劍宗弟子,到底是個什麼水平再說。
逛了一圈兒,法王發現,不虛劍宗的實力雖然沒有預想那麼夸張,但是也在離譜的範疇之內。
雖然不是個個都像芝芋城一樣,武道高手的密度這麼高。可其他的地方,也並不差在哪里。
而且在打探消息的時候,法王還收集到了一些不虛劍宗的宣傳文件。
看完這些宣傳文件,苦情法王陷入了沉默。
不虛劍宗大師姐,宗主李夙夜的未婚妻簡單,曾在白龍城一人獨戰天下宗師,最後還取得了勝利。
搞宣傳這種事,也是有許多講究的。把天下所有宗師都拉到一塊兒,要是沒有這回事兒,估計不虛劍宗早就被天下宗師群起而攻之了。畢竟能到宗師境界的,都是武林名宿。誰也不會願意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姑娘,白白當墊腳石。
中原的宗師境界就是他們那里的菩薩境界,中原武林光是苦情法王知道的武道宗師,一只手都數不過來。
現在苦情法王有信心一個打兩三個宗師,可是一人獨戰天下宗師這種事,那確實是活在夢里。就是那個傳說中最接近神的大羅教皇,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難道說,不虛劍宗又出了一個和當年東方天晴一樣的怪物?
想到幾十年前東方天晴的一指,苦情法王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別看他功力大漲,如若再面對那一指,結局還是不會有什麼分別。
有沒有可能……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可這特麼誰敢賭啊!
好不容易重回國師之位,再跌下去,苦情法王可就真的心態炸裂了。
听說中原人擅長計謀,常言道,武力不夠,智商來湊。
苦情法王絞盡腦汁,最終還是借鑒了一波中原的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不過苦情法王還是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麼灰溜溜的跑路。起碼臨走之前,在這邊吃過的虧,是要撈回來一些。回本之後,怎麼也得搞點賺頭。
要不然回去之後,新王這邊也沒法交代。
打定了主意,苦情法王決定,自己先去斬獲幾個不虛劍宗二品弟子的人頭再說。
听聞中原武林,凡習劍者,皆將東方天晴視若神明。
東方天晴那完完全全超越宗師/菩薩/半神的境界,放到大羅國就是神明,放到烏孫國就是正兒八經的佛陀。
在苦情法王的世界觀中,凡崇敬神明者,皆為神明信徒。
弒神做不到,殺幾個神明信徒,倒也不虧。
等到殺幾個二品弟子之後,再去一趟芝芋城,畢竟那里是唯一有重大損失的地方。自己的手下在那里有了損失,自己親自去找個場子,想必也能提升手下的忠誠。
不過想到自己一個不出意外的話,天下第二接近神明的超級高手,居然要做暗殺小輩這種腌事情,苦情法王還是有些臉紅。
當然,所有信仰宗教的人,都是極其擅長安慰自己的。這種自我安慰,源于骨子里的不要臉皮。反正什麼事兒扯到他們信奉的神明身上,邏輯上都變得無懈可擊。
畢竟不要臉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虛假的東西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然後堅定不移的去相信它。
做了一番心理建設,苦情法王帶著自己的一幫小弟,臉不紅心不跳的就這麼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