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天已經恢復了長老身份的楊不信的陪同之下,荀笙巡視著林檎城內的情況。
不久之前,李默然這個周廬密探,作為荀笙與陳同知的中間人,經過深入的溝通,最終敲定好了所有的細節。軍隊上山打柴正在執行中,大部分居民也能夠成功喝上熱水了。當然,對于大部分都處在饑荒之中的百姓而言,耗費力氣去生火煮水,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饑荒來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躺在地上,什麼也不要做,節約每一分能量,這是幾千年來吃不飽飯的工農階級總結出來的應對經驗。
所以解決這方面的阻力,還是讓荀笙費了不少的心思。最終還是讓簡單出手,批量打磨了一批水晶,制造了一些簡易的顯微鏡,然後以提供飯食為誘惑,召集了一批平民前來觀摩,這才堪堪推行下去。
荀笙知道,現階段推行這些制度,相對更耗費精力。但對大部分人而言,只有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他們才能明白生命的珍貴。所以眼下,是推行喝熱水制度最好的時機。也只有以此為切入點,才能更好的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的衛生習慣。畢竟太虛劍宗不是賣藥材的,也不是培養郎中的。林檎城百姓的身體強健,少生病,對太虛劍宗而言才是最大的收益。
至于如何利用軍隊的運力,就要等陳乃峰等人離去之後再行商討了。
看得出來,對于不能修行真氣的陳同知,陳乃峰更加喜歡有望二品的陳恪仁一點。陳同知不會不同意和自己做買賣的,未來想要真正接手陳家,陳同知也需要自己的資本。
腦海中不斷的思考著這些東西,荀笙一路上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楊不信在一旁一本正經地匯報著宗門內的一些情況,卻沒能提起荀笙多少興趣。
最後,楊不信突然提到了方未明的問題︰「宗主,方未明他畢竟是周廬的人。看得出來,他與您私交甚好。不過,周廬的人在宗門里待時間久了,恐怕會給一些心懷不軌的宗門,在輿論上針對我們的借口。再就是,方未明之前畢竟重傷過簡單師姐,我擔心時間一長,宗門內部也會……」
荀笙擺了擺手︰「他留在宗門里還有用,具體有什麼用處,我暫時還不能透露。但是,在方未明主動提出要離開之前,我們不要主動驅趕他。」
面上說的高深莫測,實際上荀笙也清楚,有很多事情做起來,方未明留在身邊看著,始終是個隱患。因為屆時自己要賭的,正是方未明那飄忽不定的性格。但是自己沒資格趕方未明走,方未明也有恃無恐,因為方未明如果想走,自己也沒有能力留。
足足轉了一圈,荀笙嘆了口氣說道︰「街上已經沒有糧鋪子開門了嗎?」
楊不信點了點頭︰「在上官大人的協調之下,在本地有經營權限的糧鋪,都將存糧糶賣給了衙門或者宗門,然後統一購銷。一部分劣質的陳年糧米,已經按照宗主的吩咐,以施粥的方式分發了出去。」
這個交易過程,也是要支付成本的。真金白銀面前,誰也不會願意平白給太虛劍宗這個所謂的面子。做出來統一購銷這個決定,荀笙也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荀笙不確保事情如果出現什麼突變,這些糧鋪真的有保護住資產的能力。如果到時候這些資源真的以暴力方式被分配出去,造成很大的浪費不說,再想整合資源,恐怕就要支付更大的成本了。
所以听到結果,荀笙滿意的點了點頭,楊不信做事越來越穩妥了。
不過說到這里,楊不信還是有些猶豫的說道︰「長老會上通過賑濟平民的決議後,按照宗主您的要求,將長老會決議通知了所有在編宗門成員。不過現在宗門內一些弟子意見不小,他們認為好人做到底,我們賑濟平民用陳糧劣米,把好米賣出去,是不是太過于……」
荀笙冷笑一聲︰「你我又不會屙金尿銀,城中百姓又不全是毫無購買力的。誰說做好人就等于無下限的討好所有人了?誰想吃好糧食就來買,我倒想著用這些錢多換點兒陳糧,難吃是難吃,起碼能多救活幾個人。中間的過程在于掌握分配權的個人或者組織,有沒有貪墨的行為。」
楊不信听了荀笙的話,面色一喜道︰「宗主,畢竟宗門內的弟子乃至一些執事,現階段的覺悟還不太夠。這個政策透明化的進度,能否暫時擱淺,用您的話將,這是特殊階段,沒必要增加多余的行政成本……」
荀笙搖了搖頭︰「事實上,現存的制度,和我預想中的制度區別很大。現階段已經是我做出很大妥協的結果了,這一點不要再提了。如果不打好基礎,之後很多事情沒法展開。」
想到荀笙接下來可能要做的事情,即使是一向穩重如楊不信,也不禁露出苦澀的表情,卻沒有說什麼。
走到城南,荀笙聞到一股沖天的臭氣,不禁皺了皺眉。
真氣修行者,身體內循環的調節能力比較強,但是空有二品之軀的荀笙,各項感知就略微敏感一些。雖然不影響正常生活,但是刺激性的東西還是會讓他感覺不舒服。
荀笙扭過頭來問道︰「這味道是哪里傳來的?之前我書就的疫情防控手冊里,不是說明了要注重集體衛生麼?」
和地球古代一樣,昭國這個封建小農社會,有街道自治的機制。清掃衛生或者打更之類的事項,都是鄰里幾家輪換執行的。所以鄉鄰關系,在這個世界極度可靠。
依靠了那筆賞金,太虛劍宗專門撥款,為清掃衛生提供了一些補貼。對集體衛生,有了更高的執行標準。
如果說這筆款子發了下去,就得到這麼一個結果,那荀笙有必要落實一下管理層的任免制度了。
畢竟瘟疫期間,髒亂差的地方是最容易爆發大規模傳染的。
楊不信思索了一下,皺眉說道︰「宗主,這股味道應該不是清理不及,而是城外有災民聚集的原因。」
荀笙表情一變,猶豫了一下說道︰「走,去看看。」
楊不信點了點頭,跟上了荀笙。荀笙想了一下,止住了楊不信,從懷里掏出來兩方繡帕遞給楊不信一份,交代楊不信遮住口鼻。
災民往往是大規模流動的,流動的又比較密集,雖然現在各處城防都有城主府兵乃至太虛劍中雜役弟子把守,但是人員流通還是有一定的規模,天知道會不會有大規模的傳染發生。想到這里,荀笙心下一緊。
還沒等見到想象中饑民遍野的慘烈場景,荀笙突然嗅到身後一陣芬芳。
扭過頭去,荀笙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那身影見到荀笙後,也明顯有些詫異,趕忙行禮道︰「見過李宗主。」
荀笙還禮︰「原來是刺蝟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