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

「嗚……」

一陣令人不安的聲音突然出現在長屋附近的樹林里。

這個不安不僅是對土人的,對蓋爾等人也是如此。

沒多久,在長屋的周邊突然出現了另外的人,一支人數上比荷蘭人多得多的軍隊!

是的,他們稱得上軍隊,都戴著一種連荷蘭人都沒見過的黑色的寬檐帽,帽子的材質明顯不是來源于動植物,外表閃著微弱的亮光,好似刷了一層清漆。

在帽子的正中瓖嵌著一枚金色的徽章,蓋爾他們離得太遠,自然看不清徽章是什麼。

但那肯定是用銅做成的,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能夠用黃金制作徽章或紋章,就算大夏國也不行。

蓋爾很快就發現那寬檐帽的妙用了,四月份,正是東海岸的雨季,樹林里也是濕漉漉的,但這些人身上卻沒有多少打濕之處,看來那寬檐帽有防水的作用。

全部是短裝打扮,齊腕的長袖衣服,深灰色,里面肯定有一件襯衣,白色的襯衣在領口、袖口露了出來。

腰間扎著皮帶,正中的銅扣閃閃發亮。

腰間一側掛著一個方盒子,結合他們手里的火槍來看,多半是裝彈藥的東西了,那方盒子的外形與帽子很像,應該也是防水的。

一側掛著三顆手榴彈,與此時歐洲已經出現的手榴彈相比,那三顆彈體裝在布袋子里,只有手柄露在外面的手榴彈異常精巧。

這樣的手榴彈是不需要專門的擲彈兵的,手柄末端的顏色明顯與主體不同,看來應該是一種蓋住火繩的東西(此時的歐洲依舊使用點燃式的大號手榴彈,而大夏國已經進化到拉發式),那里面是火繩嗎?

但他們沒有專門的擲彈兵,每人的腰間幾乎都掛著三枚這樣的東西!

同樣深灰色的長褲,小腿上打著綁腿,說實話,此時的歐洲也有部分軍隊打上了綁腿,但數量很少,蓋爾的目光盯在了腳上。

那是一種與頭上帽子、腰間盒子幾乎同樣顏色的鞋子,鞋面既不是布料,也不是皮料,鞋底的顏色與鞋面一樣。

鞋面蓋住了腳踝,在腳踝上面用細帶子扎得緊緊的。

「防水!」

蓋爾有些意識到這支隊伍來自哪里了。

那頭上的軍帽、腰間的盒子、腳上的高幫鞋子都來自一種物質——粗膠!

這種東西已經少量流傳到歐洲境內,並引起了如今荷蘭、法國科學家的興趣,正在拼命想弄清楚這種物質的成分。

但他們自然是徒勞的,眼下,在元素周期表上主要物質都填滿了的國度只有一個,而任何其他國家連「元素周期表」這五個字尚未認識到位。

是的,這是來自大夏的步軍,他們頭上戴的,腰間掛的,腳上的鞋子都是來自粗膠,那種從瀝青、樹脂、魚膠中提煉並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熬制出來的東西做成的,不僅耐磨,還能防水。

再看他們手中的火槍,與此時歐洲人的又不相同。

整體長約一米四左右,加上已經嵌在槍管前端下面的約莫三十公分長的刺刀,總共一米五左右。

蓋爾有些彷徨了,雖然眼下他的人已經在火繩槍里完成了裝填,火繩也點燃了,但人家手里的火槍還有刺刀!

更何況,人家的人數遠多于他們,人家擊發一輪過後還能端著長槍沖過來刺殺!

而他們這些人,大部分人手里只有一桿火槍,最多配著一把短刀,少數人擁有十字劍。

但立即投降他也不甘心。

「天殺的」

蓋爾在內心詛咒著,這樣的裝備,這樣的武器,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家,還是在不久前擊敗了英國人與荷蘭人聯軍的那家。

「大夏人!」

而在最里面驚慌失措的科克可部族此時似乎見到了一絲希望,因為他們見到最外圍圍著白人的人的長相似乎與他們有些像。

就在蓋爾還在猶豫時,從那些服飾整齊的部隊里又閃現出了幾門火炮,一種管口不大的小炮,不過,這畢竟是火炮!

這突然露出的小炮讓蓋爾最終認輸了,因為他見到有人將一包東西放進了炮口,那只能是散彈。

他將自己的火槍扔在地上,舉起了雙手。

……

十日後。

幾路人馬從四面八方回來了,而在尼布楚島(後世哈里斯堡附近薩斯奎漢納河正中間的錫蒂島)的東北面,一處小型港口也建造起來了。

尼布楚島,長約兩千米,寬約三百米,東北面正好有一處寬約兩百米的地方岸邊河水深度在十米左右,河流平穩,陸地離水面只有五到十米的地方,正好適合建造碼頭,這一段地方正好是後世錫蒂島的游艇會所在。

這樣的島嶼,正適合眼下以小分隊新式存在的大夏國先遣隊駐扎,當下已經是雨季,河水已經漲起來了,但依舊沒有漫到五米以上,簡直是天賜給先遣隊作為碼頭的。

一座完全用木頭建造起來的營地已經矗立在臨近碼頭的島上,薩斯奎漢納河兩岸都是唾手可得的樹木,十日時間,全部用木頭建造起一處能夠容納兩百人的營地還是足夠的。

當然了,木屋只是完成了框架,屋子里還是空蕩蕩的。

在一座先遣隊準備用來作為會議室的大屋子里,一群人都席地而坐。

「在此地北面,從距離岸邊十里一直到三十里處,地下一丈到三丈左右,密布著褐煤帶,褐煤帶長約二十里,寬約五里,越往北邊深度越淺,越靠近薩斯奎漢納河,深度越大」

「我們能發現這處褐煤帶,是因為有一處明顯低于四周的低窪處有些褐煤已經露了出來,還燒透了,應該是以前被天火擊中而燃燒起來,當地的土人感到奇怪又在周圍挖了一些」

「我們就趕緊從這個地方開始往四周挖,每隔五百米做一個開挖點,于是就發現了這處褐煤帶」

孫國棟親自在陳述,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因為他知道,鐵礦什麼的,與煤炭比較起來還是要排在後面的位置,因為大夏國一切能超越他國的基礎就是機器,而機器就離不開煤炭。

「煤層非常深,也不知具體有多深,但我初步估計,以我國當下的能力,就算挖上五十年也挖不完!」

「雖然是褐煤,但卻是上佳的褐煤,燃燒效果不錯,灰分不大,只需要進行簡單處理就能馬上用到船上!」

「在靠近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地方,包括余脈在內的山體內部,有一處埋藏很淺的鐵礦帶,品位倒是一般,約三成左右,不過卻是黃鐵礦!」

眾人頓時又興奮起來,黃鐵礦,意味著既能作為鐵礦來處理,又能伴生硫磺,如何處理這種礦物,大夏國在依琳卡開始已經有三十年的經驗了。

一群人都很興奮,朝薩斯奎漢納河南岸往南探查的那名同樣畢業于瀚海大學的工務廳的官員也說道,「南面的情況與北面了差不多,也有一處褐煤礦,不過距離薩斯奎漢納河有五十多里,埋藏的倒也不深,但也有三丈左右」

「倒是同樣在靠近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地方發現了黃鐵礦,但如果煤炭在北邊開挖的話,還是建議先開采北面的鐵礦」

「南面值得我國大力發展的倒是有幾樣東西」

「一是石灰石,二是黏土,三是石英石」

(後世,賓夕法尼亞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周圍,還是美國的水泥和玻璃制造基地)

眾人眼楮皆是大亮,就連韓子龍這位出身軍校的人也在中級學堂的「自然」課學過,石灰石+黏土+礦渣是制作水泥的原材料,而石英石+石灰石+其它添加劑是制作玻璃的材料!

眾人都興奮起來,這樣的地方難怪被陛下看中了。

不過一個疑問又來了,「這樣的地方,陛下從未派人過來探查,他是如何得知這里是富含礦藏的寶地的?」

「必須馬上開采煤炭!」

半晌,孫國棟斬釘截鐵地說道,韓子龍點點頭,「那得趕緊回去通知陛下和高官,讓他們將那些黑奴派過來」

孫國棟說道︰「那是自然,不過在那之前,必須要有合適的大平底船作為運輸礦物的工具才行,何況就算北岸的煤炭,離這里也有十里之遠,若是要挖掘埋藏淺一些的還更遠,我們也必須修建一條那里到岸邊的道路才行,這有需要大量的人手……」

「報!」

此時,外面傳來執勤陸戰隊的聲音。

「進來!」

等那人進來了,眾人見他的臉上有興奮之色,不禁笑道︰「難道我等需要的人手來了?」

孫國棟和韓子龍兩人聯袂走出了木屋,沿著梯子來到一座結實木屋的頂上,那上面還加建了一層瞭望台。

薩斯奎漢納河的下游,河面上,開來了大隊的小船,就是他們來時那種小船,平常掛在信天翁號的兩側的小船,約莫上百艘,都打著大夏國的旗幟。

望遠鏡里,一個人站在船頭。

「阿魯卡?是他」

孫國棟有些奇怪,不過當這些船只走近時,他們不僅見到了大量的土人,還見到了一百多垂頭喪氣的白人。

當孫國棟用土語同阿魯卡聊起來時,當中一位白人沒好氣地插道︰「我們就算是俘虜,也是有尊嚴的,總該給口水喝吧」

阿魯卡笑道︰「廳長,此人叫範蓋爾,荷蘭人,听說還是附近威爾明頓城的議員,他糾集了一些人在河口附近的密林里穿梭,正好被我等發現了,最後當他準備圍攻藏在密林深處的土人部落時,被我通知過來的一個步軍營俘虜了」

「此人叫科克可」,他又指著另外一位土人模樣的漢子說道,「就是這個土人部落的酋長,被我等救了,我與他詳細聊過,告訴他大夏國就是美洲土人的親戚,還是遠比歐洲白人更文明的人,于是他答應遷到哈里……咳咳,尼布楚來作為挖礦工人」

「哦?你听他說過了待遇情況」

「說過了,開始幾年,我國提供住房、用具、食物,不發薪餉,幾年後再根據表現定出薪餉級別,他二話沒說就同意了,廳長,這里的歐洲白人都將土人用來作為奴隸,他們哪里遇到過大夏這樣的好國家,怎會不同意呢,這還不算,他還同意陪我等去山里勸說以前的薩斯奎漢納部落的人回到山外」

听到這里,孫國棟抓起科克可的手,用半生不熟的土語說道︰「歡迎你啊,科克可同志」

「同志?」,科克可一臉懵逼。

這時阿魯卡插道︰「科克可,同志的意思就是咱們一起發展這塊土地,讓它作為我等共同的家園,同意這個的就是同志」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