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百濟龍脈

蘇大為走進房里。

這里曾是過去百濟貴族家的宅院,雖然只是簡單的書房,卻已經布置的無比奢華,比大唐尋常王公,有過之而無不急。

光是牆上掛的字畫,已經令蘇大為嘆為觀止。

另外引他注意的是,房里在壁上還設有佛龕,供著一尊佛像。

也不知是什麼佛,面前還有一個幾案有各種供盤和香火。

不過此時主人早已被蘇定方一起帶回大唐,供燭上的香火早已停了不知幾多時了。

在書房一角,還有許多古董擺件,但此時也都散亂的堆在地上,明顯是主人走得慌亂,而後來的唐軍,也沒有去整理。

本來這一切應該是王文度處置。

可現在新來的熊津都督突然暴斃,自然也沒人去做這些事。

王文度死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當真是匪夷所思。

令人感到吊詭。

要說沒點陰謀,所有人都不信。

「不知將軍找我來有何事?」

蘇大為向劉仁願叉手行禮道。

劉仁願站起身,伸出大手抹了把頭上細密的油汗。

這個天,外面天寒地凍的,他居然出汗了,也是咄咄怪事。

「你來了就太好了。」

他又習慣性的模了把自己的大胡子,兩眼圓瞪︰「這些文書,我實在看得腦殼疼,不如你幫我處置。」

「呃,將軍,你的隨軍主薄?」

「去清點府庫統計錢糧去了,這不,就想起你來了。」

「將軍,你這可就……」

蘇大為和他現在比較熟悉,也能開點玩笑︰「末將營里也有許多事務,這些文書,找個識字的不就可以了。」

「不行不行。」

誰知劉仁願把蒲扇般的大手揮起來,用力搖頭道︰「這里面有許多熊津都督府的機密文書,一般人豈能接觸。」

他說這話時,表情似乎有些郁悶,不過胡子實在太過濃密,擋住了大半張臉。

所以蘇大為一時也不能判斷,他到底是郁悶,還是在偷笑。

總之感覺有些奇怪。

「那都督府這些文書末將看了豈不是……」

「你不一樣。」

劉仁願圓瞪的虎目里,閃地一抹狡黠。

「大總管回大唐前,都跟我說了。」

「大總管又說了什麼?」蘇大為有點懵。

上次您老不是才說大總管說我鬼點子多,現在又來這個,還說了啥你倒是一次說完啊。

「大總管跟我提過,你在百濟還有一個秘密任務,專司收集刺探消息。」

「呃。」

蘇大為沒想到蘇定方這都跟劉仁願說了。

不過也無妨,他來百濟是受李治所命,重組在半島的情報系統。

任務雖隱秘,但以蘇定方的身份,並不算秘密。

蘇定方臨行前,把這個跟劉仁願交待,也說明劉仁願是自己人,可以托付。

當然,至于蘇大為都察寺卿的身份,就連蘇定方也只是隱約有些察覺,自不可能向劉仁願說了。

劉仁願不知道蘇大為心里的活動,繼續模著大胡子道︰「你既然負責這邊的情報消息,那熊津都督府的公文正好一並兼起來,我會上表朝廷,在任命新的熊津都督前,讓你為代為署理往來公文機要,就以你為代都督吧。」

「左驍衛郎將!」

蘇大為嚇了一跳。

「我只是一個折沖府都尉,讓我做代都督,這級別跨得太大了吧?」

人的步子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扯蛋。

自己的都察寺卿不過是從四品,距離正三品的熊津都督,還差著三個等級,哪有那麼容易跨過。

大唐都督是地方軍事長官。

都督下面是刺史。

都督統管軍事,刺史負責行政。

而唐時將地方分為上、中、下三州。

此三州任命的都督的品秩又有所不同。

上州為大都督,從二品。

中州是中都督,正三品。

下州為下都督,從三品。

百濟所設的熊津都督府為中等州,所以是正三品。

因為征服百濟太快,大唐只派了右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統兵鎮撫全境。

王文度接到任命跑得飛快,連後續援軍和治理班子都沒帶,就隨身一些親兵和幕僚就上路了。

結果誰知來得快,暴斃得也快。

真給人一種趕著投胎的感覺。

這種情況下,刺史什麼的配套機構人員,自然是全部都缺。

現在百濟只有劉仁願這一支一萬余人的唐軍。

想要鎮撫百濟全境,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也是他听取蘇大為建議,將唐軍兵力收縮至泗沘城的原因。

一方面收縮兵力,一方面將百濟的情況,加急報往大唐,等候朝廷的進一步旨意。

「左驍衛郎將,我只是個果毅都尉啊。」

「什麼果毅都尉,這次封賞陛下不是拔你為折沖都尉,統領一折沖府嗎?」

「呃,一時嘴快說瓢了,就算是折沖都尉,也不過是……從四品下,何德何能,能代替都督。」

「唉,榆木腦袋。」

大胡子劉仁願听了大搖其頭︰「我要你暫代,也不是真的就暫代,而是讓你把都督府往來的消息和文書管理起來,我可是听大總管說了,說你有大才,對這些最是拿手,這種事,我不找自己人,還能找誰?」

「大總管還說了這種話?」

蘇大為一臉狐疑的看向劉仁願。

後者伸出蒲扇大的巴掌,用力在蘇大為肩膀上拍了拍。

劉仁願身材七尺五寸,比蘇大為略矮了半個頭。

不過他拍起蘇大為的肩膀,依舊是干淨利落,毫不覺得有何不妥。

「你辦事我放心,這里的文書和往來公文,就交給你處理,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

「這……好吧。」

蘇大為無奈道︰「那有些公文我能不能拿去我的行營里處理,畢竟我還有軍務在身,不能離營太久。」

「可以啊。」

劉仁願見他答應下來,搓了搓手,十分高興道︰「只要你把這攤活接下來,都不是問題,就是有一條,絕不能有任何疏漏,要是公務的事,或者往來的秘信,有泄露,本將唯你是問。」

「是。」

「對了,還有一事。」

劉仁願忽然想了起來,指著桌上一份公文向蘇大為道︰「今天接到海上傳來的消息,說是倭國那邊,最近派了很多漁船在對馬和新羅一線,有時也會飄到百濟這邊,行跡十分可疑,你怎麼看?」

「這事我知道一些。」

蘇大為沉吟道︰「百濟一直與倭國通好,雙方互送質子,並且倭國皇室母系有百濟王室血統,雙方根脈錯節,同氣連枝。

之前就听說,百濟與倭國達成聯手之盟,讓倭國人從海上進攻新羅,百濟從邊境向新羅推進。

原本倭國是想集合大軍,從九州出發,過對馬島,從新羅的釜山港登陸,直插新羅都城金城。

不過後來出了一點意外,听說倭國那個女天皇病重,也不知現在死了沒有。

總之倭國出兵的事被耽擱下來了。

百濟被滅以後,倭國這麼久必然收到了消息,百濟這邊還有個皇子在倭國做質子,正當壯年。

听說百濟重臣鬼室福信已經前往倭國,我料他是要接回做質子的扶余王子,再借倭國之兵,從海上偷襲我們。」

「原來如此。」

劉仁願點點頭,眸中閃過一抹冷意︰「就憑那小小的倭人,也敢來挑釁我大唐的兵鋒。」

「將軍,咱們現在手里才一萬人,不能太大意了。」

「放心,我心里有數,我這就派人聯系停在港口的水軍,讓他們小心戒備,如果倭人不來便罷,若是敢來送死,管叫他們有來無回。」

劉仁願罵了一聲︰「就憑倭人那種小破漁船,給大唐水師提鞋都不配。」

這倒不是劉仁願自吹自擂。

唐朝水師船只承襲大隋,而隋又承自魏晉南北朝。

晉朝三分歸一,吞並了三國的吳國。

吳國的造船技術和水軍,在三國時代已經是威震一方。

這個技術積累,不知甩出倭人多少代了。

倭人現在,能有點小破漁船充充門面。

渡一個數十里的對馬海峽,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在劉仁願眼里,簡直就是夜郎自大。

不知所謂。

「對了將軍,還有一事要跟你說。」

「還有什麼事?」

劉仁願瞪了一眼蘇大為,有些焦躁起來。

本來想把公文這些推給蘇大為,誰知這家伙如此能說,說了一句又一句,本將還沒用晚膳,現在五髒廟都翻騰起來了。

就不能一口氣說完,讓大家都歇歇嗎?

蘇大為一見劉仁願臉色,就知道這位左驍衛郎將有些不高興了。

忙道︰「就是知會將軍一聲,我收到的消息,有人透露,百濟龍脈所在。」

「龍脈?」

劉仁願一個激靈。

剛才的不快早已不翼而飛。

自古,凡是牽扯到「龍」字,那事情準小不了。

「小小的百濟,還有龍脈?不會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