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片終究是越發的大了起來, 也不多久,坊市內的地面便泥濘起來。
武帝楊藻在前面背著手走著,他的兒子在身後跟著, 至于胡有貴, 他也分外安生, 就拉著他的弟弟笑眯眯的跟隨。
一個皇帝既然出來了, 想法跟平常人當然是不一樣的,人家有心做明君, 便挨著攤子挨個問價格。
他在這邊體察民情體的認真, 卻不想,雪勢起來之後,便有兩人從那街後奔來,仿若是躲雪,可是躲著躲著, 裝似打滑,一個倒一個扶, 竟奔著武帝腰下的那個包兒去了。
只那手伸出去,還未觸及到楊藻身上的包兒, 便有一只有力大手抓住這人的手,順勢就把他帶的蹲下, 又將他的手按在了街邊的滾燙鏊鍋里。
陳大勝就蹲著對這倒霉蛋呲牙笑笑。
劇痛之下, 這游手本想慘叫,卻不想嘴巴也被人捂著,接著他就覺著自己飛了起來?
轉瞬間就燙了, 叫了,飛了……動作快速的賣鏊餅的老婦只覺受驚,她一眨眼的功夫, 面前的人竟消失了?
崔二典上前一步擋住她視線,攤開手掌露著幾個銅錢笑道︰「老太,勞煩制幾張熱乎的,多上點油底兒。」
阿婆愣怔,又眨巴下眼楮看看吱吱作響凸起的鍋面,左右看看街坊還是老樣子,便揉揉眼嘆息︰「老客稍等,哎呦,老婆子我這年歲大了,腦袋就亂的很,哎,眼神也不好了。」
她說完掂起面團攤在鍋面,又左右看看……到底沒舍得放油。
街巷屋頂,兩個小賊接力一般的被拋了上來,又被迅速帶到一平頂處。
余清官拿著本子一劃拉笑道︰「第六個,哼!好肥羊!這地方也是個亂,咱爺在前面點著金燈,就誘的東南西北的蛾兒都來了。」
他屬下也笑,打開麻袋將一捆綁成球,五官驚懼的游手塞進去,又一扎口袋笑道︰「都賴這天氣兒,若不趁著大雪撈上一筆扎實的,明早飛雪封門這些混戰玩意兒出不去了,他們也難熬,都是坑蒙拐騙手里不存錢的,好不容易見到咱爺這樣的,不出手……嘖!」
他嘖嘖兩聲,對著麻袋就是幾腳,踢完好奇問余清官︰「頭兒,這些要送到哪兒去?您說要是送衙門,要送到哪個門里 ?」
幾個斥候縱身上了屋頂,提著麻袋丟到街邊剛來的草料車里。
余清官瞧著那些麻袋無所謂道︰「送什麼衙門?一群人渣還值當給他們升堂去?不夠爺們大冷天費勁兒的,都是一群專挑婦孺老人下手欺負的狗東西!咱老大人們偶爾說話高聲觸犯天顏,還會被御史參上一本,罰上點俸祿呢。
這些倒霉蛋兒竟偷到咱老爺身上了,嘿!三世不積德才能養出的大禍……老規矩,面紋斥候衙門罪印,判終身苦役,都送去挖運河吧,啥時候咱大梁不修河道了,他們啥時候解月兌唄。」
咱也是從五品的老爺,判幾個小賊還是沒問題的。
說完他沿著屋頂縱了幾下,看著下面那一行人對屬下道︰「咱這金燈老神仙再走幾條街,今年燕京坊市里的老少爺們能過個好年。」
斥候出動有斥候的手段,這與兵部,九思堂是絕不一樣的,他們從來鼠跡狐蹤,神龍見首不見尾。
說不讓你看到,鬧市當中你也看不到。
當然,皇爺身邊也不是沒有能人,一枯瘦中年人終于察覺不對,便走到皇爺身邊,低低跟他說了幾句。
楊藻聞言,彎腰翻檢皮毛的手便一頓,扭臉看胡有貴仰頭望天,便失笑道︰「這群傻小子來的到快,老五,喊你哥過來。」
胡有貴捏捏鼻子,抬臉看著周圍屋頂咳嗽一聲,咳嗽完他停下腳步,等到哥哥從身邊過,這位便毫不客氣的模了人家的小褡褳。
陳大勝好奇的看看他,胡有貴便理直氣壯的用下巴點點前面︰「我的錢兒咱老爺拿了。」
說完有些氣︰「這月的都拿走了,一文都沒給我剩。」
陳大勝點點頭︰「也甭指望他能還你。」
他又看看一臉迷茫,嘴里含著一口肉細嚼慢咽,顯的有些呆傻的胡有祿,再看看他的鞋還有衣裳,就一彎腰從自己袖子里又模出一個荷包丟給胡有貴道︰「見面禮,給小兄弟的。這讀書是吃大苦的,趕緊帶他坊市口子買點東西熬冬。」
胡有貴高興︰「知道了,那我帶他衙門里住了,往後都是啊。」
陳大勝點頭︰「成!雪大了,趕緊去吧,小兄弟穿的那麼少,沒的一會子涼著了。」
把兄弟安排好,陳大勝才裹裹身上的老羊皮大氅,笑眯眯的趕到皇爺身邊微微示意後問︰「老爺只管溜達著,又喊小的作甚?」
楊藻輕笑,放下臭羊皮拍拍手道︰「你知道他們看到我會怎麼說?」
陳大勝吸吸鼻子,將自己手里捂著的小手爐遞給皇爺道︰「管他們怎麼說,您先暖和暖和。」
說完與皇爺自在的往前走。
他跟皇爺,還真的是自己家親戚,以往在宮里也這樣,只要不在位置上還是很親近的。
只跟幾個皇子擦肩,陳大勝卻認認真真點頭示意,表示自己不好行禮,煩請諸位小爺莫怪。
皇爺無奈,背手自己往前走,陳大勝便趕過去道︰「人家怎麼說也是為了您好,能咋?至多衙門里的那幾位會帶著好些人,呼啦啦一大片跪倒在您面前,假裝受驚的戳穿您,讓您沒的逛唄。」
皇爺腳步微頓,有些憋氣的哼了一聲繼續道︰「那孟五郎呢?」
陳大勝更直白說︰「孟大人~妥當人!人家至多把滿坊市的攤主都換成九思堂的。」
身後傳來嗤笑聲,二皇子楊貞便忍笑道︰「還真的是。」
陳大勝也笑,扭臉看著二皇子小聲說︰「老令主向來妥當,那是一點兒都不敢讓老爺有閃失的。」
二皇子無奈搖頭︰「就是太妥當了,瞻前顧後的他才活的累。」
陳大勝笑著停下與他一起走︰「各有各的好,反正都不是壞心眼兒,可最好別給老柳他們看到,都是一驚一乍的,要麼問您出來家里知道麼?要麼就帶著人把這邊前後左右都圍了……」
皇爺忍無可忍,扭臉笑罵道︰「合著這世上就你一個好人了?」
陳大勝笑笑,倒是挺坦然的說︰「我爹說,老爺您從前最是個愛溜達的,如今坐在上面也是迫不得已,不然,世上最大的逍遙仙便是您了,再說,京……看家護院這差事又不是我們信鴿兒的事兒,咱在南門道兒就是個擺設,看護您還得老柳他們。
今兒遇到您老也是巧,咱們是出來置辦年貨的~再說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做~咳,大莊主的是吧?還,還不能到自己田埂上溜達了,沒事兒,今兒您玩您的,反正最後也不是小的挨罰挨罵。」
皇爺犯了帝王矯情,被這話說的心里暖和貼心吧,可最後那句又听著那麼別扭呢。
無奈,他只能繼續冷哼道︰「這是~老爺我家門口,娘的,這些年我都沒逛過一回。」
陳大勝連連點頭︰「那是,您只管逛著,沒人攔著您。」
皇爺撇嘴︰「那還用你說。」
說完背著手往前走,最後腳步停到一處賣劣碳的車前,便住足詢價,一問一稱八十錢便有些不高興。
又順著這一路問去,劣碳竟有九十的,九十五的,最貴略品相好的炭,竟敢賣到一百三十文一稱。
一稱最高也就十斤。
皇爺不知道自己招了人討厭,他也不買,就挨著問,問到最後有一脾氣老翁,人家沒理他,竟對地上吐了一口痰,轉身添了煙葉,拿著眼袋鍋去一邊了。
這就把皇爺弄尷尬了。
陳大勝看那賣炭老翁不知道得罪了人,便溜溜達達走到皇爺身邊笑說︰「老爺您可犯不上生氣啊?您什麼神位,他是哪坨爛泥兒,這碳價的事兒您更犯不著,這不是要下雪了,翻個兩三倍也屬正常……這還是剛開始,再過兩日再翻幾番也是有的……端看老天爺咋想……」
只他這話沒說完,跟在一邊的二皇子卻笑眯眯說︰「陳侯這話沒意思了,若都像這老翁一般,那燕京收入少的百姓就活該凍死麼?」
陳大勝卻笑說︰「您言重了!二少爺說的是,小的人微言輕,看事兒多有片面,那可不能跟您們讀大書的比,我這不是不想咱老爺生氣麼。」
他這話說完,六皇子卻拉住陳大勝的胳膊晃悠道︰「陳侯可會唱《玄冥》?」
玄冥是祭祀冬神經常吟唱的祭曲。
陳大勝立刻知道這孩子悲天憫人,也護著自己,就想模模他腦袋,可人家老子在那邊看著,他只能笑說︰「六少爺,今冬這雪便是唱一百次玄冥,該下還得下。」
六皇子有些喪氣的點點頭︰「那我,那我回家寫些經文祈福吧,都說冬日里老人家難熬……」他扭頭又去看那賣炭翁,再看看自己二哥,還有沉默不語的五哥,到底沒有說什麼神仙話了。
倒是皇爺走了一段路,冷靜下來也就慢慢明白陳大勝的意思了。
大勝這孩子心里什麼都清楚,卻不會當著人與自己頂著來,跟他爹就完全就是兩種人,有時候比這幾個親生的,還要考慮自己心里是不是舒坦呢。
若不說人家是帝王,想明白了也不賠情,卻扭頭問陳大勝道︰「你跟我說說,好天氣遇冬這坊間的市炭怎麼走?」
這就是不計較了。
陳大勝略微思考,想了片刻道︰「若常市遇冬,一般三十文左右一秤,柴草一百二十斤一擔,賣約百文上下,若遇今冬大雪日,二百文左右也是有的。」
皇爺點頭,又看那老翁笑道︰「我不計較,可你到是個真憐民的。」
陳大勝聞言又笑︰「老爺子這話說的,憐民跟小的可沒關系,小的這日子不好過,還成日想您給我多發幾個月錢呢……」
他這話沒有說完,皇爺便伸手拍打了他的背︰「慣的你,五百文不夠花跟你媳婦要啊,沒這個膽子了吧,你也就跟朕,我厲害!花你那五百文去吧,不長進的東西,呵呵!」
笑完他對自己的幾個皇子招招手道︰「才想起來,去歲百泉山這一代為了養林今年是不許砍,只許他們弄些枯枝死樹燒用的,這老人家存了一年,又帶著全家開了小炭窯沒日沒夜燒,許等的就是這一場雪,好弄上幾個花用過年節,嘿!怪不得他們常說,政從來失于上,除舊易開新難,片刻不顧便走了前路了……」
幾個皇子做出受教的樣子,忽那不愛吭氣的五皇子便抬頭來了一句︰「您要擔心,家里庫房堆成海了,不若讓他們出幾十萬斤以減市濟平民就是,跟這幾十文的計較。」
這孩子自打舅舅沒了,說話便開始尖酸刻薄,還不愛搭理皇爺,嫌棄他沒有給舅舅找一個公道。
皇爺今兒帶幾個皇子出來也主要為他,他忙,一年到頭與孩子們相處甚少,尤其是老五楊英,這孩子如今從頭到腳都掛著炮仗露著信子。
五皇子說話不好听,皇爺雖大卻也是個做爹的。
如此便耐心笑問道︰「哦?你這辦法~確也不錯啊。」
二皇子便在一邊悠悠的來了一句︰「五弟消息靈通,竟知道工部庫存。」
五皇子哼了一聲立刻譏諷道︰「二哥你是譏諷誰呢?工部屯田下柴薪司做什麼的?他們庫里若沒有百萬斤的存儲預備著,武昌年武大人就該自己去南門趴著挨板子了!」
這眼見就不對勁了,六皇子想上前勸阻,不想大氅卻被人踩了一下,當下要摔,陳大勝一把把他撈起,在他耳邊小聲說︰「讓他們吵,您甭管。」
等六皇子站穩,他們倆便一起後退兩步,一個看天一個看地。
二皇子當眾被譏諷,一時半會還反應不過來,等他反應過來滿面漲紅想說點什麼,卻萬想不到,皇爺卻說︰「得,你做哥哥的今兒就讓著點兒,他跟劉幀治最親,人家死了舅舅了……」
皇爺說完,上來拉過楊英父子一起向前走,邊走皇爺邊問︰「你這出公倉減市濟民的策略從前也有,不過卻多用平糧價,糧價還能找到大商資源找補,可這碳倉,滿燕京就只有給宮里預備的那一個了,這個沒有先例啊。」
帝王哪里是問策,就是爹疼兒子逗他玩兒。
甚至碳價這事兒,跟皇爺也沒啥關系,養著那麼多大臣呢,若有不對,也是各地州府老爺的事兒,是燕京諸衙門找戶部,工部打條兒的事兒。
可五皇子不知道啊,他的知識面還沒有月兌離書本,不想給父親小看了,便很認真的對他說︰「小民心思不過饑求食,寒求衣,除此再無所求,若是這一點朝堂上都幫襯不上,時日久了便是民怨了,古時先賢各有主張,有主仁,主兼愛,主一慈二簡三不敢天下先的……這些都是對君王的要求,您卻要舍了聖人言,而去看先例了麼?」
這是多麼有趣的孩子話啊。
皇爺听了心里笑,卻很嚴肅的夸獎了五兒子道︰「恩~仔細想想,卻是這麼說的,我兒說的對,我回頭就傳旨讓武昌年進宮,讓工部聯絡燕京周遭衙門出庫炭平市價。」
楊英長這麼大,卻是第一次被父親重視。
他愕然呆愣,好半天才期期艾艾,臉上漲紅道︰「您,您在逗我玩呢。」
皇爺卻認真搖搖頭,拉著他的手說︰「沒有,我很高興你能這麼想,你能把心放到不同的地方去考慮問題,沒有死纏繞在一家之言里轉圈,你舅舅把你教的很好的。」
楊英有些難過,脾氣卻軟和下來,跟在皇爺的身後有些絮叨的說起舅舅的好來。
「父……父……」
「在外面呢。」
「哦,父爹,爹!我舅舅特別厲害。」
「恩,爹知道。」
「我舅……我舅舅不得老大人們喜歡。」
「那是老大人們喜歡的道,與他的道有些偏差,不過,大家對他的學問卻是佩服的,哦,卻不知,我兒跟你舅舅學到何處了?」
「我……舅舅說,天生人,人生我,卻不獨我……我看百家,有說天,有說我,有說堅白,有說五行,有說陰陽的……其實有用的東西總是差不離的,摒除那些天人說,性情說,有用的東西就是為廣土眾民那一點兒,其實那些人挺笨的,費盡心思把自己想象的東西解釋帝王,舅舅說,舅舅說,卻管他誰家的……」
楊英眼淚撲簌簌的掉了起來,哽咽道︰「舅舅說管他誰家的,最後還不是你家的,只管拿來有用的使喚便是……」
皇爺心里緩緩松了一口氣,嘴上安慰兒子︰「劉幀治確實可惜了。」
這麼久了,楊英其實就要這麼一句話,他父親說了,他便心有了安慰,徹底放松的由著父親拉走了。
可他卻不知道,皇爺卻心里暗罵,虧那癲狂貨色死的早,就差點把自己兒子教育壞了。
王道是什麼道,乃是先有天道才能延續出來的道,不然,自古學說大多都要從天道,乾坤,從五行玄學開始解釋,進而證王之道,那個該死的混帳竟然把這些東西視為糟粕,真真死的好。
人家父子親親密密的前面走著,就把個積極表現的二皇子楊貞丟在了後面。
听到父皇夸獎劉幀治,楊貞心里便慢慢起了幾分慶幸。
師叔竟說是操之過急了,這還急麼?再把老五放他手里教幾年,父皇心里還有自己的位置麼?
他努力支撐一些笑容,本想表達一下兄弟情愛回頭去領六弟弟,卻不想,他六弟弟正抱著那契約奴的胳膊在?撒嬌?
六皇子楊謙拉著陳大勝的胳膊,小聲哀求︰「四哥,你再跟我說說安兒,阿女乃說他特別好,就可機靈了。」
楊謙是江太後一手養大,江太後現在一年到頭,一半在廟一半在親衛巷跟陳老太太作伴。
老太太嘴巴里能有多少話,不就是圍著陳家,圍著親衛巷,還有巷子里的那幾個孩子嘮叨麼。
六皇子總是去看祖母,祖孫在一起了,老太太就把安兒稚趣的地方說給他听。
那六皇子自然也就跟陳大勝親厚,沒人的時候,他就喊他四哥,陳大勝卻也沒反對。
他家老太太陳家都養活了,喊自己個哥哥怎麼了。
當然,這也要分人,陳大勝就不給二皇子,五皇子當哥哥,主要這兩個心不正。
他看來,還是小胖子可愛。
听到小胖子問自己兒子,陳大勝想了想就驕傲的跟他說︰「那臭小子機靈個屁!他壞的很了,你不知道,這些日子越發的壞!我都不敢在他面前張嘴兒,只要張嘴他就爬過來掰開我的嘴兒看看里面有啥東西在吃,要沒有還好,我要有,就是嚼吧爛了他都要掏出來塞自己的嘴里,這個不孝的東西!」
六皇子大笑起來。
二皇子本放慢腳步想听听這個未來郡王跟自己六弟說點什麼,卻不想竟听到這樣一段話。
只那些人相攜去了很遠,他就越想越深入,越想越形象,最後到底站在街上干噦起來。
偏偏陳大勝听到,就嘴里嚼個餅,跟六皇子吧唧著嘴回身問他。
「呦~您怎麼了?可是吃了冷風?」
「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