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東廠誕生

「陛下三思!」

于謙當即出聲,語氣有些急切。

同時心中也略感不舒服,這道旨意姬瑤壓根就沒跟他商量過。

以他的聰明才智,瞬間就明白了這東廠的權力之大,並不下于錦衣衛,甚至猶有過之。

具有獨立刑獄審訊之權,不受任何省台軍府的節制!

這即是意味著東廠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準,即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東廠的存在不但是對朝廷司法制度的一種破壞,更是懸在他們這些臣子頭上的一把利劍,亦是皇帝集權的一種方式,無人甘心樂見其成。

身為丞相,于謙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然不願意見到這樣可以說天生與百官處在對立面的機構誕生。

右相傅宗書是一個年過不惑的中年人,相貌堂堂,儀表不凡,周身散發著一股溫文儒雅的書卷氣。

此時也跟著站了出來,進諫道︰「陛下,錦衣衛本就身負監察之責,您又何必再多此一舉呢?」

「是極,是極,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見到兩位大佬帶頭反對,其余文武當即跟著連連出聲附和,沒人想要自己的腦袋上再多個讓他們寢食難安的婆婆出來。

姬瑤眼神淡漠地掃視了一圈強烈反對的諸臣,又看了眼從始至終都臉色不變、泰然自若的厲煌天,淡淡開口︰「單憑錦衣衛,對于整個天下的監管未必能做到毫無疏漏、萬無一失,前車之鑒,其尤未遠,諸位愛卿,爾等能保證將來不會再有重蹈覆轍的一天嗎?」

她雖語焉不詳,但明眼人都心知肚明,姬瑤話中所指無疑便是姬擎蒼李代桃僵一事,只是礙于皇室顏面,未有明言罷了。

當年姬擎蒼便是直接策反了錦衣衛指揮使張召重,致使景帝變成了「瞎子」、「聾子」,方才能夠使得陰謀得逞。

現下姬瑤亡羊補牢,再立一東廠與錦衣衛分庭抗禮,相互監督,避免重蹈覆轍,亦是人之常情。

這一下,于謙等人倒是不好再直言反對了。

畢竟姬擎蒼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再加上姬瑤初登大寶,正是需要立威之時,他們若是繼續不依不饒恐有損其威儀。

于謙與傅宗書對視一眼,都看懂了對方的眼神……也罷,今日乃陛下登基之日,便遂了她的意,至于這東廠,以後再暗施壓制便是。

見兩位大佬沒再出言反對,其余之人也只能無奈地偃旗息鼓。

姬瑤眼神凜然,心中卻暗暗松了口氣,隨即將目光落到了厲煌天的身上,語氣平靜中透著威嚴︰「忠勇伯何在?」

厲煌天嘴角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踏前上前,朗聲道︰「微臣在!」

姬瑤美目流轉,定定地看著他,玉容之上不禁顯露出一絲淺淺的微笑。

「忠勇伯听令,朕敕命你提督東廠,望你能夠精心謀事,毋枉毋縱,不負君恩。」

「唰!」

登時一大片目光匯聚到了厲煌天的身上,意味莫名。

羨慕、嫉妒、善意、凶惡、審視……不一而足。

厲煌天恍如未覺,緩緩拜道︰「微臣領旨!」

隨即身姿挺得筆直,如同一柄沖霄利劍,直刺蒼穹,雙目神光湛然,聲音鏗鏘有力︰「臣今立誓——東廠當為吾皇親衛,上執陛下之耳目,監察文武百官;下掌朝廷之雷霆,肅靖江湖武林!」

姬瑤一拍龍椅,高聲贊道︰「說得好!朕果然沒有選錯人!」

眾人看著那道器宇軒昂的身影,有人滿臉不屑,也有人心生忌憚。

如紫禁一戰的親歷者,對于厲煌天便沒有絲毫的輕視,實在是那一夜對方帶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即便朱無視等人亦不存小覷之心。

于謙目光復雜,他能夠感受到姬瑤的堅定,因此也便沒有自討沒趣地再次出言反對。

看著昂然卓立的厲煌天,他的心中隱隱生出一種感覺,或許要不了多久,整個天下都將會因為這個白發異瞳的年輕人而翻起無數驚濤駭浪。

……

這一日,姬瑤登基稱帝,君臨天下!大周皇朝的歷史腳步,邁入了「天鳳元年」。

同一日,東廠低調成立,雖然崢嶸未顯,但誰也不知道,它將在厲煌天的帶領下,發展成為何等的「龐然大物」……

金陵城東安門之北,有一座佔地極廣的宅院,瓊樓玉宇、富麗堂皇,蘭亭水榭,無一不缺,實為上品之所。

此處本為百年前司馬閥舊日宅邸,如今卻被姬瑤賜給了厲煌天,作為東廠衙門的所在之地。

不過畢竟空置百年,再奢華的宅邸也難免破敗。

厲煌天看著雜草叢生的院落,心中油然而生一絲感慨……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不禁暗自警醒,再強盛的勢力,也難免有由盛轉衰之日,唯有力爭上游、永不懈怠,方能不斷奮進、領先于人。

身後同樣傷勢痊愈,並且跟著厲煌天投身東廠的雨化田見到他這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以為是嫌棄這里破敗不堪,便開口安慰道︰「厲哥兒……不對,督主,陛下已經安排了人手修葺此地,相信不日之後此處定可恢復往日之堂皇氣象。」

厲煌天沒有多做解釋,點了點頭,帶著雨化田以及身後眾人邁步走進了新生的東廠……

他的東廠!

此次跟隨厲煌天加入東廠的,除了雨化田外,端木蓉、程靈素以及與他形影不離的雪千尋三女也主動提出要加入東廠,厲煌天自無不可。

除了這幾個可算是他真正的心月復之外,葵花老祖最後贈予他的人手亦赫然在列。

曹正淳、魏忠賢、萬喻樓、曹少欽、童貫、劉瑾。

其中以曹正淳功力最高,為先天九品,萬喻樓次之,先天八品,魏忠賢最差,僅為先天六品。

其余三人則得到葵花老祖灌頂,皆為先天七品之境。

六位先天中後期高手,已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此六人,再加上雨化田四人,便為厲煌天手下的初始班底。

當然,姬瑤對于東廠十分重視,還派遣了三千原本的禁軍士卒歸入東廠麾下,任其調遣。

中堂。

厲煌天當仁不讓,端坐上首,雪千尋俏立左右。

下面,剩余的幾人分坐兩側。

雨化田坐于第一位,其後是端木蓉和程靈素,以及三千軍士的正副統領。

另一側,以功力最高的曹正淳為首,接下來依次為萬喻樓、魏忠賢、曹少欽、童貫和劉瑾。

偌大的廳堂內,稀稀拉拉地坐了十三個人,顯得十分空曠。

雖然人丁單薄,甚至若不算兩位禁軍統領,諸人中年紀最大的曹正淳也沒超過三十歲,看起來有些淒涼,倘若被外人見到,恐怕對于東廠的一切忌憚和警惕都會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只有鄙夷和輕視。

然而天下間只有厲煌天清楚,在坐的無一不是「肱骨之才」,也許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伴隨著東廠之名,名震天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