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9章 洞庭湖鐘相造反

呂頤浩于是命檢正黃龜年,另外寫了詔書,頒布下去。胡安國不滿,因此托病辭職。呂頤浩勸趙構降旨譴責胡安國,將他降職,只命他為提舉仙都觀。秦檜三次上奏,請求留下胡安國,都沒有得到回復。侍御史江躋、左司諫吳表臣等二十余人,上奏說朱勝非不能用,胡安國不應該受到責備。呂頤浩卻把他們都視為秦檜一黨,這些人都遭貶職,朝廷為之一空。

呂頤浩自鎮江都督府還朝,謀劃趕走秦檜,就以朱勝非為助手,任命黃龜年為殿中侍御史、劉棐為右司諫。黃龜年彈劾秦檜專主和議,破壞恢復,結黨專權,不會長久,並把秦檜比作王莽、董卓。秦檜也擢用胡安國、張燾、程瑀等名人,委以要職,以圖排擠呂頤浩。

于是趙構免去了秦檜的相位,張榜于朝堂,表示永不再用秦檜。趙構又進朱勝非為右僕射,兼知樞密院事。朱勝非本來和張浚有舊怨,因此天天說張浚的短處。趙構于是派遣王似為川、陝宣撫處置副使,名義上是輔佐張浚,實際上是在監視他。張浚開始不安心于位,上疏請求辭職,還說自己能力不足,不勝任其職。有呂、朱兩人當宰相,自然容不了張浚。

趙構于是召張浚到臨安,說是要他擔任樞密使。等到張浚奉命南回,就有中丞辛炳,侍御史常同等人,上奏彈劾張浚喪師失地,跋扈不臣諸罪。趙構竟然偏听偏信,把張浚免職,奉祠居住福州。趙構還安置劉子羽于白州,張浚自然是蒙受了冤屈,劉子羽尤則更加冤枉。

趙構又擢升王似為宣撫使,盧法原為副使,與吳玠一起,鎮守川、陝。不久辛炳、常同,又連論呂頤浩的過失。趙構于是把呂頤浩罷為鎮南節度使,提舉洞霄宮。又命趙鼎參知政事,還加授劉光世為江東、淮西宣撫使,屯兵于池州,韓世忠為淮南東路宣撫使,屯兵于鎮江,王為荊、湖制置使,屯兵于鄂州,岳飛為江西南路制置使,屯兵于江州。

這時劉豫的部將董質,帶著虢州歸降了宋朝,趙構派統制謝皋接收。劉豫自然不甘心,于是派遣李成來攻打虢州,謝皋猝不及防,竟被抓去。謝皋指著月復部對李成說道︰「我月復中只有赤心,不像你們這些鬼蜮。」說完,他自破心月復,腸出而死。李成接著攻破了鄧州、襄陽府,劉豫還派兵攻陷伊陽,並與金人合兵一處,圖謀西北。

熙河總管關師古交戰落敗,竟然舉洮、岷二州投降了劉豫。劉豫又聯絡洞庭湖的楊麼,令他與李成合軍,自江西直奔江浙。

楊ど名太,龍陽祝家崗人。他出生雇工,幼時讀私塾兩年,輟學後在商船上佣工糊口。建炎四年二月,他跟從鐘相扯旗造反,因他在首領當中的年齡最幼,土語稱幼為ど,故呼楊ど。鐘相是鼎州武陵人。鐘相在家鄉利用宗教活動組織群眾,凡加入他的鄉社農民要交一點錢糧,社內實行互助共濟,因此都能「田蠶興旺

,生理豐富」。

鐘相宣稱道︰「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鐘相因此受到百姓的擁護,被稱為「老爺」或「天大聖」。周圍數百里的貧苦農民加入鄉社的不計其數。經過二十余年,他的影響力擴大到了洞庭湖周圍各縣。

靖康二年初,鐘相組織民兵三百人,命長子鐘子昂率領北上勤王。這支隊伍沒有與金兵接觸,就被剛即位的趙構命令遣返。鐘相于是以這支隊伍為基礎籌劃起義。金兵渡江南犯,所過殘破,官兵和潰兵到處燒殺搶掠。宋朝官吏橫征暴斂,「政煩賦重」,南方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建炎四年二月,鐘相在金人屠潭州、孔彥舟軍隊犯澧州、鼎州危急之時,率眾而起,保衛家鄉。他建國號楚,年號為天載,鐘相自稱楚王,立兒子鐘子昂為太子,設立官屬。鐘相的軍隊焚燒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死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有仇隙之人,並佔據地主的土地歸為己有。

鐘相他們把殺官吏等稱為「行法」,把平分這些人的財產稱為「均平」,斥責宋朝國法為「邪法」,對于「執耒之夫」和「漁樵之人」,則加以保護。凡是參加他們軍隊的人,一律免除賦稅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約束。他們的主張和行動受到百姓熱烈擁護,很快得到了鼎、澧、潭、岳、辰等十九個州縣百姓響應。

建炎四年三月,鐘相遭到宋朝潰軍流寇孔彥舟部的攻打。他們奮力抗擊,初戰獲勝。後來因為孔彥舟派遣奸細,混入了造反軍隊中作內應,鐘相沒有防備,結果被俘殺。鐘相死後,楊ど立鐘相的少子鐘子義為太子,自號大聖天王。楊ど聯絡龍陽的夏誠、楊欽、楊廣及慈利陳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陽英宣等數十名首領,繼舉義旗,集結了八萬將士他們伐木為船,壘土成寨,堅持戰斗。沿湖一帶,寨柵林立,聲威復振。

鼎澧鎮撫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軍進剿,于鼎口被楊ど水寨義軍擊敗。程昌寓焦燥不安,偶然間得到了水手木匠高宣獻的車船圖樣,于是令按圖打造。同時他擴充水軍,召募辰、沅、靖等州的洞丁刀弩手,合為一軍,專習水戰,想報鼎口之辱。

紹興元年,程昌寓率領新造車船及海鰍船隊徑攻下沚江夏誠水寨。夏誠寨位于下沚江口,唯西南面臨陸,其余皆環水,寨內重城重壕,寨外設陷馬坑,夏誠所部已經有備,嚴守以待。程昌寓不顧下沚江窄狹,江水漲落不定,急欲炫耀車船威力,督軍疾進。

到了寨前,夏誠大開寨門。官軍莫測,懼不敢入攻。剛好此時陰雨紛飛,眾兵淹沒泥淖數日。等到天晴,人馬早已疲憊不堪。程昌寓于是想撤軍,無奈下沚江水漸落,沚江口灘淺,車船不能出來。這時突然遭到夏誠軍奮力沖殺,官軍大敗。

不久,楊ど再敗程昌寓

,繳獲官軍車船及督料匠手高宣,並為所用。各寨利用鼎州、德山、澧州、欽山、藥山、夾山盛產的松杉樟楠等木材,改制創新十余種車樓大船,以輕便海鰍船配合,出沒于洞庭湖區。這些戰船高兩三層樓,可容納近千人。艙內裝車輪,踏車擊水,往來飛快。又設拍竿,長十余丈,上放巨石,下安轆轤,頂系繩索,遇敵船近,一拉繩索,便可飛石擊船。更添木老鴉、魚叉、弩拿子等投擲武器和長兵器,官船無法接近。他們踏動車船沿湖作戰,勢力伸向環湖各州縣,朝廷更加惶恐。

趙構于是啟用李綱為帥,四路合擊楊ど。楊ど被洞庭湖各軍推為總首領,封夏誠為軍師、左僕射,楊欽為軍馬太尉。設總寨于寶台山,關口要隘分置水寨七十多個,李綱的"四路圍剿"被粉碎。趙構于是改派龍圖閣直學士折彥質,及荊南制置使王燮率兵鎮壓。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使他們的控制範圍日益擴大。

楊ど執行鐘相的等貴賤,均貧富的政策,並采用"陸耕水戰"、"兵農相兼"的政策,豁免錢糧賦稅,發展生產,深受百姓擁戴。勢力東越岳陽,西至鼎澧,北抵公安,南至長沙界內,席卷洞庭湖區七州十九縣,擁眾二十多萬。

王躞統領所部三萬禁兵,以及御前統制崔增、神武後軍統制高進部五千人,並調來韓世忠等部舟船五百只、攜5帶了五個月的糧食隨行。他還節制荊潭制置司水軍統制吳全所部的戰船數百、士兵一萬余人,前往鎮壓。

王躞率水軍至岳州,自水路下游進兵。他派遣統制官右世達率兩千兵直奔鼎州,會合程昌寓于上游,企圖兩面夾擊。十月二十九日,王躞率軍出擊,與楊ど車船水軍短兵激戰,舟船矮小不敵車船,乃敗退橋口。接著他親自率神武前軍萬余人,陸行趨鼎州,轉從上游進剿,並留崔增、吳全等設伏岳州蝙山、洞庭湖口、牌口等處,令以待候上游逼逐,攔截掩殺潰退楊ど軍。

楊ど洞察其謀,將計就計,預先將上游諸寨民眾、牲畜轉移至酉港隱蔽。楊ど還以部分水軍牽制上游宋軍,遣數千人潛乘車船數只,偃旗息鼓,放流東下,誘殲下游宋軍。十一月十二日,王躞、程昌寓率三萬步騎及鼎州水軍,出下讓江口,水陸並進,對沿湖楊ど的水寨逐個圍剿,所至皆為空寨。時崔增、吳全伏兵待候日久,遣人探望,見湖中飄流數只車船,以為是被楊ど軍潰敗,即率所部乘舟船數百,爭相入湖,蜂踴而進。將至陽武口,水面寬闊,楊ど軍隊突然擂鼓吶喊,踏車回旋,橫沖直撞,將宋軍舟船全部撞沉,盡殲崔增、吳全及屬下萬余人。接著楊ど班師酉港,集中車船水軍再敗王躞等軍。此戰,楊ど巧施疑兵,利用車船水上優勢,大獲全勝。

偽齊李成率兵大舉南下,看到楊ど勢力壯大,便遣使引誘,許以兵士三萬,增車添船等豐厚條件,要楊ど配合偽齊軍隊,聯合攻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