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10章 宋遼金三國混戰

蕭瑟瑟接著又寫了一首詩,來勸諫耶律延禧︰

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千官側目兮寂無聲。

養成外患兮嗟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

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畜兮爪牙兵。

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

但是這卻使得耶律延禧大為憤怒,從此與蕭瑟瑟形同陌路。蕭瑟瑟備受冷落之後,滿懷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兒子敖盧斡身上。她嘔心瀝血,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仁明英武、堪當大用的人才。敖盧斡沒有辜負母親的苦心,他在國人中建有很高的威望。

天慶四年九月,完顏阿骨打領導女真發動聲勢浩蕩的反遼戰爭。僅僅四五年的時間,女真便佔領了大遼的半壁江山。耶律延禧因此產生了退位保命的打算。

耶律延禧共有六個兒子,敖盧斡是長子,又頗得人心。如果耶律延禧退位,繼位者非他莫屬。北院樞密使蕭奉先卻對文妃早已懷恨在心,更害怕敖盧斡會不利于自己,便計劃把自己的外甥秦王耶律定推上台。為此,他蓄意要除掉敖盧斡母子。

蕭奉先是遼國宰相蕭繼先的五世孫,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後蕭奪里懶、元妃蕭貴哥的兄長。蕭奉先外表寬厚,內心忌刻。蕭奉先因妹蕭貴哥受到天祚帝的寵愛和倚重,官至樞密使,受封蘭陵郡王。天祚帝想殺完顏阿骨打的時候,是他勸阻了耶律延禧,完顏阿骨打才僥幸活命。

天慶四年,完顏阿骨打起兵進犯寧江州,東北路統軍使蕭撻不也交戰失利。天祚帝命蕭奉先的弟弟蕭嗣先擔任都統,統率番、漢軍隊前往討伐,屯駐在出河店。金兵暗渡混同江,乘遼軍不備,前來襲擊。蕭嗣先兵敗,將士大多逃走。蕭奉先害怕蕭嗣先被殺,便奏上稱「東征潰敗之軍帶罪逃亡,所到之處便四處搶劫。如果不赦免他們的罪過,恐怕會結伙為盜,成為禍患」。天祚帝听從了他的建議。蕭嗣先到宮中等候處罰判罪,只是被免去了官職。從此士卒再無斗志,遇到敵人便潰逃,郡縣失陷者一天多似一天。

保大元年正月,蕭瑟瑟的姐姐到妹夫耶律余睹家與小妹相聚。蕭奉先得到密報之後,認為時機已到,指使人誣告耶律余睹造反,把蕭瑟瑟也牽連其中。耶律余睹在軍中听說後恐懼,便逃往金國。

保大二年,耶律余睹擔任金軍監軍,率兵突然前來,天祚帝十分憂心。蕭奉先說道︰「余睹是王子班的後裔,這次前來不會有滅遼之心,是想扶立晉王而已。如果為了社稷著想,不吝惜一個兒子,誅殺他,可以不必交戰而敵人自退。」于是賜死晉王耶律敖盧斡以及皇後蕭瑟瑟。內外官員無不傷心流淚,人心更加離散。

但是耶律余睹非但沒有退兵,反而引著金軍直逼耶律延禧行帳。耶律延禧只得率領衛兵五千人逃往雲中。三月,金軍攻陷雲中,他又逃入夾山,南京等地相繼失陷。

金軍還未到來的時

候,蕭奉先逢迎寬慰天祚帝,說道︰「金國盡管能進攻我國上京,到底不能遠離自己的巢穴。」然而,一日金兵突然進軍三千里,直搗雲中。蕭奉先無計可施,只好請天祚帝流離遷住夾山。天祚帝這才醒悟,回頭對蕭奉先說道︰「你父子二人誤我到這一步,殺你還有何益!你走吧,不要跟著我去。我恐怕軍心忿恨惱怒,造出亂子必然連累我。」

蕭奉先父子痛哭著離去,被左右抓獲送給了金兵。女真兵殺死其長子蕭昂,送蕭奉先及其次子蕭昱到完顏阿骨打那里。途中遇到遼國士兵,將其父子二人奪回,天祚帝于是把他們一並賜死。

再說耶律淳稱帝之後,曾經遣使赴金,請求作為金國的附庸,以求得金的國庇護。金國還沒有答復,他就于病死了。 他臨死前,吩咐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耶律定繼位,由李處溫、蕭干等人輔佐,蕭德妃為太後,主持軍國大事。耶律淳死後 謚號為宣宗。他的妻子德妃臨朝稱制,改年號為德興。

此時大臣李處溫覺得前景不妙,打算向南私通宋朝的童貫,欲劫持德妃納土投降宋朝。他又向北私通金國,作金國內應。蕭德妃發現他私通宋、金,把他拘捕並賜死。當年十一月,德妃五次上表給金朝,只要允許立耶律定為北遼皇帝,其他條件均答應,金國不同意。她只好派兵把守居庸關,卻沒能守住,金兵直奔燕京。德妃帶著隨從的官員投靠天祚帝,天祚帝將他們誅殺。

遼國大亂的消息傳到宋朝,王黼又上奏趙佶,請求北伐。趙佶因此又命童貫、蔡攸整軍再出。遼常勝軍統帥郭藥師,留守涿州。他听說宋軍又來了,于是召集部眾說道︰「天祚失國,女政不綱。宋師又大軍壓境,看來燕京以南,必歸中國。男兒應該曲取斗大金印,何必戀戀宗邦,不下變化呢?」

郭藥師是渤海鐵州人。天祚帝天慶六年,渤海人高永昌殺遼東京留守蕭保先,自稱大元國皇帝,改元應順,佔領了遼東五十余州。天祚帝派宰相張琳討伐,在沈州被支援高永昌的金兵打敗。天祚帝又命燕王耶律淳為元帥,招募遼東饑民,組建怨軍,分為前宜營、後宜營、前錦營、後錦營、乾營、顯營、乾顯大營、岩州營共八營近三萬人,郭藥師就是其中的一位首領。

怨軍成立後,不僅作戰不利,還接連發生叛亂。保大元年,東南路怨軍將領董小丑,因為征討利州叛亂不力被處死。于是他的手下羅青漢、董仲孫等率領怨軍作亂。當時遼國都統耶律余睹、蕭干率兵平叛。郭藥師等殺了羅青漢數人,接受招安。遼國從中選出兩千人編為四營,任命郭藥師、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各自統領。剩下六千人,被分送各路為禁軍。

為了徹底解決怨軍的問題,耶律余睹向蕭干建議道︰「前年兩營造反,劫掠乾州,已從招安。今年全軍又造反,攻打錦州。如果我軍不來,城破之後,數萬居民被害。所謂怨軍,未能報怨于金人,而屢怨叛于我家。現在如果乘他們解甲,

派兵把他們殺個干淨,則永絕後患了。」

但是蕭干不同意,認為其中也有忠義之人,被一時脅從,豈能一概誅殺?」郭藥師等得以保全性命。因為郭藥師年少雄壯,貌頗偉岸,又沉著果敢,以威武御眾,很多人歸附了他。他以武勇四軍薦授殿直,從征金國,立了不少功勞。遼國于是升郭藥師為都管押常勝軍、涿州留守。

郭藥師率領所部八千人,以及涿、易二州版圖,向童貫處偷降。童貫大喜,立即表上奏朝廷,趙佶下詔授郭藥師為恩州節度使,命令他部眾歸劉延慶節制。劉延慶奉童貫軍令,從雄州出發,用令郭藥師為先鋒,領兵十萬人,渡過白溝。劉延慶部下,非常沒有紀律。

郭藥師進賬,勸諫劉延慶道︰「今現在大軍拔寨而行,很多人都不戒備。如果敵人設伏襲擊,我軍首尾不能呼應,不就是要望塵奔潰嗎?」劉延慶不肯听從他的意見。宋軍走到良鄉,遼將蕭干率眾沖來。宋師軍接戰不久,就立即退走,被遼兵驅殺一陣,傷亡很多。

劉延慶收集敗眾,閉門不出。郭藥師又獻計說道︰「蕭干兵不過萬人,現在全力抵御我軍。燕山必定空虛。我願率領奇兵五千,倍道偷襲,一定可以得勝。只是要請你的次子劉光世率兵援應,萬不可誤!」劉延慶一口應承,于是派遣大將高世宣、楊可世與郭藥師引兵六千,乘夜渡過蘆溝,兼程而進。

到了黎明,遼國常勝軍偏帥甄五臣已得消息,急忙率五千騎兵進了燕城。郭藥師等人來到,城中已有人守備。宋軍猛攻數次,才得以進入外城,宋軍派遣使催促蕭德妃出降。蕭德妃密報蕭干,蕭干急忙率精兵三千,進行巷戰。郭藥師只望劉光世來援,不意杳無信息。

甄五臣又殺了出來,害得郭藥師等前後受敵,只好與楊可世一同棄了馬,縋城逃回。高世宣竟然戰死城中。劉延慶進駐蘆溝,既不派遣劉光世,也不去追躡蕭干。蕭干出截餉道,擒去了護糧將王淵,及漢軍二人,用布蔽目,羈留帳中。

有人對蕭干說道︰「我軍三倍于宋軍,明晨當分為三隊,出擊宋營。最精銳的從正面進攻,左右翼作為接應,舉火為號,好殺他片甲不回。」蕭干大喜,暗中放了一個人,令他出帳回報宋軍主將。宋軍糧道被截斷後,劉延慶本來已無斗志,如今又誤信了蕭翰發布的假消息。

到了次日,他遠遠看見火光起來,懷疑是遼兵來到。他于是燒營急逃,士卒自相踐踏,死亡過半。蕭翰乘勝追擊,直到涿州城河邊方才駐軍。次日再戰,士氣低落的宋軍再次被打得落花流水,殘兵敗將倉皇逃奔雄州,再不肯跟遼兵作戰。

經過兩番大潰敗,宋朝不僅損失了十余萬精銳部隊,並且把自神宗以來積攢數十年的軍用物資消耗殆盡。戰後,遼國及燕地的漢民對宋朝外強中干的表現無比鄙視,紛紛作賦及歌詩來取笑趙佶,令趙佶羞慚不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