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3章 王韶獻上《平戎策》

原來仇氏起初嫁了一個人,生下了一個兒子當了和尚,法名了元,就是與蘇軾結交的佛印禪師。後來仇氏又嫁給李問當妾,生下一子,就是李定。仇氏是妾,在生下的兒子是歸正妻名下。更何況仇氏依然風流成性,沒多久因為行為不端而被驅逐,所以李定並不知道這個生母。因此仇氏病死,他沒有服喪。

此事被陳薦得知,因此刻意攻擊李定。曾公亮認為李定應追行服喪,王安石也極力主張這樣,于是改任李定為崇文殿說書。御史林旦、薛昌朝說不宜讓不孝之人居于勸講之位,而且彈劾王安石。王安石要求罷免二人,李定自己感到不安,請求解除官職,于是被改任集賢校理、檢正中書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

宋室的舊制,文選屬審官院,武選屬樞密院。王安石建議分審官為東西院,東院主管文選,西院主管武選。趙頊覺得有理,想依議施行。文彥博卻上奏道︰「審官院如果兼選文武,樞密院還有何用?臣沒有和武臣接觸,不能妄加委任,陛下不如令臣退休!」趙頊雖然慰留文彥博,但審官院分選如故。

知諫院胡宗愈,大力反駁分選,同時攻擊李定沒有才能。趙頊不悅,下詔斥責胡宗愈內藏奸意,中傷善良之人,貶為通判真州。京兆守錢明逸上報說知廣德軍朱壽昌,棄官尋母,竟然得以迎回。

朱壽昌字康叔,揚州天長人 。他的父親朱巽,曾任京兆守,有一個小妾劉氏,生下了朱壽昌。他年僅三歲的時候,生母劉氏被趕出家門,改嫁黨氏。朱壽昌長大以後,父親病亡。他日夜思念母親,四處尋找,卻沒有找到。

朱壽昌後來歷任各州縣,除了辦公之外,他經常派人去探听生母的消息,又遍請同僚,托他們尋訪母劉氏的住址。不料越來越希望渺茫,沒有絲毫音信。他杜絕酒肉,戒除嗜欲,甚至灼背燒頂,刺血書寫佛經,在諸神明面前發誓,一定要找到母親。

熙寧初年,他被任知廣德軍。到任數月,他嘆息說道︰「我已經五十歲了,卻還沒有見過生母,如何為人?古人說得好︰‘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孝都沒有盡,怎好言忠?罷罷!我寧願舍棄官職,也要去尋找母親,好歹總要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萬一我母親已經西歸,就使森羅殿上,我也要去探視。」

他隨即辭職,並與家人訣別道︰「我此行如果不見到母親,我也不回來了。」家人挽留留不住。他背著行囊,飄然而去。他跋山涉水,冒著寒暑,也顧不得什麼辛苦,只是沿途探問,悉心偵察。好容易到了關中的同州,又逐村挨戶地查問過去。恰巧有一老婦人,靠門站著。他于是詢問劉母的下落。

那老婦人卻似乎知道,便讓朱壽昌進門,盤問底細。朱壽昌一一說明,老婦人不禁流淚說道︰「據你說的,你就是朱巽的兒子壽昌嗎?」當下將自己如何被趕走,後來如何改嫁,也說明情由。朱壽昌听了幾句,知道事情相符,于是當即倒身下拜道︰「我的母親,想

煞兒了!」

老婦人也對著朱壽昌,抱頭同哭。哭了一會,又由朱壽昌自己講述尋母的經過,不禁破涕為笑。老婦人說道︰「我已七十多歲,你也五十歲了,誰能料到母子還能重逢?想必是你的至誠感動了上天,才能如此。」說完,又召來壯丁數人,與朱壽昌相見。

這幾個壯漢,就是劉氏改嫁黨氏之後,所生下的幾個兒子。朱壽昌問明來歷,以兄弟禮相待,大家暄敘一場。黨氏家草草備了酒肴,眾人暢飲。過了兩日,朱壽昌就把老母劉氏,和黨氏幾個兒子,全部迎回家里。此事很快被朝廷得知,于是一班老成的正士,都說他孝行卓絕,要破格賜旌。

朱壽昌因為要奉養母親的緣故,求通判河中府,趙頊照準。士大夫們作詩相贈,極為贊美。監官告院蘇軾也贈朱壽昌詩,並有詩序一篇,暗中譏諷李定。朱壽昌判河中數年,母親去世,他終日哭泣,幾乎失明。

王安石正大力推行新法,忽然西陲上報邊警,夏主李秉常,大舉入寇,環慶路烽煙遍地。王安石于是請要求去邊疆對付夏軍,韓絳上奏道︰「朝廷正要依靠王安石,怎能讓他離開?臣願去邊疆督軍!」趙頊大喜,便令韓絳為陝西宣撫使,給他空名告敕,得以自行任命官吏,韓絳拜命即行。

之前建昌軍司理王韶,曾上了平戎三策。王韶字子純,江州德安人。王韶生于天聖八年,嘉佑二年登進士第。王韶及第後,相繼擔任新安主簿、建昌軍司理參軍等職。後因考取制科失敗,轉而游歷陝西一帶,采訪西北邊境的風土民情。

熙寧元年,王韶獻《平戎策》三篇,詳細陳述了攻取西夏的策略。其大意認為︰「要想攻取西夏,應當先收復河、湟二州之地,這樣夏人就有月復背受敵之憂。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萬一攻打下來,它必定會揮兵南下,大肆掠奪秦、渭二州,牧馬于蘭、會之地,切斷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後的羌人,西面構築武勝城,時常派兵騷擾洮、河,那麼隴、蜀各郡就都會受到威脅,瞎征兄弟他們能自保嗎?

就目前情況來看,唃氏子孫中,只有董氈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溫等人,他們的勢力不超過一二百里。如此弱小的勢力,怎能與夏人抗衡?武威以南到洮、河、蘭、鄯,都是過去漢代所轄的郡縣,所謂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適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現在各羌分裂,互不統屬,正好將他們割裂開來,各個擊破。一旦各部都臣服了,氏敢不歸順嗎?

唃氏歸順了,那麼河西李氏就成為我掌中之物。再說唃氏子孫中,瞎征的勢力相對較大,受羌人各部畏懼。朝廷如果予以招撫,並讓他駐扎在武勝或者渭源城,以糾合宗黨,統治部族,習用漢人之法。到時夏人雖然強大,而不為我統治的也不過只有延州李士彬、環州慕恩罷了。如此行事,則對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連結在一起,這應當算是上策了。」

由于《平戎策》正確分析了熙河地區吐蕃勢力的狀況,還提出了解決西夏問題的策略,其目的與趙頊、王安石等變法派「改易更革」的主張相一致,因此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和采納,王韶被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之職,主持開拓熙河之事務。從此他以一文人出掌軍事,擔負起收復河湟的任務。

蕃部的俞龍珂在青唐一帶勢力最大,渭源的羌人與夏人他都想加以節制。因此各將帥議論,先對俞龍珂進行討伐。王韶因為糾察邊境之事,帶領數騎直到俞龍珂的帳中,給他分析其成敗勝負,當晚留宿在那里。第二天早晨,羌人、夏人都派遣他們的一些重要首領隨王韶東去。很久以後,龍珂率領其部屬十二萬多人臣服朝廷。

王韶又說道︰「渭源到秦州一帶,良田棄置無人耕種的,有上萬頃。希望朝廷設置市易司,以求商賈之利,將經商所得拿來治理農田。」趙頊采納了他的意見,改任著作佐郎,仍命王韶提舉。經略使李師中說道︰「王韶這樣做,是想侵佔邊境的弓箭手的田地。他又打算將市易司移到古渭,我擔心秦州的麻煩事只怕會越來越多了,會得不償失。」

王安石支持王韶,為此罷免了李師中,讓竇舜卿接替他,派李若愚對此事進行調查。李若愚到後,問王韶他所說的荒棄不耕的農田在哪里,王韶無言以對。舜卿仔細地檢查,只發現了一頃田,這還是此地的主人被訴訟而沒收的,後來又歸還了。李若愚上奏趙頊說王韶所謂的荒田是謊報的,為此王安石又罷免了竇舜卿而任命韓縝。

韓縝附會王韶,說他奏報的是事實,李師中、竇舜卿都被貶謫,王韶則升為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後來,大將郭逵上奏說王韶暗中貸市易錢。王安石認為郭逵所言證據不足,故而將其調至涇原。趙頊志在收復河隴,于是修築古渭城,組建通遠軍,以王韶知軍事。

熙寧五年七月,王韶派兵至渭源堡和乞神平,擊敗蒙羅角、抹耳水巴等族。羌人據守險要之地,一些將領打算將部隊布置在空曠平地,王韶說道︰「敵人如果不離開險要之地,我們只有徒勞而歸。現在既然已涉入險要之地,就應當佔領它,使它為我所有。」于是帶領部隊直趨抹邦山,與羌軍對壘,並下令說道︰「誰要敢說退兵,就將他斬首。」

敵軍居高臨下攻擊,宋軍稍受挫敗。王韶親自披掛上陣,指揮部隊反攻。羌人大敗,他們將營房帳篷焚燒後撤退,洮西大為震動。這時瞎征帶兵渡洮河來援救,被擊散的敵軍又集結起來。王韶令部下將領由竹牛嶺路出動,虛張聲勢,以牽制敵人。他暗地里讓部隊攻打武勝,與瞎征麾下首領瞎藥等部相遇,雙方激戰,宋軍大敗瞎藥等部,進駐武勝,建為鎮洮軍。朝廷因此遷王韶為右正言、集賢殿修撰。接著他擊走瞎征,降其部落二萬人。宋朝更鎮洮之名為熙州,劃熙、河、洮、岷、通遠為一路,王韶以龍圖閣待制一職知熙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