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3章 新航線上的戰爭(第三更)

崇禎元年有8億畝田,按照每畝0.034石(4斤)的農稅來收,一年的農稅是2720萬石。

到了崇禎九年,算上開荒出來的,全國農田有8.3億畝,一年的農稅是2822萬石。

當然,崇禎九年,交農稅許多地方已經不用糧食了,而是用銀鈔。

2822萬石,按照市場價換算成銀鈔,妥妥的2000萬兩。

農業稅是有極限的,而且現在明顯就到了一個瓶頸,你不可能繼續給農民加稅。

一定要提升農業稅總額,可以繼續開荒,但是開荒是一個長期過程,很慢。

21世紀的新中國有耕地大約20.2億畝。

是經歷了幾百年的不斷開荒才到那個地步的。

當然,後世每畝田的產量至少是1000斤以上,產值非常高。

又因為收稅方式不同,實際上到20世紀末,農稅佔比都還很高。

而大明朝現在為何能做到農稅和商稅五五開?

因為農稅收的真的很少,一畝田收4斤糧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民間土地資源畸形太久了,能讓利給普通老百姓就讓利給普通老百姓吧。

所以未來朝廷的收入增加,肯定來自商業。

一是國營商社收入。

二是銀行收入。

三是商業稅。

而這三點,都需要扶持商業。

銀行的收入也是貸款出去收利息,收誰的利息?

農民貸款買田的那點利息嗎?

那真的不多,別指望了,因為良田買賣也到極限了。

所以,只有貸款給商人,給國營商社。

只有商業發展得好,銀行才賺錢,朝廷才有收入。

皇帝飲完茶,繼續說道︰「諸公任重道遠,大明朝的未來要靠諸位愛卿了。」

眾人連忙起身拜道︰「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朕提個收稅目標吧,崇禎十三年,朝廷的年收入要達到1億兩。」

所謂最高領導層開會,一是確定目標,二是確定方向。

如果有人事變動,就要說清楚是否有人事變動,其余的都是在交換意見,達成執行方法的一致。

這就是最高效的開會。

「開封的事,即刻去辦。」

「是!」

等各自散去後,崇禎單獨見了袁可立和鄭芝龍。

目前蒼龍戰列艦總數是70艘。

這種級別的遠洋戰列艦有70艘,已經算有些實力了,至少守衛近海問題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要去南洋作戰,肯定是有風險的。

這個時代的南洋,是荷蘭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地盤。

這三個國家在那里將整個南洋瓜分了。

崇禎也給袁可立提了目標,蒼龍戰列艦要在明年這個時候擴充到120艘。

所以要開始準備擴充海軍人數了。

這一點袁可立倒是擅長,再加上鄭芝龍,擴充軍備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錢。

現在錢也將不是問題。

至少國債可以緩解燃眉之急。

「鄭愛卿。」

「臣在。」

「你去一趟濠鏡(澳門),你的任務是和弗朗機人談判,適當給一點甜頭,給孫傳庭他們緩解一些壓力,拖一拖弗朗機人。」

「但是朕派你過去,真實的目的是去查探敵情,等時機成熟了,朕要你去將濠鏡收回來。」

鄭芝龍一听,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欣喜若狂,終于等來了機會!

他連忙說道︰「臣遵旨,必不辱使命。」

袁可立也听出來了,皇帝以前對鄭芝龍是防範狀態,現在給他機會去立功。

七月二十日,北京城國債正式開始發行,一時間,那些有錢人倒是趨之若鶩而來。

例如李如禮這種皇商直接就買了100萬兩,將一半的錢都投了進來。

沒辦法,誰讓女兒現在是皇妃呢。

就在這一天,身在泉州港的周延儒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讓他去和荷蘭人交談關于與葡萄牙人之間矛盾的事。

與此同時,鄭芝龍也已經出發,他在天津港乘坐了船,一路南下,親赴澳門。

七月二十三日,鷺島(廈門思明島)荷蘭領事館。

自從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後,大明對荷蘭正式開放,並且允許荷蘭人在鷺島上設置了一個辦事處。

設置辦事處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雙方合作順利,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巧的是,辦事處的負責人正是之前佔領台灣的漢斯•普特曼斯。

這也足見荷蘭人對與大明朝貿易的重視程度。

這一日,周延儒將漢斯•普特曼斯請到市舶司。

漢斯•普特曼斯開門見山地說道︰「周大人,您找我有什麼事麼?」

「本官的確找你有事,而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人您就直說吧。」

「弗朗機人,現在要從南洋切斷我們之間的合作,這件事你知道麼?」

漢斯•普特曼斯有些驚訝,這事他肯定不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早就跳飛起來了。

畢竟現在荷蘭和大明朝的貿易非常愉快,雙方經過幾年的合作,各種磨合期都過了,正式進入順風順水期。

而荷蘭人也借此在南洋擴大地盤。

事實上,17世紀的荷蘭,是大航海的後起之秀,正統歷史上,荷蘭與葡萄牙、西班牙在南洋打得狗血直冒。

尤其是爭奪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

那里是東西方貿易的必經要沖。

雙方本身就南洋就勢如水火,荷蘭與大明朝眉來眼去的,相當于增加了荷蘭的實力,變相得壓制了葡萄牙。

葡萄牙的利益又在安南受損,這事必然就往這個局面發生了。

這下把漢斯•普特曼斯給極壞了。

現在和大明朝的貿易來之不易啊,老子是被大明朝摁在海里來回摩擦完後,促成的現在局面。

狗日的葡萄牙人來湊熱鬧了。

「周大人,在下現在就跟總督閣下寫一封信,傳達您的意思。」

「好,我大明朝是講信用的禮儀之邦,既然答應了合作,便要好好合作,維護雙方的利益,希望貴國能履行。」

「您放心好了。」

雙方談的倒是愉快,剛談完,下面的人便快步進來了。

「報!周大人,有重要的事情。」

「說。」

「劉老板的船被人給截了,劉老板現在在外面請求見您。」

「截了?」周延儒有些驚訝。

這個劉老板可不是一般的小商人,他是熊文燦的小舅子,托著這層關系,這兩年,他在東南沿海的生意做得很大。

來往南洋的一共有15艘大船。

這對個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大財產了。

「讓他進來。」

劉老板叫劉旺財,他急急忙忙進來,進來後就哭起來︰「周大人,周府堂,您要跟草民做主啊!」

「哭哭啼啼作甚,有話好好說。」

「我的船在南洋全被截了。」

「被誰截的,你怎麼知道?」

「討回來的伙計說的。」

周延儒和漢斯對視一眼,看來葡萄牙人已經動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