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章 戰報傳來,滿朝驚恐,演繹獨角戲

神都城。

朝會。

議論完政務,武則天蹙了蹙鳳眉,沉聲道︰

「河北戰況如何?」

狄仁杰持象笏出列︰「陛下,政事堂暫時沒有收到消息。」

「沒戰報就是好兆頭,憑王孝杰的領兵才能,大概早已將邊境幾州收復。」

李昭德旋即補充道。

「不錯。」另一個宰相張柬之輕輕頷首︰

「按照臣的預估,損失慘重的突厥蠻子恐怕逃回草原王庭。」

「陛下!」武三思板著臉,神情非常嚴肅︰

「突厥擅長忍氣吞聲,養精蓄銳,朝廷此戰雖勝,但邊防不能松懈。」

滿朝文武見諸公胸有成竹,于是紛紛出聲刷存在感。

「陛下,戰後的重建、安撫等事宜,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多派幾個大臣。」

「不錯,此人不僅要有治政之才,還得手腕夠硬,方能坐鎮河北。」

「陛下,臣舉薦監察御史茂頗,他為官清正廉明,在河北享有極高的美譽。」

「……」

大殿嘈雜聲四起,群臣都在議論戰後安撫工作。

在他們看來,當初四國大戰,敵軍聯盟數十萬兵力,咱大周兵鋒所至,正面橫推!

現在區區十萬蠻子,何足道哉?就像碾死一只螻蟻般輕而易舉。

武則天緊擰的眉頭慢慢舒展。

信心是可以傳染的,她此時也長松一口氣。

「陛下!」

一個魁梧的武將出列,甕聲甕氣道︰

「還得注意西南,吐蕃蠢蠢欲動,興許會趁火打劫。」

「提醒的好!」

武則天投去一個頗為贊賞的目光,威聲道︰

「傳朕旨意,對待吐蕃不能放松警惕,安西大都護府增派防兵!」

「陛下英明。」

群臣齊聲高喊。

話音剛罷。

「陛下,有急報。」

一個內侍趨行入殿。

群臣面面相覷,而後露出輕微笑意。

應該是捷報!

待會該如何拍出圓潤絲滑的馬屁,才能讓陛下更高興?

「傳!」

武則天從御座上起身,動作顯得迫不及待。

幾息後。

一個憔悴疲憊的士兵被帶進來,他跪在地上顫聲道︰

「陛下,大事不好,前線傳來急報,王孝杰將軍潰敗。」

轟!

轟!

晴朗無雲的天空,仿佛有一道九天驚雷,轟炸在朝殿。

莊嚴隆重的大殿陷入詭異的氣氛。

所有人都呆滯,一絲聲音都沒有,寂靜得如同陰森森的墓窖。

如果戰報是「僵持」二字,那推測朝廷兵馬處于劣勢。

可潰敗?

這麼極端的詞語,只能說明什麼。

朝廷敗得非常慘!

武則天整個人僵在了那里,駭然的表情中瞬間涌起無限的驚怖。

士卒說的話如鐵錘一般,在她的心頭重重一擊。

「你,你說什麼,再說一遍!」武三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吼道。

那士卒本就疲憊不堪,被這一吼,差點當場嚇死。

他哭喪著臉,從腰間拿出羽檄遞給身旁的內侍。

迅速傳遞的緊急軍事文書就稱為羽檄。

內侍剛要呈上來。

武則天雙手艱難撐著御案,沙啞著嗓音問道︰

「直接念。」

群臣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一句話。

內侍顫著手展開密封紙張,確認上面的大總管章印之後,字正腔圓念道︰

「突厥十八萬騎來勢洶涌,且裹挾河北百姓……」

「半個月十幾場大戰,我軍敗多勝少,殲敵三萬折損七萬余。」

「……」

「臣自去邊,在汾州布嚴防,遮虜南下肆掠京畿重地,乞陛下援河北。」

話音落下,朝堂寂靜。

鴉雀無聲!

宛若無人絕域!

這一連串的噩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瞬間將武則天震得全身僵固。

朝廷兵馬敗得如一條喪家犬!

皇帝尚且如此,群臣就更不用說了,震驚得惶惶難安。

突厥有十八萬騎兵!

整整十八萬鐵騎啊!!

王孝杰敗逃,只能轉攻為守,防止突厥入侵河南道。

也就說——

放棄河北了!

許多河北籍官員痛哭流涕,淳樸的百姓正遭遇著鐵騎的踐踏,嗚呼哀哉!

群臣神情有些悲痛,一向富庶安穩的大周竟讓人有種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感。

「陛下!」

尖銳的聲音響起,李昭德出列,怒發沖冠道︰「王孝杰乃罪魁禍首,該誅九族!」

張柬之立即附和道︰「丟失河北之罪,十幾萬大軍兵敗之罪,沒有朝廷旨意擅自退兵之罪,臣懇請陛下將其斬首。」

「讓他去河北露臉,他倒好,把露出來了。」武三思低聲譏諷。

群臣垂頭不語,心里則在冷笑。

屎盆子往王將軍頭上扣,讓人家背黑鍋,真惡毒!

真論罪名,也只是兵敗之罪,可要考慮突厥有十八萬騎兵,數量懸殊的情況下,突厥又據城而守。

戰敗是情理之中。

是你們政事堂諸公沒有預估兵力,沒有制定正確的戰略,導致朝廷以寡敵眾。

更何況王孝杰如果不撤退,真要把這些兵馬全部丟在河北?

這未免也太愚蠢了!

狄仁杰神情肅重,反駁道︰「此言謬也,王孝杰是保存精銳力量,蓄勢反撲。」

李昭德針鋒相對,「還靠他反撲?經歷這次戰役,士氣低迷是可想而知……」

「給朕閉嘴!」

御座上,傳來憤怒的咆哮聲,好似醞釀已久的火山突然爆發。

武則天心口劇烈起伏,她語調清冷,一字一句道︰

「快傳召子唯。」

內侍領旨,慌不擇路跑出朝殿。

原本喧嘩的大殿又安靜下來了,滿朝文武這才露出駭然之色。

他們後知後覺。

張巨蟒,實在太神了!

每一次都是精準預測!

簡直可怕到極致!

倘若听他的建議陳兵都督府,就算突厥南下,只要在草原上攔截蠻子,那就有足夠的時間于河北布置防線。

可惜包括陛下在內,所有人都覺得這推測是個笑話。

第二次,三十萬大軍!

掐得分毫不差!

突厥十八萬騎兵,加上裹挾的百姓和降兵,以及佔據城池有了源源不斷補給。

這種條件下,朝廷唯有靠三十萬兵馬才能將突厥蠻子驅逐出河北!

但是。

就算有八成勝算,陛下也不敢賭!

如今河北邊州淪陷,朝廷還是得派三十萬兵馬前去,絕不能做出割地這種喪權辱國之事!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下一次,朝廷能贏麼?

經過這次慘敗,恐怕都募兵都艱難!

有大臣愈發悲觀,腦海里浮現一個成語。

亡國之兆!

強盛一時,統領萬邦的大周帝國顯露盛極必衰之象!

此刻,但凡有愛國之心的官員,都在反復念叨一句話——悔不該不听張巨蟒之言啊!

鑒于此獠以往的辦事能力,他總能把事情解決,不管是通過暴力還是其他極端手段……

眼下,此獠能不能扶大廈之將傾?

驟然。

「陛下。」一個御史台官員猶豫半晌,弱弱道︰

「您曾有旨意,張易之不準參見朝會。」

群臣愕然,一道道目光落在他身上,就像看傻子一樣。

分不清狀況?

此一時彼一時啊!

此君估計要見閻王了。

武則天目光森寒,迸射出猶如實質性的殺機,冷叱︰

「拖出去,杖斃!」

伴著淒厲的慘叫喊冤聲,時間緩緩流逝。

朝殿氣氛依舊沉悶,可幾個宰相卻露出迥異的神色。

李昭德眼底的喜意掩藏不住。

武三思表情僵硬,籠罩著一層化不去的寒霜。

張柬之跟狄仁杰對視一眼,目中意味不明。

御座上。

縱然腸子都悔青了,但武則天強制讓自己冷靜下來,思緒不能亂,待會要談論一件涉及國本的大事!

嚴峻的形勢下,奪回河北是底線,她強烈的自尊心不容許割地!

但要想奪回河北,首先必須斬斷突厥「反周復唐」的旗幟。

唯有立太子!

……

半刻鐘後。

一襲精致白袍緩緩走進大殿,他的表情雲淡風輕,波瀾不驚的深邃視線望向御座。

「臣參見陛下。」

他低醇的聲音,內斂又穩重。

群臣竟生出一股荒謬的感覺,好似有此獠在,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武則天喉嚨輕微翻滾了一下,低聲道︰

「是朕之過錯,當初若是采納子唯的建議,那該多好。」

群臣瞬間錯愕。

讓這個冷血無情的皇帝道歉,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她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給張巨蟒致歉!

張易之稍默,便有內侍遞來前線戰報。

他面無表情看完後,旋即感慨道︰

「誓掃突厥不顧身,九萬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沉痛而富有情致的語調,大殿頓時有股悲哀氣氛。

詩情淒楚,听來便潸然淚下。

從幽州穿過定州這條無定河,埋葬了多少大周男兒的枯骨?

一些感性的大臣眼眶濕潤,將士的妻子能承受喪夫之痛麼?

或許還在夢境之中盼他早日歸來團聚吧。

群臣百般滋味涌上心頭,朝殿籠罩著一片蕭瑟慘淡。

其實所有人都很清楚,張巨蟒在莊嚴的朝會吟詩,其實就是在暗諷!

諷刺文武百官尸位素餐,甚至嘲諷陛下的決策導致數萬男兒喪命!

群臣只能假裝悲傷,從而掩飾惱怒和尷尬。

但不得不說,此獠才華真是厲害,隨手又是一首傳世之作。

許久。

張易之平復情緒,沉聲道︰

「陛下,河北絕不能丟,否則站在這里的每個人,皆無顏面見天下百姓,死後愧對列祖列宗!」

武則天神情肅然,「朕準備募兵三十萬,再赴河北,你有何戰略?」

群臣皆頷首。

河北絕不能丟,這是共識!

張易之略琢磨,謹慎措辭︰「眼下,默啜以反周復唐名義侵佔河北,投降歸附者不數。」

「但時間一長,草原蠻子的本性就會徹底暴露,到時候內部自亂。」

頓了頓,他表情變得堅決,朗聲道︰

「所以朝廷必須打倒突厥旗幟,臣請立皇太子!」

嘩!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絕大部分官員都一臉震撼。

儲位之爭要落下帷幕麼?

陰差陽錯,竟然是因為突厥入侵!

只片刻時間,他們都想通了,張巨蟒的提議的確是破局之法。

許多官員早有預謀,其實張巨蟒不說,他們也會提及立太子。

李昭德眯著眼楮死死盯著武三思,目光有一絲戲謔。

既然要打倒反周復唐的旗幟,太子只能姓李!

武則天與張易之對視幾秒,她神色有幾分難看。

吃了一場敗仗,被突厥逼入絕境。

沒得選了。

「傳召宗室!」

武則天的聲音像砂紙磨過桌面一樣沙啞。

可落在李唐舊臣耳朵里,低沉舒緩之中還帶點空靈悠遠的感覺。

天籟之音!

成功了!

得來全不費工夫!

只要李氏成為太子,那以後的江山社稷就將重回李唐!

剎那間,興奮激動的氣氛彌漫整個朝殿,也驅散了些許悲哀絕望。

絕望的自然是武三思及其黨羽。

毫無征兆,就這樣輸了!

關鍵還不敢去爭取,他姓武。

真要破壞李氏太子之位,那河北淪陷的責任就得由他武三思來擔!

該死的突厥蠻子!

入侵就入侵,偏要打著反周復唐的名義!

殿內悲喜兩重天,御座上的武則天也是面色陰沉。

不過一個疑惑盤踞在眾人腦海里。

張巨蟒他圖什麼?

來不及多思考,殿內陸續進來一些郡王。

最後就是廬陵王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

三個人的表情也十分有趣,大概在路上就已經了解始末。

太平竭力克制難看的神色,可眉眼依舊有股肅殺之氣。

李顯裝出一副平靜的模樣,但輕微抽搐的嘴角暴露他的心情。

而李旦似乎有些緊張,又有些茫然,以及期待。

朝殿人越來越多,氣氛卻更加寂靜。

寂靜得有些詭異。

所有人都清楚,待會極為關鍵!

儲位全憑陛下抉擇,她會選擇廬陵王還是相王?

當然,太平殿下充其量是湊數,她是絕無可能。

時間緩緩流逝,宮婢更換了好幾次檀香,殿內依然沒人開口。

都在等那個率先沉不住氣的。

武則天放在御座扶手上的手背青筋暴起,她眸底暗芒冷肅,環視著大殿。

氣氛幾乎凝固之際。

一道聲音響起。

「廬陵王性格寬厚仁慈,臣覺得他最適合太子之位。」

听著熟悉的語調,群臣腦海里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們不敢置信,循聲望去再次確認。

真的是張巨蟒!

轟!

轟!

轟!

猶如五雷轟頂,讓所有人都頭皮發麻。

這句話不啻于九級大地震!

所有人都被震傻了!

多麼荒謬絕倫啊,可它的確發生了。

在徹底得罪李唐的情況下,張巨蟒舉薦廬陵王。

還是第一個!

這第一的意義太大了!

說明什麼?

此獠或許早就投靠了廬陵王!

恐怕還是死心塌地的效忠。

現在要圖窮匕見!

武則天心中的震驚程度,不亞于河北兵敗!

後背傳來刺冷的涼意,她太陽穴突然突突跳了幾下,險些氣得昏厥過去。

太平玉頰駭然,她的心髒被這句話沖擊得破碎稀爛。

眼眶驟然泛紅,眸子透過人群,死死盯著張易之。

背叛!

遭到背叛了!

那些話全是假的!

如果不是朝殿,太平恐怕也會癱倒在地。

滿腔的悲痛無法抑制,她指甲深深嵌入手掌,留下刺目的猩紅。

而這時候,群臣忽略了所有人,矚目凝望的對象便是李顯。

在一開始的震驚以後,李顯克制不住喜悅之情。

竟然繃不住笑容,嘴角彎起一抹明顯的弧度。

群臣沒有看到驚愕神色,僅僅看到廬陵王臉上的笑容。

聯系張巨蟒第一個舉薦,看來兩人早已暗中結盟。

群臣恍惚之間,突然想起來了。

張巨蟒跟相王府有死仇,跟李唐有不共戴天之仇。

可僅從私人角度,此獠跟廬陵王府真沒起沖突。

更何況,安樂郡主還是陛下擬定的未婚妻。

 !

細思極恐!

張巨蟒跟廬陵王竟然隱藏得這麼深!

眼下河北即將淪陷,時局瞬息萬變,誰能掌握先機,誰便可這朝堂中立足。

看來張巨蟒覺得大周江山不穩,迫不及待找後路了。

不止是普通官員,連宰相們都陷入懵逼狀態。

御座上,武則天眸子流露著幾分詭絕的殺氣。

她目光在張易之和李顯之間來回移動,她突然有一股錯覺。

只見那兩人望著她的眼神幾乎如出一轍,倒像是同仇敵愾!

武則天此時此刻的心情,難以用言語描述。

她忽然想起小時候,被兄長趕出武府,流落街頭的那種悲哀淒涼。

縱觀歷朝歷代的皇帝,有誰能做到自己這樣?這麼信任一個臣子?

無數次縱容,給予無節制的權力。

得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難道他心里一直裝著李唐江山?

巴不得趕緊朕退位?

誰都可以叛朕!

可朕真的害怕那個人是你!

冗長的安靜。

群臣生怕發出聲音,甚至都不敢呼吸。

他們理解陛下的心情,換位思考,誰能不悲痛憤怒呢?

陛下對此獠,真比對親兒子還親啊!

無數道目光落在那道身影上,只見其表情平靜,似乎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簡直是十足的政客,心真狠啊!

人間已經容不得此獠,要上天去了。

「呵呵…」

毛骨悚然的笑聲從上方從來,武則天整個人氣場暗潮洶涌,凌厲的如同來自地獄的羅剎惡鬼。

她表情漠然,陰森森道︰

「突厥蠻子殺戮朕的子民,侵佔大周疆土,朕還要繼續妥協?」

「痴心妄想!就算蠻子扛著反周復唐的旗幟,朕也絕不妥協!」

「昭昭有周,天俾萬國!蠻子要戰,朕便戰!」

「誰敢再言立太子,朕將他碎尸萬段!」

最後一句咆哮,近乎要掀破整座大殿。

噗通!

群臣整齊劃一跪在地上,齊聲道︰「請陛下息怒。」

不可能立太子了。

陛下心緒徹底亂了!

是啊,外敵侵佔河北,內部神皇司司長、在京師頗有民心的張巨蟒竟然投靠李唐?

這種形勢下,陛下真敢立太子,突厥只要沖出河北南下,天下混亂,神都城極有可能發生政變。

張巨蟒破釜沉舟的一擊,看來失敗了。

眼下此獠徹底暴露,陛下雖然找不到借口殺他,但絕對會收走一切權力。

武則天面色恢復平靜,很淡然開口︰

「傳朕旨意,神皇司司長、福利庫負責人張易之……」

「卸職」兩個字還沒說出口,

她陡然如被醍醐灌頂般腦中霎時通透,睜大了眼看向張易之……正好與張易之四目相接。

望著張易之眼底的澄明幽沉,她呆滯住了。

望著陛下愣住的模樣,幾個宰相驟然一驚,如閃電劈在頭頂。

算計!

一切都是張易之的算計!

他似乎早就預料到立太子,且斷定極有可能是廬陵王!

此人得罪了李唐,他才是最不願意立太子!!!

于是導演這一出好戲。

第一個開口舉薦廬陵王。

算準了廬陵王城府淺,果然廬陵王這種時候竟然控制不住竊喜。

落在大家眼里,真的好像兩人早已結盟。

陛下豈能容忍?

還是在江山不穩固的情況下,最信任的大臣投靠李唐?

于是勃然大怒,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下旨誰言立太子誰死。

相當于把話說絕了!

武三思眼底閃過驚恐,此獠心機未免太恐怖了!

而李昭德則是滿臉憤怒,幾乎想上去將張易之撕碎!

最佳的機會被此獠破壞了!

狄仁杰暗嘆一聲,心里感慨︰「深諳權術,把準了陛下的脈。」

能做官的都是精英,越來越多大臣反應過來。

那真叫一個震驚!

什麼叫心機!

此獠將權術演繹得淋灕盡致!

把廬陵王和陛下的性格算計得死死的,就這樣輕飄飄的幾句話。

這不僅需要心機,更需要膽量和魄力,拿前途和滿門性命在賭博!

夠狠,夠恐怖。

恐怖如斯啊!

太平腫成桃紅的眼楮閉了閉,睜開後狠狠剜了張易之一眼,不過唇畔卻勾起弧度。

武則天情緒慢慢平復,竟然有種站在懸崖邊重新找回依靠的感覺。

不過她又惱怒,又覺得此獠著實可恨,最後化成一句話︰

「退朝,張易之隨朕來御書房。」

話音落下,沉寂了幾息。

群臣有氣無力道︰「恭送陛下!」

雖然結果很糟糕,但不得不說,這場戲真的很精彩。

望著那道白袍隨御駕漸漸走遠,群臣都有些恍惚迷茫。

可怕的惡獠!

……

御道上。

一輛馬車里。

韋玉緊緊攥著手帕,一顆心七上八下,听到聲響後趕緊掀開車簾,迎李顯上車。

「怎樣?」韋玉聲音帶著顫抖。

李顯好像經歷了歲月輪回,滿臉滄桑,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喟然道︰

「本王真的誤會子唯了。」

「子唯是誰?」韋玉十分訝異。

整天叫張巨蟒,誰還記得子唯。

李顯橫眉冷視︰「張易之啊,他原來一直支持著本王。」

 !

張巨蟒?

怎麼可能?

韋玉大驚失色,忙道︰「具體說說。」

李顯組織語言,將朝會那一幕繪聲繪色的描述。

只見韋玉的臉色愈發難看,像死了爹媽一樣。

手帕被擰成麻花狀,嬌軀都在顫抖,她冷冷截住李顯的話︰

「糊涂透頂啊!此獠哪里在支持你,分明在拆台,在算計你啊,實在是可恨至極!!!」

「此話怎講?」這回輪到李顯迷惑。

韋玉內心陷入深深的絕望,這位夫君真的愚蠢木訥,被賣了還幫著數錢。

她悲憤絕望的只覺呼吸困難,狼狽地癱倒在榻上,哀聲道︰

「全天下任何人都可以舉薦你,唯獨他不行。」

「陛下對待此獠,比對你個親兒子還親,她會允許此獠投靠李唐?」

「如果此獠不開口壞事,你恐怕已經是太子了。」

「……」

斷斷續續夾雜著哭腔的幾段話,李顯終于听明白了。

他一雙眼冒著火,拳頭攥的咯咯直響,一拳轟在車壁,嘶吼道︰

「欺本王太甚!」

韋氏恨意滔天,咬碎牙齦︰「你當時為什麼要笑?」

「本王一開始也是震驚的表情。」李顯嘴唇囁喏。

韋玉啞著嗓子問︰「一閃而逝對吧?」

李顯低著頭不答。

「君子喜不形于色,何況那是大朝會,還是決定儲位的關鍵時刻,你竟然笑得出來……」

韋玉想罵的話都堵在嗓子眼里,她嘆了一聲,不再說話。

……

ps︰一章抵三章,求讀者老爺的月票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