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年︰大限將至!【求月票!】

抱元丹到手,裴澤傷勢痊愈,非但可以正常修行,而且還趁著服下抱元丹的藥性,一舉突破先天。

沉痾盡去。

洗盡鉛華。

陳季川為他高興的同時,也長舒口氣,覺得輕松不少。

時間流逝。

一切又回到正軌上。

陳季川這些時日一面在為裴澤奔走,一面也在白玉島上四處打听,適合回音谷落腳的島嶼。

待到裴澤的事情解決,陳季川也選好目標。

這一日。

陳季川召集伍守陽、鐘大海等弟子,在桌案上鋪開兩張地圖。

其中一幅是以白玉島為中心,玄幽海西部的海圖。上面標注了幾條簡易航線,還有出名的海島,有煉氣仙師坐鎮的又特意標注出來。

另一幅則是較為詳細的地形圖。

陳季川手指落在海圖白玉島上,往東北方位劃過一段距離,落在一處島嶼群落上。細一數,這一塊有四座大島,每一座島嶼都要比白玉島、玉泉島大上許多,約有七八十里方圓。

其間夾雜著不少小型島嶼,比白玉島、玉泉島大的也有幾座。

「這里——」

陳季川用手指在此處敲了敲,沖十一個弟子道︰「這里位于白玉島西北方位,距離一千八百海里,叫作‘四靈島’,散修居多,小門小派不少,但並無煉氣仙師。雖內況復雜,不容易打開局面,但一旦站穩跟腳,往後發展潛力不小。」

四靈島雖規模不小,但名頭卻比不上玉泉島與白玉島。

玉泉島上有悟元仙師,是整個玄幽海都有名望的煉丹師,自身修為也不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玉泉島就是如此。

加上玉泉山上還有一口靈泉,里面據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涌出一股靈泉,對煉丹有妙用。

悟元仙師也正是因為這口靈泉,才會在玉泉島上修行。

至于白玉島。

靈氣一般,但方位較好,是玄幽海東部商業中心之一,有許多店鋪坐落,每年往來的修士眾多。

四靈島一無煉氣仙師,二不是商業中心,名氣自然要差些。

因早年間有蛟、龜、鳥、虎四種妖獸聚集,故此得名。但歲月流逝,原先那些妖獸都被人類修士獵殺一空。

島上沒什麼像樣的資源。

靈氣充溢之地都較為稀少,更別說玉泉島上那樣的靈眼了。

不適合煉氣仙師修行,所以才被散修、小門派佔據下來。

「四靈島局勢復雜,各方牽制,很容易混入其中。」

陳季川與一眾弟子商量許久,最終敲定,就將山門暫定在四靈島區域。

……

修仙無歲月。

一晃。

又過去十年。

這一日。

鐘大海、王文清二人站在甲板上,耳畔盡是風浪,看著遠處一個個黑點,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來回兩年,總算又回來了。」

王文清感慨道。

他是回音谷‘十二劍’中排名第二的‘沖和劍’,也是十年前跟隨師父陳季川出海的十一名弟子之一。

到了玄幽海後不久,陳季川就帶著他們在四靈島打下一片地盤,定下根基。

兩年前。

根基稍稍穩固,伍守陽與鐘大海商議著,打通四靈島與三界關的聯系,好讓那些身處內陸,既有天賦又想來海外闖蕩的弟子,有一個渠道可以過來。

一來不忘根本。

二來也能為四靈島這一脈輸入人才跟助力。

伍、鐘二人與其他師兄弟商量一番,請示陳季川,得到準允。

因伍守陽負責門中諸多事務,不好離去,于是鐘大海自告奮勇。他修行外功一道,化勁九層,近戰無敵。

可單獨一人還是不安全。

伍守陽就讓王文清隨行。

王文清實力雖不如伍守陽,但修習《劍圖》,劍法犀利,術法純熟。與鐘大海配合,一遠一近,等閑先天十層都難對他們造成威脅。

果然。

二人同行,一路上有驚無險。不但自己回來,還將三界關中八個後進弟子帶來。

鐘大海心神緊繃了一路,再加上舟車勞頓,疲乏的緊。如今目的地就在眼前,心中的那根弦松了不少,踏實下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前面就是四靈島了。」

他指著遠處,轉頭沖身後八名弟子笑道。

「到了?」

「那就是四靈島啊。」

八名新來的弟子就跟鐘大海、王文清他們當年一樣,一陣騷動,忍不住激動起來。

他們這一路實在艱辛。

從三界關出發,先是翻山越嶺、過江過河,花了小半年時間才到沙門島。又等了數月,才等來青山號。然後海上航行半年,抵達白玉島。青山號不途徑四靈島,他們又要換船。

這一路折騰。

如今終于到了,苦日子算是到頭,一個個按捺不住心中躁動,期待著抵達四靈島後的修仙生涯。

鐘大海、王文清看著,彼此會意一笑。

望山跑死馬。

海上也是如此。

看到四靈島後,足足又過了小半日才靠岸。

一上岸頓時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回家了。」

鐘大海、王文清也笑著,領著八名弟子往島中走去。

一面走,一面介紹︰「這里大大小小數十座島嶼,總的被稱為‘四靈島’。我們回音谷所在的這處,叫作‘寒煙島’。雖不是四座大島之一,但範圍也不小,整個西部,都是我們佔據。」

鐘大海介紹著,有一種自豪感,也有歸屬感。

回音谷能在寒煙島上落下根,可全都是靠著他們一拳一腳打出來的。

其中艱辛自不必提。

十年經營。

已經初具氣象。

鐘大海一行人從碼頭下船,遠遠的看到許多人聚在前頭,吵吵鬧鬧,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該不是有人鬧事?」

王且、魏大明等弟子看著一驚。

他們在來之前,在路上,都听聞海外混亂,弱肉強食,各種爭斗廝殺屢見不鮮。看到這種場面,不免要往這方面想。

「這是——」

鐘大海、王文清二人也是一愣,但等他們看清之後,王文清苦笑一聲︰「看來之前提議的水利工程已經規劃完成了,我回來的真不是時候。」

「哈哈!」

「清理河道、開挖溝渠這種活還是你們煉氣一脈更擅長。」

「能者多勞。」

「師弟精通術法,尤其擅長水土二系術法,這項工程怎少得了你。」

鐘大海大笑著,沖王文清揶揄道。

回音谷在寒煙島上落腳,自然要跟島上居民打好關系。

在二人回內陸之前,他們就在規劃要興修水利,造福百姓,從而讓拜入回音谷的弟子更有歸屬感。

因為沒有專業人才,又有其他事務耽擱。

足足兩三年。

如今終于規劃完,開始動工了。

回音谷分煉氣、煉體兩脈。其中煉氣一脈修《劍圖》或是《水經注》,習練劍法、術法。這種疏通河道、開挖溝渠的苦活,也是由煉氣一脈負責。

王文清這時候回來,自然是逃不掉的。

「師兄也別幸災樂禍,門中事務繁多,你也逃不掉。」

王文清回擊道。

鐘大海一听,面色頓時也是一苦。

這話不假。

回音谷雖說來到寒煙島也有十年,但也不過是剛剛打開局勢。內外事務繁多,水利僅是其中一項罷了。

他也逃不掉。

不過。

二人雖然互相調笑著,但心中卻充滿斗志。

要在海外開闢出一份基業當然不容易,但這種拼搏的過程也讓他們找到久違的激情,好似回到當初三界關中回音谷剛剛崛起時的那段時間。

……

二人與方才踫見的于、苗二人閑敘幾句,就先一步離去,來到回音谷山門所在。

山丘起伏中。

一座座建築錯落,一塊塊藥田被開墾出來,爬滿山坡,或是種著藥材,或是種著青芽米、黃芽米。

有弟子打理。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路上有人沖鐘大海、王文清行禮,稱呼‘師伯’、‘師叔’。

回音谷以陳季川為祖師,鐘大海等人算是一代弟子,這些人則是二代弟子。

如今門中也僅有這兩代,還在發展初期。

二人點頭應著。

繼續往里走。

就見一峰突起,十多座建築或是在山腰,或是在山頂,出入的弟子就少了。

剛一來到。

就有一位一身儒士裝扮的中年跑出來,見著二人,大笑道︰「二位師弟可算回來了!」

這不是旁人,正是回音谷十二劍之首、大師兄伍守陽。

回音谷初建。

弟子都還沒成氣候,門中僅有他們原先十一個一代弟子支撐。鐘大海、王文清一走就是兩年,不但讓人擔心,壓在伍守陽他們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此時見著二人回來,伍守陽心中松了口氣的同時,也頗為欣喜。

「師兄。」

「大師兄。」

鐘大海、王文清見著伍守陽也很高興,上前見過。

伍守陽拉著二人詢問這一路情況,又問了問三界關中的變化。

待到敘了半晌。

鐘大海才騰出空來問道︰「師父可在門中?」

王文清也看向伍守陽。

他們在外兩年,回來自然要去見一見師父。

伍守陽聞言,看看左右,旋即小聲道︰「玉泉島那位大限將至,師父近一年都在玉泉山。」

「你是說——」

鐘、王二人不由一驚。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