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作為兩任副總統,趙繼統和老布什很熟悉,也見過他的妻子芭芭拉。老布什也對里根總統留下的班底沒有什麼抵觸,所以他和新任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韋伯斯特都沒有被替換。

李漱玉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察,也徹底信任了趙繼統,他提供的很多情報都得到了證實。

于是她給老趙安排了新的聯絡員,自己擺月兌了身份,回到國內(也是有些干不動了,將近七十的年紀還得每天打掃好幾套房屋)。

新的聯絡員竟然是中情局的情報人員,在中央情報局駐夏威夷情報處工作,負責越南方面的情報收集工作。這樣一來就方便多了,可以通過中情局專用渠道向他傳遞情報,還不被人發現,因為沒人敢私自拆封來自總部的公函。

隨即老趙通用內部消息讓他立了點小功,將通訊員小H提升為夏威夷情報處的負責人,這樣能接到總部的大量公函、指令也就不引起人懷疑了。

自1945年之後,德國一直處于分裂的狀況,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實行的政策嚴格控制兩德之間的人員流動。

1989年3月28日,民主德國開始實施新的邊境管理條例,放寬了對公民出境的管制,從而直接引發了一定規模的逃亡潮,在此後的不到一年間,約有十餘萬東德公民通過各種途徑輾轉移民西歐,形成第三次東德居民出逃浪潮。

敏感的老布什要求趙繼統全力跟進兩德的事態發展,9月,東德進一步放寬邊境管理,西德公民甚至可以在東德的領土過夜。更寬松的邊境管理反而進一步激起了東德公民的抗議浪潮,在萊比錫等城市持續爆發群眾集會和游行,要求東德當局發揚民主,實行改革,改善供應和服務,開放出國旅行、放寬對新聞媒介的限制。

9月下旬,同屬東歐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局發生變化。開始民主化改革,東德遂停止了其與捷克斯洛伐克間的互免簽證交通。

同時為了平息國內的抗議活動,東德政 府在10月初重新收緊了一度放開的邊境管制,再次禁止西德公民進入東德。

此舉不僅沒有平息抗議浪潮,反而火上加油。

10月7日是東德的40周年國慶,東德各大城市包括萊比錫、德累斯頓、波茨坦、馬格德堡、耶拿等地爆發不同規模的抗議示威,在首都柏林國慶慶典會場附近,7000餘名市民聚集抗議,並與警察爆發了沖突,數百人被捕。

此後群眾抗議活動不斷升級,抗爭的內容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最初的爭取旅行自由,放寬新聞控制,逐漸轉變為要求反對派組織合法化、要求多黨制和自由選舉等,這種全國性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活動是東德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幾乎同時,匈牙利和波蘭的政局發生巨變,兩國政 府相繼宣布不再遣返出逃到該國的東德公民。

10月18日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領袖埃里希•昂納克宣布因為健康原因辭職,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選舉埃貢?克倫茨接替昂納克的職位,克倫茨上台後隨即宣布實行「徹底改革」,宣布赦免所有外逃和參與游行的人,並與西德政 府正式接觸。

但是昂納克的辭職和新政策都沒有平息民眾的抗議聲浪,東德各地的游行依舊進行。

隨著新領導人的上台,東德境內原本非法的反對派組織開始獲準公開活動,在這些反對派組織的協調下,全國各地的抗議活動不斷升級,11月4日柏林爆發50萬人參與的大游行,6日萊比錫50萬市民上街游行。

在強大的壓力下,民主德國政 府于11月7日宣布集體辭職,11月8日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集體辭職,同日選出以克倫茨為首的新政治局。

9日民主德國宣布其公民無需申報特殊理由即可辦理 護照,東德居民獲得遷徙的自由,不久東德居民開始翻越柏林牆前往西德,此後曾經令人恐懼的柏林牆形同虛設,兩德居民實現了自由遷移。

11月13日東德的民主 黨派德國民主農民黨主席京特•馬洛伊達當選人民議院主席,17日東德成立了聯合政 府在聯合政 府的26名內閣成員中,統一社會黨人只佔15位。

新政 府上台後提出與聯邦德國建立契約共同體的構想。

12月1日民主德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刪去了憲法中國家受工人階級及其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 領導的條款。

3日,由克倫茨繼任總 書記並為首的德共政治局再次全體辭職,統一社會黨中央特別會議決定,驅除包括昂納克內的中央領導人出黨。

7日包括統一社會黨、民主 黨派、反對派在內的各東德政黨,在柏林召開圓桌會議,會議決定建立民主德國新憲法,遣散秘密警察部隊,將于1990年5月6日舉行大選,逮捕和調查包括昂納克在內的德國統一社會黨 領導人當政時的犯罪行為。

12月8日德國統一社會黨召開特別大會,選舉了黨的新領導人,並宣布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在德國實行多黨制,建設民主社會主義。

12月11日,民主德國政 府宣布解散負責柏林牆防務的工人階級戰斗軍。

正在他全力關注「柏林牆」事件時,突然收到一份特級密報,老布什看到後立即召開國家安全會議。

12月15日,巴拿馬全國民眾代表大會采取緊急措施,任命諾列加為政 府首腦,授予絕對權力,並宣布巴、美處于戰爭狀態。

12月16日晚,4名美國軍人向巴拿馬國防軍司令部所在地射擊,巴士兵予以還擊,造成美軍一死一傷。

巴拿馬位于連接南、北美洲的S形巴拿馬地峽上,北臨加勒比海(大西洋),南瀕太平洋,東連哥倫比亞,西接哥斯達黎加,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公里,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使兩洋沿岸航程縮短1萬多公里,在戰略上對美國具有重要意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