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由于美國歷史上存在過兩位布什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老布什,以便與其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的長子喬治•沃克•布什作區別。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久,中學剛剛畢業的布什應征入伍,在太平洋艦隊擔任魚 雷轟炸機駕駛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表現英勇,戰功卓著,被授予飛行十字勛章。

1942年,菲利普斯學院畢業。

1944年,與巴巴拉•皮爾斯結婚,生有四子一女。退伍後入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是著名的耶魯大學"骷髏會"成員。

1948年,獲耶魯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同年,移居德克薩斯州,成為油田物資供應的推銷員。

1951年,創辦布什-奧弗比石油開發公司。

1953年,與人合股籌建扎帕塔石油公司,1954年又創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因此成為百萬富翁。

1953年至1959年,是扎帕塔石油公司的創辦人和董事。

1956年至1964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總經理,成為了百萬富翁和成功的石油勘探業經營者。

40歲這一年,剛剛開始對政治產生興趣的布什先生輸掉了他的第一場公眾選舉︰在代表共和黨角逐得州的國會參議員席位時,他以44%對56%的得票率不敵民主黨候選人拉爾夫•亞爾伯勒。

盡管他隨後就在1966年和1968年連續拿下得州第七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席位,但在決定性的1970年中期選舉中卻又一次慘遭出局︰在共和國總統尼克松的支持下,老布什再度對亞爾伯勒在參議院的議席發起挑戰,卻被一位橫空出世的民主黨黑馬人物勞埃德•本特森斬落馬下。

這次失利幾乎使布什徹底放棄參與一切形式的政治選舉︰他要求由立法機構轉入行政和外交部門,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並獲得了尼克松的首肯。

在上任僅8個月後,他就目睹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驅逐台灣代表的2758號決議。

「水門事件」改變了尼克松政 府的命運,也使布什再度獲得了在舞台中央亮相的機會——不出所料,依然負多勝少。尼克松央求他擔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在新聞界和國會的進攻面前穩住政 府的陣腳,這項任務失敗了。

杰拉爾德•福特提名了另一位運氣不佳的政治家納爾遜•洛克菲勒來擔任副總統,把老布什安排到中國,任命為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

任職期間為發展中美關系作出努力。也是在那個時候,老布什與中國的友誼也開始建立。作為美國歷屆總統中相對的友華政客,老布什在這期間不斷地被中國文化所吸引。

1975年,老布什出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1977年,民主黨總統卡特上任後,作為共和黨成員的老布什辭職,重返商界。

1980年,老布什在選舉中尋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是在初選中輸給了更為保守的里根。作為一種安慰,老布什作為里根的競選搭檔,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之後,隨著里根的上台和連任,布什在里根的領導下當了兩屆副總統。

1988年,八十多歲的里根即將離任,但仍有高達60%的超高民意支。于是在里根的積極支持下,老布什準備在新一屆的總統大選時參加總統競選。

盡管他最終贏下了40個州,取得壓倒性優勢,但在通往白宮之路上依然走得磕磕絆絆︰由于在「伊朗門」事件中的不光彩角色,布什在衣阿華州黨內初選中慘敗于鮑勃•多爾參議員。

面對杜卡基斯州長這個資歷較淺的民主黨對手(民主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則是布什的老對手本特森),共和黨方面發起了各種近于人身攻擊的宣傳戰,不僅暗示杜卡基斯可能罹患抑郁癥、必須長期求醫問藥,還以一幅杜卡基斯在坦克上拍攝的照片暗示後者在防務政策上的審慎立場是一種欺騙。

杜卡基斯最終垮掉了︰嚴格說來,這才是決定大選結果的關鍵。

里根在1989年1月11日于白宮的總統辦公室經由電視轉播發表了全國的告別演說,9天後便離開總統職位,由布什接任。

成為總統的布什先生面對的是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人們為里根這位「冷戰斗士」獻上鮮花和頌歌,卻不曾意識到他留下一個赤字奇高的政 府。

1990年時美國已出現$2,200億美元的赤字,在1980年以來增長了三倍。

老布什認為解決的良方是,減少政 府開支,他削減了對「星球大戰」計劃和尼加拉瓜內戰的投資,推遲了包括隱形轟炸機在內的昂貴武器裝備的投產,但依舊不足以解決赤字問題。

在國會中民主黨人的壓力下,政 府決定通過一項新的稅收法案,增加對高收入群體和汽油、卷煙、酒精的征稅 力度,但這很快被民主黨人反過來用于攻擊布什,譴責後者違背了1988年選戰期間做出的「沒有任何新稅」的承諾。

為了使「冷戰」能在一種相對平穩的狀態下獲得終結,在1989至1991年,老布什頻繁地穿梭于東歐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之間,成功地阻止了莫斯科與基輔、第比利斯以及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爆發大規模內戰。

老布什與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馬耳他會晤。1990年5月31日至6月3日,美國政 府與蘇聯就削減戰略性核武器、銷毀和不生產化學武器、監督和檢查地下核試驗等有關軍備控制等問題達成協議,並與戈爾巴喬夫簽署了該協議。

兩年後達成的START II則實現了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無核化。

由于這些未雨綢繆的安排,蘇聯解體僅僅以地理政治危機、而不是核危機的方式得到呈現︰沖擊被限制在了舊邊界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