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章 取死之道

河內郡,懷縣,太守府邸。

王匡看著手中的戶籍統計數據,臉色很不好看。

自黃巾之亂以來,原本人口僅次于河南尹的河內郡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百姓大量遷移,從八十萬,已經降到了不到二十萬。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銳減,因為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大軍臃腫,軍隊結構復雜。以至于當時屯兵河內的數名諸侯在離開之前,縱容兵馬劫掠百姓,造成百姓死傷再次超過半數以上。

根據《三國志》記載︰「關東諸州郡起兵,眾數十萬,皆集熒陽及河內。諸將不能相一,縱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

在這樣的形勢下,河內郡的世家大族紛紛出逃,百姓也四散往東遷移,比如河內望族,溫縣司馬家,也就是司馬懿的家族,現在就跑到了冀州黎陽去投奔姻親。

一時間,整個郡無論從人口、經濟還是兵權糧草都大幅度減少。

最重要的是,河內郡本來就屢次遭受劫難,偏偏又是春耕之時,王匡還指望著今年秋收可以取到新一批軍糧呢,結果百姓又莫名其妙開始往南遷去河南尹,這怎麼能不讓王匡著急上火?

在歷史上,王匡能夠幡然醒悟,還是親屬胡母班寫信規勸,他才明白自己在河內郡行為已經屬于苛政,讓百姓怨聲載道,不得已才逃離家鄉。

但現在沒人提醒,王匡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以為是關東軍在故意掠奪他的人口。

目前洛陽周邊經過數次戰亂,百姓凋零,生民十不存一。而且王匡自己手底下還有近萬的軍隊要養,百姓越來越少,人口大量遷移流動,等河內一片狼藉荒無人煙的時候,他找誰要糧草要錢財去?

「使君。」

一名負責拷問錢谷的曹掾走了進來,向王匡報告︰「常固已經抓起來了。」

「嗯。」

王匡點點頭︰「常家交錢了嗎?」

「尚未。」

「那就先拷打一番,責令他們交錢恕罪。」

「唯!」

曹掾轉身離開。

等他走後,王匡部下韓浩道︰「那常固不過是打了門客一耳光,使君又何必大動干戈呢?」

王匡冷冷道︰「此為世家豪強欺壓百姓,我將他抓來,乃為百姓做主爾。」

听到他的話,韓浩都想直翻白眼。

正常的打架斗毆而已,就算按律,頂多罰個幾十文錢,結果你把人家抓來,直接就是幾百萬錢地罰,這誰頂得住呀?

更何況常家就算了,還有別的普通百姓,有些甚至根本沒有犯錯,就被你抓去拷問,太離譜了。

韓浩勸說道︰「使君,此等刑罰過于嚴苛,河內百姓已是怨聲載道,怕是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還是應當將所有羈押的人全部放走才是。」

王匡頓時就不高興了,怒道︰「那些人全都打算離開我治下,難道我不應該把他們抓起來關押嗎?」

「這」

韓浩一時啞口無言,人家正常遷移,連田土都不要了,你限制人家自由還有理了?

王匡擺擺手道︰「元嗣莫再說這些,還是說說其它的事情。」

見他如此頑固,韓浩也只能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無奈道︰「那就說說劉青州的事情吧,使君,劉青州如今為關東軍盟主,正在攻打董卓,其部下于洛陽屯田,我們與他們發生沖突,怕是容易招惹劉青州啊。」

「唉。」

王匡嘆了口氣道︰「我又何嘗不知道劉備聲名正旺,他的兵力也很強,但我若再不阻攔,河內人口就全到河南去了,那能怎麼辦?」

韓浩試探道︰「要不然,還是應當主動找那前任尚書令陳暮去談談此事,任何事情若不溝通,怕引起誤會。」

「讓我去向一個後生晚輩懇求他不要再收留我河內治下百姓?」

王匡黑著臉說道︰「先不談那陳子歸會不會答應,就算答應了,若此事傳揚出去,我的臉往哪里擱?」

「使君,大局為重呀。」

韓浩勸說道。

「哼。」

王匡拂袖道︰「此番言語,以後休要再說。」

見王匡死要面子活受罪,韓浩也只得說道︰「即便不去與陳暮說談,也該做好準備,以免劉青州興師問罪,派大軍討伐。」

「無妨,我早有準備。」

王匡擺擺手。

面對劉備,王匡也是十分謹慎。

因為他很清楚以自己的實力跟劉備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可又不能放任百姓過河。

為此他就裝聾作啞,一邊派士兵去南岸阻止百姓,一邊人在懷縣,假裝是部下擅自做主。

一旦劉備真的來找他麻煩興師問罪,他就說是部下做的,不關他的事情。

這也算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畢竟再不想點轍,治下百姓就要跑光了。

到時候沒人種地,軍糧從哪里來?部隊就要解散。

那他這個河內太守,治下一沒人口,二沒軍隊,比在交州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做刺史的士燮還要慘。

听到王匡的話,韓浩還想問問具體情況,就在此時,門外興沖沖進來一名裨將。

「使君,好消息。」

那裨將就是王匡選定的背鍋俠,還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運。

王匡見本應該駐守在河陽縣,防止百姓過河的裨將忽然跑回了懷縣,不由大為不悅,只是礙于他口中說的好消息,便板著臉道︰「什麼消息?」

裨將還不自知,單膝下跪拱手道︰「劉備軍撤兵了,他們把孟津渡口讓了出來,這樣百姓就不能夠從沿河過去了。」

「真的?」

「屬下親眼所見。」

「好好好。」

得到肯定的答復後,王匡大喜。

為什麼他的部下會與平縣守軍起沖突?

那是因為孟津渡口非常特殊。

黃河中央有很多島嶼和沙洲,平縣河對面是河陽縣與溫縣,在這一段黃河當中,有連綿數公里都可以通行。

所以此段也統稱為孟津渡口,當初何進在這里駐兵,就是在所有島嶼沙洲上全部派兵把守。

如此百姓要想過河就非常簡單,那麼寬的區域,隨便挑一截沒有人控制的黃河段過河就行,根本就不需要選某一條特定的道路。

沒有辦法,畢竟就好像後世邊境線很長,是不可能嚴密看管住所有偷渡者是一個道理。

因此王匡的部下就只能越過了邊境線,進入了孟津渡口,也就是控制住河面上的沙洲島嶼,才能將百姓過河的道路堵死,這樣自然就與原本駐扎在河面上的平縣守軍起了沖突。

現在劉備軍忽然撤兵,就是把河上的沙洲島嶼讓出來。那麼整個孟津渡口,就掌握在了王匡手里,百姓就徹底沒辦法過河了,怎麼能不讓王匡高興?

「听聞劉青州速來以仁義聞名于世,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使君,依我只見,這是劉青州給予使君的善意,我等也當回報才是。」

韓浩又向王匡進言。

王匡問道︰「如何回報?」

韓浩道︰「自然是向陳暮修書一封,好言答謝,再贈予一些禮物。」

「呵呵。」

王匡笑了起來︰「那陳子歸不過是個毛頭小子,得勢也只是這幾年的事情,有什麼好答謝的。我年長于他,又曾經仕于大將軍,替大將軍報仇,功勞比之他高得多。他尊敬于我,自行退兵,也是理所當然。元嗣之言,非高士之見,多此一舉爾。」

「使君」

「好了,莫再多言了,你退下吧。」

「唯」

韓浩無奈,只能退下。

王匡卻是面有喜色,劉備軍撤兵,算是了了他的一樁心結。

他就怕萬一雙方起沖突,劉備真找借口收拾了他。

現在能夠和平解決,就最好了。

那如今該做什麼呢?

當然是把那些準備逃跑的世家大族全都抓起來,拷問糧草錢財。

嗯。

接著大刑,接著拷打,一定要將他們的油水榨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