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五章 固鎮陣地

沒有了內應接應,單單憑現在的一千復明軍,當然不可能在打下宿州。有等了一一個時辰,還是沒有得到回應。朱由棟也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等到天亮,到時清軍發現了自己,可就走不掉了。

朱由棟對著周幕漢道︰「不行,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應該是內應出了問題,現在指望不上。」周幕漢有些失望道︰「那我們只有先返回鳳陽去,只是可惜了之前在宿主城里布置的一切。」

朱由棟道︰「也不必懊惱,戰場上的事情,誰能說的準。不過我們現在帶著百姓,走宿州過的話,到天亮根本就沒辦法擺月兌清軍的追擊。讓人帶著百姓,立即南下。直接去蒙城,然後讓他們去廬州。」

周幕漢當即道︰「好,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後面的百姓,讓他們住蒙城去。不過殿下還是先返回固鎮去的好,要是殿下出了什麼岔子。臣可沒辦法給復明軍上下一個交代,就是把臣千刀萬剮也不足以挽救。」

朱由棟笑了笑,道︰「放心,現在大明形勢好轉,我還沒有必要去冒險。好了,直接派人去通知,派十幾個人去指導他們就行了。置于隨行管理,就先挑選一些配合我們的人,充當官吏就行。周幕漢你也跟我一起返回固鎮去。」

有了朱由棟開口,周幕漢也就只好跟著朱由棟一起。兩人隨即派出人去通知在四鋪的百姓,讓他們走小路南下去蒙城。隨後朱由棟和周幕漢一起帶著一千騎兵,奔向固鎮防線而去。

第二天中午,朱由棟等人就趕到固鎮了。看到朱由棟平安回來,周大柱頓時放心道︰「殿下,你怎麼還親自去了永城。如果你出了什麼意外,可讓我們如何是好啊。」朱由棟道︰「怕什麼?清兵還沒有南下,我去的是永城,無妨的。」

然後朱由棟來到陣地上,見到這里的工事已經完成了。朱由棟滿意個點了點頭道︰「周大柱,你立即安排人把我們帶來的面粉,全部按事先說好的方法裝好。到時候,我們給清軍來波熱鬧的。」

周大柱遲疑了一次啊,道︰「殿下,這真的有用嗎?我怎麼覺得這個法子有些玄呢?天下從來沒有听說過,這面粉還能打仗的。」一旁的周幕漢不知道之前的事情,頓時也道︰「殿下,我們現在輜重短缺,還是不要浪費的好。這才帶來的面粉,怕有一千石。要是沒有起到作用,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些東西。」

朱由棟道︰「不怕,不光是面粉,還要把硫磺粉和木炭粉給混進去。這樣威力才大些。」見周大柱和周幕漢不信,朱由棟道︰「你們先去做,就算是沒有作用,不過也就一千石面粉。我們復明軍雖說是窮,這點東西還是能拿出來的。去吧,我不會讓大家白忙活的。」

見朱由棟堅持,周大柱和周幕漢也就不在勸說,然後讓人去將面粉裝好。然後朱由棟又去檢查了挖好的工事,這些工事看起來十分簡單。就跟平常步兵對戰騎兵挖的陷馬坑一樣,只是這次朱由棟讓人把挖起來的土,堆放在了壕溝前面。

這讓本來不深的壕溝,也能擋住人的身體。整個陣地前後三道防線,中間間隔有三十步的距離。然後走兩邊有挖了一條隱蔽的壕溝,將步兵和投石機投手藏在了地下。

朱由棟中午的時候,回到了固鎮

,下午清軍就已經來到陣前。清軍的領軍將領許佔魁,見復明軍已經修築好工事。當然不想在復明軍修好的工事前渡河,立即讓自己的三千軍隊,往兩邊去尋找渡河的地方。

沒過多久,斥候來報,說周圍十里之內,只要是能渡河的地方,都已經被復明軍駐守的軍隊防守了。而且看起來還是騎兵在防守,想要輕易過河是不可能了。而且那些地方也沒有橋梁,只有復明軍修築工事的地方,有堅固的橋。

許佔魁很想直接走其他地方過河算了,但是自己帶領的軍隊,出了自己的三千人。其他軍隊都是剛剛整編過來的,要是在渡河期間,被復明軍的騎兵攻打。那自己的軍隊,很有可能就直接奔潰了。

想到這些,許佔魁也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何況後面還有鰲拜帶領的三萬大軍,自己可是前鋒,不是自己領軍在河南剿匪。再河南,自己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可是在這里,自己只是一個前鋒將領。

要說這前鋒本來也是爭軍功的差事,但如今大清,自己就算打下來了。估計最後撿功勞的事情,鰲拜也會讓人來搶的。所以這前鋒就從原來的香餑餑,變成了苦差事了。但是現在的情況並不容自己胡作非為,就算自己再怎麼不願意,也不得不去打。

畢竟鰲拜後面,很有可能就是順治的大軍。要是因為自己耽誤了大軍的行程,估計自己的人頭也就保不住了。而且現在自己的大軍,也不能只是帶著三千軍隊過河。到時候,依然要返回來攻打復明軍的陣地。

而且復明軍也不是只有步兵,他們同樣有騎兵,而且戰力不弱于自己。之前就听說了,復明軍的騎兵,把整個鳳陽,揚州,和淮安都攪的天翻地覆。還有廬州,據說就是這些騎兵打下來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佔魁當然不能拿自己的老本去和復明軍硬踫。許佔魁來到橋邊,對著復明軍的陣地觀望。只見復明軍修築的工事里,不少人在走動。許佔魁道︰「來人啊,先出兩千人去試探一下復明軍的戰力如何。」

試探的這種事情,當然不能讓自己的嫡系去做。頓時被整編的軍隊,就被拉出來兩千人。在許佔魁一陣鼓舞後,清軍便嗷嗷的叫了起來。在承諾了等下戰利品要分一半給沖鋒的人,這些清軍更是士氣高漲。

見狀,許佔魁也不嗦,直接就讓這些人去沖擊復明軍的陣地。復明軍這邊也十分緊張,特別是周大柱。他的軍隊是全部改用火器後,第一次上戰場。對于這些平時打起來  啪啪響的火器,周大柱心里實在是沒有底。

復明軍在壕溝里面排成三隊,所有人都已經裝好了火藥和鉛丸。就等著清軍靠近,然後就能發射了。由于復明軍自己的火器工廠,還沒有大批量的生產。所以軍隊里裝備的火槍,都還是繳獲清軍的火槍。

復明軍的將士們,看著對面高喊著口號,整齊的向這邊走來的隊伍,不少人都開始手心冒汗。這些復明軍將士,同樣對這些火器不敢有太大的希望。唯獨朱由棟,站在後面,手里拿著孫雲球打造出來的望遠鏡,緊緊的盯著即將交戰的雙方。

由于心里實在是沒底,周大柱直接跑來的一線,听見耳邊不斷的有人在報清兵的距離。周大柱直接也有些緊張起來,但表面

上還要表現的十分鎮定。以免影響軍心,讓本就沒底的復明軍,更加慌亂。

不斷的有人在報數「三百步,兩百步,一百八十步。」由于來進攻的步兵,所以火槍攻擊的距離被要求控制在一百步以內。這是為了能在第一次齊射的時候,就能大量的殺傷敵人。

要是是騎兵的話,就只能是在一百三十步的距離發射了。因為騎兵在這個距離,也已經開始沖鋒了。再近些,弓箭的殺傷力將會大大爭強,會讓自己這邊的傷亡加大。當然這是因為現在復明軍的火槍,都還是繳獲的武器。

如果是自己生產出來的火槍,測試出來的數據是。步兵只要達到一百五十步,甚至于更遠的達到了兩百步。只是這些都還沒有造出來。也只好先用這些繳獲的來應付一下,讓軍隊適應火槍的使用。

其實也不用人來報數,之前已經算好了。復明軍的陣地,距離橋頭,就是剛好一百步的距離。只要清軍跑下橋頭,就已經到了復明軍的殺傷距離了。

而清軍也知道,火槍傷害最大的就是第一次的發射。以往明軍由于指揮混亂,加上士兵的訓練不住。往往清兵剛一開始出動,明軍就  啪啪的把火槍打了。然後清軍只要趁這個時間,沖進明軍的軍陣里。明軍手里的火槍,就變成了燒火棍,明軍也就直接潰敗了。

但是今天的復明軍,卻不一樣。清軍已經快沖過橋頭了,趴在陣地里的復明軍,依然紋絲不動。面對這樣的情況,不要說沖鋒的清軍,就是在後面觀看的許佔魁也是直冒冷汗。

許佔魁擦了下汗道︰「這復明軍不簡單啊,難怪能短時間之內,從四川鬧到了江南。還把江南繳的天翻地覆,不得安寧。我們大軍已經快到陣前了,他們居然還能如此鎮定。」

旁邊的副將,忙道︰「將軍說的對,這樣的軍隊,不要說交戰了。就是光看著他們,就好像順治二年的時候,看到當時的滿洲八旗一樣。讓人望而生畏啊,這次我們怕是要踫上硬茬了。」

就在許佔魁說法的時候,清軍終于沖過了橋面。清軍一過橋面,頓時也知道。這時候,不管怎麼樣,復明軍的火槍也能殺傷自己了。現在沒有了退路,頓時所有人都怒吼著沖了起來。

頓時清軍怒吼連連,全部人都使出渾身的力氣,拼命的往復明軍陣地上沖。其中一些弓箭手,乘機想復明軍陣地射出了箭矢。這時復明軍陣地上,每個總旗里,都有一個人手里拿著小旗,紛紛看向周大柱。其他人,面對清軍飛來的箭矢,所有人都一動不動,沒有人敢亂跑。

周大柱旁邊的人,依然在報數。當清軍奔跑起來的時候,報數的節奏也加快了。「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周大柱听見八十步,頓時大吼一聲,「發射。」

听見周大柱的命令,頓時陣地上的旗手,都紛紛把旗幟往前一壓。狠狠的將旗幟揮下,然後怒吼道︰「發射。」听見命令的士兵,頓時點燃了火繩。隨著嗤嗤聲,陣地上冒起了白煙。

隨著復明軍將士,紛紛將火槍瞄準跑來的清軍。僅僅兩個呼吸的時間,復明軍的陣地上頓時響起了一陣炒豆般的聲音。然後陣地上就飄起了一陣硝煙,無數的鉛丸朝著清軍憤怒的沖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