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章 鄭成功的功勞

听見朱由棟說,廈門是鄭經和陳永華在主事。頓時張煌言大驚,道︰「怎麼可能,那延平王去了哪里?他怎麼能丟下軍隊不管呢?」朱由棟道︰「現在鄭成功正領軍在台灣,也就是大員。三月的時候,就已經去了台灣了。估計這時候,應該已經攻下台灣了吧。」

這回不光是張煌言不了解,鄭成功的行動了。扶綱也道︰「延平王怎麼能突然如此行軍?留下滿清這個大敵不顧,反而去攻打台灣呢?這不是舍本求末嗎?延平王應該不會如此糊涂,難道是南京大戰的事情,太過刺激,導致延平王失去了理智?」

得,直接懷疑鄭成功有神經病了。朱由棟道︰「不管他是因為什麼原因去的,但是現在廈門,確實是鄭經在主事。如果延平王在,可能還會放這些王爺們北上,但是鄭經會不會放人,就說不定了。我們現在佔領了南京,想要讓他輕易的放這些王爺們,北上來南京,估計不會太順利。」

張煌言道︰「殿下過慮了,鄭經是延平王長子,一直為延平王留守後方。想來鄭經也不會太過無力,既然殿下不放心。我就親自去一趟廈門,我于延平王的軍師陳永華相熟。到時候有他鼎力相助,相信鄭經還是會給臣幾分薄面,不會強行扣留眾位宗室王爺。」

朱由棟道︰「不用了,蒼水你的事情比這重要的多。先把朝廷的馳道修好,督促前來為大明效力的這些匠人。好好的為大明打造更加便利的工具和兵器。」

見朱由棟不讓自己離開,反而讓自己去關注那些奇技婬巧的事情。張煌言忍不住道︰「殿下,臣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殿下如此關心這些匠人。奇技婬巧,不過是小道,治國和光復大明,還是需要聖人之言,虎狼之師。」

朱由棟道︰「奇技婬巧當然不是小道,我們居住的房屋,防守的城池,都是出自這些能人之手。還有我們能用到的耕作農具,哪一個不是這些人造出來的?只要用好了,這些小東西能起到大作用。」

扶綱道︰「殿下,難道忘了熹宗之事?當年熹宗就是因為沉迷于木匠,才讓朝堂上,被魏忠賢弄的烏煙瘴氣。還請殿下不過過于沉迷于其中,以免荒廢國事。」朱由棟道︰「你們啦,就是太過了。朝廷不但需要讀書人,還一樣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大明才能中興強大。」

見兩人還要勸說,朱由棟忙道︰「好了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我們就是爭論的再多,也于事無補。既然蒼水說不知道怎麼做,那就這樣,將這些人全部都不歸朝廷。我單獨成立一個科技院,也不用佔據朝廷的編制,俸祿我來發放。到時候他們做出東西了,再讓你們大開眼界去。」

張煌言也不是古板的人,見朱由棟如此說,當即便道︰「既然殿下決定了,我們也就不在強求了。」然後話鋒一轉,又道︰「可惜延平王去了台灣,不然得到殿下帶領大軍攻下南京,應該也十分高興。」

扶綱也道︰「是啊,要是延平王能率軍到來,兩軍合兵一處。想要光復大明,也就容易的多了。哎,延平王怎麼就如此急的去攻打台灣呢?」

朱由棟道︰「我雖然不知道,鄭成功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急著去攻打台灣。但是大概的原因,還是能猜出一些。」張煌言一愣,似乎想明白了什麼。問道︰「殿下的意思是說,延平王已經知道皇上被害的消息。所以才不顧滿清的威脅,執意要去攻取台灣,作為大軍的後方?」

朱由棟道︰「八成是這個原因,廈門太小,不足以作為大軍的後方。而金門又離大陸太近,同樣時時刻刻,都要受到滿清水師的威脅。鄭成功這才急著想要攻取台灣,作為抗清的後方。」

錢謙益道︰「可是殿下已經攻取了南京,還與西南三省作為抗清的後方啊。哎!大木這次糊涂了,要是他不去台灣。得到殿下收復南京後,就率軍北上,現在已經和殿下匯合了。說不定現在浙江和福建已經光復了。」

朱由棟道︰「對于這一點,我到是不覺得他做的有錯,畢竟,在當時鄭成功不知道我們復明軍已經東進。再說了,就算他知道了我們東進,也不一定會相信我們。畢竟鄭軍,沒有和復明軍打過交道,也不知道復明軍有如何的能耐,能不能打下南京。」

扶綱道︰「就算如此,延平王也該派人打探才是,怎麼能夠貿然的就領軍去了台灣呢?听說哪里還被西洋的紅毛給佔領了,能不能打下台灣都還不一定。」錢謙益道︰「能不能打下台灣是小,如果在那里兵力損失太嚴重,如何在抵擋清軍的進攻啊。」

朱由棟道︰「我反而覺得延平王這次沒有錯,在當時延平王的情況下,出兵台灣是最好的選擇。他不像是我們,我們當時在四川起兵的時候,軍中大多數都是光棍一個,根本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朱由棟看著扶綱等人,道︰「可是鄭成功不同,他們的軍中有大量的家眷,老人婦女兒童更多。要是沒有穩固的後方,大軍也不能安心的出征。我反而覺得,鄭成功攻取台灣有些太晚了。要是早幾年攻下了台灣,把台灣作為後方基地。將婦孺家眷都安置在台灣,大軍出征也不會時刻惦記著後方。」

然後問向張煌言道︰「蒼水,我听說,鄭成功當初在南京城下,就是帶著大量的家眷來的?」張煌言道︰「殿下說的是,當時延平王為了激勵士氣,所以帶上了全部的家眷,以表收取南京的決心。」

朱由棟道︰「這個方法,在出征的時候,確實能激勵將士的士氣。但是里南京後,也正是因為家眷的拖累,才導致軍紀敗壞。否則以延平王當時的情形,清軍就是想偷襲,也不會輕易得手。」

張煌言一想,頓時覺得朱由棟說的有理,道︰「可惜,當時延平王沒想道這個道理。以至于在南京城下打敗,延平王的精銳也損失慘重。最後退出長江的時候,居然連崇明都攻不下了。」

朱由棟道︰「雖然鄭成功失敗了,但是也告訴我們,滿清在江南的兵力十分薄弱。只要有大軍來攻,清軍的防守簡直不堪一擊。這也為我們東進提供了可靠的情報,否則我們也不能輕易的東進了。」

扶綱道︰「這也算是無心插柳,還好殿下抓住了這個機會,千里

奔襲,終于攻下南京。否則,延平王損失了上萬的精銳得來的消息,也就無用武之處了。」

朱由棟笑了笑,當然不會說,自己就算沒有鄭成功攻打南京,也會率軍東進的。現在鄭成功的態度不明,能給他留些面子,總好過相互拆台的好。

等三人離開後,朱由棟帶著彭昌寶來到周大柱的軍中。找到周大柱後,道︰「這段時間訓練的怎麼樣了?」周大柱道︰「殿下,我覺著火槍根本就不用訓練啊,就這幾下,還沒有什麼陣勢變化。整天這樣重復,不要說士兵了,就是我都煩的很。」

朱由棟道︰「現在不要覺得煩,等上了戰場,你能在交戰的時候,多放一次槍,就能多殺一個敵人。要是軍中的人,都能多方一次,敵人就能死傷幾千人。你想想要是用刀去砍,你們要死多少人才能殺死這幾千人?」

周大柱驚道︰「殿下,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吧。要真是這樣,還練什麼刀槍啊。直接用火器,就能將滿清給趕出中原了。」朱由棟道︰「你也不要高興的太早,你剛才不是說軍隊訓練的煩了嗎?大家都煩了,你能訓練出什麼結果來。」

周大柱道︰「這不是之前不明白為什麼要訓練嗎?現在知道了,當然不能煩了。」朱由棟道︰「這些事情,等過幾天再說。你剛才說訓練的煩了,讓你帶著軍隊,先去干件其他的事情。」

周大柱忙道︰「殿下請吩咐,末將隨時听從號令。」朱由棟都有些感慨了,還是軍中好啊,只要自己軍令一處,根本沒有任何人反對,也沒有任何人質疑。不像那些文臣,自己說一句,他們劈里啪啦能給你扯一堆出來。

朱由棟感慨了一下,道︰「我們來江南也有些時間了,但是地方士紳,對大明不是很配合。他們依然把持這地方,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而且還在四處串聯,想要找關系偷逃朝廷稅銀。」

周大柱道︰「殿下只管說讓我們去做什麼,這些事情不是我們去考慮的。殿下只管下令就是了,我們一定嚴格執行殿下的命令。」朱由棟見周大柱一副義無反顧的樣子,頓時也不再說什麼了。

對周大柱道︰「明天開始,你們的軍隊,全部以百戶為一隊,分散進入松江,蘇州,鎮江,常州。配合江蘇巡撫朱國治,全面開始清欠。」

周大柱一愣道︰「讓我們去清欠?朱國治不是做的好好嗎?」朱由棟道︰「朱國治之前的清欠,做的太過片面。只是將需要繳納銀子的數目,分發給各縣。然後各縣有分給鄉下的士紳,保長。讓他們去收取稅銀。」

周大柱皺眉道︰「江南的稅銀一直都是這樣收的啊。」突然周大柱想到四川的情形,想朱由棟問道︰「殿下是想讓我們自己去收?像四川那樣,將這事士紳全部打散,還要打斷地方士紳的特權?」

朱由棟道︰「你說的對,但也不全對。我們不但要像四川那樣,還要比四川更加徹底。因為現在江南的士紳們,比四川的士紳們更加復雜。他們是實力盤根錯節,還與官府勾結,所以你們面臨的情況也十分復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