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4章︰家家有難經

……

劉玄直直的望著滿身劍傷、被藥迷得昏死過去的洪義。

伸出右手,手掌蓋在他的額頭上。

卻遲遲的下不去手。

這是個大俠呀!

這是個英雄呀!

本心對他很是敬佩,不願殺他!

然而,他那丐幫,人多勢眾,不遵皇命,對朝廷實在是個巨大的隱患!

「你要只是個江湖獨行俠,不是什麼丐幫(副)幫主;我要不是皇帝,而也是個江湖中人,那麼,我們或許會成為忘年交的好朋友。」

「可惜!」

「你是丐幫(副)幫主!」

「而我,是皇帝!」

「臥榻之側,尚且不容他人酣睡。心月復之內,又豈容插著一根釘子?」

他的心意,在往殺的方面傾斜!

終于,他下定了決心。

殺!

心意已決!

當即催動[歸一神功]!

歸一神功,是他從系統商場中買的一門絕頂級神功。

霸道至極!

不但能吸人內力,還能吸人精氣!

萬家內力、精氣,匯融一體,煉化歸一,以為我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順此道,則為凡俗!

逆此道,則為神仙!

修煉就是逆凡俗之道而行;就是為了求做神仙、長生不死!

這些人,超塵月兌俗,藏于深山大川之中修煉,被稱之為︰修士。

然而,古往今來,誰人能成神仙、長生不死?

遠古的神奇傳說,那也只是虛無縹緲的故事。

終于,修士們,把精力從虛無縹緲的成仙長生上,收回到了婆娑世界。

與其緣木求魚,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不如腳踏實地,回到人間,追求些現實的東西!

修士于是成了武林高手。

江湖武林,從此風起雲涌!

隨著劉玄催動神功,洪義的畢生功力、精氣,源源不斷的被吸取了出來!

洪義雖然已經是六十多的人了,但是內功精湛,精氣旺盛,臉色極好,猶如盛年青壯。

此時,卻如鮮花,彈指間衰敗、枯萎!

劉玄閉上了眼楮,不忍看他落得這個下場。

數息之間,便再無可吸。

耳听得嘩啦一聲響。

洪義已變成黑炭,摔碎在地。

劉玄收手,不往地上看一眼,轉身朝外面走去。

悶悶不樂的,鑽進了天寧宮後殿。

他需要把吸來的內力、精氣都煉化了。

……

劉玄從長安殿走後。

宴會繼續。

歌舞升平之中,各色菜品陸續上來。

吳國來使,以李仁修為正使;另有副使,叫做錢本,是吳國的戶部侍郎。

周成負責接待,神色慚愧,向兩人介紹宴會菜肴,作揖抱歉,向吳使眾人說道︰「還請諸位海涵,我國今年也遭遇了大災變,朝廷免了夏稅,國庫很是拮據,有招待不周之處,還望體量啊。」

按制。

奉上來的菜品,如果皇帝坐在這里的話,得先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先吃,一般只能吃一兩口,然後再送去給別人吃。

為表對客人的尊重,其次就是送去給客人吃。客人也是只吃一兩口。

然後才是自己人吃,按照品級一級一級傳下去。

都是只吃一兩口。

但是,皇帝一般是不參加這樣的宴會,頂多只露了臉,然後就走。

因為,雖說來使代表國家,但是,終究不是皇帝,只是臣子,不能代表國家。

皇帝如果接待他們的話,那就是不平等,是自甘墮落,掉國格了。

所以,一般是皇帝也任命個臣子做代表,代表本國,去負責接待。

這樣,臣子對臣子,就平等了。

這是對外禮儀。

國主來接待,也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本國極弱,對方極強,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又不想交惡,就得如此,以示謙遜。

弱國侍奉大國,就得這樣認清形勢,不能夜郎自大的裝比,否則,就會給本國惹來禍端。

甚至,弱國就是強國的歸附國。

那強國來使,國主自然得接待,還得尊稱「上使」。

儒家禮樂法度之下,是赤果果的強弱等級的現實!

劉玄並未參加這次宴會。

因此,菜品奉上來,首先是送到了李仁修面前。

錢本就坐在他的左邊。

兩人是獨立的長桌椅子。

遠來是客,客人先請。

李仁修望著面前的菜品,不由愣住了神。

錢本也瞧了過去,眉頭微皺,抬頭看向周成,微笑的說道︰「周大人,你們這樣招待,實在是有失禮儀啊!」

他並不認為炎國降低接待的菜品規格,是因為什麼國庫拮據。而是故意如此,向自己哭窮,不想借錢糧。

李仁修的心里也是這麼想的。

心說︰「看來這趟的差事,真的不好做啊!」

也難怪!

要是好差事,又哪里輪的到他來?

他想到了當時朝堂上,父皇問諸皇子,哪個願意去走一趟時,眾皆沉默的景象!

那景象,與爭肥缺時,截然相反!

父皇點名太子李仁元。

二哥當時就被嚇得局促不安!

支支吾吾,想拒絕,不知道該怎麼說。

索性他有老恩師王藻護著,跳了出來,為他開月兌,說︰按照道理來說呢,太子是應該走一趟,為皇上、為我吳國分憂的。但是呢,太子還要在國內輔助皇上你處理國事,實在是走不開身。所以呢,還是另請高明吧。

吳國皇帝已經上了年紀,年老體弱,精力不支。

當前吳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選接班人的問題!

李仁元雖然是太子,但是,只要他一天沒成為皇帝,其余的皇子,就都還有機會!

尤其是以吳國的情勢,內憂外患,那就更需要精明能干的接班人了!

可是,李仁元做太子,是他嫡長子的身份帶來的。

自古祖傳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

所以,作為嫡長子先天就具有強大的優勢!

然而,他本人的性格,寬厚仁慈、優柔寡斷,並不適合做太子。

吳帝都對他說過不止一次,希望他能有改進。

這更激發了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的!

朝臣站隊,以求從龍之功。

以此形成吳國版黨爭!

其中,有兩黨,勢力最大。

其一,就是太子黨。

其二,是以四皇子李仁予為核心的四爺黨。

吳帝對此,那是既樂見其成,想從他們的爭斗中,看看誰最厲害,好為吳國選個適合的接班人!

又踏馬的擔心他們斗過頭,兄弟鬩于牆,手足相殘,腥風血雨,搞得朝政動蕩,國家不安。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人生不順心的事,十之仈玖。

太子走不開,理由很充足。

吳帝又問四皇子李仁予,那貨很坦誠,當即就跪倒拜伏︰兒子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能力實在有限,不能擔當這個大任,要是誤了國事,那就罪該萬死了!兒子惶恐不安,萬萬不敢這樣害國呀!請另擇高明吧!

「……」

吳帝無語,心說︰你踏馬還能力有限?人精人精的!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