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九章︰財大氣粗

黃瀚的神奇之處大家都知道,更加知道黃瀚的預言從來沒有出現過偏差。

秦昆侖認為黃瀚應該又是看準了什麼,急切道︰

「難道「抓大放小」會跟上面的精神暗合?」

此時的最上層是不是已經在考慮「抓大放小,好隻果先吃。」黃瀚無從得知。

但是他知道這是必由之路。

三水縣率先搞起來,究竟是暗合上面的精神,還是因為三水縣搞了,上面調研後肯定了這樣的改革方法向全國推廣。

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三水縣又「敢為天下先」,再次成為了改革開放的新典型。

以後肯定又能獲得更多政策傾斜,改革的步子大了萬一扯著……,也能被諒解。

還有一點,是三水縣交通局一把手成勝利率先開始在交通系統「抓大放小」的,而且卓有成效。

八七年三水縣領導形成決議後,向全縣推廣「抓大放小」,如果這個舉措得到省領導的肯定,向蘇南省推廣。

這就是耀眼的政績,成勝利肯定是改革先鋒,提拔副縣長水到渠成。

黃瀚點頭道︰「八九不離十,因為鐵的事實擺在面前,太多單位積重難返,如果不采取壯士斷腕的非常手段,政府都會被拖累甚至于難堪其負!

到了政府根本拿不出錢來給幾千上萬失去工作的職工發生活費時,群體事件層出不窮,演變成打砸搶都有可能!」

「不至于吧!這幾年嚴打,強化治安豈是兒戲!」

「一個小城市真的有幾千上萬職工日子過不下去,就得往最極端的方向考慮,而且要早做預案,以防不測。」

錢國棟道︰「黃瀚說得對,民以食為天,日子過不下去了,挺而走險的不會少。

我們的改革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一方面做好宣傳,一方面做好分流、安置,應該不會出大問題!」

「嗯!一帆風順不可能,砸人家鐵飯碗呢!我們要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能夠解決大多數人的工作崗位,一小撮好逸惡勞的翻不了天!」

「要防止一哭二鬧三上吊呢!」

錢國棟久在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對付耍無賴的有心得,他自信滿滿道︰

「不怕,大不了麻煩一點,開會宣傳、做思想工作時安排電視台錄像、錄音,強調政府會為確實困難的職工發救濟金,讓想玩「滾刀肉」的玩不起來!」

黃瀚道︰「對頭,不要怕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無賴,只要該做的工作做扎實了,該給的救濟能夠解決溫飽,敢來鬧,勸三次無果,以妨礙公務罪抓人!」

「嗯!菩薩心腸霹靂手段並舉,只要行得正,誰怕誰啊!」

錢國棟是個不怕事的,道︰「老秦,我肯定全力支持你,哪怕真的有人上吊了,我們也要堅持「抓大放小」不動搖!」

秦昆侖是轉業軍人,同樣不怕誰尋死賣活,道︰

「肯定啊!來個「滾刀肉」以死相逼,我們就束手束腳,這要是形成了例子,都來效仿,政府豈不是威信掃地?以後還怎麼開展工作?」

幾人不僅僅是老朋友,還是利益共同體,基本上是無話不談。

黃瀚又想起一件事問成勝利道︰「汽車站有沒有制定客車在路上趴窩的處罰條例?」

八九十年代,客車帶病上路在路上趴窩的情況屢有發生,根源不僅僅是車況、路況差,最主要原因是人心散了、人浮于事。

黃瀚前世經常出差,汽車站的客車經常在路上出問題,但是私人承包,或者私人經營的客車,就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此時正好想起來,隨口一問,順便指點一下成勝利,讓他把客運汽車在路上趴窩納入駕駛員、機修工的獎懲條例。

「有規定,病車不出站是紀律!」成勝利道。

黃瀚轉過臉,面對秦昆侖,道︰「秦叔叔,莫要忽視長途客車,往往大多數來咱們三水縣的客商留下第一印象的就是長途客車和開車的駕駛員。」

推薦下,【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嗯!這話不假!勝利,提升駕駛員的素質很重要。基本杜絕長途客車在路上趴窩其實是做得到的,對不對?」

「肯定做得到!如果是我開車,只要我肯把車開出站,就能夠確保開到目的地!」

黃瀚道︰「由此可見路上趴窩十有八九是駕駛員不負責任造成的!」

成勝利年輕時是技術拔尖的駕駛員,修理技術不比大師傅遜色,他這個內行深知有關于車的彎彎繞。

此刻被黃瀚提醒了,心里立刻有了解決方法,想要蒙蔽內行領導真的不太容易。

「嗯!基本上是這樣,我明天就去汽車站開現場會,加大處罰力度!」成勝利道。

「我還建議汽車站買十幾輛進口的大巴,至少跑滬城、省城都用進口車!

你們想想,跑在公路上的好車上都有大字寫著三水縣汽運,這就是宣傳三水縣的活廣告,再配合熱情的服務,客商立刻能夠感覺到三水縣的與眾不同。」

秦昆侖不住點頭,道︰「對對,汽車站是個最重要的對外窗口,把形象豎立起來很有意義!」

交通局原本就有錢,成勝利當家後效益倍增,更加有錢了,買進口客車他也想過,只不過擔心太出風頭影響不好。

見黃瀚和秦昆侖都認為提升形象很有必要,答應道︰

「行!我爭取三個月內,把跑滬城、省城的長途客車全部換成進口車。」

黃瀚道︰「記住了統一標識,三水縣這幾個字要醒目。」

「明白!瞧好吧!」

第二天,秦昆侖果然召開會議,不僅僅是常委,三水縣正科級以上干部都參加。

會上秦昆侖再次強調了三水縣「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提出繼續深化改革,拿出「抓大放小」方案讓大家討論。

他還提出了口號︰「主動打破鐵飯碗!」

然後他講了幾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證明有些小單位,特別是小額現金的買賣,國營、集體單位真的不適合做!

他沒有搞一言堂,而是拋出觀點讓所有的領導們討論。

餐飲、服務業、零售業確實遭遇個體經濟沖擊每況愈下,連以前顧客排長龍的食品公司熟食店都不行了。

沒辦法,太多私人跑去江南買豬頭,自己鹵,自己弄個小推車上街賣。

有兩個口味做得好的鹵菜攤子出了名,鳥槍換炮了,已經不是推著小車的流動商販,而是租了門面房正經八百開了熟食店。

人家的服務態度比食品公司的國營職工好多了,根本不可能發生豬頭肉的好部位被誰摳走了的齷蹉事。

因此個體戶的競爭力太強大,食品公司門店漸漸的門可羅雀。

這些都是天天能夠看得到的現象,幾十個局長、鎮長、鄉長議論紛紛。

許慕光听見了,問了他們一句,怎麼才能讓食品公司門店生意重新好起來?

呂大勇答道︰「沒辦法,食品公司熟食店的豬頭肉不新鮮,價格貴,顧客又不傻。」

一個局長道︰「群眾普遍反應,食品公司門店的售貨員臉難看呢!」

食品公司經理此時臉上一陣一陣白,恨不能找個地洞鑽進去。

他的直屬上級,輕工業局領導也覺得如坐針氈,低著頭一言不發。

呂大勇道︰「這樣的單位不改革不行啊!臉難看的售貨員就應該讓他嘗嘗沒工作的滋味。」

「對對!讓她們幾個月沒工作,再得到工作後,服務態度肯定不一樣了。」

「秦書記,我支持「打破鐵飯碗」!」

「我同意「抓大放小」!」

秦昆侖看了看保持微笑一言不發的縣長宋解放,問道︰「宋縣長,你有什麼看法說說唄!」

宋解放道︰「我一直在認真听,認為抓大放小有道理可行性強,要不這樣,同志們,咱們舉手表決吧!同意的請舉手。」

說著他立刻舉起了右手。

從人家的態度可以看得出合作的意願,秦昆侖很高興,伸出手和宋解放握了握,壓低聲音道︰「晚上我們倆喝一杯交交心!」

「行啊!咱們倆去事竟成飯店吧!我可听說那里的霸王別姬是一絕!」

秦書記提倡,宋縣長第一個舉手支持,陳義華、錢國棟、許慕光等等常委隨即舉手。

這時還會有誰分不清形勢?

最後的結果理所當然是到場開會的干部全部舉手表示支持,而且確定了率先改革飲食服務公司、食品公司、二十幾家鎮辦、縣辦小廠。

牽涉到的干部、職工應該有兩千多。

動員、宣傳、約談、做思想工作,全世界都找不出比中國干部還要厲害的團隊!

相信用不著半年,三水縣的「抓大放小」就能出成績。

其實這些僅僅能夠發基本工資的單位,工作崗位已經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保留工齡,給職工自由,超過九成職工會過得更好。

當全國下崗潮襲來之時,三水縣的職工肯定會慶幸先走一步,沒有被逼得走投無路!

這不是虛言,解放思想經常談,但是能有多少普通職工、一般干部做到了?

絕大多數是逆來順受,他們迷信鐵飯碗能夠端一輩子,主動離開單位自己闖天下的比例太低。

改革開放方興未艾,此時的機會多不勝數,三水縣領導班子主動打破鐵飯碗,逼著成千上萬職工、干部自謀出路。

剛開始或許面臨工作難做的困境,但是只要這一步邁出去了,絕大多數人回頭再看時,都會釋然。

黃瀚出點子,而且確保方向正確,符合潮流,至于是具體怎麼執行,他就管不著了。

相信秦昆侖、錢國棟、陳義華、許慕光等等都不是省油的燈,不怕出現難對付的滾刀肉。

黃馨遇上好事情了,八七年一月宣誓成為了預備黨員。

高中生入黨不太容易,整個實驗中學只有高三年級的七個同學,無一例外都是品學兼優政治清白的。

黃馨、杜佳都是去年納入的考察對象,而且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共青團員。

由此可見,杜佳的家長也希望女兒走仕途,讓女兒早早的把黨票拿到手。

李梅沒有得到入黨的機會,畢竟高中生入黨的比例連百分之一都不足,唯有品學兼優的尖子生才被列入考察對象。

李梅爸爸李建國也被提拔了一級,早就不是辦公室主任,是食品公司二把手。

然這幾年正是食品公司盛極而衰的節點,原本軌跡沒有黃瀚的魂穿,食品公司衰敗的速度還沒有這麼快。

那是因為有了黃瀚,三水縣提前搞了「大包干」,個體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漸漸的,小小個體戶就積攢下資本,擁有了跟食品公司門店搶奪市場的能力。

***教導我們說「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一戳就破。」

事實證明沒法壟斷經營小型國營單位、集體單位連紙老虎都不如,用不著戳就破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慣例,三水縣的企事業單位都等著秦書記上任的舉措。

果不其然,秦昆侖一出手就是高招、狠招,影響力將要達到什麼程度,這時還不好說!

首當其沖的飲食服務公司、食品公司搞不好面臨樹倒猢猻散的窘境啊!

李建國坐不住了,他來到徽派宅院找和黃馨一起學習的李梅是假,目的是想偶遇黃道舟或者黃瀚,探探口風。

時過境遷,想當年自己家的條件在三水縣應該是過得最好的人家之一,如今呢?

李建國很少來徽派宅院,坐在堂屋里喝茶等人還是頭一回。

他思緒萬千,細想那時的黃道舟家,連白米飯都吃不上,他家不僅僅經濟條件好還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肉都吃膩了。

不僅僅是李建國,食品公司的大部分職工都具備優越性。

人家買豬頭肉要排隊,食品公司的職工交一兩毛錢就能帶回家一搪瓷缸,還都是豬拱嘴。

人家的肉票當寶貝似的,食品公司的干部、職工根本不當回事,不少職工聞到肉味就想吐!

為什麼,上班時經常可以往嘴里塞豬頭肉,吃膩了唄!

唉!有時候一個好工作,一個油水足的工作會讓人不思進取,害人不淺啊!

到頭來才發現,所謂的好工作已經不好了,還有可能根本干不下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