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不知道發生了什——事情, 一臉茫然地看——他爹突然變臉,小心翼翼問道︰「父皇?怎麼了?」
劉徹直接點了點御案上的兩封信說道︰「拿去。」
卜凡立刻上前一步將御案上的信拿下來給劉據送了過去,當然劉談那一份只有最後關于羈縻州的提議那部分。
劉據拿過來先是看了劉談的信,就如同劉徹一樣, 他也被劉談的想法給驚到了, 雖然看得出這只是一個大致概念, 卻給他開拓了一下——路,——一——恍然大悟的感覺。
等——完之後他還忍不住又——了一遍, 一瞬間腦子里——了很多——方案, 不過他沒著急跟劉徹說, 因為還——一封霍光的信。
他原本以為霍光也是說這件事情,還在納悶, ——什——問題不能先跟他弟商量好呢?干嘛還要分開寫信?難道是吵架或者出現了分歧?
劉據想了一下, ——點難以想象霍光跟人吵架的樣子。
他對霍光跟人動手的印象還停留在幼年時期,剛到京城的時候,因為是官宦之子再加上——霍去病撐腰, ——那麼一段時間霍光也挺無法無天。
畢竟霍去病本來就經常被人說一句年少意氣,他弟弟這樣更是不奇怪。
只是霍去病病逝之後,霍光仿佛一夜長大, 再沒有那麼荒唐過。
劉據腦子里想著這些, ——了一眼霍光的信︰「嗯?」——
那麼一瞬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 等到再一眼看過去, 不由得瞬間火冒三丈, 他的涵養在同齡人之中是拔尖的,但在劉徹那里就明顯有些不夠——,而且是在他爹這里,他也沒有收斂, 直接將那封信拍在書案上咬牙切齒說道︰「陸懸真是……好不要臉!」
劉徹抬眼看了——他︰「你怎麼——?」
「我……」劉據抬頭就想激情辱罵陸懸,同時還想隔離陸懸跟劉談。
然而在對上劉徹的眼神之後,他就稍微冷靜了下來,抿了抿嘴,半晌才——些不服氣說道︰「我……我不賣弟弟!」
給誰——,小烏孫如今正在陸懸的帶領下如日中天,連匈奴都敢坑,未來發展不可限量,在這——好的勢頭之下,人家憑什——要將政權拱手相讓?
就算劉談寫的再溫和,世官、世土、世民這六個字已經昭示了羈縻州的屬性,那就是你——自己的權利,但是這份權利是朝廷授予你的,如果朝廷不認可,那你就沒——這個權利。
相當于是往陸懸的脖子上帶了一道枷鎖,劉據是大漢未來的主人,他的——維方式跟陸懸有的時候基本上是重合的,所以要是他,他肯定不同意。
可現在按照劉談的意思陸懸除了在一些細節上——想法之外,別的基本都同意,那這其中肯定——劉談的關系。
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讓人聯想到什——,所以劉據才說他不賣弟弟。
劉徹沉默︰「且不說這個,只說羈縻州,你覺得如何?」
劉據勉強平心靜氣︰「阿弟這個想法很好,對大漢很好。」
他加上後面一句就是為了說對陸懸而言,這個條件不算什。
劉據其實一點也不意外他弟弟跟男人攪合在一起,他爹……就不說了,就算是他自己身邊也——幾個漂亮小郎君的,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可他弟弟還沒成親呢!
劉據想到成親不由得警鈴大作︰「父皇,阿弟一直不想成親難不成……」
當初他就覺得劉談跟陸懸的關系太好了一些,主要是他們兩個交集並不多,但總能看到陸懸給劉談送東西,或者出現在劉談的莊園里。
那個時候他不覺得什——,現在想一想,莫不是那個小王八蛋早就覬覦他弟了?
劉徹冷哼一聲,一時之間理智和感情在兩頭拉扯。
作為父親,他想的是讓陸懸跟劉談分開,他們兩個身份不合適,如果劉談實在喜歡,他不介意送劉談兩個漂亮小郎君,就算劉談喜歡那種長相,大漢也不是沒——,或許不如陸懸,但勝在安全听話。
可作為皇帝,他的理智告訴他,這是最好的選擇。
他的兒子還是北境王,也沒打算跟這個烏孫昆彌跑,而且還為了兩個人的未來找了一個最穩妥的方式。
而陸懸能夠同意,至少展示出了他的一部分真心。
對于大漢而言,這是最好的選擇——
大烏孫,他們送出去了一個公主,說是盟友,不過也就是作為一個中立國站在一旁袖——旁觀而已。
劉談憑一己之力將小烏孫變成大漢的羈縻州,這筆生意太劃算,他也沒有失去他的兒子。
可正如劉據所說,他不想賣兒子。
劉徹沉默半晌說道︰「你給談兒寫封信,讓他轉告陸懸,若是陸懸有意,大漢可以出降公主。」
劉據對這個倒是接受良好,如果小烏孫成為羈縻州,那麼也就相當于給公主找了個駙馬,比——親好太多。
他抬頭——向劉徹問道︰「公主的人選……」
之前給大烏孫直接選了劉徹的「親生女兒」,劉據多少知道一點風聲,但對外人而言,那就是劉徹的女兒,大漢的公主,沒有其他什——亂七八糟的身份。
劉徹隨口說道︰「石邑年齡與他相當。」
石邑說的就是石邑公主,是劉徹的第五個女兒,比丹陽公主小一歲,比陸懸小三歲,今年剛及笄,的確是年紀相當。
劉據暗搓搓說道︰「父皇,不如直接給陸懸發國書。」
劉據承認他就是在給陸懸出難題,陸懸不同意,那麼就不是真心誠意地歸順大漢,如果同意,那以他弟弟的脾氣肯定不會再跟陸懸糾纏不清。
劉徹瞥了他一眼沒好氣說道︰「別亂來,你總要想想談兒。」
劉據想了想……更生氣了,羈縻州的方案一——就是他弟弟想出來的,陸懸那個蠻人哪里值得他弟弟費心費力了!
雖然生氣,但他還是听了他爹的話,低頭給劉談寫信。
等劉據寫得差不多給劉徹過目之後,劉徹伸——叩了叩御案說道︰「今年東巡,把朔方加上吧。」
劉據一臉懵逼地看——劉徹︰「父皇,朔方在北邊。」
而您要去的是東邊,這不僅僅是繞路的問題,這是饒了大半個大漢的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