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城仿佛一個不知克制、大吃大喝的孩童,過後腸胃隱痛難忍,卻又被人掩住口鼻,無法吐出月復中積存的食物。
扼住橡城的咽喉要道、不讓作亂的兵戈在橡城內外任意出入的有兩只手,一只屬于城尹薛均,一只屬于衛府統軍李年。
二人面臨著兩個緊要的難題。
一個是,如何消化橡城肚月復中的禍源。另一個是,如何找到醫治黑斑病的靈丹妙藥。
「薛城尹的意思是,鱟蠍部會利用黑斑病作由頭,要挾我們主動打開城門,迎容聖女入城?」李年終于明白薛均提及容聖女的用意。
鱟蠍部的目的不是將橡城變成一座死城,但若他和薛均頑抗到底,所有無辜慘死的人命都會算在他們二人頭上。
「里應外合,防不勝防。」薛均動了動嘴角,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勉強擠出一句話,算是承認了。
說完,他癱坐在椅上,手掌扶額,似乎想遮掩額頭上寫著的失意二字、卻弄巧成拙、格外引人注意。
李年深深吸了一口氣,閉目思索。
過了一會兒,他才說出他的決定。
「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加派人手去搜尋容聖女的下落。只要拿下容聖女,鱟蠍部的詭計便破了一半。」
薛均不假思索,隨口回答︰「找?怎麼找?別忘了,城門的騷亂隨時可能重現。你們衛府還能調動多少人手去追蹤城外的叛軍?更別說,鱟蠍部如果真的決定用詭計奪佔橡城,根本不必將兵力耗費在攻城上。他們只要全力保護好他們的聖女就行了。就算你能及時、準確找出容聖女的下落,你又如何做到深入叛軍兵眾中、拿下容聖女?這中間出現任何差池,守衛橡城的人手必然折損,豈不是又多給敵人一個可乘之機?」
李年見薛均越說越顯得氣急敗壞,轉念一想,也不敢把話說滿。
「薛城尹心思機敏,一眨眼功夫就看出這麼多缺漏。我不比薛城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薛均白了李年一眼。他不能指望李年懂得這個道理︰識穿鱟蠍部的詭計憑借的是智識,而不是武夫之勇。
他當然知道容聖女是他和李年的救命靈藥,但病急亂投醫是大忌,此時分派人手去做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只不過是徒然增添一份虛幻的希望罷了,根本無濟于事。
「李統軍也不必自謙,拿下容聖女確實能破鱟蠍部的詭計,只是,我們能想到的,鱟蠍部自然也能提前想到。想必,容聖女早就被鱟蠍部的人馬嚴密保護起來。時機未到,她是不會出現在人前的。我們與其派人搜尋容聖女的下落,還不如專心去查巫聖堂和老鐵匠之死的關連,去查那個給老鐵匠和胡剪刀通風報信的神秘人物。至少,那些和鱟蠍部勾結作亂的人——無論活人或者死人——全都在城中。只要拿下那些人叛逆作亂的證據,我們同樣能夠揭穿鱟蠍部的陰謀詭計。」
巡城都尉袁祜將二人的神情變化看在眼里,卻找不到插話的時機,心里有些著急。
這時,李年咳了一聲。
聲音不輕不重,恰好讓薛均察覺到些許不自然。
「李統軍有何高見,不妨直說。我對李統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統軍若是還像從前一樣遮遮掩掩……」薛均直接拿李年方才說過的話來激將,效果卻不盡相同。
「薛城尹誤會了。薛城尹明察秋毫,我自愧不如。而且,事關重大,我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少說兩句吧。」
經歷過城門的騷亂,李年看出薛均遇事缺乏膽魄。再加上先前鎮察司橫插一手、現在容聖女潛藏行跡,薛均都是臨陣退縮,導致受制于人。就算薛均看穿了鱟蠍部的詭計,也無法奮起反擊。
因此,李年心里難免躊躇。
薛均見狀,只當李年詞窮理盡,便不再追問。
此時,袁祜才算抓住機會,開口說︰「李統軍說得不錯,事關重大,線索繁多,我們只能權衡輕重,選擇最有用的、追查下去。找到容聖女雖然千難萬難,但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們都該盡力一試。我相信,有二位大人運籌帷幄,一定能夠馬到成功。」
薛均對袁祜的場面話習以為常,也沒有把尋找容聖女的話當真。李年卻受到觸動,猶豫過後,最終說出了心聲。
「袁都尉也贊同追查容聖女的下落?那我就放心了。」李年看向袁祜,目光中透露出欣慰。
薛均皺了皺眉,瞥見袁祜支支吾吾的模樣,便問︰「你有容聖女下落的線索?」
問完,他卻轉過頭,看向李年。
三雙眼楮,兩兩相對。
李年思來想去,心中仍以大局為重,而不願在這種危急關頭計較個人的長短高低。
他坦率承認道︰「其實,有關容聖女下落的線索,我早就把我知道的告訴過袁都尉了。三天前,有一個面帶紅色胎記的年輕女人從南城門進城了。她進城時,神情、舉動異常緊張,通過搜檢後,她差點忘記取回她的行囊。雖然她沒有攜帶違禁的武具,但是她的年紀、胎記都很符合容聖女的特征。我當時特地派人將這個女人的可疑之處通知袁都尉,不知道袁都尉後來是否留意過她在城中的動向?」
袁祜想起這件小事,臉上變得有些不自然。
薛均看見袁祜的反應,心知李年所說不是信口胡謅、而是確有其事。
而且,他听出李年的口風︰容聖女此時很可能仍在城中。
「到底是怎麼回事?」薛均忍不住質問袁祜,「容聖女真的進城了?」
袁祜暗悔自己在無意之間揭破了自己的不是。
李年所說的消息傳進他耳朵里的時候,薛均已經數次嚴詞拒絕衛府的兵馬進城。他理所當然認為,那個可疑的女人只是李年找來的進城的借口。
「我當時收到李統軍的消息後,曾派人暗中追蹤過那個女人。那個女人只帶了一個隨從,一進城就去了城北,可是她並沒有和鱟蠍部容氏的人馬聯絡,所以,後來我就不再關注她的去向了。至于她是否仍留在城中……」袁祜一邊說,一邊活動腦筋,「如果她出城了,以她的相貌,她應該會給城門的守衛留下印象,我即刻把人叫來問清楚。」
薛均卻讓袁祜稍安勿躁。
「她是否出城,已成定局,不必急于一時。」說完,薛均轉頭問李年,「我想請問李統軍,倘若那個女人仍留在城里、讓你來查她的下落,你會怎麼查?」
李年心知薛均正在套問他的話,但他無意隱瞞。
「騷亂發生的時候,我注意到人群中有幾個帶頭鼓噪叫囂的、很突出惹眼。當時情況緊急,我沒來得及通知薛城尹和袁都尉,便做主派人追蹤他們。雖然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回來,但是,我認為這條線索極有可能讓我們找出騷亂的源頭。那個源頭極有可能就是鱟蠍部安插在城中的內應。」
李年此舉老辣又敏捷。薛均受到震動,一時竟說不出半句追究李年自作主張的話。
「巫聖堂的人以及鱟蠍部容氏的人馬都受到袁都尉的密切注視,他們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假如容聖女進城後沒有聯絡容氏的人馬,那麼,她更有可能直接聯絡鱟蠍部的內應。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我派人去追蹤的那幾個目標不但會暴露出鱟蠍部的內應,還會暴露出容聖女。」
薛均無言以對。他對李年這番話的質疑已經被李年提前打消,而且,就算他不贊同李年的提議,他也來不及阻止李年的行動了。
他不得不承認,他看走眼了。
李年豈是有勇無謀的武夫?
薛均只能用一句不痛不癢的閑話挽回他因為多說蠢話而丟掉的顏面。
「李統軍考慮周全,反倒是我疏忽了。希望一切進展順利。希望那個女人就是我們要找的容聖女。」
李年想了想,又說︰「還有一個辦法能夠得出那個女人是不是我們要找的容聖女。」
薛均不禁追問,袁祜也滿臉疑惑。
李年直言不諱。
「燕國公府的人將老鐵匠的陰私買賣查得一清二楚,才能湊巧救下我手下休沐的兵士。毫無疑問,燕國公府是有備而來。向老鐵匠通風報信的神秘人物,鱟蠍部的內應,老鐵匠之死和巫聖堂的關連,甚至包括南街那把劈刀的來歷、鱟蠍部的詭計、容聖女的去向,燕國公府和鎮察司探知的真相肯定遠遠超過我們所知道的。只是,燕國公府的人未必肯輕易透露實情,而鎮察司就更不用說了。」
542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