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爽近來焦頭爛額。
就算沒人指出他令軍督府蒙受了多大的恥辱,他也知道,他的顏面所剩無幾。
黎焜逃月兌,是他無能。
戰船被劫,是他失策。
劉芷被殺,是他疏忽。
他不該犯這些錯。
歸根到底,是靖南王病重的消息迷惑了他,是老總督昏聵的假象麻痹了他。
南關頻繁動作,哪一件不是靖南王的手筆?田夫人拱手交出慕玉山莊後,有誰敢趁機痛打落水狗?
韓爽恨自己明明佔了先機,一招走錯,卻落了後手。
這走錯的一招,韓爽認為是他放任王妧參與抓捕黎焜的行動以及對田夫人的秘密審問。
錯上加錯的是,他疏忽了王妧與劉氏的恩怨,才讓妻弟劉芷無辜慘死。
他豈止無顏面對屬下的兵士?他更無顏面對他的妻子。
總督府拿到黃參事身死的完整案情文卷後選擇了沉默,但對韓爽擅自領兵登島頗為不滿,勒令兵馬回轉、都督本人親自前往郁州解釋誤會。
韓爽權衡再三,回書澄清事實。該認的錯,該認的罰,他都沒有辯解,但他卻沒有即刻動身。
如今,他急需一場暴風雨洗刷掉他名譽上的灰塵。
遠在海上的勾魂使就是他想要的暴風雨。
他對總督府宣稱,黎焜勾結海寇、劫走練兵的戰船。如果他坐視不理,不止是離島、整個安州都會陷入危險。
這個理由能否說動老總督和靖南王,韓爽沒有把握。
但他這次不會再錯過時機。
韓爽招來佐事盛林風和校尉胥成。
這二人,一個足智多謀,一個武藝超群,都是韓爽心月復之人。
盛林風對黎焜受到通緝的原因心存疑惑。事關重大,他決意親身前往湖州,進行調查。
胥成則奉命守在離島對面的平波港,布下抓捕黎焜的第二道防線。
經過這段時日的奔勞,二人帶著各自的收獲來到離島,與韓爽會合。
韓爽的兵馬依舊駐在暖陽港,順帶接手了離島水關營衛的巡防事務,理由充分︰海寇的足跡深入仙人嶼,全是水關失察之過。
大小戰船, 赫光輝,惹人側目。
「黎焜已經離開安州。據可靠消息稱,他曾在容州北部的某座小城里短暫停留,又繼續北上。我已經派人去追查了。」
胥成年少時便投在韓爽麾下,如今已是第十一個年頭。他和韓爽之間關系親密,更勝父子、兄弟。
因此,當韓爽詢問胥成對黎焜具體行蹤的看法時,胥成毫無隱瞞。
「我看,離島除了港口、還有第二條秘密通道,很可能就是仙人嶼。那里或許藏著黎焜和王妧潛逃的關鍵。」他特地提到王妧,是受劉夫人所托。
韓爽點點頭。
「等會兒,你就到仙人嶼去看看。海寇來得無聲無息,黎焜也去得無聲無息。慕玉山莊背後有總督府的影子,田夫人正是因為坐視黎焜殺害黃參事才身陷囹圄。至于,田夫人失勢後,慕玉山莊還會不會包庇王妧,還要請林風為我指點迷津。」
盛林風和韓爽年紀相仿。
和一身殺伐之氣的韓都督站在一起,盛佐事更顯得文質彬彬。
但是,盛林風並不是文弱之人。
他奉行讀書不如走路,萬事總要親歷親行。
但他對營生之計鑽研得並不通透,導致囊中羞澀。若沒有得到韓爽的賞識,他仍過著清貧的生活,走兩步路就要歇三天腳。
「都督這麼說,真是折煞我了。」
方才,盛林風靜靜听著二人的交談,並不插話,若不是被韓爽點名,他似乎會一直沉默下去。
韓爽對盛林風的謙恭十分滿意,因為他知道,盛林風不是一個輕易彎腰的人。
「林風,你我不必如此見外。」韓爽道。
盛林風又朝韓爽行了一禮表示感激,才說︰「王妧和慕玉山莊的關系撲朔迷離,但真相就掩藏在一個問題之下。」
他深吸一口氣,從頭說起。
「王家和田家是世交,王妧初登離島時,和田夫人是友非敵。但是事情起了變化。黎焜突然出現在離島,殺死了黃參事。雖說黎焜是受到通緝的要犯,但撇去這一點,黎焜殺人背後牽扯的是靖南王府和總督府。」
盛林風說到這里,停下來等待韓爽理清思路。
直到韓爽點頭,他才繼續說︰「慕玉山莊是否會包庇王妧,答案要看,王妧是否包庇了黎焜。」
韓爽暫時放下自己的猜測,順著盛林風的想法思索起來。
「倘若王妧听從靖南王的命令,暗中幫助黎焜逃月兌……林風,你去湖州打听到了什麼?」
「黎焜的通緝文書含糊其辭,其實是牽涉到靖南王府地牢里的重犯。重犯的身份和下落,我們不得而知,因為靖南王府從未發出緝捕地牢重犯的文書。若說,黎焜私縱重犯、畏罪潛逃是靖南王和他的心月復合力演的一出戲,那麼,一切就都解釋得通了。」
「你是說,離島發生的一切,是靖南王府和總督府之爭?」韓爽問。
盛林風做出肯定的回答。
「那重犯出逃的消息也是假的,只是靖南王和黎焜反目的借口?」韓爽又問。
盛林風對此卻不贊同。
「黎焜是靖南王手下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他這樣的人,不會捏造一個隨時可能被人拆穿的借口。他的目標是總督府。重犯出逃若是假消息,就算瞞過我們也沒用,總督府一定會要求靖南王交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見盛林風否定了自己的看法,韓爽卻沒有感覺到不快。
他嘴角上揚,露出笑意。
「黎焜這樣的人,和你是一類人,你們自然更懂彼此的心思。」
盛林風連忙低下頭︰「都督太抬舉我了,我真是惶恐。」
韓爽一笑而過。
「依你推測,靖南王府給出的答案是什麼?」他重新說回正題。
盛林風微微抬起頭,眼皮仍垂著,回答說︰「問題又要繞到王妧身上。慕玉山莊要求王妧交出一個人、換鄭夫人安全離開山莊,那個人是靖南王的義子、當今皇弟、端王趙玄。」
韓爽笑著點點頭。
盛林風的眼線羅網已初具規模,韓爽心知肚明。
「慕玉山莊對待王妧,同樣也是總督府對待靖南王府。王妧不會如慕玉山莊所願交出端王,慕玉山莊定然也不會包庇她。」
韓爽仔細一想,長嘆出一口氣︰「林風解開了我心頭的一個大疑惑呀。我聯絡端王,要求他交出王妧,竟是失策了。」
盛林風張嘴正要逢迎幾句,卻被韓爽抬手阻止。
「你接著說。這點小失誤,我還承受得住。」
盛林風于是繼續解釋︰「王妧來自京城,端王也來自京城,二人說不定在京城時便已結成盟友。正是這兩名外來者提醒了我,不該把目光局限在南沼。南沼之內,靖南王一呼百應,根本沒有必要隱瞞地牢重犯的身份。而且,總督府也默許了靖南王的做法,沒有聲張。這兩方的反應說明了,重犯的真實身份一旦揭露、必然會震動朝野。此事背後牽涉深廣,都督應該盡早做長遠打算。」
盛林風沒有明確指出重犯的身份,只給出一個方向。
這對韓爽來說已經足夠。
「你這麼說,我更感興趣了。我會寫信回京,問一問我的老岳父。有時候,身在局外反而看得更清楚。」韓爽說。
一旁的胥成見二人似乎談完了正事,才插話說︰「王妧手段如此了得,若不盡早除去,將來恐怕會釀成大患。」
韓爽看了看胥成,又和盛林風相視一眼,心照不宣。
「一個小丫頭,也值得你如臨大敵?」韓爽沒有點破胥成的小動作,「她要是真有能耐,早就跳出來和我面對面交鋒了。如今她像只跳蚤一樣東躲西藏,遲早被人一腳踩死。」
話雖如此,王妧這個名字卻早就變成一根刺,埋入他的心底。
只要有人提起王妧的名字,他就會回想起那場明目張膽的羞辱。
他同樣急于拔掉肉中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