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追上正要往宮外走的曲長負, 齊徽才擋在他的面前,將曲長負攔住,低聲道︰「有瑕!」
曲長負把齊徽想抓他的手揮開, 冷冷地道︰「我沒興趣跟一個找死的人說話。但太子殿下,請你想死的話死遠一點, 不要連累到我!」
除了皇上, 還沒人敢這樣同太子說過話,兩人的隨從侍衛都在旁邊,見曲長負竟然如此囂張, 被嚇得連臉色都變了,一個個噤若寒蟬。
小端和小伍同時上前一步, 警惕地看著齊徽, 以防他因為曲長負的冒犯而發怒。
齊徽的臉色卻非常平和,說道︰「你有什麼不滿的地方,我都能一一解釋,先莫要動怒,多顧惜些身子。」
說罷之後,他轉頭吩咐︰「你們都下去罷。」
旁邊的侍衛們都覺得好像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連頭也不敢抬,听了這話如蒙大赦, 連忙都快步退下了。
曲長負也沒再說什麼, 等到只剩他們兩人了, 他才道︰「齊瞻的手都伸到你身邊來了,你絕對不可能無所察覺。為何不早做反應, 以致引起今日禍端!」
以曲長負的估計,齊徽多半不會預料到齊瞻這麼陰險,竟然能把靖千江也給扯進來, 不過對方策反了他的人,他不會不知道。
今天這件事當中,齊徽後來的示弱雖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他之前的表現簡直就是直接閉上眼楮,等著挨齊瞻的打。
要不是靖千江出宮找到證據,以及曲長負後來的應答安撫了隆裕帝的心情,他現在哪還能站在這里。
這並不是齊徽的作風,他分明就是故意的,因而曲長負才會如此惱怒。
齊徽道︰「你還會在意我的舉動嗎?」
曲長負冷冷地說︰「我已經說過了,你找死,可以,麻煩死遠一點。齊瞻的打算分明是要將所有的人都拉下水,今天你要是完了,大家都要倒霉,你不知道嗎?」
他說完之後,拂袖而去。
齊徽卻不能讓曲長負帶著怒氣離開,跟在他後面道︰「你等一等,我知道我這樣做會引得你不快,但是有原因的。」
曲長負腳步不停︰「不感興趣。」
齊徽又想按他的肩膀,被他甩開。
他無奈,只能一邊追著曲長負一邊說道︰「齊瞻的衣服是我做了手腳。雖然事先誰也不知道他在對付我的時候還要攀扯璟王和你,但這件事我也不是全無準備,就算靖千江沒有澄清,也斷不會連累到你身上。」
他索性豁出去了,實話實說道︰「我知道齊瞻是你必須要對付的人,所以你絕對不會看著我被他擊倒。我若不退讓示弱,就永遠沒機會再跟你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
曲長負站定道︰「所以你是故意引我出手。」
齊徽道︰「不錯。這一點我倒要謝謝齊瞻,他想一箭雙雕,倒是把我們給綁到了一塊。」
曲長負冷笑了一聲,說道︰「太子殿下,你是不是有病?」
齊徽道︰「那你就當我瘋了吧!我究竟還能怎樣做?道歉不行,彌補不行,若不是使手段,你今天連話都不會跟我說!」
他臉上有怒有痛,有愛有恨……那神情復雜之極,眼楮卻已經紅了。
曲長負微微將目光撇開。
齊徽道︰「我知道我做錯了事,可是做錯了一件事,就永遠都沒有資格翻身了嗎?我剛才倒是真恨不得那塊石頭就是我進獻的,恨不得靖千江被陛下處置,我不想看見你站在別人身邊。」
「你——」
齊徽截口道︰「你告訴我,你到底怎樣,才能回頭!我們之間是有過決裂猜疑,可是明明還有那麼多值得回憶的過往,我放不下!」
他眼眸爍爍,聲音里帶著悲哀懇求︰「如果我上一世就死了,一了百了,那也就罷了,但如今眼睜睜地看著你在面前,卻決絕至此……你讓我如何甘心?!」
最起碼在上一世,哪怕是皇上暴怒斥責,聲稱要廢太子,曲長負也沒有听過齊徽用這種語氣說話。
齊徽一口氣將壓抑已久的話說出來,兩人久久無言。
過了好一會,曲長負才冷冷地說︰「真可惜,這里不是太液池邊,不然就可以讓你去湖邊照一照,你現在這副沒出息的樣子。」
他漠然,輕蔑,毫不動容。
齊徽的雙手不由自主地緊握成拳,看著曲長負。
曲長負卻不在意他的眼神,說道︰「你只說顧及咱們上一世的情分,那你可知你我上一世因何相識?」
他用手敲了敲齊徽胸口上的龍紋︰「因為你是皇帝的兒子,是太子。我的夢想不在深宮之中,也不在宦海中的勾心斗角,風雲詭譎,我有我要施展的抱負,而需要一個能坐在後方宮殿之中支持的人。所以你才是那個人選。」
「以前的你還算是有點出息和抱負,但如今活像是個被拋棄的怨婦一樣。」
曲長負咄咄逼人地看著他,目光銳利如劍︰「太子殿下,上一世我便問過你,感情與江山,孰輕孰重?你沒回答。你如今這副做派,又是否當真願意為了我放棄一切?」
他的話仿佛一塊沉沉的石頭,壓下來,壓下來,一直將人壓進一汪深寒的池水之中,任憑涼意滅頂,生生澆息所有喜怒愛恨。
齊徽只覺得口干舌燥,已不知不覺地被曲長負帶到了另外一種情緒里面去。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回答了。
他頓了片刻,下定決心︰「我……」
「已經夠了。」
曲長負的手翻過來,掌心貼在齊徽胸口,微微湊近,聲音低的輕柔︰「你的心跳加快了。」
他抬起頭,下頦微側︰「那就好,你若是真的將所有一切都放棄掉,就是個什麼利用價值都沒有的人,誰又稀罕多看你一眼呢?」
曲長負永遠都是這樣,驕傲的徹頭徹尾,一念生變,永世決絕。
半晌沉默。
終于,齊徽後退了兩步,慘笑道︰「曾經是我多疑猜忌,而如今無論我想說什麼,你也都不會信我了。好、好……你的話,我明白了。」
曲長負將自己的手收回來,負在身後,漠漠說道︰「那麼希望你下次不要再犯這麼可恨的錯誤,我的耐心很有限。再見罷,太子。」
在曲長負與齊徽說話的同時,靖千江正伴著皇上在御花園里緩緩而行。
經過方才的事,君臣兩人一時都沒有說話。
帝王家的愛與恨總是不那麼純粹的,隆裕帝固然對他猜忌,但也不是沒有真心地疼愛,甚至相比他的大部分親生兒子,他待靖千江算是很好了。
因而兩人這樣走著的時候,靖千江也會想,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才能讓隆裕帝這樣牽掛不忘,甚至愛屋及烏。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 】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可惜他永遠也只能在旁人的只言片語中得知,因為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他的父親就已經過世了。
後來母親、外公也逐漸病弱衰邁,相繼不在,身邊的人只剩下曲長負,他以為會相伴一生,沒想到同樣落得淒涼結局。
他用盡前世來不斷地告別,又費盡今生努力挽留想要留下的人。
別人到了皇帝面前,都是用盡心思地討好湊趣,以便獲得榮寵,靖千江可好,就是自己想著心事悶頭走路,連吭都不吭一聲。
倒是隆裕帝走了一會,回頭看他,問道︰「方才朕那般對你,你可怨朕?」
靖千江想了想,說道︰「臣在軍中的時候,身邊有幾位忠心耿耿的副將,在戰場上是過命的交情,但當軍中出了奸細時,臣還是懷疑了他們——在這個位置上,都是沒法子的事。所以臣不怨,而且可以理解陛下的心情。」
隆裕帝笑了一聲,說道︰「你這孩子倒是心胸開闊,和你父親很像。」
靖千江心想我這可不是心胸開闊,我只不過沒把你當成真正的親人罷了,犯得上跟你生氣麼,晦氣。
不過他就算再杠,還不至于傻了,這句本能的回嘴在心里一過,並未說出來。
隆裕帝向來疼愛齊瞻,但也確實從來不想讓他有爭奪皇位之念,今日瞧見了這個兒子的另一面,心中著實煩惱。
他同靖千江說笑這一句,想到這里,又不免一嘆,說道︰「連你都是這樣。人在高位,這天下間豈不是再無可以信任之人?」
靖千江順口道︰「有啊。」
隆裕帝看他一眼,靖千江道︰「就一個人,他說什麼臣都相信。人生在世,要是對什麼人都好,都相信,那這好就不稀罕了,但也不能對誰都不好,總得有這麼一個人。」
尋常人家的父親,由兒女陪著散步說笑,本來也是平常事。
但到了皇家,像靖千江在他面前這樣無拘束的態度閑話家常,對于隆裕帝來說,倒真是少有的體驗。
他起了幾分興趣,問靖千江︰「是你的心上人?」
靖千江直率地說︰「是。」
隆裕帝道︰「前一陣子朕說要給太子選妃,被他推了,倒是疏忽了你。你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喜歡的是哪家閨秀?若是身份合適,朕可以為你賜婚。」
靖千江道︰「臣喜歡的不是閨秀,是……」
隆裕帝道︰「為何吞吞吐吐?身份不好說麼?」
靖千江猶豫了一下︰「不。他出身名門,才貌雙全,原本也沒什麼不好說的,只是臣自幼在鄉野中長大,性子急,愛闖禍,怕哪日連累了他,引得人恨屋及烏,還是先不同陛下講了。」
自己現在的能力,尚不足以跟皇帝抗衡,萬一哪天隆裕帝一個興起,又懷疑他造反什麼的,拿曲長負的性命來要挾,難免會將曲長負置于險地。
隆裕帝瞥他一眼︰「你這理由倒是新鮮,怎麼,怕朕為難她?」
靖千江靈機一動,順勢笑道︰「喜歡一個人,自然會容易患得患失,處處掛心。臣今日也算受了委屈,能不能像陛下討個恩典,請您賜一塊免死金牌下來,讓臣送他。」
隆裕帝道︰「放肆,你當金牌是讓你送人的玩意?」
靖千江道︰「那便當臣沒說過罷。」
隆裕帝冷哼一聲,說道︰「朕可以賞你一道空白詔書,讓你有一次的機會可為一人免死。自個好好留著罷。」
這听起來似乎也不錯,靖千江真心實意地跪下來謝了恩。
如果可以,靖千江希望曲長負一輩子都用不上這道詔書,但能多一重保障,總是要安心些。
以曲長負的籌謀和智計,隆裕帝會對他不利的可能性很小。
靖千江這一招主要是防著萬一哪日朝堂生變,他人掌權,倉促之間,這份詔書便是最有用的防身利器。
至此,這一場風波總算消弭下去。
其實平心而論,齊瞻這次的計謀一箭雙雕,用的不可謂不毒辣高明,可惜在這一世曲長負的一系列打擊之下,他未免失之急躁。
再加上靖千江和齊徽在平時不和睦,在關鍵時刻卻不糊涂,他們沒像齊瞻期待的那樣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互相爭執起來。
因而他最終非但自食惡果,還讓靖千江和齊徽收獲了皇上的歉疚和同情。
這一點看似不是什麼實質性的好處,但其實是十分致命的。
齊瞻暫時消停了下來,但整個朝堂的局勢,卻並未因此而穩定。
南戎與郢國協定之後,赫連英都和赫連素達也便帶著陸越涵啟程回國。
但目前他們能夠做主承諾的事,僅僅是南戎不再協助西羌同郢國作戰,至于真正跟郢國站在同一戰線上,出手抗敵,還需要南戎大君的國書。
宋太師那頭的前線作戰沒有停止,倒是國內第二批秋收的糧食總算都得到了收獲。
新鮮的糧食除了令專人監督運往前線之外,便是調度到全國各處,賑濟饑民。
曲長負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與上一世不同,齊瞻受到責罰,禁足于王府,而他的私兵也被當做山賊打擊大半,如今無法再插手此事。
曲長負上一回在惠陽立下了大功,對于疏散饑民、分派糧草本來就有一定經驗,目前他又有僉都御史的頭餃,隆裕帝便令他專門負責糧草運送的監督與分派,以免再次出現被吞沒和以次充好的情況。
曲長負之前實際上的職位原本仍舊是刑部員外郎,僉都御史不過虛餃,這回順理成章轉為實職,已經是正經的三品大員。
曲長負的升遷不可謂不快,但相對的,他所立下的功績也在那里擺著,教人挑不出什麼毛病。
上一位一路升官上來,分別在兵、刑、戶、吏等各處歷練過的,還是曲蕭。
——換句話來說,曲長負這樣的官路,正是日後的相才之選。
當听到皇上的旨意時,連曲蕭心中都不免生出幾分恍惚。
他發現,這個兒子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成長到讓自己都要側目的程度了。
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一點一點,月兌出他的掌控。
而除此之外,另有一件大事,則是黎秋河的卸任歸國。
上一世那個被稱是死在曲長負手中的黎秋河。
「少爺,方才四表少爺派人匆匆送來了口信,說是有個姓黎的到宋家去了。」
劉元是小跑著來到曲長負的書房,告訴他這件事的︰「他說要把宋彥接走。」
黎秋河原本是東宮的侍衛,而後被齊徽安插進郢國的特務機構當中,假死後前往西羌成為臥底。
宋彥作為一名表面上沒了父親的孩子,宋太師不忍見他受人欺凌,這才將他接入太師府,記入宋鳴風名下,照料教養。
後來宋彥又入東宮,也是因為齊徽的補償照拂。
他的親生父親沒死一事算是高度機密,除了齊徽便只有宋太師知道,便是曲長負活了兩輩子,也是在不久之前方才知曉的。
——因為上一世,黎秋河從頭到尾都未曾光明正大地露面過。
他這次回來,一來是到了年限,身上的職責可以由接班的新人頂替了,另外也是因為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配合宋彥向西羌傳遞了錯誤的消息,以至于曲長負等人被刺殺。
外人不知道宋彥有意謀害,只以為這是疏忽大意造成的過失,但黎秋河也因此受到責罰。
他卸任後並沒有得到豐厚的獎勵,而是重新由上級編造了新的經歷與身份,被安插在五城兵馬司當中,成為了一名小卒。
宋彥眼下還在宋家的別院里面關著,黎秋河回來之後不久,便登門拜訪宋家。
除了誠懇道歉之外,他還提出了一個請求,就是希望能夠接走宋彥,親自教導。
曲長負听了劉元的稟告,心里琢磨著,也不知道這一世黎秋河會是什麼時候死,又是怎樣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