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09)(310)酒席文化

「于哥,我朋友過來了。」我在吧台外邊跟于晨打著招呼。

「好的,歡迎歡迎,來這邊坐吧。」于晨正站在吧台里邊跟坐在轉椅上的趙姐說著話。

「這是于哥,這里他負責。」我湊近跟海泉悄聲介紹著。

「哦,于哥。你好于哥,我是煙海真如車上的,李海泉。」海泉隔著吧台向于晨伸出手去。

于晨手里正拿著擦得透明瓦亮的兩個玻璃杯,見狀,趕緊放在吧台上。

用干毛巾又擦了擦手上的一點水珠,握住了海泉的手,緊緊地搖晃了兩下。

就像我跟老黑認識青山老大偉強哥的時候握得一樣緊。

于是,我也很驕傲地拍著海泉的肩頭,開心地說,「怎麼樣?這里邊不錯吧?」

「太好了,認識了于哥,以後到煙海有地方玩了。」海泉看著挽著他胳膊的瑩瑩,點著頭。

「海超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以後到站過來找我就行。」于晨也很給我面子,適時追加了一句。

「好 ,于哥,少不了給你添麻煩。對了,以後去濟南,去上海,不用買票。直接站台票去餐車找我!我八組的。」

海泉也是性情中人,喜歡交朋友。

「好的好的,我過了年,還真想去趟上海,到時和海超一起去車上投奔你。」于晨笑著說。

下載咪咪閱讀小說APP永久免費看書

「別客氣于哥,兄弟好好招待你。吃啥菜,灶上咱說了算,車長都得給點面子。睡覺,宿營車!」

海泉越聊越興奮,拍著胸脯,打著保票。

「海泉,這邊還有位好大姐,外煙都是大姐照顧給買的。認識一下。」

「好 ,」海泉從小圓椅子上跳下來。我拉著海泉到了趙姐面前。

「這是趙姐,我們抽的外煙都是趙姐照顧的,不然就抽民豐吧。」

「趙姐好!」海泉欠身點了點頭。

「這位是……」趙姐正看著旁邊幾個外國船員嘀哩呱啦的說英語。

「這位,煙海真如,就是上海車上的李海泉,我剛認識的兄弟,這次在車上很照顧我。」

「哦哦,你好海泉,歡迎來煙海。」趙姐伸出白皙的手,海泉見狀趕緊在衣服上又蹭了蹭手心,輕輕握住了趙姐的手。

「趙姐,我幾天就來一趟,煙海是好地方。」海泉客氣地說。

我抬腕看了看上海牌,「時間差不多了,快五點了。咱們走吧?早點開始,海泉九點就發車了,八點半前回去就行是吧?」

「嗯嗯,還是盡量早點。」海泉應承著。

「好,走!于晴?」于晨喊著在商品部櫃台那兒聊天的于晴。

看著于晴跟只胖胖的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地過來了。

「咋了于哥?」于晴瞪著兩只大眼楮,天真的樣子。

「你看會兒,我跟海超的幾個朋友去吃個飯。」于晨安排著。

「好的,去吧,這兒有我呢。」于晴笑著說,露出兩個小酒窩。

「這兒還有幾個船員,喝的東西記在本上,別忘了收錢。」

「好的,明白。」于晴進了吧台,看了看本子說。

「那咱走吧?海泉,小趙……」于晨確實是老大哥,挨個提醒著。

「好的,于哥,走了,去哪吃?」趙姐問。

「不遠,就在你們友誼商店南邊的路口,松竹樓。」

「哇,大飯店呀∼老字號。」趙姐也挺懂行。

「今天去的飯店是我們煙海的老字號魯菜館,于哥的兄弟在里邊干廚師長。」我摟著海泉的肩膀,悄聲說。

「于哥的路子是廣,朋友這麼多。」海泉不停地點著頭說。

「美東,走啦!」美東自己拿著球桿在台球案子那兒自己練著擊球。

「哦,好 ,打完這一個。」美東一桿進洞,舒心的收起了球桿放回架子上。

「水平突飛猛進了,練得不錯。」我豎起大拇指。

「小把戲,小把戲。」美東不好意思地走過來,擺擺手笑著說。

「對了,海泉,還沒給你介紹,這是我煙海最好的哥們兒,拜把子兄弟,我老大,美東。」

「美東哥,很榮幸。」海泉拱拱手。

「什麼老大別听海超胡說,都是好兄弟。」美東也朝海泉拱拱手。

離得不遠,就都沒騎車子,我們一行六人,順著馬路溜溜噠噠往南走去。

「松竹樓」飯店,坐落在「海防寨市場」東口,緊挨著「興華商廈」。人流密集,是煙海的市中心了。

「松竹樓」飯店是棟三層的沿街樓,在路口拐了個彎,一樓是散座主要賣包子、水餃、烤餅、火燒、餛飩、還有早餐的油條豆漿。

二樓炒菜,有散座和雅間。

于晨走在前邊,帶著大家上了樓。上樓後,于晨攔住一位端著收回碗碟的服務員問,「你好,請問龐明在吧?龐廚師長。」

「在後廚呢!」

「麻煩你幫我叫一下?我是他哥們兒。」于晨很客氣地說。

「行,等會!」服務員端著嫂子,有些累,也有些不耐煩了。

「謝謝,謝謝。」于晨還是客氣地道謝點了點頭。

「誰找我?」不一會兒,一個矮矮胖胖的,戴著廚師帽,穿著白色廚師工作服的人晃著膀子走了出來。左胸上印著「松竹樓」。

「龐廚師長!」于晨喊了一聲。

「哦,晨哥啊,好久沒來了。什麼廚師長?還是叫我明子吧。」

廚師長看樣子對于晨很尊重,關系很好。

「我外地來了幾個朋友,這不是來麻煩你了,給安排一下?」于晨小聲說。

「沒問題啊,老規矩,開個票,十五就行,剩下的我安排!」廚師長笑著握緊于晨的手。

「小王?小王!」廚師長朝二樓的櫃台那兒喊著。

「哎,來了,啥事廚師長?」一個跟王琳琳長得差不多的女孩跑過來,也帶著眼鏡。

「我的朋友,安排個雅間,開個十五的票。」廚師長很霸氣地安排著。

「好的,廚師長,大家,跟我來吧∼」叫小王的女孩兒帶著我們進了一個雅間。

一個大圓桌,上面還有一個木頭桌面。擺著一圈碗碟、筷子勺子。

「大家先坐吧,哪位跟我去開票?」小王詢問著。

「我去!」我趕緊舉手回答。

「這是茶葉,廚師長的客人專用的。」小王拉開門旁櫥櫃上面的抽屜,拿出一個小鐵盒。

「下邊暖瓶里有開水。」小王又指著櫥櫃旁牆邊說。

幾把塑料皮的暖瓶靠牆放著。

「好的,謝謝小王,我們自己來吧。」于晨說著,自己去拿暖瓶要泡茶。

「于哥,你坐,我來吧。」美東見狀趕緊跑過來,接過暖瓶。

「于哥,你坐吧,兄弟忙活就行。你安排下座吧,你幫我當主陪啊,我去開票。」

我說跟著小王去開票了。

(310)

大廳里熱鬧非凡,人聲鼎沸。盡管才剛剛到晚飯點,但是已經坐了不少桌了。

這里離著海防寨市場近,又有大商店,離火車站,輪船客運站也都挺近,南來北往的客商多。

小王回了賬台,開了票,收了我十五塊錢。

我點了點頭,「謝謝啦小王。」

「你才多大呀?也叫我小王。」小王不樂意地瞪著眼瞅我。

「那叫啥?」我剛想轉身走,又回過身來,趴在櫃台上,愣著問。

「叫姐!王姐。」小王看我愣神的樣子可能有些傻,捂著嘴笑了起來。

「你多大?」我也不好意思地笑著問。

「我都就業一年多了。七零年的。」小王說。

「哦,那還真比我大。我七一年的。王姐好。」我點了點頭。

「感覺你就是小屁孩兒。」小王故作老成地笑著說。

「我叫龍海超,王姐芳名怎麼稱呼?」

「我叫王萍,進去吃飯吧,有事叫我。」

「好來,很高興認識萍姐,我回去了。」我笑了笑,轉身走了。

等我回到雅間,看到大家已經都就坐了。于晨坐在一進門,面朝我,正中的位置。應該是主陪的位置。

只有于晨對面,還有兩個空座。「海超,你看這樣坐行吧?」

于晨指著他右首邊坐著的海泉說,「海泉兄弟遠道而來,盡管年輕也讓他坐主客,他女朋友正好坐他旁邊。」

「這邊小趙,你們的趙姐,本來按年齡應該坐主客,但是我們是自己人,都是煙海的,就坐副客。」

「于哥,咱們不用這麼客氣,」趙姐趕緊紅著臉擺擺手說。

看樣子于晨和趙姐已經私下計較過年齡了。趙姐也開始叫于哥了。

「行!挺好!我坐哪兒?」我點點頭,滿意地說。

「你坐我對面,副陪位置上吧。」于晨說。

「干!正好端個茶倒個水。」說著我坐了下來。

我左邊是美東,右邊還空了一個位置。我數了數人,「于哥,咱們不是六個人嗎?怎麼還多一個位置?」

「那是給廚師長留的,龐明是我的好兄弟,一會肯定過來敬酒,給他留好位置,這樣好一些。」

「于哥,不愧是大哥,考慮得真周到!」我朝于晨豎起了大拇指。

「哈哈,虛長了幾歲,多吃了幾年大米干飯。」于晨看到大家都紛紛頜首稱贊,很謙虛地說。

「多擺一張椅子,還有個原因,正好還沒上菜,大家願意听,我就跟大家講講。」于晨微笑著環視了一下大家。

「願意于哥,說說吧,我也長長見識。」海泉先點頭說話了。

趙姐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我就獻丑了,咱們中國人,講究飲食文化,尤其是山東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對對!」大家點頭稱是。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一句很典型的俗語。由于咱們中國人比較注重禮節,餐桌上的禮節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和素質。這句俗語就是講究餐桌上的禮節的。」

「哦,怎麼說呢?啥意思?」趙姐也有些好奇了。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這句俗語指有人來做客,就餐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擺三個菜,筷子也不要擺成五種形狀,而且不要六人一起就坐成席。」

「哦哦,這麼多規矩呢?」于晨的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這實際上比較側面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吃飯習慣,在古代,餐桌上的禮儀是有嚴格的要求的。」

「菜不擺三的意思就是說宴請人吃飯,不要只上三盤菜,一般情況下,大三牲包括牛、羊、豬,小三牲包括豬、魚、雞。如果招待客人只擺三盤菜,讓人感覺自己成了被祭祀的對象,就跟在自己面前插上三炷香一樣讓人難以接受。」

「哦,這樣啊∼」大家恍然大悟。

第二是諧音含義。古人喜歡用諧音求個吉利,但「三」和「散」的諧音意味宴會可能會不和諧,一哄而散,與親朋好友團聚的主題也不一致。」

「那筷不擺五呢?」久未說話的美東也很好奇。

「筷不成五,是宴席不能有五種擺放方式,譬如說,倒筷、叉筷、橫筷、淚筷、粘筷等。」

「而且筷子長短要一致。在古人眼中,雖然賓客有長幼尊卑之分,但同桌吃席要統一標準,餐具、食物等一定要一樣,否則會讓客人感覺被區別對待,而心生不滿。」

「哎呀,真是,這麼多講究,我們中華文明真是源遠流長……」趙姐點點頭,感嘆著。

「席不成六,是不要六人坐一桌吃席,是因為寓意不吉。古代一般宴請都是八仙桌或圓桌,如果只有六人吃席,大家看看像什麼?」

于晨說完,左右看看大家的反應。

大家伙你瞅我,我瞅你,都沒說話。

「是不是有點像王八?」我看大家都不說話,怯怯地問了一句。

「哈哈,對啊,海超說得對!大家再想像一下。」于晨大笑著說。

「哎呀,還真是這麼回事。」趙姐也反應過來了,大家也都跟著你一言我一語地笑了起來。

「所以說,六個人的席,從整體布局上看,正好是像烏龜的頭尾加四個爪子,極具諷刺意味,于是民間便有了「六人莫坐烏龜席」一說。」

于晨點點頭,又總結了一下。

「哎呀,今天這頓飯真沒白來,還沒吃,先學了一肚子知識。謝謝于哥,謝謝海超,認識你是我的榮幸。」

海泉感慨地站起來向于晨和我拱拱手。

「別客氣,能成為朋友就是有緣分,以後大家都用心好好交往。互幫互助!」

「對!于哥說得對!」趙姐先贊成到。

「嗯嗯,一定好好交往,珍惜緣分。」海泉也不停地點著頭,被于晨拉著坐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