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5章 大喪之日,萬象天羅(萬更求訂閱!)

年關將近。

始皇帝嬴政突然病逝,終究還是沒有撐過這個新年去。

新年就在這樣一片肅穆之中開始了。

本來想要過一個好年的老秦人,听聞嬴政過世的消息,盡數自發穿戴起了白衣。

全城的老秦人自發的替嬴政守靈。

二十七天,輾轉之間,便已經過了去一大半。

朝野之上,以李斯為首的一班大臣還在為始皇帝的葬禮和新君的登基大典而忙碌著。

這個年,注定是不可能過的太順利的。

一切波雲詭譎,都暗藏在了這冬日的咸陽城下。

這幾日,咸陽又開始下起了大雪,那鵝毛般的大雪落在地上,天地之間變得一片混沌。

好似連上天,都在為一代雄主的逝去而悲戚。

寒風乍起,車馬穿梭,葉千秋正在前往甘泉宮中,準備見一見如今的後宮之主。

嬴政的一眾夫人聚集在一起,一眾夫人隱隱以楚國夫人為首。

嬴政一統天下之後,不立太子,不設皇後。

以至于後宮的秩序一直都是在暗潮涌動之中。

然而,自從扶蘇承繼太子之位後,後宮錯亂復雜的關系,就漸漸變得明朗起來。

如今,皇帝駕崩,太子扶蘇自然便是大秦帝國的下一任皇帝。

雖然,登基大典尚未舉辦。

但是,扶蘇已經在代理皇帝的職權,這些日子發號施令,皆是由扶蘇進行。

而扶蘇的母親楚國夫人,自然也是母憑子貴,已經穩穩居于後宮之首。

楚國夫人是昔日華陽太後親自給嬴政挑選的夫人。

昌平君羋啟是這位楚國夫人的堂兄。

當年羋啟暗中扶持農家,想要啟動青龍計劃,阻止李信大軍滅楚,被葉千秋察覺之後,葉千秋派逍遙子將其取而代之。

為了不讓扶蘇牽扯到其中。

羋啟雖然死了,但卻是以大秦功臣的身份殉國的。

這其中內情,便是嬴政也不知道。

故而,這些年來,嬴政的母親楚國夫人也一直過的頗為順當。

如今,扶蘇已經是板上定釘的皇帝。

楚國夫人自然便為後宮之主。

扶蘇雖然尚未登基,但是已經開始著手處理宮內宮外的事情。

這後宮之中,便是扶蘇首要要整治的地方。

嬴政可以不立皇後,但是扶蘇卻不能承繼嬴政的這後宮之策。

葉千秋早已經將胡亥和趙高、李斯勾結一事,盡數告訴了扶蘇。

雖然還不清楚他們到底要在什麼時候行事。

但是,葉千秋早已經讓木虛子也回到了咸陽。

還有昔日的隨他下山的那四名弟子,也盡數作為暗探,潛入了胡亥宮中,李斯府上,到處打探消息。

雖然李斯和趙高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

但是,表面上李斯可是一點都沒有顯露出其他意思來。

扶蘇這十幾天守孝期期間,朝野上下,儼然有序。

一副平靜無比的模樣。

扶蘇也知道想要將反對他的人全部揪出來,必須要讓他們先動手,他才能後發制人。

這才能佔住大義。

所以,扶蘇也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並沒有對李斯還有胡亥采取任何行動。

甚至,還讓胡亥一起到嬴政的棺槨停放的大殿之中,一起守靈。

二人儼然一副兄恭弟敬的模樣。

任誰也想不到,胡亥早已經暗地里盤算著要刺殺扶蘇。

車馬緩緩駛入了甘泉宮中。

葉千秋下車之時已經改投換面,扮作了蒙毅的模樣。

蒙毅常在宮中行走,不會引人懷疑。

葉千秋以蒙毅的身份去拜訪了扶蘇的母親楚國夫人。

當然,也不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主要是商議登基大典的細節,這是要給後宮之中的某些人傳遞一些信號。

表示扶蘇對胡亥和趙高的行動絲毫沒有發覺。

還在專心致志的讓人準備著登基大典的一切事宜。

和扶蘇的母親相談一番過後,葉千秋便離開了甘泉宮。

隨即,蒙毅出入甘泉宮面見楚國夫人的消息,便被傳到了胡亥的耳朵里。

……

傍晚。

葉千秋坐在白雲齋中。

正在听著逍遙子匯報,李斯這一天的行蹤。

當听到了李斯最近晚上外出頻頻,頻繁前往朝中各方重臣家中走動之時。

葉千秋已經明白,李斯定然是在為行刺扶蘇之後的事情在做著準備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李斯或許不會在這個時候,透漏出他真實的意圖,但做一些準備還是可以的。

……

丞相府,大書房之中。

今夜,李斯要邀請一個朝中重量級的人物。

此人便是姚賈。

姚賈是秦國上卿,曾經多次出使山東六國,通過各種方式使六國合縱抗秦土崩瓦解,為秦國消滅六國做出重要貢獻。

如今,姚賈出任秦國廷尉一職,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此時,李斯的心中充滿了要一展宏圖的心思。

在李斯看來,趙高再能耐,不過一介閹人而已。

將來,胡亥登位。

他依舊是大秦帝國的丞相大人。

胡亥和扶蘇不同,扶蘇在朝野之中素有聲望,在軍中還有蒙恬相助,還有太玄子這樣的世外高人為師。

扶蘇繼承皇位,要面臨的難度,很小。

他之所以要反扶蘇,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扶蘇與他的政見不合。

扶蘇雖然認同法家,但是絕對不會以法家治國。

扶蘇若為皇帝,那他這個丞相也就做到頭了。

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自從數十年前他來到咸陽開始,他通過自己的苦心經營,一步一步才做到了大秦帝國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大位上。

但他滿打滿算才做了了幾年大秦丞相,他還有很多抱負沒有實現,豈能就此卸任?

這絕對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選擇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胡亥此子秉性如何,他自然是清楚的,胡亥身邊沒有通曉政務的肱股心月復大臣。

而他一旦扶持胡亥上位,胡亥必將授予他李斯更大的權力。

因為,縱觀大秦朝堂上下,沒有任何人可以和他一般,掌控龐大復雜的文明新政,沒有任何人可以掌控汪洋恣肆的天下大局。

只有他李斯坐鎮的丞相府,能通盤運籌天下政令,讓各項政務要令暢通順行。

若沒有他李斯撐持,十個趙高也穩定不了天下大局。

到時候,他可以放開手腳,大整天下民生,再創文明新政。

想到這里,李斯心中的最後一絲郁悶也消失不見了。

趙高自以為能逼迫他,算計他,但他李斯是何人?

他是助始皇帝一統天下的第一功臣!

沒有他李斯,六國如何能在短短的十年間平定!

他李斯要做名垂千古的一代名相,要比文信侯呂不韋的功績還要大!

就在這時,書房之中,一道黑影浮現出來,朝著李斯躬身道︰「大人,姚賈大人已經到了府上,馬上就要過來了。」

李斯聞言,當即一整思緒。

果不其然,不多時,書房外傳來了腳步聲。

不多時,一名侍者帶著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走了進來。

李斯早已經起身相迎,朝著那老者拱手道︰「這麼晚了,還讓廷尉大人到李斯府上走一趟。」

「李斯實在是過意不去。」

「還望廷尉大人見諒。」

姚賈聞言,亦是朝著李斯拱拱手,笑道︰「丞相大人盛情相邀,姚賈豈能不赴約?」

李斯抬手道︰「廷尉大人請坐!」

姚賈也不客套,直接坐在了一旁。

李斯讓侍者將早已經準備好的熱茶給端了過來。

他坐在了姚賈的對面,一邊親自給姚賈倒著熱茶,一邊說道︰「廷尉大人。」

「你我相交多年。」

「今日這茶水,你可要好生多飲幾杯才是。」

姚賈笑道︰「丞相大人客氣了。」

「不知丞相大人深夜邀老夫前來,所為何事?」

李斯本來還想賣個關子,打打感情牌,追憶一下往昔的崢嶸歲月什麼的。

但姚賈這麼問,他也不好多做推辭。

「廷尉為九卿之首,兄長與李斯多年交情,兄長可信得過李斯!」

李斯朝著姚賈說道。

姚賈笑道︰「丞相何出此言?」

李斯悠然說道︰「自從滅掉六國之後,我等竭盡心力創制文明新政,畢生心血盡在此矣!」

「然則,終因種種糾纏,有所為,亦有所不能為。」

「譬如,秉持法治而以鐵腕應對復闢暗潮事,若沒有一班人無端干預,豈能使焚書令有名無實!」

「儒家小聖賢莊三當家張良已經是板上定釘的叛逆份子,但是因為太玄子的一句話,陛下就選擇放棄了本已經準備下發的焚書令,撤銷了對儒家的制裁。」

「大秦一統天下已經十載,小聖賢莊的藏書樓之中,居然還保存著大量的六國典籍。」

「而且,即便是抄錄的典籍,也不是皆用秦篆。」

「這已然是觸犯了帝國新政,觸犯了帝國之法度。」

「始皇帝陛下在天下間推行書同文之舉,就是為了天下間的典籍能順暢通行。」

「但是,儒家公然違抗帝國新政,張良更是暗中與農、墨叛逆勾結。」

「即便如此,儒家還是沒有受到懲治。」

「陛下在時,尚且要受到如此掣肘。」

「而今陛下已去,扶蘇一旦登位,定然會以《呂氏春秋》為本,大行寬政緩法之王道。」

「太玄子是何許人也,當年文信侯呂不韋的座上賓。」

「甚至太玄學宮也是文信學宮改名而來。」

「太玄子一向對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很是推崇。」

「而太玄子對扶蘇的影響有多大,廷尉大人應該也有所耳聞。」

「可想而知,扶蘇一旦登基,山東復闢暗潮定然還要洶洶大起,天下臣民皆會以為始皇帝與你我是暴虐君臣。」

「始皇帝與我等苦苦推行數年的大秦新政,恐怕就要毀于一旦了。」

「這可是你我畢生心血所在啊!」

「廷尉大人,難道一點都不覺得心痛嗎?」

姚賈聞言,十分驚訝的看向李斯。

新皇尚未正式登基,李斯這個當朝丞相卻是已經透露出了極大的不滿。

這對于大秦帝國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姚賈除了驚訝之外,就是不解。

李斯到底是單單對扶蘇可能施行的寬政之舉有所擔心,還是另有所圖?

姚賈一時間,沒有說話。

經歷過太多的風浪的姚賈,十分明白李斯不會無緣無故對他說這麼一番話。

如果僅僅是發牢騷,李斯又何必在深夜邀請他前來呢?

片刻沉吟,姚賈喟然一嘆,悄然說道︰「丞相大人莫要忘了,扶蘇乃是陛下生前親自冊封的太子。」

「陛下駕崩之前,曾經招蒙毅、馮劫、馮去疾三人前往御前托孤,就是讓他們三人好生輔佐扶蘇。」

「況且,還有始皇帝遺詔在,無論如何,太子扶蘇也將是大秦的下一任皇帝。」

「此事,馮劫、馮去疾可是都與老夫說過。」

「丞相大人其實也不必太過憂慮。」

「太子扶蘇雖然一向行寬政之舉,但是大秦推行新政數載。」

「豈會在一夕之間便全部廢除。」

「有些事,慢一點去做,也並非錯事。」

「如今,天下一統,雖然有六國余孽殘存,但只要我等臣民與新帝同心協力。」

「定然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丞相大人統領政務多年,若論政務之事,如今朝中無人能出丞相大人左右,便是太子扶蘇登基,也一樣要仰仗丞相大人啊。」

李斯聞言,突然笑了起來,道︰「廷尉大人說的是。」

「老夫也只是心中煩悶,故而才找大人前來訴訴這一肚子的苦水。」

李斯知道欲速則不達,刺殺扶蘇之事,乃是絕密。

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透露給姚賈。

他這是在給姚賈提前做一個鋪墊。

待到扶蘇一死,那局勢就將大不一樣。

到時候,以姚賈的干練勁頭,又豈會不懂他的意思?

這一場深夜交談,一直持續了大半個時辰。

待姚賈從丞相府的大書房離去。

李斯方才換了一副面孔,他在昏暗不定的燈光之下細細思索著。

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在想著如果行刺扶蘇的計劃失敗了,他又該怎麼辦?

到時候,趙高所率領的三千農家弟子,真的能攻破咸陽宮?

將扶蘇給鏟除嗎?

李斯沒有繼續往深處想。

如果失敗,那等待他的,便只能是死亡。

他的歲數也不小了。

人這短短的一生,他已經走過了大半。

如果他放棄了眼前的這個機會,那即便他苟延殘喘的生存下去,將來也一定會後悔。

所以,這一次,他一定要搏一搏!

……

轉眼間,已經到了守孝期的第二十六日夜里。

陰山宮中。

趙高和胡亥正在下棋。

寬廣的宮殿之中,燈光稍微顯得有些昏暗。

胡亥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動手之日就在明天夜里。

越是到這個時候,胡亥便越是沒有睡意。

所以,他從靈堂里跑了回來,特意來和趙高再確定一遍最後的事宜。

趙高臉上泛起淡淡的笑意,道︰「公子請放心。」

「明日一早,始皇帝的棺槨會由宮中的三千親衛送出宮城。」

「待送到皇帝的安葬之地,完全入殮,這一整天的時間,王城之中的守備都是空虛的。」

「這些日子以來,有李斯的配合,我已經提前安排了三千農家弟子入宮,潛伏在宮中各處。」

「只待明日晚宴時,扶蘇邀請三公九卿赴宴。」

「在宴席之上,六劍奴會一起動手,定會將扶蘇格殺!」

「若是六劍奴失手,還有農家眾人群起而攻。」

「總之,扶蘇一定會死!」

「到時候,三公九卿之中,誰不服,就直接殺誰!」

「有李斯做內應,到時候,自然大事可定!」

胡亥聞言,悄然松了一口氣,他緩緩說道︰「希望一切都如老師所預料的那般順利!」

……

夜色迷蒙之中。

白雲齋內。

葉千秋和逍遙子、木虛子相對而坐。

逍遙子道︰「掌門,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

「明日一早,由衛尉楊端和親率三千護衛,護送始皇帝棺槨前往下葬之地。」

「到時候,太子和三公九卿都會隨行。」

「晚上,太子會在章台宮宴請三公九卿,到時候由蒙毅頒布始皇帝遺詔,讓三公九卿查驗。」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後天,太子便能正式登基。」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道︰「還有什麼遺漏的沒有?」

逍遙子道︰「這幾日宮城之內的守備調動有些頻繁,但暫時沒發現什麼漏洞。」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農家的人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他們既然是朝著咸陽方向來了。」

「那自然便一定是來做事的。」

「始皇帝下葬,有大軍隨行。」

「我擔心的是咸陽城中。」

「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明日一早,李信會率一萬大軍到咸陽城外駐扎。」

「宮中若是有大變故,李信的一萬大軍可當即入城。」

「趙高、李斯、胡亥,這三個人得盯死了!」

逍遙子和木虛子同時拱手道︰「弟子明白!」

葉千秋擺手道︰「行了,你們都去吧。」

……

清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

章台宮中。

三公九卿齊聚。

扶蘇帶著一眾皇弟從大殿之中邁步而出,身上都穿著孝服。

後邊是始皇帝的一眾夫人嬪妃。

始皇帝的棺槨便被一眾秦軍銳士抬出了大殿,朝著大大的車駕之上擺放而去。

丞相李斯全權處置始皇帝葬禮事宜,舉凡國府郡縣官署得一體從命。

這始皇帝下葬可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李斯之所以能掌控葬禮全局,還要多謝他的老師荀子。

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將葬禮論說得最透徹的,當屬荀子。

荀子的《禮論》,其軸心便是論說葬禮。

李斯以荀子的禮論為根基,將始皇帝葬禮操持成有大師學說為根據的亙古未見的盛大葬禮。

只見李斯走到前方,在殿前高聲念道︰「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再得其復也。」

「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于是盡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謂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

「君子賤野而羞瘠,故天子諸侯棺槨七重……,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

「天子之喪動四海,屬諸侯……若無喪者而止,夫是之謂至辱。」

「喪禮者……」

一大篇祭文念了下來。

李斯再高呼一聲。

「啟程!」

扶蘇坐上了護送嬴政棺槨的車輦,帶著三公九卿,在三千秦軍銳士的護衛之下,浩浩蕩蕩的朝著咸陽城外行去。

大部隊遠去了。

曉夢、逍遙子被葉千秋派到扶蘇身旁保護扶蘇。

葉千秋站在王宮的城牆之上,看著那浩浩蕩蕩的大部隊沿著咸陽城的長街,朝著城外緩緩駛去。

葉千秋微微一嘆,始皇帝嬴政的時代,就這麼落下帷幕了。

他不禁想起了很多年前,在新鄭城中與始皇帝嬴政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一切,還真是恍如隔世。

短短數十載,人間已經是翻天覆地。

曾經的大爭之世已經漸行漸遠了,始皇帝的余威也將從這天下間漸漸消失了。

插一句,【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遠處,喪樂傳來。

咸陽城的老秦人紛紛走上街頭,自發主動的去送嬴政最後一程。

無論六國遺族如何詆毀嬴政,說嬴政是暴君。

但在老秦人的眼中,嬴政是整個老秦的驕傲。

是嬴政帶領著老秦人,奮六世之余烈,一統了這紛亂的大世。

如今,一代雄主逝去,老秦人都淚流滿面。

有人緩緩唱起了那古老的秦風。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僅僅是瞬息之間,一波又一波的聲浪伴隨著喪樂朝著天地間席卷而去。

……

暮色時分,送葬的扶蘇和三公九卿終于回到了王宮里。

扶蘇身著孝服,已經初具君王氣度。

晚宴要在一會兒開始。

扶蘇來到了章台宮的大書房當中面見葉千秋。

「師尊……」

扶蘇見了葉千秋,依舊行弟子禮。

葉千秋道︰「今夜,可能就是趙高和胡亥動手的時候。」

「若是過了今夜,明日在登基大典上動手,風險太大,他們應該不會那麼蠢。」

「所以,一會兒晚宴之時,你要萬分小心。」

「為師會時刻關注殿中的情況。」

「宮里宮外都已經布置妥當,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一個也跑不了!」

扶蘇面色平靜,他輕聲說道︰「有師尊在,我一點都不擔心。」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道︰「在某方面,你很像你的父皇。」

扶蘇道︰「哦?師尊為何這麼說?父皇在世時,可從來沒說過我像他。」

葉千秋道︰「當年,為師隨你父皇前往雍城加冠,彼時嫪毐勢大,欲對你父皇不利。」

「那天夜里,也是如同今夜這般寧靜。」

「你父皇沒有一絲一毫的懼怕之色,和你一樣平靜無比。」

扶蘇聞言,朝著葉千秋深深一躬,道︰「師尊護我大秦兩代君王,是當之無愧的國師。」

「師尊大恩,扶蘇沒齒難忘。」

葉千秋抬手將扶蘇扶起,笑道︰「扶蘇啊,你從今往後就是這大秦帝國的皇帝,你的一言一行,將會影響無數蒼生的命運。」

「你做好準備了嗎?」

扶蘇肅容道︰「弟子已經準備好了!」

葉千秋微微頷首,笑道︰「去吧,三公九卿已經在等你了。」

扶蘇鄭重其事的從大書房之中離開。

葉千秋望著那書房外的燈火,盤膝坐了下來,閉上了眼楮,他的神識蔓延至了這座王宮之中的每一個角落。

整個大書房中的燈火在悄然間熄滅。

只是書房之中,大鼎之中的香煙還在不停的揮散當中。

章台宮的前殿之中,不時有異響傳來。

……

扶蘇大步流星的走進了前殿當中。

三公九卿早已經在殿中等候。

見扶蘇進來,紛紛起身,朝著扶蘇拱手。

扶蘇一臉肅容,朝著眾臣微微頷首,而後坐在了前方的主位之上。

扶蘇坐下之後,放眼望去,只見殿中眾臣齊齊入座。

這是大秦帝國的三公九卿,代表著大秦帝國朝堂。

三公分別是,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

因為太尉一職從前由王賁擔任,但王賁故去之後,一直沒有人補上這個空缺。

于是,三公缺一公。

九卿則是廷尉姚賈、郎中令蒙毅、治粟內史鄭國、典客頓弱、奉常胡毋敬、衛尉楊端和、太僕馬興、宗正嬴騰、少府章邯。

章邯深受嬴政信任,故而既是影密衛統領,也兼任九卿之一的少府。

此時,只听得扶蘇朗聲道︰「蒙毅,上前宣詔!」

蒙毅當即離座起身,走到殿中,對著扶蘇一拱手,走到了一旁。

那里擺放著一個銅人,銅人的手中放著一冊文書。

只見蒙毅對著大臣座區外的兩名書吏一招手。

這兩名書吏是郎中令屬下的皇帝書房文吏,也是蒙毅的屬官。

蒙毅這一招手,兩人同時上前,卻是提上了一只大銅箱子。

箱子被打開,蒙毅從中取出一道文書。

這正是始皇帝嬴政生前留下的遺詔。

遺詔由蒙毅掌管,是因為蒙毅與三公九卿中的所有大臣都不同。

他出身名將之家而未入軍旅為將,自入廟堂便任機密要職,先做秦王嬴政的專事特使,再做長史李斯的副手長史丞。

再做始皇帝時期的郎中令兼領皇帝書房事務,長期與聞署理最高機密,對宮廷事務洞悉備至。

三公九卿之中,只有李斯、蒙毅具有長期職司廟章政事的閱歷,對最高機密形成的種種細節了如指掌。

所以,蒙毅便是宣讀始皇帝遺詔的最佳人選。

只听得蒙毅手持詔書,朗聲念道︰「太子扶蘇,文韜武略,秉性純良,恭儉仁孝。」

「上敬天地宗親,下護天下子民。」

「有堯舜之相,秉聖賢之能,憂思國計,振朔朝綱,堪擔神器。」

「朕為天下蒼生福澤計,傳皇帝位于太子扶蘇!」

「肇基帝冑,承天應人。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欽此!」

蒙毅宣讀完詔書,隨即將詔書傳至李斯手中,由李斯親自驗明之後,再一一遞到其他公卿手中查驗。

今日之晚宴,主要就是為了查驗詔書真假。

正式的登基大典,會在明日舉行。

不多時,三公九卿將詔書傳了一遍,眾人都無異議。

蒙毅將詔書收回,然後再放入銅箱子里,讓人上鎖,然後搬了下去。

蒙毅朝著扶蘇拱拱手,回到自己的座位。

李斯見狀,站起身來,朗聲道︰「陛下操勞一日,也該用飯了。」

「來人,擺放菜肴!」

隨著李斯這一聲令下,一個個宮廷侍者,手中端著菜肴,排列成兩行,從殿外整整齊齊的走了進來。

最前面的兩人走到了扶蘇桌前,將手中的器皿朝著扶蘇的桌案上放去。

就在這時,扶蘇眉宇一蹙。

突然感覺到兩抹寒光乍現!

扶蘇暗道一聲不好。

當即一掌拍在桌案之上,桌案順勢飛起,桌上的菜肴在頃刻間墜地灑落,扶蘇借力往後退去。

他修行煉氣多年,反應速度奇快無比。

當他退到了後邊,桌案還在半空之中。

殿中的一眾公卿登時反應過來。

蒙毅疾呼道︰「有刺客!」

「有刺客!」

隨著蒙毅的呼喊,大殿外面有腳步聲傳來。

與此同時,響起的還有一陣陣不知從何處傳來的喊殺之聲!

霎時間,章台宮附近,有廝殺聲不停的響了起來。

就在此時,擋在扶蘇面前,半空之中的桌案在頃刻間碎成兩段!

給扶蘇放菜的那兩名侍者,在頃刻間朝著扶蘇飛奔而去。

兩抹劍光悄然出現在那兩名侍者的手中。

扶蘇見狀,雙拳泛起紅芒,厲色顯露在臉上,他低喝一聲。

「轉魄!滅魂!」

「好一個六劍奴!」

隨著扶蘇話音一落, 的一聲響起。

殿中又有四名身形朝著扶蘇奔襲而去。

頃刻之間,六道劍光橫空而起,從上下左右盡數朝著扶蘇刺殺而去!

就在這時,一道青光浮現在扶蘇前方,將六道劍光盡數擋住!

曉夢的身形緩緩浮現在青光背後。

手持秋驪劍的她,面色清冷,雙眼之中不帶著一絲一毫的感情色彩。

這時,只見那六劍奴之中的其中一人憤然舉劍,化出一道剛猛無敵的劍氣想要沖破曉夢的防線,將曉夢給纏住。

這股剛猛劍氣一經催生,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大殿之中的桌案都給拂動。

曉夢淡淡說道︰「羅網,真剛。」

「你的劍,不錯。」

話音一落,曉夢手中的秋驪劍橫空一指,一道璀璨劍光從曉夢的手中發出。

 !

曉夢的劍光竟然直接將真剛的劍氣給沖散,然後直接將真剛給完全籠罩。

下一刻,真剛的身形倏忽之間倒飛出去。

已然是死的不能再死!

「太玄子真傳弟子,道家百年來天賦最高之人,果然名不虛傳!」

這時,一道淡淡的身形緩緩出現在殿中。

殿中的一眾公卿見狀,皆是面色一變。

「趙高!」

「叛逆趙高!」

「你要做什麼!」

「你真的背叛了帝國!」

頓弱、姚賈、馮去疾等人紛紛大聲呼喝。

趙高不為所動,冷笑一聲,根本看也不看這些公卿大臣。

這些人可不是什麼高手,對他沒什麼威脅。

趙高負手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了曉夢的身上。

只見他淡淡一笑,道︰「曉夢,太玄子派你下山,還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在蜃樓之上,你就破壞了我的計劃。」

「讓嬴政晚死了好幾個月。」

「現在,你又來阻止我殺扶蘇。」

「你還真是陰魂不散啊。」

曉夢面無表情的看著趙高,淡淡說道︰「你的廢話太多了。」

趙高聞言,陰森森的笑道︰「是嗎?」

「這可能是你在這世上听到的最後的聲音了。」

「萬象天羅!」

隨著趙高話音一落,他身上冒起強烈的紫色光芒。

那股紫色光芒在瞬息之間朝著曉夢身前的青光遮蓋而去。

曉夢面色一變,往後一退。

就在這時,趙高的身形早已經消失在了原地,他的身子如同鬼魅一般,出現在了曉夢的身前。

他的手掌伸了出來,露出了他那白皙的不像話的手指。

趙高的這只手仿佛充滿了無窮魔力,朝著曉夢的胸前探去。

一股恐怖而又陰柔至極的真氣瞬間籠罩在了曉夢的身上。

曉夢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趙高的實力,竟然遠遠超過六劍奴!

就在曉夢準備全力出手,接下這一掌時。

一道身形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替她擋下了這一掌。

來自趙高的磅礡壓力全部消失不見。

曉夢低呼一聲。

「師尊!」

本來正打算助曉夢一臂之力的扶蘇看到葉千秋出現,也頓時松了一口氣。

趙高的實力的確是令人意外。

那鬼魅一般的速度,還有那陰柔至極的真氣,著實是給了他一種十分陰冷的感覺。

「紫象天羅?」

「小高子,你還真是身殘志堅的典範吶。」

葉千秋一臉淡漠的看著趙高。

數年不見,趙高的功力居然也達到這種地步。

居然已經有突破天人合一的跡象。

他修煉這種至陰之氣,絕對是一種上乘功法。

「太玄先生!」

「你怎麼會在這里?」

「你不是……你不是出海了嗎?」

隨著葉千秋的出現,趙高蒼白的面孔之上,浮現出了驚恐無比的神色。

在趙高的心中,葉千秋可謂是有著極大的陰影。

當年,咸陽城外,葉千秋召喚天雷,被趙高一五一十的看在眼里。

葉千秋的強大,趙高太清楚了。

縱使他如今早已經不是數十年前那個毫無武功的內侍,他也無法正面抗衡葉千秋。

「小高子。」

「始皇帝待你不薄,你縱使是有千般怨恨,也不該在害了他的性命之後,還想著禍害大秦啊。」

「小高子,束手就擒吧。」

「我給你留一個全尸。」

葉千秋的話音雖然平淡,但是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味道。

趙高聞言,忍不住往後退了兩步。

他看著葉千秋,臉上逐漸泛起猙獰癲狂之色,他身上的紫氣在不停的積蓄著,他身上的氣勢在不停的暴漲著。

他朝著葉千秋咆哮,怒喊。

他的臉上青筋畢現,眼中也在頃刻間布滿了血絲。

「為什麼!」

「為什麼不讓我報仇!」

「太玄先生!」

「你我也是老相識了!」

「你為什麼不能退一步!」

「這所謂的帝國,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

「有多少無辜的人因為嬴政的野心而葬送了性命!」

「我的父母、我的親人、我唯一的妹妹,全部死在了秦人的手里!」

「我自幼入宮,一心一意服侍了嬴政近三十年!」

「可是,我得到了什麼!」

「我得到了什麼!」

「憑什麼嬴政就可以有那麼多子子孫孫,憑什麼他的帝國就能千秋萬代!」

「我趙高不服!」

「我要滅盡嬴姓族人!」

「我要滅了大秦!」

「我要讓嬴政死不瞑目!」

「我要讓他親手建立的帝國,一步一步走向崩塌!」

「我要讓這沾滿了血腥的帝國,土崩瓦解!」

「我趙高是個閹人,但我不是沒爹沒娘,祖宗的野種!」

說到這里時,趙高已經完全陷入了癲狂之中。

他渾身的紫氣全部暴漲,他身上的衣衫全部碎裂,他頭頂的長冠早已消融。

他長發披散,朝著葉千秋猙獰一笑。

「太玄子!」

「今日,我趙高雖死,但吾魂不滅!」

下一刻,趙高化作一道紫光,朝著葉千秋狂卷而去。

葉千秋面上無悲無喜,抬起右掌來,五指探出,一道虛空大手綻放著無邊雷霆,從葉千秋的身前席卷而出。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將趙高所化的這道紫氣給完全消融。

片刻後,紫氣消融。

虛空大手也消失不見。

一抹灰塵從殿中飄落。

趙高已經在雷霆之中隕滅,只留下一抹灰塵。

此時,葉千秋大袖一甩,六劍奴之中的剩下五個人,全部被定在了原地。

葉千秋大步往殿外踏去。

夜空深沉。

三千農家弟子的呼喊之聲在王宮之中,高昂響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