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章 孰為第一,三豐遺刻(第一更)

武當山上,正是風景秀麗之時。

那騎驢老者突然出聲,葉千秋當下便停了腳步,回頭轉身看了過去,道︰「閣下有事?」

那騎驢老者從驢背上下來,咳嗽兩聲,然後朝著葉千秋說道︰「先生是否要上山?」

葉千秋道︰「正是。」

那騎驢老者聞言,微微頷首,笑道︰「先生是第一次上武當山吧。」

葉千秋朝著那老小子看了一眼,道︰「閣下倒是好眼力,我的確是第一次來武當山,听聞武當山乃是道家靈秀之地,昔日張真人也曾在天柱峰上飛升,故而想去瞻仰一二。」

騎驢老者笑了笑,道︰「武當山附近的鄉民,都是熟面孔,先生如此神俊人物,若是從前到過武當山,定然是讓人不敢忘懷。」

葉千秋一听,灑然一笑,老小子還挺會說話。

這時,只听得騎驢老者道︰「昔年張真人在天柱峰上飛升,確實是令人津津樂道。」

「這些年來,先生倒也不是唯一一個想要登天柱峰瞻仰之人。」

「不過……」

葉千秋道︰「只不過什麼?」

騎驢老者道︰「只不過天柱峰乃是孤傲絕頂,等閑人登不上去,先生想要登天柱峰,卻是要做好準備了。」

葉千秋听了,笑道︰「多謝告知。」

說罷,便要轉身離去。

這時,那騎驢老者身旁的那挑柴漢子卻是說道︰「喂,那位先生,天柱峰真的不好登。」

「你若是真想上天柱峰看看,我們可以帶你上去。」

挑柴、挑菜的二人面黃肌瘦,都是五十來歲年紀,挑菜的說話中氣不足,但顯然自覺還是有兩把刷子。

葉千秋一听,笑意更甚,道︰「不用了,多謝三位好意。」

說罷,卻是腳下生風,幾步之內,便已經從三人眼前消失不見。

這下,那騎驢老者身旁的兩個漢子傻眼了。

挑柴漢子朝著騎驢老者道︰「師兄,這人怎麼走的如此之快?」

挑菜漢子更是說道︰「這大白天的見鬼了?」

騎驢老者卻是一抬腳,側身上了驢背,朝著二人道︰「行了,你們二人是有眼不識真神。」

「此人可不是等閑人。」

「此人內功之深? 恐怕已然不在少林方證大師之下。」

兩個漢子一听? 當即面色一變,道︰「世上居然還有如此年輕高手?」

「咱們怎麼一點都沒有听說過。」

騎驢老者道︰「在這世上,有一些高手? 的確是不為人知。」

「你們二人不知曉也實屬正常。」

「東方不敗而今自稱是天下第一。」

「但在十余年前,便是任我行也不敢自稱天下第一。」

「你們知道這是為何?」

挑柴漢子搖頭道︰「難道是因為任我行的武功沒有東方不敗高?」

騎驢老者失笑道︰「任我行素來狂傲? 十余年前他的武功尚且要勝過東方不敗一些。」

挑菜漢子道︰「那就是東方不敗太目中無人,東方不敗何時與少林、武當的高手較量過了,他自稱天下第一? 可能是他比任我行更狂傲。」

騎驢老者卻是搖頭? 道︰「東方不敗確是有過人之處。」

挑柴漢子道︰「掌門師兄? 難道你和東方不敗較量過?」

騎驢老者一手捋著白須? 卻是悄然說道︰「當年,東方不敗其實也到過天柱峰。」

「那時? 我與東方不敗過了上百招。」

「東方不敗身法之快,著實超出尋常人的想象。」

「那一戰,我雖然守住了東方不敗的快攻。」

「但,其實是我敗了,久守必失,單憑東方不敗在我面前來去自如,我便不如他。」

「東方不敗之所以敢自稱天下第一,的確是因為他曾經暗中和江湖上的各大高手都較量過一番。」

「不過……」

兩名漢子一听,皆是一臉驚訝。

挑柴漢子道︰「還有這等事,怎麼從來沒有听掌門師兄提起過?」

挑菜漢子道︰「不過什麼?」

騎驢老者從旁道︰「東方不敗之所以敢自稱天下第一,還是因為眼下的江湖上,能觸其鋒芒者的確不多。」

「不過,若說他真的是天下第一,那倒也未必。」

「且不說,少林之中,還有一位宿老坐鎮,便是魔教之中亦有一位不出世的老怪物。」

「縱使是拋卻了這兩人。」

「古往今來的天下間,能被江湖人心服口服稱為天下第一的,也只有我派創派祖師三豐真人,還有昔年千秋宮第一代宮主葉道人罷了。」

「千秋宮雖然久不在江湖上露面,但是每隔三十年,千秋宮的天地二使便會入江湖,尋找有資格進入千秋宮之人。」

「而今,算一算時日,三十年之期將近,千秋宮天地二使再入江湖的時日已然快到了。」

「到時候,東方不敗這個所謂的天下第一,不知道能接得住千秋宮天地二使的幾招。」

「若是東方不敗奉令而去,前往千秋宮,那江湖上又可以安穩數年。」

「其實除卻千秋宮的人之外,江湖上還有一些不世出的高手。」

「比如,當年朝廷的鐵膽神候朱無視,此人建立神侯府,網羅天地玄黃四大密探,四大密探各個皆是武功高強之輩。」

「那神候朱鐵膽當年也算是自從我派祖師之後的天下第一高手。」

「不過,朱鐵膽造反不成,已經死了好幾年了,天地玄黃四大密探也死的死,歸隱的歸隱。」

「但,那黃字第一號密探成是非、天字第一號密探段天涯、地字第一號密探歸海一刀,可都還活著。」

「這三人雖然不在江湖上稱雄,已經歸隱十多年,但此三人未必就比東方不敗的武功弱。」

「除了這三人,還有華山派歸隱多年的劍聖風清揚,風前輩劍術通神,縱使是東方不敗,也未必能在風前輩手下討得了好。」

「所以,東方不敗這天下第一,水分大的很呢。」

兩個漢子听了,臉上皆是露出恍然之色。

只听得那挑柴漢子道︰「掌門師兄說了這麼多,那掌門師兄是不是已經知曉了剛剛那個青衫客的身份?」

挑菜漢子道︰「莫非那挑菜的漢子便是朝廷的那什麼密探?」

騎驢老者卻是搖頭,道︰「那倒是未必。」

「天下之大,不出名的高手也有不少。」

「剛剛那位先生,雖然看起來年紀很輕,但其內功之深,常人難以企及。」

「而且,觀其談吐神形,斷然不是弱冠少年能有的。」

「所以,那位先生定然是將內功修煉到了極為高深境界,而能返老還童,青春永駐的人物。」

「至于,那位先生到底是什麼人。」

「這……我委實是猜不出來。」

「江湖上,能有這般修為的知名人物,無一人和那位先生相符合。」

兩個漢子一听,皆是一愣。

武當派在江湖上的聲勢僅僅在少林派之後。

他們也知道掌門師兄主掌武當派多年,對江湖上的人和事可謂是了然于心。

一些他們听都沒有听說過的事情,掌門師兄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想不到,居然還有掌門師兄也不知道的人和事。

這時,只听得挑柴漢子道︰「師兄,既然此人武功如此之高,他上武當山是不是另有圖謀?」

挑菜漢子亦是說道︰「是啊,師兄,不得不防啊。」

騎驢老者聞言,微微頷首,幾十年前,日月神教襲上武當山,將武當創派祖師三豐真人手抄的一本《太極拳經》,還有其青年時所佩戴的真武劍搶了去。

其實,當年日月神教想要從武當山搶奪的東西,並非《太極拳經》,而是一件秘寶。

幾年前,東方不敗悄然登上武當,其實也是為了在武當山尋找三豐真人遺留下來的一件秘寶。

這件秘寶涉及到了三豐真人破碎虛空,飛升得道之秘。

只有歷代武當掌門人,方才知曉這件秘寶藏在何處。

雖然,他自覺外人到了武當,便是將真武觀給翻個底朝天,也一定找不出那件秘寶,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所以,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多加防範。

于是,這騎驢老者當即決定,道︰「二位師弟,你們先回真武觀,吩咐觀中師兄弟好生守護。」

「我先去天柱峰查探一番。」

兩個漢子聞言,當即點頭。

隨即,三人分道揚鑣。

……

天柱峰上。

葉千秋登高而望,腳下的大石上,應該便是當年張三豐常年所在的悟道之地。

這處絕巔,的確是一處十分適合修行的地方。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只有到了他這個層次的人物,站在這等絕巔之上,才會生出不一樣的感覺。

他雖然和張三豐素未謀面,但站在這里。

葉千秋依稀能感覺到當年的張三豐也曾經像他這般,在這天柱峰絕巔觀雲海,拿日月,察乾坤。

在這種地方,天地與人的距離會無限的拉近。

只要有足夠強大的心境力量,大概就能感受到天地與自身融為一體的感覺。

片刻後,葉千秋回首而望,只見那後邊山洞外的崖壁之上,刻著龍飛鳳舞的十幾個字。

那十幾個字莊嚴肅穆,氣象萬千。

尋常內功平平之人,恐怕只是看上一眼,便會登時頭暈惡心,嘔吐不止。

葉千秋負手而望,卻是從中感覺到了這刻字之人,刻下這些字時的悲憤心情。

只見那崖壁上刻著「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茶毒,追惟酷甚」這十八個字。

這十八個字,一筆一劃之中充滿了拂郁悲憤之氣。

葉千秋學識淵博,只看這短短十八個字,便知曉,這是摘自昔年王羲之《喪亂帖》中的一句話。

王羲之是東晉時人,其時中原板蕩,淪于異族,王謝高門,南下避寇,于喪亂之余,先人墳墓慘遭毒手,自是說不出滿腔傷痛,這股深沉的心情,盡數隱藏在「喪亂帖」中。

只是這崖壁上所刻的喪亂帖十八字,字跡之間卻是一般無二的透露出了拂郁悲憤,滿腔傷痛。

可見,寫這十八字之時,寫這字的人,心情十分不好。

說來,這天柱峰上也十分簡陋。

倒是和華山玉女峰思過崖有些相像。

不過,這天柱峰比起思過崖還要陡峭三分。

莫說是尋常人,就是有一定的武功底子之人,也很難登上這天柱峰來。

葉千秋這一路上來,倒是不費什麼力氣。

只是想著先前在半路上,那騎驢老漢提醒天柱峰不好登,倒是覺得武當山下,的確是民風淳樸。

武當派能在江湖上屹立上百年而不倒,的確有其生存之道。

即便是沒有了張三豐坐鎮,武當派依舊是江湖上的名門大派,確實是不簡單。

一個門派想要在江湖上鼎盛數百年。

絕非是靠門派之中絕頂人物的武功高低。

更多的是看這個門派能否遵循這個江湖的游戲規則。

拳頭大,可稱雄一時,但卻未必能稱雄百世。

葉千秋想到這里,突然覺得千秋宮離了華山而去,或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年,他創立千秋宮,時常吩咐門人弟子,不要在江湖上顯露自己千秋宮弟子的身份。

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江湖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千秋宮和他的關系。

江湖上,甚至沒什麼人知曉千秋宮的存在。

但,隨著千秋宮的勢力愈發龐大,想要在華山之上,一直不為人所知,那就有些不太可能。

葉千秋猜測,千秋宮之所以從華山搬離,更多的是為了千秋宮能夠延續傳承下去。

一個人想要不遵守這個江湖的游戲規則。

只要這個人的拳頭足夠大,武功能橫壓當世便能做到。

但一個門派想要一直處在暗中,不遵守這個江湖的游戲規則,那只有超然物外,遠離江湖的中心。

葉千秋想到這里,心頭卻是多了幾分松快之意。

就在這時。

葉千秋耳中忽然听得那山間峭壁上,有很輕很輕的呼吸聲出現。

他也不回頭,嘴角掛著笑意,依舊負手看著那崖壁上的喪亂帖,朗聲道︰「可是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到了。」

不多時,只听得那峭壁上有人落地。

「先生果然真乃高人也。」

「貧道佩服,佩服。」

只听得一道聲音從葉千秋的身後傳來。

葉千秋聞言,笑了笑,依舊沒有回頭,只是看著那崖壁上的喪亂帖,朗聲說道︰「沖虛道長,可知這喪亂帖十八字是由誰人刻下?」

這時,只見先前在山下和葉千秋相遇過的那騎驢老者出現在了葉千秋的身旁。

騎驢老者自然便是如今的武當派掌門人沖虛道長。

沖虛道長看著那崖壁上的喪亂帖十八字,追憶道︰「這喪亂帖十八字,乃是我武當派創教祖師三豐真人所刻下。」

葉千秋道︰「那沖虛道長,可知曉張真人為何要刻下這十八字?」

沖虛道長聞言,搖頭道︰「這個,我卻是不知曉了。」

「不過,想來,他老人家定然是遇到了什麼傷心事,才會在傷心痛苦之時,刻下這喪亂帖十八字吧。」

葉千秋道︰「這話說的倒是在理。」

沖虛道長又道︰「先生上天柱峰來,便僅僅是為了觀摩我創派祖師當年所留下的遺刻嗎?」

葉千秋道︰「那倒也不是。」

「貧道上武當山來,其實也不是專程來天柱峰一觀。」

「武當山的其他地界,貧道也是會去看一看的。」

「畢竟,武當山乃是道家聖地,從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便一直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

「貧道也是道家修行子弟,尋訪這名山大川,也只是隨心而至。」

沖虛道長聞言,側目打量葉千秋一番,方才說道︰「原來先生也是修道之人。」

「先生是如何認得我的?」

葉千秋笑道︰「貧道雖然和沖虛道長從來沒有見過,但,沖虛道長可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武當山雖然是高道隱士匯聚之地,但能有沖虛道長這般武學造詣的,恐怕也沒有幾個。」

「所以,貧道便隨口猜了猜。」

沖虛道長在旁听了,臉上泛起笑意,眼中卻是閃過驚愕。

他先前藏身之地極為隱秘,本想是在暗中先觀察一番。

但是,沒想到他剛剛落腳,便已經被眼前這人發現了蹤跡。

此人的耳力非凡,已經到了十分恐怖的境地。

這等實力,恐怕已經和少林寺的那位宿老、還有魔教的那位老不死不相上下了。

沖虛之所以敢如此肯定,那是因為他當年曾經拜訪過少林寺的那位宿老。

彼時,他是和剛剛接任少林方丈的方證大師一起去拜謁那位老前輩。

二人尚離那位宿老所在的閉關之所有很長一段距離。

但那位宿老與他們相隔數里,依舊能察覺他們二人的蹤跡。

那件事到現在算起來,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這二十年間,他的功力更甚從前。

但眼前這人,居然還能如此輕易的發現自己的蹤跡。

所以,他才由此推斷,眼前之人的功力不在那少林宿老、魔教老怪之下。

只是,這樣的人物,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沖虛道長滿肚子疑惑,而且更是擔心。

如此人物,到了武當山。

若說他只是路過來看看風景的,他沖虛是一點都不信的。

不過,他也不好急切的表現出什麼來。

這時,只听得葉千秋指著那崖壁下的山洞說道︰「听聞張真人年輕的時候在天柱峰上悟道,渴飲山泉,饑餐野果。」

「在一山洞中苦思七日七夜,方才將一身所學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這山洞莫非就是他當年的悟道之地?」

沖虛道長聞言,面帶奇色,從旁說道︰「先生是從何處听來的這關于我派創派祖師得事跡?」

葉千秋听了,笑道︰「道听途說罷了,怎麼?」

「是不是傳聞有誤?」

沖虛道長聞言,只說道︰「那倒也不是,這山洞的確是三豐真人曾經的悟道之地,只不過,先生所說的七日七夜之事,倒是連我也未曾听過。」

葉千秋听,淡淡一笑,道︰「沖虛道長不介意貧道進去一觀吧。」

沖虛道︰「那自然是不介意的,先生請自便。」

葉千秋聞言,早已經朝著山洞之中邁步而去。

沖虛在後看著,心中一動,也急忙跟了進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