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

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李佑本身就是痞里痞氣沒有規矩的皇子,又在軍營中長大,所以老**們有的毛病,在他身上都能看到。

如果說劉弘基是軍中第一代的流氓,那李佑就是第二代的無賴,算是新生流氓將領的領袖,光榮地從前輩們的手中接過這桿大旗。這不,覺得前輩的火力不夠,在後面吃著馮盎送到宮中的荔枝的他,擦了擦手後,立馬加入了「戰團」。

「啥玩意,祝壽,我祝你的大爺,你們家祝壽拿匕首祝啊!圖窮匕首現,沒讀過書拜托你回去讀讀,要是買不起的話,本王可以贊助你們點嘛!」

說著話,李佑又從袖子里掏出錢袋仍在地上,其囂張的態度讓城門樓上的翟長孫都想揍他一頓,太特麼氣人了。見高句麗正使不撿起來,依然操著生疏的漢話在那比劃著,李佑不耐煩了。

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繼續說道︰「別嫌錢少,你們帶來的那點東西在本王眼里還特麼不值這點錢呢!所以今兒這壽宴有你們不多沒你們不少,還是趁著天早,打到回府吧,不要在這里丟人現眼了。」

不等高句麗正使解釋,李佑扭頭對劉弘基說︰「夔國公,依著本王看他們只是忽略了面君不得攜帶鐵器的規矩。這樣,看在他們是使者的份上,就打五十,哦不,三十軍棍長長記性算了。」

「哎,齊王殿下,你這話可不能這麼說,這入宮覲見,身懷利刃可是罪誅九族的時,你這麼輕描淡寫有些不合適吧!老臣身為衛尉卿,對于陛下的安全責無旁貸,所以對于你的建議恕臣不能接受!」,老流氓劉弘基化身忠臣良將,拍著胸脯義正辭嚴的決絕了李佑。

哦,「是這樣啊!哎呀,還是小王孟浪了,夔國公,你不要見怪啊!那就交給麗竟門的人吧,誰讓他們心懷歹意,意圖行刺陛下呢!」

只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李佑和劉弘基唱的是雙簧,高句麗王能派遣來使臣,那肯定是聰明能干之輩,即使語言上溝通有些費勁,可他還是耐心的解釋接著起來。

不耐心不行啊,這麼一大頂大帽子扣下來,不僅完不成任務,小命都得留下來,況且他們唐人也太不要臉了,先打了我們不說,現在還惡人先告狀,有你尼瑪欺負人嗎?

「齊王殿下,衛尉卿,作為高句麗的使團正使,請允許我再次重申,我們來大唐是重申兩國友誼的,是來給天可汗陛下祝壽的,是來請他主持公道的,所以我們不可能帶著這樣的一個匕首前來。」

「至于這個匕首嘛,本使相信二位比誰都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今兒是天可汗陛下的壽宴,我們是來喝喜酒的,如果這麼打道回府了,影響了兩國的關系,陛下那怎麼交代,天下諸國那怎麼交代。這不是一個親王,或者是衛尉卿能擔待起的。」

高淮忍著心中的怒火,一板一眼耐心的說著,雖然漢話他說的不太利索,可他能听的懂李佑和劉弘基的污言穢語,要不是為了大王、為了高句麗,出身王室的他早就月兌光衣服與他們玩命了,還在這跟他們玩什麼嘴皮子。

哦,點了點頭,李佑一邊晃悠著手,一邊說︰「夔國公,你們這些老將總是說我們這些年輕人沒有傳承到你們這些前輩的血勇,整天像個夫子一樣在我們面前喋喋不休的說這,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李佑的話沒說完,隨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出一拳,直接打倒了高淮,這讓高淮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想到,大唐的親王竟然會在這樣的場合大打出手。

不管高淮和那些被玄甲軍攔下來的副使等人的抗議,一邊踹著,一邊說︰「夔國公,你這裝啞巴的習慣可不好,咋的,怕小王連累你啊!還是說你年紀大了,膽子小了,不敢影響自己那點晚節。哎,話說,你有節操嗎?你的節操多少錢一斤,本王買了。」

看著李佑一邊揮拳,一邊嘲笑自己,劉弘基一點都不生氣,吩咐衛士搬過來一把椅子,坐了下來,翹著二郎腿,回道︰「行,你小子有種,當年有劉弘基太極宮前毆魏征,今有齊王洛陽宮揍高麗棒子,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干吧,你想怎麼干怎麼干,老臣別的能耐沒有,跟你分擔點責任還是沒問題。來,讓老臣看看,六率訓練出來的皇子親王打架怎麼樣。」

劉弘基人老成精,按照他的相法,抓起來關一夜,明兒在場一場雙簧也就是了,最多是他老劉賠點面子罷了。可當齊王一動手,老劉瞬間就明白了,太子不僅僅是要照顧好今天的大局,更是要狠狠地羞辱一番高句麗的人,非得把高句麗人逼瘋了主動挑起戰火才算完。

恩,今天確實是個好機會,以往身邊和朝中牛鼻子般的文官太多了,說話辦事都不方便,現在他們都在後面飲宴呢,那里能顧到這里呢。而且齊王的性子確實也招他喜歡,有什麼說什麼,軍伍中的漢子就是喜歡直腸子的人,比起太子來更容易讓人親近,既然是同道中人,都喜歡耍流氓,那咱就捧捧場唄。

「好 ,那你老人家就看這吧,我們六率的兵,不管是作戰還是打架,都不比你們這些老家伙差!」,軍中向來是按資排輩的,資格老的人永遠話語權都高過後輩。雖然六率的軍功不小,可在這些開國元勛眼中仍然是個女圭女圭,而且有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這不比他們當年開國打仗的時候輕松多了嘛!李佑對于這樣的腔調很不服氣,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憑啥你們立的功勞就比咱高尚呢,所以就有了這番腔調。

「王室,你在王族也是個窩囊廢吧,來,起來,本王給你個還手的機會。」

就在李佑以囂張的氣焰讓高淮還手的時候,高句麗使團中一個很長相不起眼的家伙目不轉楮的盯著他,心中不由感慨道︰唐人並沒有被安樂的生活消弭了血勇,他們年輕的一代無限向往前輩們功績,他們渴望戰斗,渴望得到土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