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82章 目標︰波斯灣

姚啟聖除了擔心皇和小慧那邊沒法交代之外,也擔心斯內德興風作浪,遠在荷蘭的布蘭琪的父親和哥哥會不會就此罷休呢。!。依靠布蘭琪的解釋或者皇的寬容,當然姚啟聖更加願意相信大明海軍的實力。只要大明的海軍持續強大,就是整個荷蘭皇室傾巢出動,姚啟聖也無所畏懼。

接下來姚啟聖要做的就是向皇解釋卡拉奇發生的一切,並盡快請朝廷允許自己向波斯灣進發。如果順利說不定還能再次逮住斯內德。

而遠在京城的朱顯波得知姚啟聖失蹤也大為惱火,要知道,姚啟聖自從從軍一來,鮮有敗績。尤其是在陸軍時,朱顯波看重的就是姚啟聖的軍事才華。所以平時對姚啟聖所犯的一些小錯誤熟視無睹。朝中御史們開始還要有模有樣的彈劾姚啟聖。

慢慢的,在朱顯波的庇護下,史官們也放過姚啟聖,與朱顯波同流合污,對姚啟聖的污點熟視無睹。好在姚啟聖也沒犯過什麼原則性的大錯,加郡主駙馬的身份,在軍種的威信更是隨著勝利次數的增加而日漸高漲。

朱顯波想不通,一向精于計謀的姚啟聖怎麼會著了敵人的道呢?

如果姚啟聖真的被荷蘭人俘虜了,得趕緊想辦法贖回來,如果是被殺了,又得找新的海軍將領接任了。于是朱顯波連忙下旨給穆前,讓他們密切關注卡拉奇動態的同時,隨時準備贖回姚啟聖。

這份聖旨還沒到穆前手里,姚啟聖就回卡拉奇了。能夠安全的回來,無論是對卡拉奇還是第四艦隊又或者是大明海軍乃至朱顯波的整個帝國政策都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但姚啟聖不這麼想,他是一名軍人,一名將領。如此輕易的被敵軍俘虜簡直是奇恥大辱。要不是斯內德走散,這個時候說不定已經成了階下囚。因此回到卡拉奇的第二天,姚啟聖就決定要用更大的勝利來洗刷恥辱。

于是第四艦隊的大大小小官員被叫到了曾經的總督府。

「姚大人,小的昨天有核實了下,損失大致就是這樣。」侍衛長說完就遞了整理好的名冊表。

姚啟聖並沒有心思看這些名冊,大致看看了周圍,除了有兩名艦長失蹤至今未歸之外,大部分人都到齊了。

「諸位,姚某一時疏忽著了荷蘭人的道,這是我姚啟聖生平最大的恥辱,也是我們第四艦隊最大的恥辱。因此為了洗刷這份恥辱。本官決定進攻波斯灣將駐扎在赫姆茲和巴斯拉的荷蘭軍隊趕出波斯灣!」

「將荷蘭人趕出波斯灣!」有幾個差點被俘虜的艦長立馬起哄。

「將荷蘭人趕出波斯灣!」好戰的將領下面,大部分都是戰爭狂。

「大人,下官以為不妥。」一位追隨姚啟聖多年的老艦長站了出來。

「老何,此話怎講?」這老何從陸軍就跟著姚啟聖,遇事沉著冷靜。但很少當面反對姚啟聖。

「大人,赫姆茲和巴斯拉不比卡拉奇和科倫坡。雖然卡拉奇也是荷蘭人盤踞多年的基地,但陸地莫臥兒帝國是支持我大明的。而波斯與我大明素無交往。如果我們貿然進攻,荷蘭人一旦蜷縮到陸地靠著波斯人的幫助和我們打游擊戰,那我們的損失將十分巨大。到時候我們就算佔領了赫姆茲和巴斯拉也毫無用處。」

「這個……」一向冷靜的姚啟聖突然意識到自己確實有點沖動,老何說的確實有道理。

「大人,那波斯人要是敢幫助荷蘭人,我們一樣打掉他們的老巢,讓他們無家可歸!」幾位年輕一點的艦長並不把波斯人放在眼里。

「這樣,老何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從現在開始加緊在卡拉奇沿岸的搜索,盡可能的把斯內德找出來,另外得有人去德里一趟,告知卡拉奇的變故,同時希望奧朗則布能夠配合我們全力將荷蘭人擠出卡拉奇。至于進攻波斯灣的計劃,我想先奏明朝廷,再穆大人商議商議。畢竟我們如果傾巢而出,卡拉奇就會成為其他國家偷襲的目標。」

「大人……」剛才還很激動的幾個年輕一些的艦長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因為在第四艦隊,姚啟聖說一不二。短時間進攻波斯灣是不可能了。

「卡拉奇的布防計劃和巡邏路線要盡快制定,你們幾個這段時間有空就多在卡拉奇城內和沿岸走走,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過兩天我要去趟卡里亥特和科倫坡。」

「大人,接嫂夫人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去辦,你剛回來應該好好歇息。」

「不光是這件事,我還有其他的事情和穆大人商量。」

……

姚啟聖平安歸來的消息很快傳回了京城,姚啟聖總算松了一口氣,但是對于布蘭琪的事情朱顯波為難了。看信的口氣,姚啟聖倒是和這位荷蘭美女郎情妾意。朱顯波知道姚啟聖不是陳世美,但小慧畢竟是自己身邊出去的人,如果處理不好有損皇家顏面。

而姚啟聖是自己左膀右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艦隊司令,但他發揮的作用已經堪比李自成,甚至直追劉立洋。

另一個讓朱顯波為難的問題就是姚啟聖提出要盡快出兵波斯灣,其實朱顯波何嘗不想盡快稱霸五湖四海,但經驗告訴他,如果不和當地政府搞好關系,佔領了海港也很難開展貿易。

而波斯確實與大明素無往來,就算是錦衣衛對波斯了解得也不多。而且一旦姚啟聖開進波斯灣,那麼整個印度大陸沿岸的海港全部交給第五艦隊,穆前的壓力將會變得空前巨大。

這不符合朱顯波的邏輯,所以朱顯波決定先拿下波斯,再進軍波斯灣,然而波斯不是那麼好拿的。朱顯波查詢了幾天電腦資料,結果表明︰薩菲王朝的中興者阿波斯一世也曾經算是一代明君。

阿拔斯在幸存了宮廷陰謀了暗殺後于157年登基。他認識到他的軍隊的無能,這是奧斯曼帝國多次擊敗伊朗軍隊,佔領了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而烏茲別克人則佔領了東部的馬什哈德和錫斯坦。首先他于1590年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和平協議,將西北地區讓給奧斯曼帝國。

然後他雇佣了一位英國將軍來重組他的軍隊,使它變為一支受薪的、訓練良好的、類似于歐洲正規軍的軍隊。他引入了火藥。

他首先向烏茲別克開戰,于159年重佔希拉特和馬什哈德。然後他開始對奧斯曼回擊,到1622年他得以重佔巴格達、伊拉克東部和高加索省份。1602年他將葡萄牙逐出巴林,在英國海軍的幫助下于1622年重佔波斯灣中的霍爾木茲。他擴大了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的貿易關系。這樣一來阿拔斯對內也得以擺月兌了對紅頭的依賴,加強了中央政府。

奧斯曼帝國與薩非王朝之間對伊拉克富饒的平原的爭奪戰持續了150年。伊斯邁爾一世于1509年佔領巴格達,但是1534年蘇萊曼一世就奪回了巴格達,1623年薩非王朝再佔巴格達,但是163年穆拉德四世再次奪回。1639年雙方在席林堡簽署了一個條約來確定伊朗與土耳其之間的邊界。

直到今天伊朗西北與土耳其東南的邊界依然是當時確立的。這場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拉鋸戰至今反映在伊拉克的宗教分歧中。

阿拔斯一世漫長的統治時期薩非王朝達到了其頂點,整個阿拉伯甚至西亞、中亞都一度被納入它的版圖,最近幾年一些國家紛紛獨立,但波斯與英國人和荷蘭的交往已經有數十年,荷蘭印度公司在波斯的巴拉斯和赫姆茲都有貿易駐點。

現在大明想要佔領荷蘭人的港口,要麼取得阿波斯二世的支持,要麼把阿波斯趕下台,一起佔領。對于大明來說並不懼怕陸地戰爭,問題是,陸地統治需要太多的精力。這是朱顯波不願意冒險的地方。

思量再三,朱顯波決定要試試波斯王室的口風,如果他們能夠保持中立,那麼大明海軍的壓力又要小許多。于是朱顯波下旨第五艦隊駐點移往卡拉奇,負責卡拉奇到卡里亥特等印度大陸深入印度洋的西安的防御。姚啟聖則率領第四艦隊回到科倫波,繼續負責印度大陸東海岸的駐防,重點保護科倫坡和加爾各答,以及防止莫臥兒帝國的叛變。

朱顯波這樣安排,主要還是擔心姚啟聖會急功近利,貿然進攻波斯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為艦隊司令官的穆前則要穩重得多。當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要讓姚啟聖面對小慧,自己去解決布蘭琪的問題。這樣的事情,再英武神明的朱顯波也幫不忙。

姚啟聖是個帥才,在明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布蘭琪是荷蘭女人,而且是侯爵之女,將軍的妹妹。她和小慧的身份也不相下,當然朱顯波更不希望小慧從此受到傷害。只有將三個人強行的聚在一起,這個問題才有可能盡快解決。

姚啟聖何嘗不了解朱顯波的良苦用心,只是布蘭琪這個西方女人和小慧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後面的事情,姚啟聖這個常勝將軍一時也不知道如何開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