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73章 弒兄囚父

有了大明的雙層支援,很快奧朗則布就檄文,昭告天下,他將率兵進入德里清君側以示正听。這些年奧朗則布以驅趕印度教徒為名不斷的擴大軍隊規模,而且幾次通過土地交易從大明換取了大量的銀元,軍隊規模一再擴張。

眼下,奧朗則布的軍隊已佔據了整個莫臥兒帝國的五分之二還要多。由于還要防範波斯和大明。德里王室在西北和正北都囤積了大量軍隊。奧朗則布突然興兵,德里朝廷一時嘩然。

而奧朗則布則抓住機會一路挺進。得到消息的二王子沙舒賈連忙向駐守卡拉奇的荷蘭總督斯內德求援。荷蘭人當然不願意看到親明的奧朗則布當權,那樣一來,他們在印度的利益根本無得到保證。

斯內德當即從駐守的艦隊中抽調兩千步槍兵前往亞格拉以協助德里朝廷阻攔奧朗則布。但是很快他們就得知卡里亥特的明軍第五艦隊有異動。就在荷蘭人跨國印度河準備向東挺進的時候,他們的情報人員就看到了數千的明朝步槍兵。

「斯內德總督,如果荷蘭再不幫助莫臥兒,那莫臥兒一定會落入奧朗則布的手中,到時候受影響的絕對是你我雙方。」看到荷蘭人猶豫不前,沙舒賈近乎哀求的向斯內德說道。

「二王子殿下,你也知道,目前奧朗則布的軍地最有戰斗力,拿下德里只是時間問題,這突然出現的明軍還不知道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大軍的右翼會不會還有更多的明軍呢。如果僅僅是三千明軍步槍兵,我們可以傾盡全力從卡拉奇抽調將士。

但是如果明朝的第五艦隊聞風而動,那卡拉奇怎麼辦?數以萬計的荷蘭公民怎麼辦?所以王子殿下,本督能做的就是替你與奧朗則布調停,最多將來給你提供避難場所。派兵援助真的愛莫能助。」

鑒于明軍在卡里亥特和卡拉奇之間的長期對峙,明軍既然參與到這場爭奪戰之中,斯內德也希望盡全力幫助沙舒賈,但他擔心穆前,還有姚啟聖,這兩個家伙都是好戰分子,如果卡拉奇有異動他們一定不會放過。

仍憑沙舒賈怎麼哀求,怎麼許諾,斯內德還是立即撤回了兩千步兵。對他來說兩千步兵可以開動至少十艘軍艦了。這兩千人說不定就是將來海戰的決定因素。

當然斯內德也不是完全讓沙舒賈空手去對付奧朗則布,他一面遣人送信給奧朗則布,一邊向荷蘭皇室和、意、葡等國尋求幫助。畢竟奧朗則布要是奪取了莫臥兒的政權,對意等國也不是什麼好事。

而奧朗則布這邊,由于進軍神速,德里朝廷內部也開始出現紛爭,一部分人甚至公開歡迎奧朗則布進入德里。更多的人則勸沙賈汗和達拉舒科將駐守在西北和北方的重兵調回增援德里。沙賈汗不相信奧朗則布會真的要攻下德里,他認為可能是常年的在外征戰讓奧朗則布被朝廷百官冷落了,只要好言相勸一定會偃旗息鼓。

糊涂的達拉舒科也認為他這個弟弟只是一時性起,絕對不會對自己和父皇下手,就算真的攻破德里,他自己只要將繼承權交給奧朗則布,應該就不會有事的。朝中文武大臣則趨向于袖手旁邊,這倒不是他們冷漠,而是他們深知如果單純是達拉舒科,那絕對不會是奧朗則布的對手,如果達拉舒科和二王子、四王子聯合還可能有機會。

但如今,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們三個人聯合了,也沒有人能夠讓他們,就連沙賈汗也無能無力。所有人的人只是在靜觀事態變化。

很顯然他們錯估了奧朗則布,奧朗則布長期和明朝的官員以及錦衣衛打交道,深知政治斗爭的黑暗與無恥。

很快奧朗則布大軍越過昌巴爾河在接近德里的大平原長驅直入,並很快在亞格拉擊潰了前來迎擊的達拉舒科,一步一步逼近德里。達拉舒科也在一次突圍戰中被擒獲,幾萬德里大軍瞬間潰散。奧朗則布得意長驅直入進入德里,四王子穆德拉也被擒獲。只有二王子沙舒賈暫住卡拉奇得以幸免。

奧朗則布很快展現了他鐵血的一面,他帶著衛隊闖入王宮,將沙賈汗帶走軟禁在郊外。沙賈汗的整個後宮被他霸佔。奧朗則布宣布自己為莫臥兒帝國王。大明則迅速的承認了他這個新王,並且四千步槍兵駐守城外,防備各路諸侯圍攻德里。

有了大明的幫助,奧朗則布更加為所欲為。

他命人把達拉舒綁在一頭骯髒的小象背在德里游街示眾後處決。就像殺掉一個帝國俘虜一樣,奧朗則將王位第一繼承人,自己的大哥干掉了。緊接著派員去卡拉奇,問荷蘭人要人,荷蘭總督斯內德見大勢已去,也不願意得罪這個混世魔王,只得將沙舒賈交出。同時重申奧朗則布必須保證沙舒賈的人身安全和荷蘭現有的權益。

為了得到沙舒賈。奧朗則布一口應承。

但是回到德里的沙舒賈並沒有逃月兌宿命,很快奧朗則羅烈了諸多罪行將其與四王子穆德拉殘忍的處決。

這次王位之爭的勝利讓他贏得了多以、殘酷的美名。當然,桀驁不馴的奧朗則布不在乎,他需要向東方的大明學習,建立一個鐵血的皇權。

在奧朗則布看來這只是一個開始。南邊的印度教徒和西邊的波斯,都是他的目標。

當然凶殘的奧朗則布並沒有跟大明翻臉。先前允諾的白銀,在他入主德里後的十天後第一批銀子和銀元就開始運往加爾各答。另外作為明軍參與作戰的答謝,奧朗則布從國庫中拿出白銀三萬兩交付了個領軍將領。

奧朗則布順利取得王位,讓劉輝和胡雪飛終于松了一口氣。尤其是胡雪飛,這次來印度也是臨時受命,但朱顯波並沒有授權他節制穆前、劉輝、姚啟聖等人。說到底,萬一莫臥兒出現亂局,他還真不知道怎麼辦呢。

當然奧朗則布勝利,胡雪飛的任務並沒有完成,他是一個全新的莫臥兒王,這個做王子時需要大明的支持不同,今後奧朗則布的政策到底傾向于誰還需要時間來證明,而胡雪飛等人身為錦衣衛,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他需要匯總包括樊以君在內的各地錦衣衛的信息然後帶回京城去。

樊以君等人對待奧朗則布的態度一向也是保持中立,尤其是他要面對印度次大陸南邊諸多的印度教徒組成的小國,這些純印度教徒的國家堅決的反對奧朗則布的統治。

這也是可以利用的,只有讓他們處于分散狀態才能更好的牽制住奧朗則布這頭猛虎。

劉輝則更關心借出去的銀元,奧朗則布兌現了加倍奉還的承諾,他修建加爾各答城的資金就更加充裕了。駐守加爾各答的將士們還能增加點餉銀。

卡拉奇的斯內德不爽了,一來奧朗則布從做王子開始就是親明朝的,二來在卡拉奇避難的二王子並沒有保住性命。這等于說奧朗則布拿荷蘭人並不當回事。斯內德雖然沒有立即發飆,但也蠢蠢欲動,他忙于聯絡國、意大利等國在印度周圍的艦隊。

在斯內德看來,他還可以給奧朗則布一次機會。只要他實施新政的同時不妨礙荷蘭人的利益。就算他親明也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如果奧朗則布要清理西方諸強在印度大陸的勢力,他絕對不會手軟。哪怕是到時候與大明作戰也要保住荷蘭人越來越少的利益。

斯內德也相信,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國海軍將領會和他一起讓奧朗則布臣服。

而奧朗則布則在靜靜的觀察各方的態度。首先他剛剛位,他的父王還在軟禁,雖然他很擔心朝中有人出來再次擁立他父王沙賈爾。但是畢竟那是他的父王,殘忍的他還沒有喪失最後一絲人性。當然,他父王的四個兒子如今只剩下他一個人了,理所當然的是他繼承王位,這也是他沒有對沙賈爾下毒手的一個原因。

奧朗則布當然不希望被明朝控制,他的理想是做一個朱顯波那樣的征夷四方的皇。但是眼下歐洲列強佔住了幾個重要出海港口。大明佔駐了加爾各答。而莫臥兒還沒能征服印度大陸南端的幾個小國,自己這幾年在德干地區一直不停的征伐,效果並不明顯。

因此這個時候的奧朗則布不願意得罪荷蘭人,更不願意得罪明朝人。他希望在夾縫中生存,慢慢的積蓄力量,為自己的帝國開疆擴土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是他現在要做的事情。

對內,奧朗則布需要安撫那些驚慌失措的臣子們,畢竟他一個人干不了這治理天下的諸多事務。而且自己率兵攻下了德里,德干地區一定很空虛,他也擔心那些印度教徒乘虛而入,搶佔地盤。

于是他學習明朝慣例,登基後的半個月,宣布大赦天下。同時對現有的文武百官加官進爵。其實這些做臣子的並不在乎誰做他們的王,在乎的是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奧朗則布如此一來,朝廷下紛紛響應,表示要效忠于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