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324章 戰略轉移

從主持政務到閑賦在家,朱朝陽的落差超過任何一個人。包括前首相李明德都沒嘗試過,畢竟李明德被罷相還有著深刻的政治原因。

朱朝陽思來想去認為自己如果僅僅是和王承恩起爭議絕對不會落到如此結果,最大的可能就是冒犯了皇後周濤。父皇雖然疼他,但是一想十分尊重周皇後。

「父皇,兒臣想去海軍鍛煉。請父皇允許兒臣前往錫蘭,兒臣將在姚將軍帳下認真當差,一定努力為朝廷立功。」

「你有這份心思固然沒錯,但是你想過沒有。姚啟聖率艦隊固守科倫波,那里只能算是二線。前線有穆前。何況姚啟聖也是個立功心切的帥才,你去了那里有立功的機會?」

「這……」朱朝陽倒是沒想過這一點。他認為父皇是要讓他立功來讓朝中大臣們臣服。而散落在朝堂之外的,就屬姚啟聖和他最熟悉了。

「這樣,戚宏亮即將回京出任海軍總司令,馬六甲都督之職空缺。你暫且去頂替一段時間。同時以海軍總部特使身份協調馬六甲、科倫波與卡里亥特三支駐防艦隊之間的行動。同時督造加爾各答,你看如何?」

「謝父皇,兒臣一定盡職盡責。」

「光盡職盡責可不行。加爾各答與科倫波、卡里亥特就像一個鼎的三個角,大明如果想進一步控制印度大陸與印度洋,就必須穩固這三角。你作為駐守馬六甲的總督,雖然不大可能參與重要戰事,但處理好三只艦隊已經加爾各答築城隊與鄭泰商船隊之間的關系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所以你切記不要看輕這個職位,更不要小看你的作用。」

「兒臣明白,兒臣盼望大明海軍強大之時成為第六艦隊總指揮,率艦隊征服非洲大陸,進軍歐洲!」

「走一步看一步,先做好你現在的工作。將來也許很快父皇又要你回京主持政務呢。」

「父皇……」朱顯波提起主政,似乎又勾起了朱朝陽的滿月復委屈。

「好啦,父皇原本想把你留在身邊好好培養。可轉念又想,在父皇身邊只會徒增你的壓力,有時候反而放不開手腳。你已經長大了,需要邊看邊學。實踐出真知!」

「兒臣明白。」

「等到李大人從九州回來,你賜過行就帶李薇月一起去馬六甲。」

朱顯波也不知道是後悔還是什麼?反正總覺得自己不能過早將朱朝陽和李自成長期安排在一起。李自成要回京任參謀總長是好事。朱朝陽提出要出去鍛煉,他竟然答應了。

而且朱朝陽與王承恩的黨爭,朱顯波一直未曾提起。在看來,過早的打壓住王承恩,對朱朝陽的成長甚至自己的皇位都沒有好處。為司者就是要善于操縱權術,在各派系之間搞平衡。也許王承恩正是看準了朱顯波這一點,才會在朱顯波離京期間敢于和朱朝陽唱對台戲。

朱朝陽的離京,讓王承恩大舒一口氣。畢竟在皇帝眼里,他這個國丈兼副相還是有些作用的。低調了幾十年的王承恩執意要為了自己的女兒與外孫爭一回。在他看來,皇一日不立儲君,朱朝封就有機會。說不定將來自己的女兒還能封後呢。

因為在大部分後宮嬪妃中,有王瑤姬這樣外族背景的寥寥無幾。這也是朱顯波在被薛貞擺了一道之後刻意為之的。當初為了穩住自己的皇後與李太後的殘余勢力以及閹黨余部斗爭,他委屈了周濤、朱丹等人。等到他穩固了皇權,就再也沒有人能夠逼他娶世家女子了。

而對于這次兵部改制,李自成自然十分滿意。雖然女婿的前途很重要。但能回到大明京城,尤其是回到參謀部做總參謀長,對于他這個習慣于率兵打仗的將軍來說,去九州總督實在憋屈。能回到軍委,皇還委以重任實在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李自成憋屈了一年多,終于又可以紙談兵,想想皇那些分工,他就興奮。憲兵司、軍情司、戰略司、作戰司。多麼振奮人心的部門啊,如今都在自己的統轄之下,不用馳騁疆場一樣可以運籌帷幄。

與李自成一樣興奮的還有吳三桂。雖然新疆與西伯利亞一樣地廣人稀,但新疆兵強馬壯,尤其是兩面臨敵,打仗的機會陡增數倍。他吳三桂自然十分高興,接到凋零的當日連忙寫了一份奏章感謝皇的知遇之恩,然後風風火火的去新疆任了。

有人高興就有人愁,兩軍司令都愁。

唐寧波從新疆總督升任陸軍司令,官階高了,但是遠離戰區了。這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當戚宏亮駐守馬六甲捷報頻傳時,他就夢想有朝一日率領幾路大軍飲馬厲害,甚至跨越克什米爾進入莫臥兒帝國、波斯甚至西歐大陸。然後聖命難違。何況皇也是想提升兵部的地位。

唐寧波知道,今後幾年將不再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必定以中央軍委的作戰計劃為中心。所以他這個陸軍司令肩的擔子也不輕。

與唐寧波不同的是,戚宏亮是喜憂參半。成立專門的海軍司令部就是皇和朝廷對于水師的最大獎賞。提拔各位艦隊總指揮為三品,也算是對常年在海漂泊的兄弟們有了一個交代。

但是自己遠離了馬六甲,那個惹是生非的艦隊指揮官能不能合理一處共同做好印度洋甚至馬六甲海峽的防御工作,他確實沒信心。

當然對于皇的雄心壯志,戚宏亮與李自成、唐寧波等人一樣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尤其是他自己在馬六甲這些年,知道了海外貿易的利潤,也知道控制貿易線的重要性。想想荷蘭人、葡萄牙人為何不遠萬里來東亞淘金。不惜與當地政府作對還不是為了利益嗎?

中央軍委的四位高官終于全部到京就位,朱顯波稱霸四海的雄心再一次倍受鼓舞。說實話,這四員大將絕對不會輸給後世米國的什麼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之輩。朱顯波不知道這些是天給自己的禮物還是自己辛苦栽培的結果,總之現在到了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機構已經架設,高官到位。就在李自成、戚宏亮等奉命進京履職的第十天,朱顯波在太和殿主持召開了大明帝國的第一次中央軍事委員會會議。

「諸位愛卿,朕設立中央軍委和海陸軍司令部及裝備後勤部、參謀部的良苦用心相信各位也已經知道了。但是朝中肯定會有人有異議的,如果你們不作出的成績來,大家只會認為朕是以虛位養人。朕想諸位不想被誤解成這樣。都說說,今後都有些什麼打算?」

「啟稟皇,海軍以為,未來幾年朝廷應該加速軍艦制造,早日編成七大艦隊。微臣願意親率大軍攻克非洲,直搗大西洋,將歐洲諸強封鎖在陸地。」

「皇,微臣以為朝廷應該水陸並進,如今海軍已經控制了印度洋大部分,卻無法從陸路對莫臥兒以及波斯王朝構成實質性威脅,依然嚴重落後于海軍。」

「兩位真是好雅興,不愧為兩軍司令。」李自成在一旁見戚宏亮與唐寧波兩位武狀元難得見一面,一見面就為路線吵架,不由的笑了起來。

這兩位一看李自成笑了,倒顯得不好意思起來,滿臉尷尬的看著朱顯波。

「李自成,你別光取消他們。現在你是參謀總長,你來說說。」

「皇,大明當務之急無疑是在海。」李自成話語一出,唐寧波就怒目圓睜

「唐大人,听本官說完。不過急是急在東邊而不是西邊。」

「西邊?」戚宏亮很是不服氣

「是的,西邊,微臣記得皇曾經給微臣看過一張圖。爪哇國的東南方向,有一片大陸,面積甚至比南洋諸國的總和還要大。那里地廣人稀,民風淳樸。急需要大明的先進文化幫助他們進步。而在日本以東,浩瀚的大海對岸有比大明現有陸地疆域還寬廣的陸地。

歐洲人稱其為新大陸,大明與其傾全國之力與歐洲列強在印度洋對耗,不如將思路轉過來,只要令穆前、姚啟聖等人固守現有港口,然後派軍艦和運輸船隊這兩塊大陸進行考察。如果合適,大明就可以大量的移民和駐軍控制著兩塊大陸。

相信這兩塊大陸蘊藏的財富絕對不會輸給非洲。等我們在這兩塊大路取得了足夠的財富,壯大了海軍和陸軍,到時候再如唐大人所說,海陸並進,讓歐洲人好看。」

「這個……」唐寧波和戚宏亮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而李自成不愧是軍委的參謀總長,語出驚人。確實,控制這兩塊新大陸比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域與歐洲列強死磕要來得容易。既不勞命也不傷財,只要有足夠的運輸船保證供給就可以了。」

「嗯,李自成所說的正是朕日夜所思的,至于李自成剛才所說的地圖,朕會找機會讓人描繪出來海陸軍司令部和參謀部各一份,就擺在衙門辦公點,讓諸位同僚經常看看。看看大明之外的世界有多麼廣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