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295章 英國內戰

由于英國人和大量的荷蘭人涌向克什米爾以及喜馬拉雅山下,朱顯波但他們會前往西藏興風作浪,于是準備立即轉道馬六甲回京城。!。劉輝則如願留在孟加拉作為各方的聯絡站。

剛回到馬六甲陳輝就給朱顯波送來一個壞消息︰原來陳輝等人奉命前往英格蘭與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國建立外交關系,查理一世倒是听說過大明也願意和大明交往,于是陳輝等人就得以在倫敦留了下來。不過很快局勢就了變化,陳輝只得立即派人將情報送往馬六甲。

朱顯波打開信使送來的公文,打開一看︰

5月5日,查爾斯一世在紐瓦德向蘇格蘭軍投降,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國的內戰可能就此結束。

朱顯波連忙把信使找來詳細詢問;

「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回皇,陳大人帶領我等抵達倫敦時,那邊一直在打仗。查理國王的支持者主要是主教派成員和天主教徒,敵人則主要是清教徒。這是議會與國王間的沖突,也是城市地主、商人和中小貴族階級的經濟利益與皇室傳統經濟利益之間的沖突。城市地主、商人中小貴族階級的利益與清教相吻合,而後者則與聖公會教的宗教信仰結合在一起。」

「你把你們了解到的詳細情況給朕說說。」

「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國王詹姆士一世去世了,他的兒子查理繼承了王位。但是,從他統治伊始,查理就激起了英格蘭人民的憤怒。

他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是娶了法國公主亨麗埃塔•瑪麗亞。亨麗埃塔是一個美麗而高貴的女孩,但她也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曾向教皇承諾會盡力在英格蘭傳播天主教。而大多數英國人,尤其是英國的清教徒們,對于天主教既痛恨又恐懼。

當查理為他的正式加冕儀式做好了準備時,他害怕在倫敦的街道進行傳統的閱兵游行。他認為清教徒們可能會聚集在路旁,向他口出侮辱!

取而代之的是,查理計劃乘坐一艘游船沿著泰晤士河南下來到教堂。但是,加冕儀式那天的情況非常混亂。當國王和王後應該動身離開皇宮時,亨麗埃塔拒絕走出她的房間。她宣布自己不能出席一個新教儀式。當查理的貴族們試圖強迫她走出門去時,亨麗埃塔用拳頭砸碎了她房間里的玻璃窗。

于是,查理獨自一人前往加冕儀式。他來到泰晤士河邊,但是皇家游船沒有找到它的碼頭,還在四處游蕩。查理不得不登了一艘很小的船。當他到達教堂時,他絆在了門檻,差點摔了個嘴啃泥。當他試圖戴加冕戒指時,一顆大寶石從戒指面掉了下來,不見了。

在加冕禮快要結束的時候,大主教讓圍觀的人群喊出︰「天佑國王查理」--但是由于大多數人沒有听到他說話,迎接查理的只是一片沉默。在儀式結束時,一場小型地震襲擊了英格蘭!

這場混亂的加冕儀式僅僅是一場混亂的統治時期的開始。與他的父親詹姆士一樣,查理也相信是帝讓他登了王位,因此他的臣民應當無條件地服從他的命令。但是,英國議會相信它的成員代表著英格蘭的人民,因此應當由議會來制定法律。議會在加冕儀式結束之後舉行了會議,並拒絕向查理提供他想要的所有錢財。

查理火冒三丈。他解散了議會,在11年中獨自治理國家!在這段時期,他全靠自己一人發動戰爭、制定法律。他甚至告訴英國和蘇格蘭的基督教徒們如何禮拜帝!他頒布如此多的針對清教徒的禁令。以至于數百名清教徒離開了英格蘭,前往新大陸的殖民地。他強迫蘇格蘭的教會使用英國的祈禱和禮拜式。

蘇格蘭人憎恨這位英國統治者。在一所蘇格蘭的教堂中,牧師不得不隨身攜帶兩支好子彈的手槍,在他朗讀英國的祈禱時用它們對著下面的人群!

當蘇格蘭人和英國清教徒積聚著對查理的憎恨時,查理還發生了經濟危機。在這11年結束的時候,他被迫重新召集議會,請求得到更多現金。這次,議會拒絕解散,查理又一次火冒三丈。由于這次議會持續了年,因此被稱作「長期議會」。

長期議會希望頒布限制查理權力的法律。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議會中的清教徒和非清教徒們把越來越多的時間用來爭論英格蘭的教會是否足夠純淨。不久,議會開始把大部分時間用來談論帝--而不是查理。

查理能夠看出議會中的清教徒成員正在激怒其他成員。于是他集合了500名士兵,向議會進軍,希望逮捕5名清教徒,他們是他最難對付的敵人。但是,事先得到了警報的清教徒們逃跑了!查理和他的士兵只看到了5個空空的座位。尷尬的查理厲聲說︰「鳥兒已經飛了!」然後返回了他的皇宮。

他犯下了一個錯誤。」信使頓了頓接著說道︰

「當查理利用他的英國軍隊對付他的同胞,以便為自己謀求利益的消息一傳開,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了他的對立面。查理意識到,在他身邊即將發生一場大規模的叛亂。他逃出了倫敦,向北來到了英格蘭北部,那里居住著他最忠實的貴族。議會中的清教徒控制了倫敦。

于是內戰爆發了!

在過去6年中,被稱作「騎士」的查理的支持者們與被稱作「圓顱黨」的議會支持者們展開了斗爭。大部分常規軍站在查理一邊,但是圓顱黨也組織了他們自己的軍隊,並且使用了最先進的武器和訓練方法。這支新模範軍由一名最熱情澎湃的清教徒指揮--奧利弗•克倫威爾

內戰爆發4年後,克倫威爾率領新模範軍在一個名叫馬斯頓荒原的地方與查理的士兵交鋒。20000名蘇格蘭人趕到了這里為圓顱黨而戰--因為圓顱黨曾向蘇格蘭人承諾,如果他們取得了勝利,就可以使用他們自己的祈禱。查理的軍隊被打敗了。

後來,奧利弗•克倫威爾寫信給他的兄弟說︰‘真正的英格蘭和帝的教會得到了帝的寵愛……讓我們把榮耀,所有的榮耀都獻給我們的帝。’

這場勝利結束了查理的權力。在幾個月中,他四處躲避追捕,但是最終放棄了逃跑,投降了。圓顱黨人將國王投入了監獄。他們贏得了內戰!

但是,奧利弗•克倫威爾十分擔憂。查理不斷地從監獄里傳遞訊息給他的支持者們,懇求他們發動起義,幫助他恢復王位。長期議會也不清楚應該如何處置查理。很多非清教徒成員認為議會應當與查理達成一項協議,從旁協助他治理國家。」

「這麼說來查理還有復闢的機會?」

「現在看來很難,盡管蘇格蘭和英格蘭北部民眾支持查理的人為數不少,但如果沒有外力的干預。克倫威爾控制的議會以及議會軍不會放他出監獄,就算釋放他,也會在倫敦監禁他。」

「那其他王國的態度怎麼?」

「法國人雖然口頭表示要營救查理,但國內民眾和諸多貴族對于以前的英法戰爭任然懷有恐懼情緒,因此不希望看到英國強大。而荷蘭確是清教徒的故鄉,堅決的站在了議會軍的一邊。葡萄牙和西班牙似乎更願意看熱鬧,看到英國的衰敗。」

「這麼說來能救查理的只有大明了?」朱顯波故意朝周圍的人看看,然後裝作漠不關心的問道。

「是的,皇。陳大人臨行前曾囑咐小的見到戚大人後之要努力說服大人朝廷盡快派人干預英國的事務。不能議會軍長期掌控英格蘭,也不能會讓英國逐漸趨向穩定。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民眾也許會仿效英國清教徒起來反抗。這樣他們的海外軍艦也許就無法得到遠遠不斷的支持。對我大明進軍印度方略大為有利。」

「嗯,是時候了,朕不能等議會軍將查理處決了而不做反應。你即刻返回倫敦,告知陳輝大人。朕很贊同他這麼果斷的處理。讓他繼續和議會軍交涉,爭取時間,朕會想辦法營救查理。」

「小人遵命!」

「皇,真的要派人營救查理嗎?」戚宏亮雖然跟隨朱顯波多年,但是他認為對于營救一個數千里之外被關的外國國王,一是沒有足夠的理由,而是沒有能力啊。

「必須救,一來我們需要英格蘭這樣一個盟牽制荷蘭。現在荷蘭和葡萄牙已經是大明的死敵,法國和意大利表面維持著中立,前番大明攻陷馬尼拉時也得罪了西班牙。如果英國人和荷蘭人聯盟了,我們在印度大陸的處境會十分困難。將來進軍大西洋也許就是一種奢望。」

「那皇打算如何營救查理國王?」

「派軍隊是不可能了,無論水師還是陸地步騎兵都與英格蘭相隔幾千里。只有派特戰大隊和錦衣衛化裝城游商和外交使者了。」

「那微臣即刻去安排。」對于朱顯波的想法,戚宏亮本能的沒有反對。在他看來他們大明朝的皇帝已經足夠英明了,何況朱顯波說了那麼多對大明有利的理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