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273章 改造京城

經過近半年的實地考察,在工部諸多官員的配合下,吳保定終于隊大明帝國的京師有了個全面的了解。這也真難為他了,和諧年間大街上清一色的鋼筋混泥土,全部是抄襲歐美國家的設計和構造。這在造房子不需要一個釘子的年代,吳保定遲遲不敢下手。

朱顯波為了考察下吳保定也對他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那就是在開設全面設計之前必須分清楚所有的建築種類與建築結構已經功能等。吳保定也不含糊,靠著官員們的指點和自己的記憶硬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作業。在寫皇上的走掌中,吳保定幾乎羅列了所有的建築種類。

開篇介紹的就是宮殿。

宮︰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前者如︰故宮,後者如︰雍和宮。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寶殿,後者如︰太和殿。這宮和殿還好認出了寺廟里供奉大神的,就剩下皇家的辦公場所和起居地了。

而民間官員和百姓的住所又不一樣,大志分為府、邸、宅。府︰舊指大官、貴族的住宅,和諧年間指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賈府,後者如︰總統府。邸︰高級官員的住所,如︰官邸;宅︰就是普通老百姓住居住的地方了。

而一般的府邸。宅院又有不少不同功能的結構,比如廂︰正房兩側房屋,如︰西廂房。宇︰屋檐,後泛指房屋。《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句︰各安其宇。

其余還有牌坊、闕、塔、剎、寺、廟、祠、觀、庵、陵、堡、亭、壇、樓、榭、閣、廊、軒等。

朱顯波看完奏章把它交給了工部官員,毫無疑問,吳保定的功底是扎實的,只要有明代老工匠加以輔佐,一定能擔當改造京城的重任。

于是吳保定再次有幸見到皇上,朱顯波也沒多說,只是照例叮囑。

「吳保定,朕命你主持改擴建京師,重點還是改與擴。京師現有的一些塔寺、牌樓等能不破壞原貌就不要去動,主要改造內城、外城的排水、供水系統。擴建主要是在城南修建商貿街和各工礦企業駐京辦事處。你看有甚難度?」

「微臣擔心京師土地不夠用,尤其是城南,多以民房散居為主,要修建成片的商貿區,必須拆除原址上的建築。」

「除了天壇與先農壇不能動,東西便門往南的大片區域,你都可以納入規劃。朕欲以工商興國,京師的商貿區自然得講究一番。原則上集中在南、北城與中城相包的區域內。」

「微臣去現場看過,城南四個大致區域內北城有琉璃廠,佔據著較大土地,東西城往外似乎又太偏,最合適的就是南城,前、後營往東,一直到中營參將處,北起崇文門,南至天壇。如果可以,甚至可以沿崇文門一直向東。只是……」

「只是什麼?」朱顯波听得正當興,吳保定卻停了下來。

「這一處原本就是京城繁華之地,改造費用可能會很高。而且如果一旦有住戶和商戶不肯搬遷,就很難形成統一規劃。」

朱顯波本來還想說你仿效和諧年間進行回遷性拆遷啥的,又怕露陷,只得裝深沉。

「朕的本意是發展工商,惠及百姓,如果擴建工程擾民,那豈不是事與願違?這樣吧,你下去再做些詳細的模底,看看能不能先將沿街的商戶、住戶統計好,然後在修建閣樓式商鋪,下層做商鋪,上層住人;商鋪往里的民房仍保持不動,翻修期間請這些人暫時到它處借宿,待商貿區完全修好,原有的商戶還可以回遷。

住戶則可以選擇繼續回南城居住,只不過是朝廷統一配置的新房;或者朝廷將其原有住房買進,再由朝廷補助部分銀元,去他處購置新房。」

「皇上英明!」這不就是和諧年間的拆遷嗎?吳保定當然知道,但是大明的皇帝能這麼快想出這麼好的辦法,實屬不易。

「只是這樣一來,朝廷可能會需要支付許多銀兩。」

「這個就要你與工部共同想辦法了,一來,新修建的商貿區,商鋪必須原有的多,除了那些老商戶回遷後,剩下的商鋪以朝廷的名義或租或賣,商鋪後修建的民房也是如此。說不定還能有盈余呢。」

朱顯波當然知道這拆遷的利潤,尤其是京城重點打造的商貿區,估計將來連周圍的商鋪、房價都能翻數倍。和諧年間拆遷從來就是只賺不賠的買賣,不知道這吳保定是真不知道,還是裝糊涂。為了不誘導人犯罪,還是先點破的好。

「皇上真知灼見,微臣有點跟不上了。」吳保定本來想把困難說得大一些,這樣工部的預算也許就會多一些,就算將來自己貪不了銀子,起碼能為朝廷省不少銀子,也是大功一件,不了皇上居然也想拆遷賺錢。

「好了,銀子的事情不是重點,龐大人會派專門的官員會同工部一起核算工程費用。愛卿要做的就是如何體現我大明的威嚴而又不失繁華。另外除了這正陽門內的各部辦公衙門,和各親王府、各營、各寺廟等不得拆除之外,其他百姓住處也可以考慮為你的整體規劃讓步。

朕還想在東城、西城兩側修建一些集中性住房。將來用來配給進京做官的外省人和各地方官員卸任後進京頤養天年用。總的一個原則︰惠及百姓,包括排水、給水、車馬出行等。所以你的前期工作還有很多,如果人手不夠可以讓工部加派人手。」

「是!」

「整個改建工程預計要多長完工。」

「如果全部按皇上要求做,至少得兩年。」

「排水工程可以借鑒長安經驗,時間上面要考慮密集施工期避開雨季。」

「微臣明白。」

吳保定繼續下去做他的規劃,關于給公務員配房的事情,朱顯波還想提前跟徐光啟和龐清廣等人商量一下。在後世和諧年間生活過的朱顯波當然知道一個厚重的公務員階層對于自己的皇室統治的穩定有多麼重要。一個對朝廷忠心的官員就可以帶動一個家族甚至影響周圍一大批人。

在這個信息基本靠口口相傳的年代,朝廷官員對百姓所施加的影響甚至比和諧年間的影響力要強大得多,朱顯波想稱霸全球,難免在國內政策上有過于強硬或者出格的地方,那麼解釋工作就要這批人去做了。

「皇上,微臣听聞吳保定的京城改造規劃將耗資上千萬銀元。我大明北疆新定,尚需大量錢財來確保按計劃移民。如此一來國庫將捉襟見肘。新商貿區的改建與朝廷官員的住房問題能否延後進行?」龐清逛擔心國庫也是有道理的。

「朝廷既然決定要改造京城,自然要讓京城符合我大明的實力與地位,如今我大明疆域前所未有之大。臣民安居樂業,朝廷欲發展工商業,京城的商貿區就是各行省、各州縣的典範。自然馬虎不得。

朕自登基以來,朝中百官跟隨朕東征西討,搶險救災,處處身先士卒。如今百姓稍微安定些了,朕怎麼能忘了這些有功之臣?倘若如此,今後再有戰事,或朕欲進行新的政令改革,還有誰來積極響應與推廣呢?」

朱顯波只能跟他們講台面上的道理,至于維穩方面,那是無形中的,也盡在無言中。

——————————————————

兄弟姐妹們,朋友們給力支持下!收藏、紅票!什麼都行!

你們的鼓勵就是我碼字的最大動力!

魔力在這里拜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