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261章 特殊任務

隨著朝廷封賞各地方官員的詔書下達,大明境內的公務員們一片歡騰。多少年了盡管皇帝帶領著他們一直在前進,唯有這次是錢進。朱顯波開始嘗試後世的高薪養廉,這太平盛世的,皇上又給加封了,再不好好干就只有等著被清理出公務員隊伍。

朱顯波的想法就是不管是要進行政治改革還是進行軍事擴張,穩定公務員隊伍是第一位。接下來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獎賞立功的將士和提高部隊的待遇了。

隨著季節的變化,春暖花開,方誠的上林苑也逐漸減少了蔬菜的種植。經過五個月的銷售,上林苑的一百來畝蔬菜瓜果地,包括開放農家樂,方誠在過去的一個冬季為朱顯波攢起一百二十萬銀元。為獎勵方誠,朱顯波拿出了其中十萬銀元獎勵給方誠和他在菜園子的錦衣衛兄弟和菜農們。

並囑咐方誠夏季減少產量保持宮廷供應即可,等到冬季可能會有人學樣開戰大棚蔬菜種植,因此要做好的充分的競爭準本,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產量和蔬菜的口感、賣相等。在朱顯波看來,沒有三年時間,仿效者是無法達到上林苑菜園子這種狀態的。當然有更多的學會大棚蔬菜種植對提高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有好處的。如果保鮮技術過硬說不定還能出口到日本和東南亞賺一票。

剩下的一百萬銀元陸續的交給了戶部,戶部管家龐清廣對于皇上變戲法一樣的出來這麼大量的銀元十分吃驚。盡管他多少已經猜到一些了,但還是十分小心的詢問朱顯波該錢的用處。朱顯波當然不想挪作他用,除了支援軍墾,就是造船。

開春以後另外一個好消息就是︰吳寶定主持修建的護城河排水、排污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陝西布政司和長安知府衙門已經經過驗收,工部也派員考察了這項工程,工程設計和工程質量得到了肯定,只等春雨的檢驗。朱顯波很是高興,這個吳寶定應該有點真本事,後世在建築師在明朝應該能發揮作用。

于是一紙調令,吳寶定調任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專制策劃京師的改造和修繕計劃。對于吳寶定等四人來說無疑是最高興最理想的狀態了,來大明朝一年多時間,就有人官至正六品,四個人還齊聚京城,今後也好互相有個照應了。

而經過姚啟聖的不懈努力,出現在日本東北部的叛軍陸續被剿滅,日本又重新完全回到大明的統治之下。祖大壽想留下姚啟聖協助治理日本,朱顯波當然不能同意,這個帥才用來對付手無寸鐵的日本民眾似乎不妥。與李自成相似的是姚啟聖的果斷殺伐。

這一點也沒少招日本人恨,盡管日本的地方武裝已經被徹底摧毀,但忍者無處不在,為了姚啟聖的安全,朱顯波也不能把他長期留在日本。姚啟聖回國後,朱顯波並未讓他停歇,而是去了天津港,到水師大營報到,負責水師訓練等日常工作,相當于陸軍得中央將軍。在朱顯波看來,大明帝國要爭霸天下,還是主要依靠水師。

臨行前朱顯波把姚啟聖叫到了宮里。

「小惠和你也不小了應該考慮要個小孩了。」作為皇上和小惠的半個養父,對于這個郡主確實也十分心疼。

「謝皇上關心。微臣當以國家為重,會在適當的時候考慮家事的問題。」

「別跟朕打馬虎眼,小惠也算是朕的半個女兒,讓嫁給你是為了圖個好前途,享享福,你可不能讓朕失望。還有知道朕為什麼讓你去水師嗎?」

「吾皇雄心萬丈,志在四海,啟聖豈有不知。請皇上放心,臣一定竭盡所能為大明危朝廷拓展海域。」

「嗯,朕把兩個武狀元一個放到了馬六甲,一個放到了新疆。朕希望你將來戰事一起,無論海路還是陸路都能替當先鋒。所以去了之後要和上次一樣謙虛的學習,早日成為一個文武雙全、水陸兩棲的帥才。」

「皇上雄才大略,微臣一定肝腦涂地追隨皇上。」

「朕叫你不是想听你說好听的寬慰朕,而是要告訴你作為一個帝國的軍人時刻不能忘戰,忘戰必危。不管你身處何處都要始終牢記朕今天跟你說的話。無論是槍炮戰斗還是政治戰爭,你都要時刻準備著,小心應對。另外朝陽很想出去鍛煉鍛煉。朕把他交給你了!」

「皇上……」姚啟聖萬萬沒想到,皇上還有這麼個特殊任務。要說打兵打仗,他姚啟聖眼楮不眨躍馬就能上陣。這大皇子可不是那麼好帶的。畢竟他身系江山社稷,很有可能是將來的大位繼承人。嚴了不行,松了更不行,餓著了不行,傷著了大家更是要跟著倒霉。

「你放心,朕的這個兒子大難不死已經有過一回了,他從小習武,朕相信一般的槍林彈雨他能挺過去的。主要在平時要將你帶兵打仗的一些寶貴經驗,和你對江山、社稷及戰爭的一些看法教授給他,讓他早日成才。當然也不能放松對他的管束,如果朕听到有什麼不好的謠言,朕不會輕饒你。」

「皇上,臣听說漢王殿下聰明好學,從小學文習武,只怕早已超越微臣了。讓他跟隨微臣只怕學不到東西啊。」

「不許推卸責任,與公你是朝廷大臣,培養後備將領輔佐君王是你的職責。于私你是他姐夫,姐夫帶弟,你也推月兌不掉。當然朕也會跟他講明白,絕不允許以漢王身份欺壓軍營將士。你就按照平時嚴格要求屬下的做法就行了。有什麼治不了的,朕給你聖旨。」

「微臣遵旨!」

交代完姚啟聖,又把朱朝陽叫來。

「你不是整天想著上前線嗎,這次姚啟聖回來,朕想讓你跟著他去水師鍛煉鍛煉。」

「姚啟聖?為什麼不是李大人啊?」

「李大人現在是京官了,你在這京師里呆著能學到什麼東西啊。再說了那姚啟聖論行軍打仗絕對不輸給李自成,甚至又過而不及。」

「真的嗎?朱朝陽顯然對日本歸來的姚啟聖不是很熟悉,這也不能怪他,這麼大的年紀肯定是京官們說的多。

「你光知道李自成最近在新疆打了勝仗,可你知道新疆是誰拿下來的嗎?正是他姚啟聖。日本東北世家伊達政宗也算是一代名將了,在姚啟聖手下走不過兩個月。朕讓你跟著他學習還有個優勢,就是他比你大不了幾歲,又是你的姐夫,雖然沒李大人那麼照顧你,但是肯定虧不了你的。」

「兒臣謝父皇。」

「先別急著謝,朕還有話要交代。你既然是去學習的,去鍛煉的,那麼就要忘記你漢王的身份。如果朕听說你在軍營里利用漢王的身份不听管束的話,朕決不輕饒。」

「兒臣明白。」

「出發之前去跟你娘道個別,如果條件不允許就不要帶薇月去了,別忘了去跟李大人解釋下。你下去之後就準備準備,四月份去天津找姚啟聖報到吧。」朱顯波還是給朱朝陽留了一個月的空擋,一來新婚夫妻要蜜月,二來自己還得回去做朱丹的思想工作。

朱顯波之所以這麼急把朱朝陽送去軍營,他覺得是時候考慮繼承人了。如果朱朝陽是可造之才,那麼儲君應該是他。盡管朱顯波知道文人治國的重要性,但作為一個稱霸一方的帝國君主,身上那種霸氣不能少,更不能優柔寡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